2009~2013年西南地区部队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2014-03-27 01:22:22周奕帆范泉水古良琪张雪莲胡小兵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水痘流行病学

周奕帆,范泉水,邓 波,邹 文,古良琪,张雪莲,胡小兵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为唯一传染源,潜伏期一般为10~21 d,平均14 d。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染,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染。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复发出现带状疱疹。近年来,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水痘在军队传染病构成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1],严重影响部队正常的训练和执行任务情况。为了解西南地区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本地区部队水痘的疫情现状,更好地控制水痘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防制对策,保障部队官兵的健康,本研究对2009~2013年西南地区部队的水痘流行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水痘传染病患者资料来源于2009~2013年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研究对象为该信息系统中各医疗直报单位经过临床或实验室确诊水痘后上报的西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部队人群(包括战士、军官、现役文职干部以及享受军队医保的离退休人员)。

1.2方法 对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其分布特征并提出卫生防病的对策建议。

2 结果

2.1流行强度 2009~2013年,西南地区部队报告水痘359例,无死亡病例,其中2009年58例(16.16%),2010年50例(13.93%),2011年55例(15.32%),2012年91例(25.35%),2013年105例(29.25%)。可以看到,2009~2011年水痘流行情况处于同一水平,但在2012年后,水痘发病水平有了显著上升。见图1。

2.2流行特征

2.2.1时间分布 水痘全年12个月均有发病,按各月累计发病分析,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1~4月发病最多,10~12月次之,占总报告数的72.42%,符合水痘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的一般流行特征。见图2。

2.2.2人群分布 按人员类别统计,359例患者中,士兵301例(83.84%),干部57例(15.88%),离退休人员1例(0.28%),士兵发病占绝大多数。年龄分布于17~86岁,平均年龄22.2岁;女性19例,男性340例,由于部队中男性比例远超女性,因此不能认为水痘发病有性别区别。见表1。

图1 西南地区部队2009~2013年水痘流行趋势

图2 西南地区部队2009~2013年水痘累计月发病情况

表1 不同年龄组水痘病例人群分布

2.2.3地区分布 按照病例数的多少排序,分别为四川103例,重庆98例,西藏86例,云南58例,贵州14例。川渝藏三地水痘发病数合计占总数的79.94%,由于西南地区部队主要驻扎在上述三地,因此不能认为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区别。

3 讨论

水痘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在高密度易感人群中极易引起暴发或流行[2]。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青壮年男性占大多数,且在入伍前均要通过严格的体检,因此,整体免疫力要强于普通人群。但从本次调查结果看,近5年来,西南地区部队水痘的发病呈急剧上升趋势,2013年全年发病数接近2011发病数的2倍,按照病例分布分析,患者群主要集中在17~24岁的士兵(79.38%),每年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无明显性别和地域差别,偶有30岁以上人群发病(5.29%)。对比全军相同人群水痘发病情况分别为2009年815例,2010年792例,2011年932例,2012年838例,2013年1124例,西南地区部队占全军水痘发病的构成比依次为:7.12%,6.31%,5.90%,10.86%,9.34%。可以看到,相对于全军部队,西南地区部队在2012和2013年的水痘发病水平有显著提高,这需要引起部队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卫生部门的特别重视。

3.1影响西南地区部队水痘流行的主要因素

3.1.1训练因素 水痘高发的冬春季正是新兵新训入伍的时间,士兵在新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以及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容易让人高度紧张和劳累,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近年来部队军事训练量在逐步增大,部队官兵长期在野外驻训或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后勤保障常不能满足卫生防病要求,这是水痘发病集中在年轻士兵人群的重要原因。

3.1.2环境因素 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多样,边防线长,不少部队驻扎在自然环境恶劣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卫生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军营中生活训练以集体活动为主,聚集性很强,士兵宿舍绝大部分为4人以上的集体宿舍,冬春季温度较低时,很多人会将门窗密闭以保温,造成通风不良。因此,一旦有人感染水痘,就极易以飞沫或者接触的途径快速在士兵间相互传播,造成流行甚至疫情暴发。

3.1.3免疫因素 现阶段水痘疫苗未列入我国计划免疫疫苗规划中,属于自愿、自费、知情同意选择的二类疫苗。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痘疫苗覆盖率为40%~80%[3],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已超过90%[4]。而根据王哲[5]的研究,接种水痘疫苗时间超过5年,水痘疫苗的保护力则呈下降趋势。由于疫苗的保护,减少了个体在幼儿期间感染水痘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水痘抗体水平也在不断下降,从而造成了水痘发病年龄的后移。

3.2水痘防控措施的建议

3.2.1加强领导重视,做好对水痘防控的组织领导 要建立健全以水痘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管理组织、门诊登记、传染病报告,特别是首诊医生报告制度;要加强督导检查力度,责任到人,确保水痘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2.2加强新兵入伍期间的卫生检疫工作 要高度重视新兵新训期间的卫生防病工作,加强对新入伍士兵的卫生宣传,做好健康教育,转变官兵的卫生观念,提高官兵的防病意识;搞好营区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通畅,防止水痘疫情的传播。

3.2.3开展对重点高危部队水痘疫苗接种工作 现阶段地方及部队均未将水痘疫苗列入免疫规划中,但根据多项调查分析显示[6-8],VarV单一剂量免疫或者2个剂量强化水痘免疫策略,均有很好的免疫费用-效益产出,特别是对军人进行2个剂量的疫苗接种即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9]。因此,建议部队领导机关考虑对新兵以及发生水痘疫情部队的易感人群开展水痘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以提高部队人群的水痘抗体水平,降低人群易感性,更好的保障部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 孙海龙,马纯钢,李申龙,等.军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与防治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28(6):391-393.

[2] 彭志强,郑慧贞,吴承刚,等.2005~2009年广东省水痘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1):9-12.

[3] 许青,徐爱强.我国水痘流行病学分析与水痘疫苗免疫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10):1093-1098.

[4] 徐冰,王树巧,谢广中.水痘疫苗及其免疫策略[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3):238-242.

[5] 王哲.水痘疫苗保护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6] 曹一欧,向妮娟.2007年全国水痘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3):172-174.

[7] 王钰宁.水痘疫苗使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21(7):628-631.

[8] 王真行.WHO关于水痘疫苗的意见书[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22(1):14-17.

[9] 周桦,孙文浩.水痘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J].中国计划免疫,2003,9(2):124-126.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水痘流行病学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水痘源流考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中华戏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16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水痘”离您的孩子很近,您做好准备了吗?
Завершен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крупнейшего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узла на юго
--западе Китая
中亚信息(2016年7期)2016-10-20 01: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