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周LoHi训练对现代五项运动员血象指标的影响①

2014-03-27 03:15曹忠荣车晓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3期
关键词:低氧高原显著性

曹忠荣 车晓波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高住低练”(Living high-training low,HiLo),即让运动员在较高海拔的自然高原条件下居住,而在较低海拔的自然条件下训练的方法(Levine B D;1992年)。人们将这一高原训练的新思路引用到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辅助训练的研究和应用中,并提出了“低住高练”(training high-living low)、“高住高练低练”(HiHiLo)等新的低氧训练方法。低氧训练(hypoxic training),是指在运动训练周期中持续或间断利用高原自然低氧或人工低氧环境,配合运动训练来增加运动机体的缺氧程度,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机体抗缺氧的生理反应及适应能力,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进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在我国,低氧训练则被界定为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训练或刺激的辅助性训练方法,包括“高住低练”(HiLo)、“高住高练低练”(HiHiLo)、“低住高练”(LoHi)以及“间隙性低氧训练”(IHT)等几种形式。

表15 周LoHi训练前后血象变化一览表

表2 各LoHi研究中Hb、RBC、HCT出现峰值时间

研究已渐渐证实,低氧训练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并不依赖于低氧刺激的持续性和低氧暴露的时间长短,其关键在于多次的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转移,1~2h的低氧刺激比更长时间持续的处于低氧环境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机体耐缺氧的能力。因此,Hoppeler在传统高原训练法和高住低练训练模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低住高练训练模式。这是一种有效提高有氧耐力的新的模拟低氧训练模式。通常是指运动员在平原人工低氧环境中训练数小时,而在常氧条件下恢复,如此连续让运动员在低氧和平原环境下以一定运动强度和时间进行交替性训练,而晚上睡在平原环境。这种方法可以发挥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对机体的有益影响,可以避免高原低氧不利于身体恢复的缺点,同时对心肺功能的刺激也非常强烈。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现代五项国家队队员男子4名,女子1名(其中国际健将4人、国家健将1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20年来关于高原训练和LoHi训练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专著,为归纳、概括LoHi训练的特征,并进而为科学制定LoHi训练计划建立进行理论准备。

1.2.2 实验计划

5名运动员进行每周3次(为周一、三、五),每次2h的5周LoHi训练(氧浓度为15.4%~14.3%,模拟海拔高度2500~2800m)。训练内容包括跑台跑和拉伸。在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2011年12月12日至2012年1月30日)每周一清晨采血,对运动员的血象变化进行观察。在每次训练课中,采用心率表和血氧饱和仪对运动员训练负荷进行监控。

本次训练为冬训期间的体能训练内容,主要目的是发展运动员的一般有氧运动能力,提高心肺功能,提高爬坡能力。整个训练计划分为两种不同的负荷的递进:低氧负荷和训练负荷。低氧负荷:前3周为氧浓度15.4%;后2周氧浓度为13.4%。训练负荷主要以通气阈强度以下的生理负荷对应跑速为主,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

1.2.3 数理统计法

实验结果采用Excel 2010进行常规数据处理,数据结果采用M±SD(M为平均数,SD为标准差)表示。用SPSS 17软件统计包处理。血象指标采用重复性测量方差分析处理。显著性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为P<0.01。

2 实验结果

5周LoHi训练,RBC、Hb、HCT变化在前三周并不明显。RBC和Hb在第一周升高(RBC+0.63%,Hb+0.67%),而后两周降低(RBC-0.38%、+0.34%,Hb-1.75%、-1.08%),在第四周时出现上升(RBC+3.04%,Hb+0.54%),并且在第五周出现最高峰(RBC+9.46%,Hb+8.49%),但是并没有显著性。HCT在第一、二周出现上升(+1.72%,+1.72%),在第三周时出现下降(+0.70%),但仍高于低氧暴露前,而后两周出现上升(+4.15%、+13.47%)。MCV在第一、二周时呈现上升趋势(+0.99%、2.11%),在第三周时下降(+0.29%),在第四、五周时上升(+1.08%、+3.17%)。所有血象指标与暴露前没有显著性变化。(见表1)

3 分析讨论

从血象变化看,前三周与正常训练时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第四周后出现升高。这可能与低氧负荷的积累和低氧负荷的变化(第四、五周低氧负荷为13.4%氧浓度,模拟高原2800m)有关。

有关的报道中,血象的变化也是呈现不同的情况,高炳宏的实验中,Hb和RBC都是呈现先升后降,并且在训练中出现最高峰,出舱后变化并没有训练中数据高。陈燕萍的报道中,Hb的变化表现出于本次训练相似的情况,出现两次峰值(第5天和第16天)谷底为第10天。而曹艳霞的报道中,HCT、Hb是出现先升后降的现象。但是RBC变化成波浪形。沈倬的报道中,Hb在前两周中出现下降,在第19天时出现上升,但随后表现为下降。这些报道说明,LoHi训练中血象变化的复杂性,这主要是低氧暴露的时间不同,以及运动强度的不同。这些报道说明,LoHi训练中血象变化的复杂性,这主要是低氧暴露的时间不同,以及运动强度的不同。对比这几次训练的低氧负荷时间和Hb峰值出现(见表2)发现各个峰值的出现并不依靠低氧暴露时间,其主要是在第三周出现,但是通过低氧暴露的次数看,大体是相同的。这在一方面说明低氧暴露叠加的效果可能与低氧暴露的次数有关,但是低氧训练的暴露次数在这几次实验中并没有变化,所以并不判断是否还有别的影响因素。本次实验中峰值出现都集中在第五周时间。这主要与实验中提高模拟海拔有关(第四周从模拟海拔2500m升为2800m)。

经过5周的LoHi训练后,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的RBC、Hb、HCT分别增加了+9.46%、+8.49%、+3.17%,但是没有显著性变化。在通过组间不同运动员血象变化与训练负荷和低氧负荷的比较发现,在第一周血象指标可能更表明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能力,但是在随后的时间中血象变化表现出很多的差异性,并且与训练负荷的关系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于负荷的控制更应该根据训练中运动员的表现和完成训练的情况而定。

4 结语

经过5周的LoHi训练后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的RBC、Hb、HCT略有增加,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变化,说明5周LoHi训练对于运动员血象指标的改变变化不大。

[1]胡扬.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865-868.

[2]高炳宏.低住高练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及探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6):747-754.

[3]冯连世.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J].体育科学,2005,25(11).

[4] 高炳宏,步振威,王道,等.LoLo、HiLo、LoHi和HiHiLo训练过程中血象指标变化规律的比较[J].研究体育科学,2005,25(10):32-36.

[5]陈艳萍,蔡爱芳,刘振宇,等.HiHiLo和LoHi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EPO、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影响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2010,26(2):50-54.

[6]曹艳霞,李登光,高克莲.女子皮划艇队员HiLo与LoHi训练后血象指标变化探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195-198.

[7]沈倬,刘媛媛,曾凡星,等.低氧训练中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与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5):582-584.

猜你喜欢
低氧高原显著性
低氧阈刺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心肺能力的影响研究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低氧抗阻训练诱发身体生理应激及力量适应的研究进展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