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审美主体意识的悸动——微博的现象学美学解读

2014-03-27 08:34党超亿四川文理学院教师
电影评介 2014年4期
关键词:秦淮艺术

□文/党超亿,四川文理学院教师

张 杰,四川文理学院教师

以科学技术之进步为契机,新媒体揉合流行性文化元素,衍化为名目繁多、种类各异的艺术形式涌入时代主潮。在新媒体艺术的阵营中,微博以其众多的用户与广泛的影响力而成为学界媒介研究者的重要观测对象。对于微博而言,其固有的传播属性学界在之前已有述评,此处笔者将对其存在学术争议的艺术属性及其鉴赏与审美问题展开讨论。

一、透过棱镜的光束:微博研究的概貌与情状

一般而言“微博”亦可将其称之为微型简易网络日志,其英文全称为“Micro-Web-blog”,后演化为混成词“Micro-Weblog”,之后又缩写为“Mic-Blog”,于是适应网络流行文化的特点我国直接将其音译为“微博”。其名称在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分别翻译为“微型网志”、“微型部落格”等。目前微博一般划分为“私人微博”与“企业团体微博”两大部类。

其中就私人微博而言,一般是由个人管理、自行维护,并借助于某一运营平台的支持,在网页空间上进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信息张贴与发布。其主要内容可以是短文、图像、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用以抒发情感、分享信息。通过互联网登录个人微博主页,随意启动键盘、点击鼠标,内心的感触就在指尖倾洒开来,只要符合网页上传保存的格式,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个人的一切博文皆可发布。这一特性为个人用户自由发表言论、阐发观点、展示自我提供了便利。此处,我们将讨论的广义上的微博,它包括在微博网站、个人空间、个人主页等存在的诸多网络日志形态。

微博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如今在美国社会中已然成为政客、明星以及普通民众最经常用的信息交流工具。微博这一新的媒介形式于新千年初舶来中国,最初仅只在少数的IT青年爱好者当中流行,几年间微博在网际空间的发展甚快,但尚未形成全社会大众性的宣传影响。

次年,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如“搜狐”、“网易”、“新浪”等陆续推出针对普通用户的“网络空间”、“个人微博”等服务平台,倏然间,众多社会名流、娱乐明星、文化人士“集体触电”,在互联网的时空中开设专栏、设立网站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微博领地,微博成为备受瞩目的“公共空间”,并以个人的主体意识为先导,充分体现了创作者与鉴赏者的主体地位。于是微博的这一性质,使之在更加广泛的人群中迅猛铺展开来。

二、透过棱镜的光束:微博文本与形式的特性

微博可以让书写者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自由的抒发胸臆,畅快的发表意见。其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加强,高品质的内容、便捷的网络收发模式加之恰当的推广宣传使得微博成为当今民众重要的“网络消费”内容。此处的消费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消费活动,而是人们在网络所上消耗的时间与精力。

微博作为在互联网上公开的日志,其公开性与非个人性,模糊了公众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限,体现了消费社会文化中的“自我消费”与“身体消费”的特征。微博所具有的发布、转载、评论等功能,使得它在拥有原创性的同时兼具后现代艺术的拼贴性、流行性、事件性等特点。在微博的内容上看表面好似特别具有个性色彩、个人风格、主观情感,其实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方面来讲,它所反应的都是被“篡改”了的公众意愿与客观世界面貌的表露。这正是后现代艺术所追求的运用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将艺术活动平民化、公众化,消泯传统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冲破传统的审美范畴达到艺术的自由境界。

此外,言论发表自由、操作便捷、传播迅速以及网络舆论的监管审查机制的不健全,使微博内容的质量良莠不齐、真假混杂、观点各异。面对如此形势下的微博环境,我们不必杞人忧天,只需保持头脑认真辨识、判断,对其糟粕或检举、或摈弃,对其精品则分析、鉴赏。

微博作为舆论传播的研究对象,备受世人瞩目,其美学存在的意义却并未提及。曾有学者指出“人类的传播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传播以认知为目的而存在,其二是传播以审美为指向而进行。认知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对生产、生活的认识,艺术蕴藉的传递实现的则是对鉴赏者心灵的慰藉。”[1]

这一观点可以通过分析舆论传播与艺术审美活动的物质基础来理解。我们知道,传播的信息内容需要借助实体化的媒介载体才能实现,艺术的意味内涵也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达成。最初的艺术形式“诗、歌、舞蹈都是以人的肢体或固有能力为媒介实现艺术表达,之后便以石壁、布帛、泥土、纸张等形式的载体完成艺术内涵的承载与传达,继续发展又有了胶片、电磁等艺术传播媒介。”到如今,科技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艺术媒介“微博”、“播客”、“微信”等新媒体得以涌现。

此外,微博的流行为广大底层人士发表心声、发布原创作品、表达自我观点、实现自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于是“草根文学”、“草根日志”成为符合实践美学理念、合乎现象学美学观点的最新形状。德国学者胡塞尔曾指出,“绝对存在之物在不断变化的进程中,其问题实质的所归即是基于经验的现象之还原与审视”;对现象的直接或间接认识体现的是研究者当下的“自我纯意识的认知,欲认识其根本需首先借助‘先验的还原法’去除既有的知识与判断的枷锁,生成独有‘失天设定’的个性认知(亦即没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而后,行之以‘本质的还原法’,将个性认知深化为普遍属性的存在;继而,达到对绝对真理的辨识。”[2]籍此,笔者从鉴赏者主体意识觉醒的角度出发,选取“乐织翼”某草根阶层的个人微博作为分析对象,阐释其文本内容与结构形式所隐含的美学意蕴,揭示作为草根阶层个体价值实现的微博之美育价值。

三、下里巴人的曙光:微博的鉴赏与审美

在互联网的微博世界里,除了娱乐明星、文化名人等值得关注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群体需要我们批判、鉴别、分析和审视,那就是草根民众的微博。此处我们选择名为“乐织翼”的草根微博(个人空间)作为案例展开讨论。

在“乐织翼”的微博中有一篇名为“《秦淮古风》”博文其内容构成、布局设计、图文音画的处理都有不错的表现。其文章全文如下:

“声声苏州谣,侉侉江南调。清音说故国,金陵风韵娇。一曲淡幽情,再弹浓春宵。温婉牵忧肠,悠柔惹红消。细细呀,道来吆,丝丝呀,黛黛吆。吴地美人吟,秦淮叶落了。”[3]

博主的文章流露出浓郁的江南故国风情,其中“一曲淡幽情,再弹浓春宵”一句尤其与杜牧的诗风有几许相似。接下来一句“温婉牵忧肠,悠柔惹红消。”则恰如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曲红绡不知数”,同时又写出了这秦淮的美景与清音所带来的几许幽思忧愁的意境之美。歌声的温润婉转牵人心肠,这歌声再加入几分醉意之后便催人念起故国悲逝、旧景凋蔽、青春易逝、怀才不遇,美人朱颜憔悴、香消玉殒,士子料到落魄、心灰意冷。到了这番光景,作者刚好又借用苏州弹评的唱腔,应了一句“细细呀,道来吆,丝丝呀,黛黛吆”强化了悲楚之感,同时又以弱化的处理来收尽苦楚幽怨。文末一句“吴地美人吟,秦淮叶落了”将世间万千愁绪化作随风调逝的秋叶,尽自散去不复为忧,而这凋零的叶化作泥土来年又将化作芬芳的秦淮春色,如此循环不悖。

该表达手法,所饱含思绪不似苏东坡、陆放翁的诗词那般张扬恢弘,其字里行间寻不得激荡人心、一泻千里的豪迈情节;而是以一种淡淡的幽、清清的汩来催人心髓、融化心扉以文火诱发愁肠感触,具有婉约诗风的几分味道。此外,打开该微博后在赏析诗词、插图的同时点击其匹配的背景音乐《秦淮景》,一时间诗句、画卷、音乐相互揉合并发冲击鉴赏的心理感验,视觉、听觉唤醒人们在经验时空中的“物哀之美”,使微博演绎出一场旷世的绝唱,其审美意境油然而生。

这一典型案例正切本文主旨,体现了作为艺术鉴赏者与创作者的审美主体意识之觉醒。在现象学美学的时空中,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在于摒弃形式外壳后,鉴赏主体透过直观、真切的审美体验,净化心灵、畅然内心产生心理层面的共鸣与意义认知,最终达成对意蕴内涵之价值的主体性感验。

[1]陈冰玉.传播美学视域下的导识系统创新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21).

[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4-86.

[3]乐织翼.个人空间网络日志-秦淮古风[EB/OL].(2012-07-22)[2014-03-17]

猜你喜欢
秦淮艺术
秦淮:“123”工作法打造有“情怀”的侨务工作
灯影秦淮
秦淮古今不了情
纸的艺术
南京的母亲河,除了秦淮还有长江
秦淮是道任意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