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

2014-03-26 05:11林瑶张胜楠龙卓华
关键词:流动人口调查研究对策

林瑶 张胜楠 龙卓华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现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这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城市未来的繁荣、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本文以宝鸡市相家庄中学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发现在目前教育形式下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学业成绩、心理状况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和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希望流动人口子女能更好地适应教育、融入城市,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流动人口 教育 调查研究 对策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大量人员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而成为流动人口。所谓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当前流动人口成为了一个愈发庞大的群体,并从劳动力只身进城打工模式向举家迁移的模式发展,所以大部分流动人口由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组成。于是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的青少年入学难、上学不便利、不能适应新环境等问题向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城中村等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上学难困扰着很多家庭。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是能不能在我国真正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真正保障公民权利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城市流动人口已开始出现第二代,如果不及时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对抗甚至仇视社会的心理,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宝鸡市相家庄中学为例,探讨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宝鸡市相家庄中学基本情况

宝鸡市相家庄中学坐落于石鼓山下,渭河之滨。学校附近有新文理村、石坝河村两个城中村,是一所处于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71年,校园占地面积13545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0100平方米,有可设置30个标准教室的教学楼一栋。今年,该校共有学生756人,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214人,为全校总人数的31%,。因此,相家庄中学始终把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2011年学校创建了宝鸡市渭滨区进城务工子女及留守儿童教育中心。学校还设有条件比较完善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主要是该校为疏导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专属机构,咨询教师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们在与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该校老师会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去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疏导。学校成立了关爱小组,制定实施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提高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为了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积极接收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入学并在享受社会福利、入团评优方面将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与学区内的学生同等对待。但学校在教师资源分配和家庭教育引导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并且相家庄中学的规模较小,周围街道村镇的学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依旧无法完全解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也是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 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在宝鸡市调研期间,我们采访了一些农民工,同时也了解了其他学校的情况发现户籍制度依旧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方式,他们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但有些情况下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量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基础之上的。公立中小学规定的高额借读费和赞助费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拦路虎”。[1]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流动人口子女会因为方言口音、以往生活环境等等因素也往往被视作特殊学生,与当地人口子女不能实现同等待遇。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对流动人口子女采取忽视的态度。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师资情况令人担忧。

目前,处于初创阶段的打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在整体上非常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凤毛麟角,常常是一个老师兼任多门课程。农民工子弟学校多数处于流动人口聚居的地方,一些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希望长久的留在这样的工作及居住环境中。学校无法挽留更多优秀的教师也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即使政府在学校硬件设施中投入再多,也无法将资源高效利用,无法让学生们从中获得更多知识。

3)流动人口子女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据调查,流动人口子女普遍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存在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通过与相家庄中学心理咨询老师的访谈得知,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明显劣于本地学生。农民工子女在各个压力源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城市居民子女得分。特别在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压力、同学朋友压力、社会文化压力因子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差异显著。在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五种应对方式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差异显著。[2]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必然给不少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导致他们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4)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学习环境较差。

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情况普遍较低,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难以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一些家长轻视子女教育,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写个信、记个帐就行;更有甚者只顾眼前利益,或把孩子留在家里做家务,或让孩子帮自己忙生意,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状况。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在校的学习成绩总体较差,这也给个别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

三、相关建议及对策

1) 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和投入。

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实力强的学校和实力弱的学校差别甚大,为了教育的公平性,同时关爱流动人口子女要在提高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高学校的软实力,使学生有更优良的学习氛围和发展引导。并且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应适宜增加农民工子弟学校,以方便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2) 适当增加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师生交流,使流动人口子女更快的融入新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基础教育的缺失,接触社会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已经形成了在家乡的理解和交流方式,而这些可能并不能与新环境融合。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主题活动,如主题班会、话剧表演、学习讨论、兴趣小组等,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促进师生间的交流,给予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更多爱护及帮助。让流动人口子女通过活动感性地认识新环境,了解他们的第二故乡,适应他们在新学校的新生活。

3)建立适当的家校联谊,引导家长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相家庄中学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活动之家”和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就学状况档案,加大了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了解。很多学校可以效仿这种做法,积极开展家访活动,摸清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情况,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定期向家长们传授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发动学生家长参与家教经验交流,宣讲一些典型成功案例,供家长参考学习,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也可邀请家长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加强家庭与学校间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4)避免对流动人口子女过度的关爱。

我们关心关爱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为了给他们创建更好的受教育环境,并让他们逐步的去适应环境以便今后有更好的发展。而社会一旦过度的关爱他们,可能会造成孩子们精神上的负担,让他们感到自己和其他本地的孩子是不同的,是弱势群体,产生自卑感,就会使他们难以融入新的教育环境。因此,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也要把握好力度,帮助这些注入城市的新鲜血液更加阳光健康的成长。

相家庄中学为保证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通过心理辅导、专家讲座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虽然学校并非名校,但却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先行者,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活动之家”和心理咨询室等做法值得推广学习。其他学校可以逐步向这些方面转变,但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由于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方面造成的,是一个涉及面广且不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要求各地政府取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性政策、给予他们“同等待遇”的同时,必须应当切实考虑到地方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财政和师资是关键。[3]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国家、社会以及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庆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08,23(10):25-31

[2]屈卫国,钟毅平,燕良轼,杨思.初中生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588-590

[3]吕雪梅.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综述[J]新余学院学报,2011,16(4):151-153

[4]蒋国河,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2):76-82

[5]申恒运,钱地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以龙湾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为例[J]中国水运,2009,9(12):83-84

[6]李高峰.全纳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新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8,12:8-13

[7]史晓宇,杨毅.昆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报,2010,3:174-175

[8]王春雷.共享一片蓝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8:82-84

[9]王英杰.”搭车上路”——石家庄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R]河北: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

[10]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J]教育探索,2004,2:50-53

[11]孙翠香.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1:7-11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理工科基础教学部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调查研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数说流动人口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