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4-03-26 04:30王燕霞
教育界·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王燕霞

【摘 要】为让先进的教育手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使用这些高科技教育手段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喧宾夺主,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二、独立制定教学目标,重视教学过程甚于教育手段;三、不夸大作用,以服务课堂教学为中心;四、不依赖教育技术,适度使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手段 课堂教学 正确使用

前言

深入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广大学校接触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实施这一项目,为广大师生带来了教育前沿的最新动态信息,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新的教育观念。它让教师们利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并融入新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走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而魅力无穷。然而,在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做法:如有的教师为图省事,实行拿来主义原则,不考虑实际教学情况,生搬硬套;有的教师认为手段等同于教学,盲目滥用,没有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没有实现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还有的教师坚守传统不改变,对一切先进技术熟视无睹,因此造成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达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使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呢?

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必须时刻将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存亡的生命线,使用时切忌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要与语文课程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手段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重难点突出,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加强训练基本技能。 笔者认为,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提倡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手段集声音、文字、图像、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各种有利于学习的信息,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信息量大,清晰度高,传输快,可以用它来情景营造、情感渗透、开阔视野、扩展知识、思维创新训练等。但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堂好的语文课,既离不开教师的即兴发挥,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在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时,忽视了这一重要的前提,反而以课件为主,成为了课件的“奴隶”,把一堂课变成老师在讲台上不断的操作鼠标,学生不断的观看大屏幕上变幻的画面,那么就本末倒置了,不仅没有充分的发挥教师的讲课艺术,而且学生对于课本内容也只是一知半解,这样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学生学不到知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手段,一定要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独立制定教学目标,重视教学过程甚于教育手段

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的目的是发挥它们的优势,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学习主题,巧妙安排,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供的方法和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使教育手段和教学内容相得益彰,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突出体现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生搬硬套地奉行拿来主义的原则,而不理会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实现,没有将技术与课堂实际进行有效的整合,结果导致教学内容没有主次,教学目标定位不明。这无疑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三、不夸大作用,以服务课堂教学为中心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现代教育手段所提供的方式仅仅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只起辅助现代课堂教学的作用,而不是必要的存在,更不是最终目的。所以,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在课堂教学实际中一定要服务于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优化课堂,在课堂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正确并有效的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将其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通过搜集、整理、加工、创新信息服务于课堂教学,才能使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有些教师盲目夸大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认为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决定课堂质量的高低,认为远现代教育手段无所不能,这无疑颠倒了教育手段与教学内容的位置关系,忽略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而夸大了教育手段的作用。用教育方式取代教学内容,岂不是喧宾夺主?

四、 不依赖教育技术,适度使用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浓浓人情味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课堂上应有思辨的火花、奔泻的激情和迸发的灵感。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在课堂上,现代教育手段带给学生们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教师与学生陷入僵局,课堂不再是和谐的、活跃的课堂,它缺少正常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的课堂只能称之为一潭死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来展开,师生之间面对面教学为主,在现代教育手段的选择使用上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做到适量、适时、适度的合理运用,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它能辅助课堂教学,诱发学生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思维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教学,让过去“一只粉笔、一本书和一块黑板”的枯燥、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成了昨日黄花,给现代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既要为现代教育手段呐喊助威,又要保持清醒;既不要因为墨守成规而对之置若罔闻,又不要盲目信任而放任自流进入误区。只有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把握好“度”,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生成优质高效的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