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燕 余潇雨 朱钰婷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浙江是畲族人民聚居的主要省份之一。畲族民歌是浙江畲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其内容丰富、腔调独特、地域色彩浓厚,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浙江畲族民歌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成果显著,不过关于诸多研究成果的系统化梳理成果寥寥,目前可考的只有蓝雪菲《1950-1997年的畲族音乐研究综述》[1]对1950年至1997年畲族民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笔者对近15年以来,关于浙江畲族民歌的整理与研究进行梳理发现,浙江畲族民歌的研究工作在这一时期已进入多层次,宽领域的研究阶段。多层次表现为,畲族民歌的研究在收集整理分类的基础性工作上,衍生出了对畲族民歌本质性、历史性和规律性的更深层面的研究;宽领域表现为,畲族民歌的研究视角在不断更新拓宽,开拓了许多新的审美研究视角。
新世纪以来,浙江畲族民歌的搜集,再一次引起文艺工作者与各地文艺部门、民宗局、畲族研究会等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近15年以来,浙江畲族民歌的收集编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2002年7月出版的《畲族叙事歌集粹》[2],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是畲族民间歌集的代表性集子。其采用汉字畲音的方法译录,缓解了畲族因无文字传承难的问题,对畲歌中涉及的诸方面典故加以注释,破除了读者理解难的障碍。它的出版发行,不仅展示了畲族民间文学的一大硕果,而且对畲族民间歌集在文艺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给需要从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角度来探讨畲族历史与文化的学者,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2006年出版的《畲族情歌选》[3]集结了流传于浙西南地区的畲族民间情歌。这本书不仅对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民族文化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探析浙江畲民爱情观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文本资料。2010年出版的《布谷闹春》[4]歌集,不再是对畲族民歌进行单一搜罗的歌集,而是一本推陈出新的歌集,不仅有流传于民间的珍贵的传统畲歌,而且还有紧跟时代步伐的具有现实生活意义的现代畲歌。此歌集分古老篇、新编篇、颂歌篇三大篇章,收集和新创畲族民歌68首,并以景宁唱版谱上曲子,为后人学用传唱留下了范本,是一部难得的好著作。2012年《中华畲族哀歌全集》[5]的出现,不仅传承和保护了多姿多彩的畲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填补了我国畲族哀歌的空白。《中华畲族哀歌全集》以畲族丧葬礼仪习俗为主线编排,使得该书具有传播畲族哀歌文化与丧葬习俗的双重功效。但遗憾的是,该书没有对一些特殊性的习俗名词作注释,这使读者对畲族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希望在今后能得到修订和补充。
浙江畲族民歌作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盛开的一朵奇葩。近15年以来,浙江省各县市乃至全国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都给予了高度关注。这期间,出版了较多关于浙江畲族的书籍。这些书籍中,畲族民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5年松阳县文广局编印的《松州古韵》、2006年浙江省武义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的《武义畲族史料》、2006年中共松阳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编印的《松阳县畲族志·丛录》等,都收录了流传于当地的畲歌。2009年12月出版的《金华畲族》[6]第四篇《民间文艺》中的《畲族民间歌谣》一节,收入了大量流传于金华地区的畲族民歌,且此部分对畲族民间歌谣进行了题材分类,以及结构形式的探析;第八篇《古籍》为金华市古籍总目提要,就畲族民歌而言,主要收集了金华畲族民间风俗歌谣。2010年1月出版的《浙江畲族史》[7]在第五章第三节《畲族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中,收入了各种题材的畲族民歌,并对其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创见迭出。这为畲族民歌内涵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12年3月出版的《畲族文化——泰顺探秘》[8]追溯了泰顺畲族发祥的源头,记录了泰顺畲族发展的事实,展现了泰顺畲族浓郁的民族特色,还对畲族历史、文化、风俗、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展示,并收入了泰顺当地3名畲民的民歌选。这为挖掘、传承、研究畲族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史实材料,在浙江畲族民歌的研究学潮里,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使得研究者将畲族民歌置于泰顺的整个文化大背景中进行研究成为了可能。
畲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烂多姿,独具畲家风韵的特色文化,广泛搜集民间文献资料和整理编排畲族古籍,对传承弘扬和发展畲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011年1月出版的《丽水畲族古籍总目提要》,2012年2月出版的《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总目提要》和2013年3月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畲族卷》,这三本专著的相继问世,为畲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笔者还发现,在这些书籍中提及的许多已被民间文艺工作者译录的畲歌,未被编辑成书流传于世,仅收藏于丽水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
近15年以来,浙江畲族民歌的文本、曲谱、音像等材料的搜集成果,已经初具规模。这些丰富的材料,为畲族民歌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不过受浙江畲族聚居地分散和偏僻因素的影响,畲族民歌材料的搜集还不是很完整,新世纪以来创作的新民歌还存在很大的搜集与整理空间。
畲族民歌文本材料是畲族民歌保存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畲族民歌后续研究的基础。浙江扎实的畲族民歌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畲族民歌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近15年以来,浙江畲族民歌的研究步入了多层次、宽领域的腾飞时期,各大刊物上所发表的关于浙江畲族民歌的学术论文逐年增加。各学科、各领域的文化研究者,运用所长,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了浙江畲族民歌的文化形态,突出表现为对畲族民歌进行音乐、文艺、语言、民俗四方面的研究。
畲族民歌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存在,自身独特的音乐性,使其成为音乐研究领域的普遍研究对象。当前,蓝雪菲、牟学农、陈庭星、罗俊毅、蓝孝文、孙静秋、笪方能、杨建伟、徐颖、张春兰、叶长有等学者,分别从畲族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畲族音乐史及发展状态、畲族音乐表演和畲族音乐教育方面,对畲族民歌进行了研究。
畲族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研究。蓝雪菲《畲族音乐的形式》[9]对畲族民歌的音乐术语、音调、形态特征以及特质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作者认为,畲族民歌可按地域进行调式分类,可分为闽浙调、罗连调、顺文调和闽皖调4种。这为今后的畲族民歌地域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杨建伟《畲族民歌“丽水调”音乐形态探析》[10]试图从丽水调的调式、旋律、歌词以及演唱几个侧面来分析、探究其音乐形态特征,对丽水调的音乐形态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牟学农《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及其调式属性》[11]从浙江畲族民歌充满独特个性化的旋律构成入手,对其进行了方式和衍变轨迹的探寻、比较和分析,发现畲族音乐在其音程结构、旋法特征以及调式属性等方面,与我国传统民族五声音阶体系存在着定义差异。陈庭星《初探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12]对《浙江民歌汇集》第五部分的174首畲族民歌,以及其本人深入畲寨采风所得的部分民歌进行梳理,总结了畲族民歌独特的旋法特征。罗俊毅《畲族丧葬仪式的音声研究》[13]以浙江畲族哀歌为实例,从音乐民族学、人类学、仪式学以及音乐形态学多种角度,综合探究了畲歌文化背景中畲族丧葬仪式的音声。罗俊毅先生采用多角度综合探究法,对今后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是大有裨益的;同时,这份研究也填补了畲族丧葬仪式声乐研究的缺口,为呈现完整的畲族文化体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畲族音乐史及其发展状态研究。蓝雪菲的《畲族音乐史三题》[14]从畲族音乐之生成、早期形态以及与汉族音乐的最早关联三个方面追踪畲族音乐史。其对畲族音乐史的探索,为探究畲族文化渊源,奠定了基础。其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田野调查法与文献资料研究法相结合,追踪畲族音乐史的研究方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可鉴的研究方法。蓝雪霏《试论畲族音乐的形成期与发展期》[15]则通过追溯浙、闵等地区畲族民歌作品的创作时间,从文学作品的创作、史料史实、民间活动、调查记录等方面,考证了畲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丁缨《畲族民歌生存现状发轫》[16]认为:采取既有联系又相对各持一端的“剪刀型”做法,是抢救保护发展畲族民歌等传统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蓝孝文《现代文明背景下畲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17]分析了现代文明冲击下畲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困境,并探讨了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畲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对策。蓝雪霏《畲族传统社会中的“歌言”与其生态链运作》[18]认为,畲族歌言曾经是畲族传统社会中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曾是畲族生态链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无坚不摧的现代化面前,畲族歌言生态链发生了断裂。蓝雪菲认为,如果说畲族歌言要与当今生态链获得完美衔接,一方面应加大力度张扬畲族原生态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则要创新。朱庆好《畲族山歌的口头传播特点及其当代生存危机》[19]探讨了畲族民歌口头传承方式的利弊,并指出,口头传播的优势,造就了畲族山歌独有的艺术特点和传播机制,同时,口头传播的缺陷,也导致了畲族山歌的现代生存危机。孙静秋《畲族歌曲改编中国民族钢琴曲初探》[20]试探如何用世界通用语言——钢琴音乐形式,将畲族特色音乐永久留存,发扬光大。洪艳《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21]以浙江畲族民歌的传承作为样本分析,从民族语言、师承仪式的断裂和歌场环境被破坏的现实出发,并从传承主体、传承形态、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可行性保护建议。这对浙江畲族民歌乃至濒临生存危机的民歌,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畲族音乐表演研究。笪方能《浙江畲族民歌演唱方法初探》[22]通过对畲族民歌在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假嗓演唱等演唱方法的调查和研究,探究了畲族民歌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为弘扬和发展这一独特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做出了探索性工作。徐颖《浙江畲族民歌的演唱艺术研究》[23]不仅总结了浙江畲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又将浙江畲族民歌按地区划分为五声调,即丽水调、景宁调、龙泉调、文城调、瑞安调,并对各调式的演唱做了具体研究。徐颖还试图从民歌演唱的角度,寻找浙江畲族民歌濒临危机的原因,并从畲歌自身演唱形式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措施。
畲族音乐教育研究。叶长有《畲族山歌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24]阐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学校如何根据地方实际,把畲族民歌引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并为畲族民歌的长远性传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张春兰和祁开龙《畲族史诗〈高皇歌〉所反映的畲族社会教育情况》[25]试图挖掘畲族民歌的教化性功能,这是畲族民歌研究视角的一大突破。
此外,这段时期里有关畲族民歌音乐性的研究,呈现出了区域性特征。《浙江丽水畲族山歌的调式分布特点及内在联系》、《畲族民歌“丽水调”音乐形态探析》、《喜悲婚丧总关情——武义畲族婚丧仪式及歌曲考察》与《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探究》等学术论文,都对浙江不同畲族地区的畲族民歌进行了个体性分析,展现了不同地区的民歌特色。近年来,有关浙江畲族民歌的区域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丽水、武义、温州等畲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或是对当地婚嫁仪式上的山歌进行考察并分析其独特音乐特色,或是对当地畲歌的题材内容进行分类阐述,或是依据当地畲歌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研究,提出保护发展畲歌的可行性意见。这种地域性的探究,在全面展现不同地区畲族民歌特色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呈现了该地区的畲歌发展状况,有利于因地制宜提出发展策略,对畲族民歌的长久流传发展,是颇具意义的。
综上可见,近些年浙江畲族民歌从音乐学角度开展的研究得了可观的成果。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显示,关于浙江畲族民歌的音乐性研究,已从以往的宏观性研究转向微观性研究,个体研究者也开始依据音乐学理论,对浙江畲族民歌进行细腻化的窥探,畲族民歌的音乐研究愈来愈细致化与专业化,在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
浙江畲族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存在,对探究畲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针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但郭江义、张新伟、王建武、吴素萍等人,都注意到畲族民歌的文学价值,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郭义江《浙江畲族民歌刍议》[26]概括了浙江畲族民歌的题材内容,并对其社会功能及艺术价值做了分析。张新伟《浙江畲族山歌初探》[27]通过对浙江畲族民歌具体样本的分析,从文学艺术角度总结出了浙江畲族民歌的特色。吴素萍《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畲族民间文学》[28]从女性视角对闽浙地区畲族民间文学进行了研究阐述,全面地概括了畲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特征,对研究畲族传统文化特质的形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建武《畲族原生态民歌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特性——以浙江畲族原生态民歌为例》[29]概括出了畲族原生态民歌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性。
虽然这阶段从文艺学角度对浙江畲族民歌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较以往研究相比,有所增加。这一阶段的研究,在对畲族民歌的文学体裁分类以及形式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还对畲族民歌的具体文本进行了细致研究,分析了畲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意义价值。此外,还有研究者从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现代文学思潮角度审视畲族民歌。研究视野的拓宽与专题性的增强,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探索畲族民歌十分有益。
这一时期对浙江畲族民歌进行单独性的语言角度的探究成果不多,但是见解独到,其主要的研究者有雷阵鸣、翁颖萍、黄丽群、罗俊毅等。
雷阵鸣《闽浙畲族情歌修辞概况》[30]从修辞学角度对浙江畲族民歌,尤其是情歌中存在的丰富修辞进行了专业的分析,展现了浙江畲族民歌所蕴含的浓郁的文学气息,对畲族民歌的再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翁颖萍《从语篇衔接角度看畲族歌言对〈诗经〉的传承》[31]对畲族民歌进行了深刻的语言剖析,与《诗经》语言相结合,探究其共性。黄丽群《畲族民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探微》[32]从畲族民歌的题材、体裁、演唱特点、语言特色、咬字特点等方面,阐述了畲族民歌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罗俊毅《畲族歌言的“诗性智慧”》[33]通过错综复叠的结构形式,和谐完美的韵律特征,赋比兴等的修辞手法,以及丰富独特的衬腔衬词,直率自然的歌言表达,天衣无缝的词曲配合等艺术手段,展现了别具一格的畲歌的“诗性智慧”。
畲族民歌与畲族传统婚嫁、丧葬等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学者们通过对具体的民俗活动进行考察,从畲族民歌文本层面出发,探析了畲族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俗文化的变迁。这些研究,对畲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林莉君《温州地区畲族风俗歌之民俗场景及其类别特征(一)》,姜华敏、汤苏英《喜悲婚丧总关情——武义畲族婚丧仪式及歌曲考察》,姜华敏、汤苏英、李琦《民俗事象中的人生礼仪与音乐——以武义畲族婚丧仪式及歌曲为例》,马威《嵌入理论视野下的民俗节庆变迁——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中国畲乡三月三”为例》,成晓《畲歌音乐探析——观“文成县畲族三月三对歌节”之后思》,施王伟《浙江畲族民歌》、《武义畲族山歌的活态样式与保护》等文章,都以浙江某一地区的畲族民歌与民俗活动为研究对象,不仅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还展现了各地区独具风韵的民歌、民俗。
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其对畲族民俗活动的记述并不是十分系统和完整,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期待有识之士在揭示民歌与民俗活动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畲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独特的信仰等。
从总体上看,近15年以来,浙江畲族民歌的研究成果以专题研究为主,而概说性的研究则呈现饱和状态。在这段时间里,专题性研究展现出遍地开花的姿态。音乐学专题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文学性专题的研究打破了探究畲族民歌文学价值和文本规律的拘囿;民俗学专题研究与区域性专题研究互为补充,不断挖掘出畲族民歌的民族文化意蕴与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研究成果都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关注到了当代浙江畲族民歌的发展困境,并且站在不同专业角度上,对浙江畲族民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是,由于浙江畲族的畲民居住分散、偏僻,关于畲族民歌的材料搜集不够完备,研究学者受到专业和区域的限制。当前浙江畲族民歌的研究依旧存在诸多空白,畲族民歌的整理、研究工作亟待加强:首先需要加强畲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重视对畲族民歌研究材料的补充和更新,着重搜集近年来新兴创作出的新民歌;其次,要加强民歌研究的创新性和严密性,积极开拓新的研究方向,重视对新兴民歌的研究,同时也要敢于对现有研究成果提出质疑与补充。
参考文献:
[1]蓝雪菲.1950-1997年的畲族音乐研究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9).
[2]雷阵鸣,雷招华.畲族叙事歌集粹[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雷阵鸣.畲族情歌选[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5]蓝明亮.中华畲族哀歌全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6]张世元.金华畲族[M].北京:线装书局,2009.
[7]邱国珍.浙江畲族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
[8]钟炳文.畲族文化——泰顺探秘[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9]蓝雪菲.畲族音乐的形式[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3).
[10]杨建伟.畲族民歌“丽水调”音乐形态探析[J].中国音乐,2000(4).
[11]牟学农.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及其调式属性[J].中国音乐,2004(1).
[12]陈庭星.初探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J].丽水学院学报,2007(2).
[13]罗俊毅.畲族丧葬仪式的音声研究[J].音乐研究,2012(3).
[14]蓝雪菲.畲族音乐史三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2).
[15]蓝雪霏.试论畲族音乐的形成期与发展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5).
[16]丁缨.畲族民歌生存现状发轫[J].中国音乐,2005(1).
[17]蓝孝文.现代文明背景下畲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丽水学院学报,2007(2).
[18]蓝雪菲.畲族传统社会中的“歌言”与其生态链运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1).
[19]朱庆好.畲族山歌的口头传播特点及其当代生存危机[J].新闻界,2012(12).
[20]孙静秋.畲族歌曲改编中国民族钢琴曲初探[J].音乐大观,2013(4).
[21]洪艳.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J].学术探索,2013(6).
[22]笪方能.浙江畲族民歌演唱方法初探[J].丽水学院学报,2007(2).
[23]徐颖.浙江畲族民歌的演唱艺术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1.
[24]叶长有.畲族山歌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0(6).
[25]张春兰,祁开龙.畲族史诗《高皇歌》所反映的畲族社会教育情况[J].宁德师专学院报,2010(7).
[26]郭义江.浙江畲族民歌刍议[J].宁波大学学报,2004(1).
[27]张新伟.浙江畲族山歌初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1).
[28]吴素萍.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畲族民间文学[J].鸡西大学学报,2011(3).
[29]王建武.畲族原生态民歌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特性——以浙江畲族原生态民歌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1(11).
[30]雷阵鸣.闽浙畲族情歌修辞概览[M].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2002.
[31]翁颖萍.从语篇衔接角度看畲族歌言对《诗经》的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1(2).
[32]黄丽群.畲族民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探微[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2).
[33]罗俊毅.畲族歌言的“诗性智慧”[J].中国音乐,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