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
(马鞍山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扶不起的阿斗”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成语,刘禅也成了扶不起的代言人,千百年来背负着骂名。当然,阿斗是亡国之君,一般来说,亡国之君都不会给世人留下好的印象,因为国家的确是亡在他们的手里,证据确凿,无法抵赖,但是如果我们抛开一些文学作品的艺术加工,深入真实的历史,就会发现,一国之兴亡,最根本的还是其综合国力的消长,并非由皇帝的个人能力所左右。
《三国演义》一方面为了烘托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人生,另一方面,为了给前期过于夸大的蜀汉实力与后期蜀汉迅速灭亡的失落之间寻求解释,于是便不得不把刘禅塑造成一个昏庸的君王。然而即使是《三国演义》中的阿斗,也不过是喜欢小人黄皓,魏兵来了没有抵抗,以及那句著名的“此间乐,不思蜀”。如果仅凭这几条,就说阿斗扶不起,那么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只怕有一半以上其资质还在刘禅之下,更别提还有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等等这些极品了。客观地说,刘禅虽不是强干如同其父,但也绝不是无能到扶不起的呆子。刘禅做一个守成之君还是基本称职的,只不过刘备留给他的不是一个已经基本完成的大业,而是一个先天不足的蜀汉。
蜀汉是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且是第一个因军事失败而被吞并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真正决定蜀汉命运的,不是某些政策的失误,或是刘禅个人的无能,而是蜀汉自身综合国力的弱小。可以这么说,即使没有诸葛亮、姜维一直坚持北伐从而耗尽蜀汉本就拮据的国力,蜀汉被强势的曹魏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
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要素的总和。农耕文明时期,人口与土地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蜀汉所在的益州乃天府之国,物阜民丰,农耕条件得天独厚,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称这一地区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1](P678),且益州在东汉末年的大动乱中基本属于稳定地区,社会生活比较安定,经济开发状况较好,与同期饱受战争蹂躏的曹魏地区和尚处于刀耕火种,蛮夷杂处的东吴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益州的优势是建立在北方中原腹地长期战乱的基础之上,一旦中原政权稳定,社会生产恢复,益州资源总量不足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从土地面积看,蜀汉在丢失荆州后,实际只拥有东汉十三州中的益州,而魏国拥有中原腹地且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冀州、豫州、青州、徐州等九州,吴国也拥有扬州、荆州以及交州。蜀汉国土面积最小,不仅导致其农业总产量最少,也使得其防御没有战略纵深,一旦敌军深入四川盆地,就没有回旋之余地。而从人口来看,刘禅降魏时全国人口28万户,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2](P678)此数字与《晋书·地理志》、《九州春秋》以及《续汉书·地理志》等相比,所载仿佛过小,但由于此数字是刘禅降魏之时由尚书郎李虎亲送的士民簿所载,因此可信度较高。即使此数字不十分准确,由于益州土地面积所限,与经历了休养生息之后的中原相比,人口总量也必然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据学者估算,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国人口103万户,682.4万人,约占三国总人口的60%;蜀汉20万户,132万人,占三国总人口的12%。[3](P87)
鉴于蜀汉政权土地与人口资源的绝对不足,自刘备、诸葛亮,至蒋琬、费祎,蜀汉历代领导阶层都大力促进工商经济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特别是开发盐铁、行销蜀锦等,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有力地支撑起了国家的运转和军事支出,也由此带动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刀剑专家蒲元在汉中冶炼的三千把削铁如泥的神刀,威力强大的改进版弩箭元戎,以及为了克服后勤运输问题而发明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都是蜀汉军事工业发达的证据。但是,在农业经济时代,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无法将经济实力高效地转化为国家的综合实力,更何况蜀汉经济的繁荣只是相对的,其总量依然不能支撑整个国家长期的军事开支。如果说诸葛亮时代还能量入为出,大体保持军事开支与国家收入之间的平衡的话,到姜维北伐之际,国家元气已经透支,以至于出现“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2](P928)的局面,蜀汉政权的国力已然消耗殆尽。
刘备是个极富人格魅力,善于招贤纳士的豪杰。史书称早年的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2](P649)。刘备在戎马征战中逐步形成的人才班底,为其实现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起家的条件最差,既无家族势力,也无父兄传承,但刘备依然能从无到有,独霸一方,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刘备的人才战略。甚至有评论认为,三国得以鼎立的主要原因是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而刘备得人和。然而,刘备死后,随着老一代人才的自然凋零,蜀汉政权的人才匮乏,以至于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再对比同期的魏、吴两国,后起之秀却不断涌现,如司马兄弟、邓艾、钟会、陆逊、诸葛恪等等。蜀汉因何从一个人才强国忽然沦落为人才洼地呢?
首要原因是,蜀汉政权外来统治与益州土著官员之争。刘备带到益州的人才班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刘备麾下旧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另一部分是荆州刘表的旧将,如黄忠、马良、魏延等。这两部分人马对刘备的忠诚度很高,也是刘备最信赖的人,而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非益州人。在消灭刘璋,占据益州后,益州土著人士虽然也被纳入蜀汉政权系统,但他们的归属感始终不强,只有许靖因为年高望重而被任命为太傅,但也是在法正劝说之下授予的虚职(“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2](P712)),其余获得实权要职者极少(蜀汉后期,益州土著获得实权要职者增加,但也因此导致在魏国进攻之时不加抵抗,举城投降者的增加,可见益州土著对刘备政权的归属感始终没有确立)。蜀汉政权为了增强国力,扩充军队,势必采取打击豪强,抑制兼并等措施,这就自然侵犯了土著士人的切身利益。外来政权与土著势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在刘备与诸葛亮的尽力调和下有所缓解,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蜀汉政权与土著人士之间始终互相保持戒心,因此也就不能指望从众多的益州土著士人中寻找到什么人才。
其次原因是,诸葛亮的人才观也制约了蜀汉人才的发展。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治国之才,自比管仲、乐毅,是刘备集团的肱骨之臣。但诸葛亮的个人能力太强,这使得他事无巨细,都要亲躬,于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部下的发展。由于对益州土著的不信任,诸葛亮只能把后备人才的挑选目光落在外来人士身上,可是诸葛亮亲自挑选的两位接班人马谡和姜维,一个只会纸上谈兵,落得兵败身死,另一个虽有才能却独木难支,无法挽回蜀汉衰落直至灭亡的命运。
最后,刘备死后的托孤模式导致人才使用的错位。刘备戎马一生,刚刚站稳了益州、荆州,正要实现《隆中对》的战略企图,却不成想被关羽的疏忽轻敌而打乱。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事实上造成了皇帝虚位而由朝廷大臣掌握治国实权的模式。诸葛亮的成功,不仅因为其自身的能力,也因为不可复制的机遇,如果不是借助托孤模式,诸葛亮纵有能力,也无法完全施展。这样的托孤模式几乎是为诸葛亮量身定做,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后,蜀汉的管理体制便陷入这样的困境:一方面,刘禅已经习惯于被托孤,对治国一无能力,二无兴趣,三无机会;而诸葛亮之后的继承者要么能力不足,以守成为要,如蒋琬、费祎(“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棱,如其功业,以侯能者。”[2](P785)),要么不顾形势,穷兵黩武,如姜维(从延熙十六年(公元254年)到景耀五年( 公元262 年),姜维九次攻魏),都没有使蜀汉的管理体制走上正轨。托孤模式对诸葛亮是适用的,但这毕竟不是一个正常的政权所应有的人才使用模式。姜维想要仿效诸葛亮,其结果只能是外战不利,内遭猜忌,最后只能屯兵自保,而这也削弱了蜀汉在汉中的防守力量,为魏军的进攻打开了大门。
荆州的丧失,使蜀汉政权失去了实现两路出兵的可能。刘备集团的发展,在诸葛亮出山后,基本上是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来实施的。《隆中对》是蜀汉立国的总纲领,其核心思想是跨有荆、益,两路出兵,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同时占有益州、荆州,其中荆州的重要性甚至在益州之上,特别是襄阳和樊城,是进攻中原的重要战略据点(从汉中出兵,不仅因为要越过秦岭而导致运粮不便,即使军事胜利,也不过威胁关中地区,而不是直接面对曹魏的中原核心地带)。《荆州记》云:“襄阳者,旧楚之北津。从襄阳渡汉,经南阳出方关,是周、郑、晋、卫之道;其东津经江夏,出平靖关,是通陈、蔡、齐、宋之道。”[4](P2261)但刘备占领的荆州,却是没有襄阳和樊城的荆州,已经先天不足。为了获取对中原曹魏政权的战略优势,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围吕常于襄阳,围曹仁于樊城,一度造成曹魏上下震恐,甚至有迁都之议。然而关羽始终没有攻下襄阳与樊城,却被吴国抄了老家,把蜀汉占据的荆州部分也全部丢失。没有了荆州,两路出兵就成了泡影,蜀汉政权在总实力弱于曹魏的条件下,如果不能获取地缘优势,以两路出兵威胁中原,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弱势的蜀汉抗衡强势曹魏的可能性将更小。
蜀汉占据长江上游,必定是首先被曹魏攻取的对象。在古代北方势力统一中国的战争历史上,面对西南割据政权和江南割据政权,无一例外是先取巴蜀,后下江南,如此后的隋统一之战,宋统一之战,元灭宋之战等等。究其原因,从汉中入蜀的道路虽然险要,但并不是无路可走,军事上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蜀道难行的劣势;而长江天险对于没有水军优势的北方政权而言,却是无法逾越的天堑。要想突破长江防线,必须要占据长江上游,方可顺流而下,统一江南。由此可见,在三国后期,北方中原的曹魏政权经过休养生息,恢复实力后,面对已经衰弱的蜀汉与孙吴政权,必定先取蜀汉,后下江南。
蜀汉政权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蜀汉政权综合国力处于弱势地位,与刘禅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禅的个人能力不高,也是由于诸葛亮的个人能力太强所导致的。当然,实力的强弱并非胜利与否的唯一原因,否则人类的历史只怕也要无趣很多。但是纵观中外历史,胜利的一方即使没有必然胜利的条件,失败的一方却是必定拥有失败的因素。蜀汉政权在资源、人才和地缘政治方面,相对于曹魏,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必败;而曹魏方面,虽然有司马氏篡权,但国力没有受到影响,尤其在三国前期大规模混战局面结束之后,北方中原地区进入平稳的休养阶段,积蓄了庞大的战争潜力,从而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扶不起的阿斗”若是生于大一统时代的帝王之家,尚不失为守成的中主,甚至其在诸葛亮辅政时期,还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智慧,以及在被俘之后,也表现出很强的生存智慧。刘禅并非蠢才,只是在蜀汉政权先天不足的客观条件之下,无力回天。如果说,连智慧如诸葛亮者,都无法改变蜀汉的命运,那么真正扶不起的,应该是蜀汉,而不是阿斗。
参考文献:
[1]诸葛亮.诸葛亮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