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教学的“五字诀”

2014-03-26 22:40祝炼坪
关键词:钢琴家钢琴演奏演奏者

祝炼坪

(武汉音乐学院 钢琴系,湖北 武汉430060)

钢琴教学的“五字诀”是“情、技、声、韵、品”。“五字诀”中“情”为首,是弹奏者对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弹奏者内心所折射出的思想状态和感受;“技”为从,是弹奏者的弹奏水平高低的体现;“声”为形,是情和技的客观形态,是钢琴的振动波或钢琴声音传导过程中所产生的波象,指钢琴弹奏所发出的不同音量、不同时值、不同音质和音色的声音;“韵”为饰,是“声”由内至外所透出的具有文化属性的纹饰,是音乐、语言、文字或形态中的一种雅致、情趣或风韵;“品”为格,指的是钢琴弹奏者在弹奏过程中内心所折射出的对作品的感悟、理解的程度、境界和艺术规格,也是音乐外在形式美的衡量标准。在钢琴弹奏时,有情无技是乱弹琴;有技无情则是音符的律动;有情有技而没有韵,无以体现音乐的风格和细微的妙处;有情有技有声而不讲究声音韵味,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不太讲究其艺术个性的刻板的弹奏者;有情有技有声有韵而没有品也不能算是一个有格调、合理协调内在思想美和外部形式美的演奏家。只有情、技、声、韵、品完美结合才是一个钢琴演奏家。笔者经过多年的钢琴学习和三十年钢琴教学,对这“五字诀”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刻理解,现把它论述出来,希望能为更多的人在弹奏和教学方面提供借鉴和启发。

一、钢琴教学中的“情”与“技”

从神形角度而言,情为心,技为体;从相互关系角度来讲,情为本,技为末;从哲学观点来看,情为阴,技为阳。由此看来,情和技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先谈钢琴练习和演奏过程中的“情”。“情”是演奏者对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演奏者内心所折射出的思想状态和感受。简单地说,情就是人的思想感情,是人在外部世界的刺激下所反映出的心理状态,诸如喜、怒、爱、憎、哀、乐、惧等。与音乐相关的情大致分为感情、情绪、情怀、情景、情致、情趣、情韵、情性等,是作曲家们乐此不疲地进行创作的素材和内动力。其中最与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密切相关的是“情感”和“情绪”。

情感是人独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情感受情境影响小,较稳定;情绪受情境影响大,不稳定。钢琴作品是作曲家以音乐语汇为基本素材进行有机组合,是以旋律、节奏、织体与和声的编排布局来形成完整的乐思、意象和情节的。由于音乐语言的特殊性,作曲家的作品不像语言文字那样显意,而是隐意的,谱面的音符更是抽象的。因此,认识音乐作品情感的纽带是声音,诠释作品情感的是艺术家的心灵,解读作品情感的则是听众的心灵。

除了感性认识外,钢琴家诠释一首作品要更为理性,他们往往需要对作者有很深入地了解,并通过这些了解对作品中的音符进行解码。即便是一首生疏的钢琴作品,他们也能依据作曲家谱面的明示与暗示信息去分析、去解读、去感悟作品深刻的涵义以及作曲家所欲表达的情绪、画面和基本乐思,并以较为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听众。

再谈钢琴练习和演奏过程中的“技”。“技,巧也”(《说文解字》)。“技”指操作、表演的技能和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特指钢琴演奏者的动手能力或演奏技术。在钢琴演奏史上,演奏技术的高低历来就是衡量钢琴家艺术水准的重要标尺,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和李斯特等都不例外。演奏技术是检验演奏家演奏能力的重要观测点。一位钢琴家具备了超人的演奏技术,往往更容易受到观众的亲睐,更容易达到钢琴人梦寐以求的至尊之位。换言之,谁掌握了超一流的演奏技术,谁就更接近成为当代的肖邦或李斯特。然而话得说回来,不是所有的钢琴家都能够成为超一流的钢琴大师的。一流的演奏技术如果不能与内在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和洞察能力,尤其是从最细微到最大量级的情感张力的艺术人格等相遇,也只能算游离于技术与艺术之间的键盘工作者。一流的演奏技术来自于天赋、勤奋、审美品质,以及良好的触键技术、跑动能力和创造性的情感张力及控制能力”等。

二、钢琴教学中的“声”与“韵”

从神形角度而言,韵为神,声为形;从相互关系角度来讲,声为表,韵为里;从哲学观点来看,声为因,韵为果。由此看来,声与韵则是一对彼此生克且不停运动的矛盾体。

先谈钢琴练习和演奏过程中的“声”。所谓“声”,是指钢琴弹奏所发出的不同音量、不同时值、不同音质和音色的由ppp至sf等不同强度和色泽的声音。在钢琴演奏的声音优劣问题上,一个技术娴熟的演奏者所弹奏的声音其实并不构成大的问题,武断地讲,没有不好的声音,只有不好的用法。所谓用法其实就是我们所谈及的音量、时值、音质和音色等。如果用法不对,那么即便是用最纯熟的技术所发出的声音都可能是“声曲不符”、着色生硬、处理失当。

关于钢琴的声音许多钢琴家都有过精辟的论断,如奥地利钢琴家勃兰德尔(Brendel)认为:“钢琴的声音并不是十分好听……它但愿弹得像任何一种其他乐器的声音,但就是别像钢琴的声音”。又如美国钢琴家勃朗宁(Browning)说过:“一个好的钢琴家不仅要弹出旋律,而且要把旋律弹得像某一种木管乐器、弦乐器,或者像圆号奏出的旋律”。交响乐之所以表现力超过其它音乐表现形式,是因为它具有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加之织体、和声、作曲技法的运用,因此在音乐画面的塑造上,几乎具有无限的展示空间。钢琴作品也是依靠琴声来刻画作品的情和景的,其七组八十八键的音域绰绰有余。问题是钢琴乐器本身的音色单一,如何用钢琴来进行故事的叙述,描绘情景画面、刻画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或模拟出其它乐器的声音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用大脑指令手指去进行“创造性的控制”。当然踏板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再谈钢琴练习和演奏过程中的“韵”。所谓“韵”,广义地讲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含的风韵、气韵和带有风格性的乐韵,狭义地说,也就是钢琴演奏中应该把握的某部(首)作品所独有的味道、韵道或包括内心节奏的音乐个性化处理。钢琴演奏中的“韵”是构成有声钢琴作品风格和趣味的不二元素,它可能来自于作曲家的谱面提示或钢琴家、作曲家一脉相传的学缘的延续,也可能来自于演奏者个人所进行的文献和传记考证、实地考察后绘声绘色的情景描述或精神体验。

演奏中的声音和韵味是听觉直接感受到的,换言之观众或听众认识钢琴家也是以声音为媒介的。声的可听性和韵的处理中的合理性、意趣性也是鉴别演奏者用情准确与技术处理得当的基本依据。

三、钢琴教学中的“品”

音乐中的“品”是表演艺术的客观品质,是所呈示给听(观)众的直观印象或艺术规格,是作品在有声状态下所迸发出的声音美、情感美、乐韵美和演奏者的气质美。演奏家美的品质的形成固然有遗传的因素,但后天知识和文化修养也决定了他或她所赋予作品的气质与品格,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个人特质或人格魅力。气质美是“品”的客观反映,既存在于精神层面,也体现在形态方面,表现出演奏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想象力。听其乐若见其人,通过演奏者所塑造的音乐,往往可以了解其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心理特征、人格特征和习惯的表达方式。

气质美还表现在性格上,这就涉及到个人的修养和思维品质。譬如当代中国著名钢琴家——郎朗和李云迪,虽然都是世界级的钢琴家,但其艺术品质还是有着较大不同。笔者曾在《同曲异工双子星——郎朗、李云迪“爱之梦”之三演奏比较》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他们俩太不一样了!一个是激情四射、才华横溢的钢琴圣手,一个是风度翩翩、端庄儒雅与黑白键融为一体的音乐巨擘。”

关于钢琴演奏中的“品”,虽然在表述时显得十分抽象,但它无疑是区别钢琴家和钢琴匠人的标尺。这个标尺与听众的感觉或是直觉相关联。“品”或不可言传,但可意会,良莠也是能够感觉(区分)的。好比不同的人穿着相同质地的衣服一样,其个人魅力的区别也可显现出来。在钢琴学习和演奏中,“品”是演奏者通过“情、技、韵、声”的综合元素所表现出的客观形貌,由内至外地呈现出作品的艺术质感、特色和精、气、神韵。音乐的“品”是情、技、韵、声的综合体现。钢琴训练或演奏中“情、技、韵、声”已架构起有声钢琴的动静、内外的基本体征,而“品”无疑是使音乐注入一种与文化修养和气质相关的特质。

猜你喜欢
钢琴家钢琴演奏演奏者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