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民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601)
儒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后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如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二者是什么关系?排斥论鼓吹二者水火不容,提出“要马统则不能有儒统,要儒统则不能有马统”。并存论认为,现代社会价值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即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民族主体价值的儒学,二者并驾齐驱。主辅论主张,二者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主导意识,儒学是支援意识。融合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是“合则两利,离则两伤”。其中,排斥论日渐式微,融合论则是主流。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出发,来探讨二者的融合问题,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先秦时期,荀子思想是诸子百家文化融合集大成者。荀子侧重融合了法家、道家和墨家文化。《荀子·修身》云:“礼者,法也。”汉代经学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五行家和法家等文化,形成了新儒学。董仲舒主张封建统治者要“尊德卑刑”。《汉书·董仲舒传》云:“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魏晋玄学是儒家和道家文化的融合,用道家思想来重建名教的理论基础。佛教早从汉朝时候就开始传入我国,为适应传入国的需要,吸收儒家和道家文化,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形态,最终在唐朝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宋明理学充分吸收儒家和道家的思辨哲学,用思辨性的哲理论证儒家各种规范的合理性,体现着儒家、佛家和道家的融合。明清实学是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思想家们立足现实需要,注重从经世致用的角度解读经典;二是深受实用主义、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等西方文化的影响。
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从空间向度看,世界文化的发展,诠释了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刻融合。明清之际东学西渐,中国文化开始影响西方文化。伏尔泰极力推崇儒学。他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视其为道德楷模。叔本华深受印度佛学影响,在人生观上也持悲观主义。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明显,《易经》、《论语》、《老子》对西方文化影响很大,海德格尔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极大且持久的兴趣,这已被学术界基本认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当代西方文化成果,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从时间向度看,西方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后人对前人的继承这一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基督教文化实现了对犹太教和希腊文化的融合。基督教本是犹太教中的一个小分支,与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有着渊源关系。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上帝的信仰,原罪说,经典《旧约全书》。柏拉图提出理念(真实)世界与感觉(现象)世界对立的二元论,主张理念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在时间和逻辑上,它都要先于事物,由此构成了事物本质。柏拉图哲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开创了论证灵魂和肉体对立之先河,为基督教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资产阶级文化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融合。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样,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以自由平等博爱替代了封建专制和君权神授。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以创造资产阶级新文化为目的的文化融合。其间,这些先哲们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挖掘了为其所用的资源和武器,比如,人的主体意识、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等。第三,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欧洲国家文化融合的结晶,其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紧紧依靠人民大众,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手段,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析,找到了实现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的美好设想的现实路径,所以,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P223)。
二者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上世纪20年代,我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矛盾演化的必然结果,是我国人民艰辛探索后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究其原因,这既是解决中国特殊问题的紧迫需要,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的需求,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包括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也包括与传统文化中占主流的儒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为自身发展开辟道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P742~743)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学界一致认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3](P707)。传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好比水和空气,日用而不知,须臾不可离。李泽厚认为:“真正的传统是已经积淀在人们的行为模式、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中的文化心理结构。儒家孔学的重要性正在于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学说、理论、思想,而是融化浸透在人们生活和心理之中了,成了这一民族心理国民性格的重要因素。”[4](P4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是儒学,儒学有丰富的资源可供马克思主义所汲取。杜维明认为,儒学“没有充分体现自由的价值,却有公益的价值;没有理性的价值,却有同情的价值;没有法的价值,却有理的价值;没有权的价值,却有责任的价值;没有个人主义的价值,却有社群伦理的价值”[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与马克思主义儒学化划等号,后者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相互作用中,马克思主义被儒学所同化。这种观点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而儒学总体是落后文化。按照文化传播遵循由高到低,由先进到落后的一般规律,融合中前者必然处于主导地位,而后者则处于从属地位。马克思主义儒学化把儒学的功能提得过高,有儒学决定论嫌疑,与当前盛行的儒学复兴思潮有关。退一步讲,马克思主义要是真的完全儒学化了,它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其本来面目和意识形态的地位。
二者融合是儒学的现代化需要。儒学解体固然有其观念上的原因,但是制度的更替才是儒学失去其庇护所的真正原因。儒学与自然经济、农耕文明、封闭社会、封建制度和血缘关系相适应。在近代,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儒学没能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只有靠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最大的政治。儒学是否有生命力,主要取决于其是否能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解决国人的现实困境,超越自身的泛道德主义局限。伴随封建制度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要区分意识形态的儒学与学术流派的儒学,前者复兴绝无可能,后者复兴有可能也有必要。儒学现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它“需要马克思主义提供政治合法性以及先进的现代性理论资源,儒学需要得到社会制度层面上的保证”[6]。儒学现代化也不能等同于儒学马克思主义化,后者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中,儒学被马克思主义所同化。由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时空条件,代表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和阶级利益,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执行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价值导向作用”[7],性质上的相异性,决定儒学不可能被马克思主义所同化。同时,儒学现代化也不是要“恢复昔日的独尊地位”,这几无可能。经过马克思主义大熔炉的锻造,二者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儒学将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儒学,马克思主义也将成为吸收了儒学精华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本质上的相异性,不能遮蔽二者具有的某些相通性,而后者则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可能。郭沫若在其小品文《马克思进文庙》中写道,马克思(对孔子)说:“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国家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8](P161~168)马克思与孔夫子这番风趣的对话,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能够融合的天然联系。
社会理想的相通。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以“天下为公”为主要特征。从《春秋》公羊学的“三世说”,到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的“人间天国”,再到康有为《大同书》的“大同世界”,都曾为历代中国仁人志士所推崇。虽然,儒家的大同理想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乌托邦的愿景,认识不到理想的实现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就找不到实现的正确道路和动力所在,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大生产基础上,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而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有本质区别,但是,儒学确实与共产主义有众多的相通之处。共产主义社会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言:“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高度和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民本思想的相通。儒学具有丰富的民本思想。《论语·乡党》记载,有一次因为失火,孔子家的马棚焚毁,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首先急切地问“伤人乎”?而“不问马”。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一匹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几个奴隶,孔子能够首先关心马夫是否受伤,而不是马,这是弥足珍贵的。孟子在《孟子·尽心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具有局限性,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思想资源。马克思通过人的历史实践活动去理解人,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活动,揭示了历史及实践的本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于所处的时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
实践思想的相通。儒学主张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言必信,行必果。《论语·里仁》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荀子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成为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一切伦理关系皆以诚信为本。诚然,儒家的实践更多地强调道德实践,甚至包括意念与心理活动,但其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实践观有相似之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在被称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P501~502)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10](P379)。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全面否定儒学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也是非常危险的。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5]杜维明.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J].社会科学,2004(8).
[6]丁成际.历史、现状与未来——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的三个方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4).
[7]张允熠.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异同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8]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9]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