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庆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特产处,合肥 230001)
安徽茶产业新形势下的对策选择
——也谈转型升级
杨 庆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特产处,合肥 230001)
2013年,我省和全国一样,迎来了一个以整肃公款和政府奢侈消费为主的内销市场环境,使得20多年来主导了中国茶产业发展、近10来年一路高价奋进的名优茶类主导的产销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2013年全年茶叶产销情况看,中共中央2012年12月出台的“八项规定”和2013年元月出台的“6条禁令”,对整个名优茶产销市场的影响是明显的,也波及到整个茶叶销售市场。回顾一年来我们经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应该认真总结,获取启示,以利指导和规划好今后的茶产业发展之路。
据到目前的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省茶产业发展经受住了政策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冲击考验,仍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好业绩。茶叶总产量(按上年统计口径估算)接近10万t,较上年增3%以上,茶叶总产值(一产)接近70亿元,较上年增10%以上。其中名优茶3.96万t,产值47.6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和总值的近40%和70%,较上年分别增21%和8%。安徽茶业已连续13年增产增收,这一成果确实来之不易。
1.1 产销形势极为严峻 从生产方面看,2013年自然灾害频繁出现,损失严重。4月6日夜至7日晨,全省茶区普遍遭遇霜冻灾害。受灾面积8.67万hm2,占总面积的50%以上,春茶减产6000~7000t,减收10亿元以上;6月份的持续大雨,特别是“6.30”黄山和宣城部分地区的洪灾,造成了黄山和大别山地区多处茶园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和人员伤亡;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又出现了持续高温干旱,超35℃以上天气持续30多天,其中10多天达40℃,有老农说是 60年一遇。这次的特点是旱害加热害,受灾茶园普遍出现叶面枯焦,夏茶停采。全省出现旱灾面积8万hm2,其中重灾面积4.27万hm2,尤其痛心的是,全省近两年新发展的新茶园中有近2000 hm2以及部分良繁基地在地扦插苗干枯死亡。当季损失就达3亿元以上。
从市场销售情况看,公款和政府消费行为的大幅削减,使得过去以此为主渠道的高档名优茶产销受到明显抑制,茶价整体走低,以高档茶生产和经营为主的企业普遍反映效益下降。这也造成全年整个茶叶销售市场比较低迷,虽然到2014年春节前仍是茶叶销售季,但全省各产区反映,高、中、低档茶叶均有一定量的积压,普遍存在一定担忧情绪。
1.2 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自救成为全年的主旋律面对出现的新形势,各地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面向普通消费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进包装,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保住了整个销售规模没有出现大幅下滑,茶叶产销的基本面保持了稳定。同时,面对出现的灾情,各地政府组织各级技术干部分片包干,指导到田头,积极救助幼龄茶树和苗圃,采取覆盖、施肥等措施救治成年受灾茶树,目前看,除了已死亡的茶园外,恢复情况较好,不会对 2014年春茶生产造成大的影响。全年产销形势好于预期。
2.1 对新形势下茶产业的基本判断 从一年来的茶叶产销实际结果看,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点基本的判断:一是茶叶市场总体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虽然2013年茶叶市场遇到的困难是空前的,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经营效益有所下滑,但市场消费规模还是基本稳定,没有出现负面的大幅波动,生产量和销量还是增加的。二是市场化引导了产业的自发调整。改革开放以来,茶产业较早地融入了市场化的大潮中,依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适应已是常态,自身市场化程度高这个优势起到了稳定的关键作用。三是产业信心依然坚定,企业主体作用正在凸显。面对市场变化,企业等市场主体应对自如,在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创建品牌等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四是名特茶仍是市场主导,安徽自身名特茶多是应对当前和将来市场变化的重要法宝。
2.2 新形势带来的几点启示 一是茶叶消费是一种嗜好消费的特点决定了销售市场的相对稳定,通过茶行业多年不懈的宣传促销努力,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且不断增长的消费群,时刻关注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变化,就能保持茶叶产销规模的相对稳定和不断增长,因此,根据消费群的消费变化审慎地采取相应的产销对策,不盲目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产销口号,确保茶产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这是我们指导和规划茶产业发展应该长期遵循的一个准则;二是名特茶生产仍是产业发展的中坚,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走各地特色发展之路,打好安徽的特色牌;三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作用,尤其是在创品牌、拓市场方面更是应该紧紧依靠企业等市场主体;四是虽然受灾严重,但还能增产,说明我省目前的茶叶产能还是有余地的,因此下一步扩大面积不是首要的,优化提高素质才是明智的选择;五是要高度警惕全国茶叶产能过剩对我省茶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近两年,全国业界内外关于茶叶生产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带来产能过剩的担忧,也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要及早开展应对分析研究。
3.1 指导思想 面对新形势,我省茶产业发展的下一步指导思想应该紧紧围绕“市场为先、企业主导、特色发展、生态高效”这16个字来展开并完善。“市场为先”就是茶产业发展的一切规划、部署的出发点都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而不能是其他;“企业主导”就是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而不是横加干涉;“特色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安徽的茶业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生态高效”就是要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和产业效益,这也是我们一切努力的目的和产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总之,就是要真正避免瞎折腾,做到实事求是,走科学发展之路。
3.2 产业取向 新形势下,茶产业的市场取向仍应坚持“内销为主、名优为先”的原则。“内销为主”是依据我国茶叶市场销量分布大局所确定的。众所周知,我国茶叶市场销量分布从上世纪 90年代初即已形成内销为主,外销为辅的格局。开始的 10多年中,内外销量比例为7比3、销售额8比2;而到 2000年后,国内生产量快速增长,外销量也有上升,但外销量值占比不断下降,目前已分别占不足20%和10%,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名优为先”是因名优茶类是内销市场的主导茶类,虽然近期在市场取向上要做些调整,但大的趋势没有改变,只是生产销售要更加贴近新的市场变化,贴近消费者。
3.3 对策选择 针对我省当前的产销实际,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是名特茶百花齐放不是劣势,所谓“整合品牌”的提法是违背茶业发展规律的。按常规的领导思路,抓一项工作,突出重点带动其他是有效的。但简单地套在茶产业特别是名特茶生产指导上,提出限定只抓几个茶,只打几个牌子,显然违背了名特农产品的生产规律,结果是抓了局部误了全局。安徽近几任省领导对茶叶工作的领导思路都被引导到这条路上,出现抓两个、抓四个等类似指导意见,全省上下的宝贵精力都被无谓消耗在议论和争论中,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发展时机,这是需要认真总结和对待的。实际上国内产茶省都很羡慕安徽名特茶多这个资源优势。安徽名特茶多是历史、环境、人文等共同造就的,有着产生、发展和长期存在的客观原因。各地的名特茶一直以来都发挥着带动一方茶业发展、富裕一方百姓的独特作用。本来加快做大做强安徽茶产业,就应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加以发扬光大,而不是相反。从实践来看,意图用几个名茶涵盖全省茶叶生产没有可能,人为造几个牌子来“整合品牌”,市场主体大多选择了用“脚”投票。看来茶叶界不能光为产品促销而宣传,还要为产业自身特点做宣传,以利于排除干扰,争取支持,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二是加快市场取向转变,要面向消费者、面向家庭组织生产和销售。2013年的市场变化给我们的警示是,依靠政府和集团高消费支撑的虚假市场繁荣已难以为继,要尽快转变到为消费者、为家庭生产的轨道上来,回到生产销售活动的本意上来。从今年市场反馈和企业反映来看,物美价优、价质相符的各类茶叶还是受欢迎的,各地名特茶特别是有传统影响的名特茶还是市场的首选。一些纯粹靠炒概念、包装异形、价格畸高的茶受冲击较大,而过去一直受外界嘲笑卖价低的黄山地区质优价优的茶叶受影响较小。集团采购、渠道进货也多采取了招标的形式,更加注重价质相符,经济实惠。这也使我们一些近些年发展快的企业暴露出典型的企业病征兆,由于不注重发展质量,不注意控制生产成本,在今年的市场竞争中就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要尽快适应市场的变化,各级产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茶叶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发展各类生产营销合作组织,提高茶农等基层生产者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健全产地市场体系,提供便捷的市场通道,减少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为广大生产者提供基本的收益保障。各类企业要从成本控制等基础环节做起,认真梳理生产、加工、营销的全过程,重新确立企业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以品牌营销为引领,瞄准目标消费市场,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来确保企业不断进步发展。
三是要依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效益确定夏秋茶生产规模。夏秋茶生产与不生产或少生产,实际上就是过剩产能如何消解的问题。要再次强调的是,我国茶叶产销市场一直是处在一个“控平衡”的状态下,就是控制生产的状态下的动态平衡,茶叶不是少了。因此,扩大夏秋茶生产,绝不是盲目的就生产而生产,我们化解产能过剩的最好办法就是由市场进行淘汰,靠文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不能一边喊产能过剩,一边又在盲目组织生产。要为过剩产能找出路,就要找到新的市场,也绝不是扩大外销原料茶生产规模这么简单,搞深加工也不能走常规路子,国内出现的茶多酚贱卖现象就很有警示作用。通过栽培手段调剂洪峰和产量、开发夏秋季名优茶、搞深加工、探索向新型产品业态转型等各地都有尝试,但归根结底一个根本原则,要以市场需求和生产效益来确定开发的途径及规模,而绝不能由各级政府泛泛地号召和下指标来实施,更不能通过造几个空概念就行动,那样只会进一步损害生产者的利益,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伤害。
四是抓住机遇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步伐。现在一边是产能过大,为什么还在号召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很多人不理解。其实,我们一直提的是通过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达到优化茶园结构、切实提高单位茶园产出率的目的,而不是单纯的发展面积。从安徽茶产业生产基础整体分析,茶园基础差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茶园面貌差一直少有改观。多年来,发展和改造这两个方面都是亮点难寻。大家一总结都会写出这一点,指出是安徽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但如何解决又顾虑重重,最主要是缺钱而放不开手脚。目前实际情况已有很大改善,已经实施3年的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支持茶叶发展项目,对安徽来说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我们项目涉及的县、区真的应该好好珍惜,充分利用好,率先做好这项工作。
五是通力做好科技服务全省茶产业工作。2013年在茶产业工作部署中,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对茶产业的促进作用。专门安排800万元用于安农大和农科院用于全省茶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工作。当前我省茶产业中需要科技服务和攻关的工作很多,但最急迫和需集中力量解决的是机采和茶园统防统治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这两个棘手问题。首先采摘成本不断上升和采不下来已成为制约茶叶发展的严重问题,推广机采已不可回避。现在要解决的是内销大宗名优茶的机采,并要同采后的鲜叶处理、加工以至产品研制等等一并综合解决,可能还要考虑市场如何接受对传统茶叶形态改变的宣传工作。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采的问题了。其次茶园的安全生产现状不容乐观。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减少直接污染,二是如何减少人为直接干预的频率。就是说首先要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找到直接替代的方法和安全投入品,并加以推广。其次是如何推广如有机生产等新型生产模式,直接减少需人为干预病虫危害的次数。这两项工作我省过去虽有一定基础,但远不能适应目前的需要,急需集中抓点攻关来实施。这其中对科技支撑的依赖很强。希望通过省政府的支持,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教学科研部门努力,真正有所作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管好政府的手,规范政府行为。这一切预示着今后行政干扰将弱化,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但如何发展,最关键的还是我们业界和各类茶叶企业等市场主体,对茶产业发展和当地实际要有清醒的认识,把握大势,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路。
S571.1
A
1006-5768(2014)01-0003-04
〔投稿日期〕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