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美玲
心理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研究
熊美玲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和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160例,其中80例采取常规护理,其余80例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2组患者术前术后不良情绪,对比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心理护理组SAS评分为(45.83±4.02)分,SDS评分为(34.91±3.89)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65.19±4.17)分和(49.27±4.14)分(P<0.05);心理护理组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达91.2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1.25%(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乳腺癌;心理护理;不良情绪;依从性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宫颈癌[1]。针对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仍以乳腺切除根治术联合药物化疗为主[2]。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治疗依从性受到严重影响,仅采取常规护理无法解决患者的上述心理问题。研究发现[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其依从性。江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对近年来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6月来江西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就诊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160例,均为已婚女性,除3例患者采取保乳手术外,其余患者均采取改良根治术,患者均经影像学和病理活检确诊。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心理护理组平均年龄(40.3±9.5)岁,病变部位:左乳48例、右乳32例,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50例、导管内癌5例、乳头状癌22例、髓样癌3例;常规护理组平均年龄(42.7±8.9)岁,病变部位:左乳47例、右乳33例,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48例、导管内癌6例、乳头状癌24例、髓样癌2例。2组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密切关注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和病情,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和用药,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和疼痛的护理等。
1.2.2 心理护理组[4](1)乳腺癌确诊初期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和责任心,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乳腺癌疾病本身的相关知识,告知目前临床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性,也可请病区康复者现身说法,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消除内心的恐惧。(2)放化疗期间的心理准备:向患者提前讲解放化疗对于疾病治疗的关键性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的不良反应,告知不良反应发生时的相应对症治疗措施,指导家属关心照顾患者,将放化疗患者置于同一个病房,减少他们的孤独和无助感,相互鼓励,增加良性信息的交流。(3)康复期的心理诱导:指导康复期功能锻炼,减少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尊重患者,淡化患者角色,鼓励参加工作或者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使她们找回自尊自信,必要时建议患者做乳房再造术或配带义乳,最大程度上减轻心理障碍。
1.3 评价标准 (1)不良情绪评定[5]: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SAS标准分≥50分:存在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3分:存在抑郁症状。(2)治疗依从性评价[6]:优:对治疗方案和举措不存在异议,能够完全遵从;良:对治疗方案和举措偶尔存在不同意见,经解释说明后顺利依从;差:对治疗方案和措施常存在不同意见,解释说明后仍不能接受。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 心理护理组SAS评分为(45.83±4.02)分,SDS评分为(34.91±3.89)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65.19±4.17)分和(49.27±4.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心理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总优良率达91.25%(73/80),而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总优良率仅为61.25%(4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进一步加剧了乳腺癌所导致的心理问题[7]。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8]:(1)乳腺癌确诊初期的恐惧:对乳腺癌疾病本身的恐惧、自感身患“绝症”的无助和不安、不愿接受事实的否认和怀疑以及对手术可能造成身体缺陷的担心和抑郁。(2)放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放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和脱发等不良反应的恐惧和焦虑,对放化疗疗效缺乏信心的不安。(3)康复期的长期心理压抑:对手术预后的不确定性和复发的担心,对身体缺陷和失去女性特殊魅力的自卑以及与性生活相关的心理问题。
总之,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及预后。本临床调查心理护理组针对上述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组SAS评分为(45.83±4.02)分,SDS评分为(34.91±3.89)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65.19±4.17)分和(49.27±4.14)分,心理护理组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达91.2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1.25%,充分证实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积极作用,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方案。
[1] 余力.心理护理对乳腺癌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2):87-88.
[2] 常明凤.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5):117-118.
[3] 陈彩连.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72-73,128.
[4] 何玲.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3):128-129.
[5] 刘秀平.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4(5):712-713.
[6] 唐秀英,牟绍玉,周颖清,等.选择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不良情绪评分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5):730-733.
[7] 张巧玲.乳腺癌手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7):103.
[8] 吴萍香.护理审美指导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4):136-1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80
江西 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科(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