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014-03-26 09:50余善云
关键词:大学融合职业

余善云

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在一个实体内融合发展的新现象,不仅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而且也对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泾渭分明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探索构建远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破解影响两者融合发展的理念羁绊和制度障碍,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决定的要求,还将有助于形成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促进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

一、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

以传统标准建立的不同形态的高等教育,虽然各有其规律和特点,但也呈现出相互开放,衔接融通,渗透融合,借力发展的趋势。以培养职业人为共同目的的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影响下,这一趋势显得更加突出。

(一)融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教育融合不仅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要求,而且还反映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有助于促进不同类型教育的沟通衔接和终身学习的实现。

教育的融合发展,尤其是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在发达国家并不鲜见。在美国,存在着许多以专业方式提供远程教育的企业机构。这类机构远程教育方式与职业教育已紧紧融合在一起。在英国,政府允许远程职业教育的院校授予与普通高校具有同等效力的学位,而没有将这类院校列入成人高校系列。这不仅从制度层面实现了远程教育与普通高校职业教育的融合,还提高了远程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在澳大利亚,远程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已融合在一起,高等学校以最方便的远程教育方式提供知识和技术,受到学生的欢迎。“查尔斯顿农业大学的学生就有近一半是通过远程方式学习。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时间安排学习,只要在六年之内修完要求课时就能毕业”[1]。

(二)教育融合发展在我国已引起关注

对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我国学术界也有许多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问世。早在1998年,顾明远先生就指出: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许多专家都认为 “普通教育要职业化,职业教育要普通化”,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2006年,严雪怡先生也指出:“在人才类型转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教育类型的转化,‘普通教育要职业化,职业教育要普通化’”[2]。这些观点,都明显透视出教育转化融合发展的思想和观点。

不同类型的教育融合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有学者认为,成人继续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发展,可“从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改革学籍管理方式等方面”着手[3];“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融合,既利用了高新技术又提高了教育水平,这是未来教育和学习的必然趋势”[4]。有的学者不但认为远程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还特别指出教育研究人员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解决远程教育在与高等教育融合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而且也要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理论并修正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5]。

近年来,基于构建地方开放大学多元模式的需要,有学者针对部分省级电大和高职院校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个实体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高职教育中更多引入远程教育元素、理念,在开放大学专业建设中吸取高职专业建设经验,引入职业元素”的设想[6]。可见,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已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转化。

(三)广播电视大学进行的开创性实践

21世纪以来,基于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创新发展的双重需要,我国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纷纷利用举办多年的普通专科教育建立新的高职学院,探索实践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在一个实体中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意见,提出了“远程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发展要求,首次把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但为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且还将在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和地方开放大学创建中,助推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改革步伐。

目前,全国39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已有18所并行设置了具有独立建制的高职学院。教育部在2012年开展的“开放大学体制改革试点”批准建立的5所地方开放大学中,也有江苏、广东、云南3所开放大学的办学涵盖了高职教育。可见,已存在多年的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同一大学实体运行的体制,不但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完全认同,同时也得到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的认可,从而为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衔接,融合发展提供了参照蓝本。部分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的开创性实践,所取得的良好效益,无疑为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基于终身化的教育行为理念,大众化教育的价值取向,职业人培养的相似目标,按照“双模融通、要素融合、取长补短、特色发展”的基本要求,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课程设置衔接互通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功能的知识载体。在办学实践中,无论是远程教育院校,还是高职教育院校,都把课程设置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基础性工程。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衔接融通,是地方广播电视大学或开放大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实践,需要进行统筹规划,细致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基于目前的办学权限划分,要在一个大学实体,即广播电视大学与高职院校结合而成的共同体中实现课程设置的衔接沟通,必须克服体制性障碍。比较可行的路径是推动开放式教育的省开课程,成人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非核心课程,通识课程等进行衔接融通。

(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本文所指的教学资源属狭义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文字教材、网络资源、教师资源、教学设施这四个方面。要在一个大学实体内,实现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文字教材的共建共享,必须克服传统的教材建设思维定势影响,并以适应人的终身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统筹规划文字教材建设。在有条件的院校,应以适应学习者个别化自主学习为基本要求,兼顾两类教育有区别的教学特点和学习者的不同状态,编写既适应远程教育,又适应高职教育学生学习的文字教材,推进课程教材的共建共享。

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尤其是在通识课、基础课等方面,实现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形成新的办学特色。

在教师资源的开发、培育、利用上,可在一个大学实体内,充分利用高职教育的师资力量,弥补远程教育的短板,有效解决远程教育师资不足的矛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多面手”的教师将在实现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人的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远程教育在办学中,虽竭力打造网络学习环境,但校园环境缺失是不争的事实。高职教育虽有一定的校园环境,但网络学习环境显然没有远程教育发达,难以形成多元的校园文化。促进网络环境与校园环境文化的融合,可有效促进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办学环境的融合鼎新,进而形成多元的大学文化与特色。

(三)教学模式渗透融合

远程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和多种媒体自学为主、教师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育强调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普遍采取了工学交替的做法,但其教学模式仍然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一个大学实体里两种迥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融合发展理念和环境影响下,某些要素是完全可以实现融合的,并在相得益彰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远程教育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造。高职教育可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吸纳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关元素打造自身的教学特色。

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渗透融合,比较可行的路径如: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终端,实现高职教育基础课、通识课等在校园内的规模化教学,在一人授课百人听中提升高职教学的效益,改变高职教育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实践教学,可弥补远程教育实践教学难以开展的“短板”。高职教育在工学交替的育人过程中,利用网络、移动终端和数字化资源,在学生分散实习实训时,及时开展释疑解惑,可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有机结合,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职教育核心课程实施课堂教学,非核心课程由学生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和移动终端灵活自主选学,可构建高职教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在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升大学实体的核心竞争力。

(四)学业管理改革融通

要实行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学业管理的沟通融合,可在两类教育一个实体的大学中,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依据,探索不同类型教育学业融通的路径。

要实现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学业管理的衔接融通,关键是要改革学籍管理制度。例如,允许高职学生选学部分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合格后经认定计入学分;对曾经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取得的学分,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后,经认定可免除相应课程的学习;对高职学生未能按期毕业者,后又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其参加高职教育取得的学分应予以认定;允许学生在一个大学实体内选学不同类型教育的同类课程,经认定后进行相应的学分互换等。

(五)混合能力培养提升

要促进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必须把教学和管理人员,尤其是教师混合(双重)能力的提升摆在突出的位置。从提出相应的职责要求,建立一岗双责,到不同人员的业务培训、实践锻炼、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应有章可循,有法相促。只有这样,提升教师混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方能落到实处。

在具体安排上,可采取教学管理人员轮岗制,通过轮岗、换岗等方式,提升各类人员从事两类教育教学、指导、服务的能力。对从事远程教育管理的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交换到高职教学管理岗位从事管理,为其熟悉两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具备管理两类教育的能力创造条件。从事高职教育的人员,也应定期换岗从事远程教育管理。教师要实行一岗双责制。从事远程教育导学的教师,要参加高职院系的教学;从事高职教学的教师,要参加远程教育的辅导、答疑等学习支持服务。

三、需要处理好的相关问题

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但涉及到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还涉及到相关大学的内部治理与和谐发展,需要通过形成共识、更新观念、优化机制,采取合适的措施和策略稳步推进,才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一)排除传统思维习惯干扰

对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阻力和干扰是多方面。既有来自传统大学分类思想的干扰,也有来自大学内部的“孤芳自赏”的态势,还有维持两类教育的固有模式省力省事的目的。他们要么视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为“离经叛道”,突破了现行体制的框框调调;要么总认为自己的东西始终比别人的好,往往以强调遵循不同教育规律 “画地为牢”;要么看不到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在促进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建设新型开放大学,适应终身学习需要中的独特作用。要实现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必须以开放的情怀,勇于弄潮的时代精神,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愿景,排除传统思维和习惯的干扰,大胆探索实践,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在相互欣赏中形成共识

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是一个实体大学中的两种教育形态,从事不同类型教育的人员仅仅是大学内部的分工而已。无论是在教育观,还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都应该学会相互欣赏,包容接纳。从事远程教育的人员,要看到高职教育的特色;从事高职教育的人员,也要看到远程教育的优势。应在相互欣赏中整合理念,形成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构建多元大学文化的共识,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自觉地推进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

(三)建立融合发展的新机制

推进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应把机制的创建、优化和完善,放在学校制度建设十分突出的地位,加强机制建立的针对性,突出有效性,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体系。首先,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动力机制,以调动教职工参与改革实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探索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规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服务学习者终身职业发展的“混合能力”。其次,针对办学实践中屡见不鲜的争资源、争设备、争投入的现象,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管理和科学配置,协调各方使用,确保教学、管理、服务的运行需要。再次,构建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工作质量评价新体系,以准确衡量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能力、水平和效果等。

(四)在战略转型中稳步推进

转型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不仅是电大需要转型发展,高职教育也需要转型发展,以适应人们终身职业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开放大学的体制改革与建设,为“双模运行”的地方电大和高职院校提供了转型发展难得的契机。应看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7],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围绕目标统筹规划、创造条件促进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融合,创新大学办学育人模式,培育大学新的办学特色。

四、结束语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现实要求,也为地方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战略转型,建设新型开放大学,构建开放大学多元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主要有纵向错层融通模式和横向平层融合模式两种。纵向错层融通模式指中职教育与远程教育专本科的衔接沟通;横向平层融合模式是高职专科和应用本科与远程教育在同一层次的对接融通。专科层次的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则是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

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双模融通、要素融合、取长补短、特色发展”。推动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不同教育理念、行为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在碰撞和交融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作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此助推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在融合发展中实现革命性的突破。

[1]李海霞.国外远程职业培训的现状与特点浅析[J].中国远程教育 2007(11).

[2]严雪怡,张振元.严雪怡与张振元的来信函[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

[3]刘利益.成人继续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7).

[4]王环.现代远程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0).

[5]余意.论远程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必要性[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

[6]李玲.战略转型与开放大学转型:重庆开放大学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7]胡超,陈妍,吴砥,等.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以保靖、凤凰两县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猜你喜欢
大学融合职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融合菜
《大学》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融合》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