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刘利辉|文
六十年春华秋实,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硬”)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科研能力最强的硬质合金生产、科研、经营和出口基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畅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10月,株硬组织“退休员工开放日”活动。当漫步在花园式的厂区内,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厂房,目睹一台台先进的生产设备,了解到公司全方位的发展成就时,老员工们感慨万千地说:“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硬质合金被称作“工业的牙齿”,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地质、矿山、石化、电子、轻纺、国防军工等领域。新中国建立之初,一切百废待兴。为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填补中国工业的空白,国家将发展硬质合金工业列为“一五”计划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成套引进原苏联设计的工艺装备。厂址选在了湖南株洲。
1954年,株洲的走马塘在一片荒山之中,一切从零开始。一批拓荒者,肩负着兴建我国第一个大型硬质合金厂和振兴中国硬质合金民族工业的历史使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株洲,成了第一代“株硬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陈全训考察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建厂元老樊家勤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们第一批人员进驻厂区工地时,既无自来水(喝池塘水),又无电灯照明(点煤油灯),蚊虫、苍蝇、老鼠、蜈蚣很多。经过2000多名建设者披星戴月、夜以继日的艰苦努力,昔日的荒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厂房,高耸入云的烟囱和纵横交错的马路。”1958年4月1日,株硬正式投产。当年就生产出硬质合金755吨,达到设计能力的1.5倍。
今天的株硬,经过60年的锤炼,从当年500吨硬质合金设计生产能力,发展到2013年生产硬质合金5200余吨;从开始主要生产硬质合金,发展到目前生产金属切削工具、矿山及油田钻探采掘工具、硬质材料、钨钼制品、钽铌制品、稀有金属粉末制品等六大系列产品。总资产由建厂时的500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60亿元;销售收入由6000万元增加到超过50亿元;产品由6个牌号、502个品种发展到160多个牌号、50000多个品种;由两个硬质合金生产车间,发展为两个专业产品事业部、12个专业生产厂、5个控股子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株硬坚定不移地坚持“科技兴企”战略,持续不断地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始终高起点、大手笔推动着技术进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上世纪80年代初,株硬决策层在认真分析了国内外硬质合金动态与发展趋势后,提出了先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发展的技术进步的基本路线和分步实施的总体设想。之后的30年,株硬不断加大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迈入了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快车道。
1984年,株硬从瑞典引进300吨硬质合金生产线。以此为契机,株硬逐步淘汰了原苏联的落后生产工艺,大规模地实施技术改造。“八五”以来,企业先后投入40多亿元对实施技术改造。公司生产工艺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结合技术改造,株硬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调整产品的组织形式,建立专业化生产体系,形成了金属切削刀具、IT加工工具、硬质材料、钻掘工具、难熔金属等6大产业板块,基本形成了以硬质合金为主导产业,以深加工、精加工及配套工具为重点,以高端产品为核心,以通用产品为依托的新型产业格局。
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工艺人员队伍,创新科研激励机制的同时,努力打造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株硬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湖南省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行业内唯一一家硬质合金重点实验室,建设了金属切削工具研发中心、硬质材料研发中心、PCB微型钻头研发中心三大研发中心。硬质合金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进入全国729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100强。
仅“十一五”以来,株硬就先后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多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世界领先和先进水平。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超过160项;新产品对销售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0%,自主知识产权得到有效培育。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拥有有效专利近600项,多项专利荣获国内国际发明展金奖,其中“高线轧辊的硬质合金辊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获全国发明展金奖。
创新求发展。从建企之初的全盘引进,到80年代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到后来的自主创新,株硬人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的新高点。株硬的技术进步不仅使自己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也使得企业得以有实力在欧美、日本等海外市场上与传统的硬质合金强势企业同台竞争。
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与民营企业、国外硬质合金巨头直面较量。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株硬人意识到,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只会是死路一条。只有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自我否定,持续改革才能为企业注入强大活力,否则,终有一天会被市场所淘汰。
钻石大厦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硬质合金研发中心
株硬人从未停止改革改制的步伐。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株硬作为全省第一批企业领导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拉开了企业改革改制的帷幕。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干部实行聘任制,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方式;改革分配制度,拉开单位之间、单位内部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厂长王君笃成了当时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风云人物。90年代初,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在株洲硬质合金厂实行“推出型”企业改革试点,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出口创汇复合指标挂钩,企业以及企业职工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再次得到极大的提高。随后在企业内部,株硬探索了对分厂实行总包分挂、试办内部股份制公司、个人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积极推进了公开招聘、双向选择、“三岗制”、人事代理制、岗位技能工资制、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多项内部配套改革。
2002年株洲硬质合金厂整体改制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后,继续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湖南省大型国有企业中率先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实行岗位工薪制、经济责任制;打破干部终身制,全面推行任期合同管理,根据业绩考核聘免中层管理人员。对销售人员实行销售业绩与工资、费用挂钩的办法;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目标风险收入分配办法;对科研人员实行科研项目招标制和课题责任制;员工工资能升能降的考核分配机制基本形成。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株硬还将按照“核心裂变,纵延横联”的发展战略和“分块做强,整体做大”的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改革添活力,正是因为永不止步的改革精神,使得株硬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书写了一个国有企业不老的神话。
成品检查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硬质合金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加上瑞典山特维克、以色列伊斯卡、美国休斯、日本三菱等国际硬质合金大鳄等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株硬面临着老乡老外两面夹击的严峻形势。
一方面,株硬不断增强职工的用户观念、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坚持按照“生产围着市场转,产品随着用户变”的经营方针,强化营销各个环节,注重市场调研分析,不断充实营销人员队伍,将销售阵地前移,同时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了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
另一方面,株硬实施“两个市场”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1987年12月,株硬获准成为国家授予的首批取得外贸自主经营权的全国12家生产型企业之一。1988年1月,株硬进出口公司成立。此后,又相继成立了株硬美国公司、株硬欧洲公司、株硬香港公司、印度办公室。
针对海外市场,株硬最初的出口主要以资源性粗放型产品为主,硬质合金成品出口比例不到10%。进入21世纪,伴随着企业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性能的不断改善和稳定,株硬提出了“四为主”的出口经营方针,即以出口本企业产品、硬质合金成品、精加工制成品、高附加值产品为主。销售阵地的前移,产品远销到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切削刀具、棒材、球齿、轧辊、微钻等拳头产品出口每年以两位数增长。
中国名牌“钻石牌”硬质合金产品
出口创汇实现了跳跃式发展。2003年株硬成品出口创汇额首度超过1000万美元;2005年出口创汇实现8000万美元;2006年出口创汇历史性突破1亿美元。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企业倒闭。而株硬的产品以其优良品质、良好信誉、合理价格,受到众多国外厂商青睐,产品销售不降反增。许多用户称赞:“还是株硬的产品过得硬。” 2011年,株硬出口创汇迈上了1.2亿美元的新台阶台阶。在世界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具有很大影响的英国《金属导报》曾刊文高度评价了株硬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取得的长足进步,称株硬在中国钨工业的重大变革中发挥着领导作用。今年8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撰文《株洲“钻石”闪耀欧洲》称:高品质的“钻石”产品,终于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偏见。也使株洲这一中国的中部城市为其广大海外客户所熟知。
弹指一挥间,六十臷春秋转瞬即逝。追求过硬,进取无限的株硬人从不会满足于现状。振兴硬质合金民族工业,把中国从钨资源大国转变成钨业强国,作为中国硬质合金行业的龙头企业,株硬责无旁贷。今天的株硬,正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跻身世界硬质合金四强企业”为目标,蓄势待发,创造新的辉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