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困境到提升:高校“青马工程”的有效途径研究*
——以上海大学“青马工程”为例

2014-03-25 06:39陆耀峰聂海岭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马骨干

陆耀峰,聂海岭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自2007年5月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以来,全国、省级、校级三级大学生骨干培养格局基本形成,全国各地各类高校每年培养大学生骨干近20万人次。各地高校每年向团中央推选200名优秀大学生骨干进入“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进行培训,截止到2013年11月,共有来自全国388所高校的千余名学生干部参加了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全国高校“青马工程”由点到面的系统工程基本形成,并获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北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北京高校通过“青马工程”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2011年同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学生比例为86.72%,高出2008年约5个百分点;2011年表示“愿意毕业后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学生比例为75.6%,高出2008年约1.4个百分点[1]。

虽然高校“青马工程”的整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培训结构和普遍培养的效果有待完善和提高;培养形式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有待增强;培训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有待提升等[2]。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清高校“青马工程”的困境,才有可能探索出真正有效的途径。

一、追问:高校“青马工程”的困境

根据2013年上海大学“青马工程”的调研数据(以下简称“2013上大青马数据”),从学生组织来源来看,“青马学员”大多为学生会骨干,比例高达77.2%,但是“青马工程”在社团、楼管会的宣传和选拔力度明显不足;从居住地与家庭经济情况交叉比较来看,农村和家庭困难学生人数较少,人数比例均为3.5%,需要进一步提升贫困生与农村学生的培养力度;从政治面貌与年级分布交叉比较来看,党员比例为17.5%,学生骨干的党员发展问题应当予以重视。

高校“青马工程”的“生源”出现的分布不均衡情况告诉我们,扩大“青马工程”的受众群体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哪些人应当成为“青马学员”?为何其他学生群体的“青马工程”参与度不高?为此有必要从“青马工程”的定位与目标入手,寻找高校“青马工程”的问题根源。

(一)高校“青马工程”的目标与问题

高校“青马工程”的主要对象为大学生骨干,其中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

就以上目的来看,“青马工程”是需要培养一批拥护党、坚定信念和能力出色的人,其实现的途径就是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目的性与倾向性过于明显,从而在整体的途径实现环节上,过多注重“旗帜宣扬”与“理论灌输”,很大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进而出现培养的反效果。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刻板印象,使得学生对“青马工程”的认知有所偏差。同时,“青马工程”特色性与实效性的不足,也成为学生参与热情降低的原因之一。

根据“2013上大青马数据”,其中有91.2%的学生认为“信仰缺失是‘青马工程’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结合“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青马工程”的特色应当是信仰教育。

(二)高校“青马工程”要着力解决大学生信仰问题

通常情况下,认知的发生过程需要以相信某个事物、理论或者概念为基础,从而开始逻辑演绎、推理来不断进行证明,并加以实践进行检验。换言之,如果“青马工程”希望大学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就应当告诉他们应当相信什么,如何相信。换言之就是:什么是信仰?如何信仰?

什么是信仰?中、西方的理解有所区别。在西方,信仰多以宗教的形式出现。当然,宗教不是迷信,而是对一种超自然的、终极的、对象性的相信与敬仰。正如奥古斯丁在《独语录》中所说的“除非你相信,你们不能理解”,即信仰先于理解[4]。在中国,信仰也在宗教中出现,但从本源性来说,先秦百家的典籍基本奠定了中国人的信仰方式,即对某一主体的精神境界的相信与敬仰[5]。例如,对于孔子与儒家理念,我们不会简单信仰孔子这样一个对象,而是会信仰“圣人”这种理念。明代思想家李贽更是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圣”的观点。由此可见,儒家理念并非是超自然的。而由于儒家理念的多样性,如“圣人”“君子”“贤士”等,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追求,从而也就不会有终极性与唯一性。

综合西方与中国的信仰,不难发现中国式信仰是以理解为前提的。信仰的对象并非是单独的个体或者终极的存在,而是某种理念或者某个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信仰的内容是多样并且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样,在信仰之前必须做到理解。“青马工程”的信仰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必要性,而其理解的前提就应当是对信仰发生机制的阐述与解释,这样才能够奠定当代大学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石。

二、借鉴:上海大学“青马工程”的实践启示

上海大学从2008年首期“青马工程”顺利开展以来,近500位优秀的青年学生骨干参加了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较好的反响。“青马工程”与团校新生班团干培训班、人才学院、院系团学骨干培训班等,一同构成了学校较为完善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通过借鉴上海大学“青马工程”(以下简称:“上大青马”)的经验成效,也将为高校“青马工程”的有效路径探索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上海大学“青马工程”的基本情况

“上大青马”立足于学生现实需求,积极调整培养模式,强化对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形式,为学生骨干扎实理论、发挥才干、展现风采搭建平台。

“上大青马”的理论学习是提升学员政治素养、完善知识体系的传统环节。每次集中安排五场左右专题讲座,分别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学校党政领导与大学生骨干面对面,解读理论、分析形势。同时通过开展学员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书目阅读活动,加深大学生骨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外,还邀请了由各学院团委书记组成的专业培训团队,为学员们进行领导力、合作力、执行力及表达力等方面的授课与培训。

社会实践以专题寻访、课题研究和主题演讲形式开展。2011年以“后世博”时代为专题开展寻访,通过徽章文化来充实校园文化。学员们不仅要去设计属于自己的研习营徽章,更需要用行动去实践和传承徽章的精神。在徽章寻访活动中,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探寻不同领域徽章背后的故事,增加社会阅历,深切感悟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二)上海大学“青马工程”的特色经验

在上海大学大类招生和通识性教育改革背景下,“上大青马”通过梳理原有各类学生骨干组织的培训内容和方式,重新整合全校资源,探索有效培养优秀学生骨干的分层分类方式和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并在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骨干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丰富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式,设计和制定上海大学各类学生骨干的培训课程。

1.创新讲师机制,形成同伴教育新模式。课程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各类学生骨干需求,以公开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开展,课程包括“学生会的建设与发展”“学生组织中的沟通与管理”“团队合作经典案例”“演讲与口才”“学生组织中的心理学”“党的光辉历程与发展”“学生组织如何创新与发展”等十门课,培养周期为一年。

授课教师为校院两级团干部,并在开班典礼上以授证的形式正式确立讲师身份。这些与学生骨干朝夕相处的团干部,虽然与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较为相近,但生活阅历相比更为丰富,通过同伴教育能够有效影响与引导学生骨干。同时,他们平时都以实践为主,大多未尝试过为学生授课,通过为学生骨干授课,增强自身理论修养。教学相长、激发思考,更好地促进自身工作的开展。

2.加强反馈机制,定性评价改进授课质量。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以及团学工作的重要知识点为理论依据,通过单项教授、双向互动、案例讲解、素质拓展等形式,向学生骨干传授较为系统的知识。同时,下发反馈表并要求学生上交课程心得,心得包括个人感受、认知内容、课程评价、问题反馈以及改进意见等。

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统计反馈表。反馈表内容主要包括:最关注课程的哪个知识点或实践环节;知识点或实践过程对以后工作有何帮助;讲师的讲解是否生动、清晰、易懂;课程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否满意等。以学生的定性描述对课程进行评价,并给予讲师改进意见。

3.编写授课教材,确立知识型教授模式。课程讲师在课程准备期间,将授课内容按照教材的形式进行编写,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讨论相关授课形式与知识点,将传统团学工作的经验型传授转变为知识型教授,让学生能够以课程的形式了解作为学生骨干应具有的素质。同时,要求每位讲师结合学生的课程反馈与心得改进授课教材,并上交自身授课心得。

4.突破认定常规,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在最后的结营式上,学生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认为自己圆满完成此次“青马工程”并有资格获得结业证书的,则上台领取。此举一方面符合当代大学生较为个性化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对得起自己”才是真正的收获。

(三)上海大学“青马工程”的实践启示

为进一步考察文化教育、信仰教育及同伴教育在高校“青马工程”中的效果,我们对上海大学2013年“青马工程”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抽取有效样本57人,调研情况如下。

序号题目非常认同人数认同人数不认同人数非常不认同人数1信仰缺失是“青马工程”所必须解决的问题2032322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都是一样的4133463中国传统文化与“青马工程”没有什么关联2621284“青马工程”应当弘扬主旋律,更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4321015团干部授课未能涉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0232686团干部授课能够给我很多启示与帮助1436707基层团委书记和其他学员都是我学习的榜样13311308在整体安排上,我们想要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具体如何不知道1332219在时间安排上,过于紧凑,没有精力来完成相应的要求51735010“青马工程”对我的影响不大,没什么意思04282511我是自愿参加本次活动的,觉得应该能够有所收获36210012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29262013我能够通畅地联系到本期“青马工程”的任何人员83811014我感觉在这里能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27282015我比较喜欢授课教师,觉得他讲的东西对我有帮助28254016我喜欢这里的培养模式,能够满足与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15402017我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学习16392018我觉得授课内容与形式能够激发我们思考与讨论183450

序号题目非常认同人数认同人数不认同人数非常不认同人数19我觉得授课老师总能看到我求知的双眼和认真的表情15393020我认为所要求我们完成的任务比较艰难,但富有意义14385021我认为应当给予我们更多的空间去创造与展示23295022我认为此次“青马工程”是成功的282630

针对调研情况,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信仰教育引入高校“青马工程”有其必要性,但对于信仰的多元化,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应当在每次“青马工程”前,结合时势与具体情况,确定一至两个核心的信仰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包容性。

2.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青马工程”的课程内容,以文化所具有的“化人”功能,来实现育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同时,高校应针对各自“青马工程”的特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汇编“青马工程”教材。

3.团干部在课程安排中,需要协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安排与选择课程内容,进一步拓展“青马工程”的受众群体。团干部培训授课要课程化,使其成为全校公开选修的课程,也就是要在时间、空间、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

4.“青马学员”求知欲强烈,虽然表示其网络学习能力较强,但通过对学生在传统文化相关理论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现状来看,需要加快网络课程的建设,以弥补学员自学环节的知识点与能力上的不足。

三、提升:高校“青马工程”的多样化教育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大青马”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寻找信仰为线索的信仰教育、以基层团委书记授课为方式的同伴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涵的文化育人等多样化教育模式。根据“2013上大青马数据”,91.2%的学生认为信仰教育是“青马工程”的重要核心;87.7%的学生认为团干部授课对其有启示与帮助;86%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青马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多样化育人已成为“青马工程”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青马工程”的文化教育途径

“文化”原意为“人文化成”,《周易》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代文献记载中最早使用“文化”一词的是《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可见,中国对于文化的定义重在德性与教化,以德治天下、以教化天下。

文化一词在英文和法文中是“Culture”、德文中是Kultur,均源于拉丁文cultura;cultura又来自古拉丁语Colere;Colere原意为耕耘、栽培,后引申出在兴趣、精神和智能等方面培养人的含义。英国人类学创始人爱德华泰勒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6]如此定义,一方面扩大了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确定了人作为文化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化需要人接受并习得。因此,恩格斯明确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7]文化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应当成为“青马工程”的有效载体。

文化是一般意义上的化人,有自觉的和非自觉的层面。高校“青马工程”是有自觉意识的化人,包含明确的价值选择。有意识地发掘和充分利用文化的化人功能,是高校“青马工程”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青马工程”实质上就是把特定的明确目标加诸于文化“化人”过程,将一个人塑造成具有特定文化,从而适应文化环境的“文化人”。

高校“青马工程”的文化包含多个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各高校自身的文化内涵等。正如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中指出的:“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来的价值。”而“青马工程”的传统观念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应当成为高校“青马工程”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育人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列出了勤学、知礼、爱国、宽恕、公德、诚信等20个核心理念,以6—8名学员为一组,每组随机分配2—3个,在暑假中通过原著精读、文献检索、网络信息查阅与实地场馆考察等形式,在正式开始培训前让学员能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将勤学、自强、爱国、孝顺以及感恩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实践环节之中。以“追溯伟人足迹,践行校训精神”为主题,“青马学员”通过“读钱校长的书”、微博互动、实地走访等形式接受了教育。

(二)高校“青马工程”的信仰教育途径

高校“青马工程”的文化育人不能脱离信仰教育与同伴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如“勤学、知礼、爱国”等方面不同内容,而这些文化内容已经升华为一种理念,并已然成为中国式信仰的对象。从而,“青马工程”的文化育人不能回避信仰教育,而信仰教育也是文化育人的“肥沃土壤”。由此,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理应融入“青马工程”。而任何教育都需要教育者或引导者,与大学生年龄相仿的团干部作为授课教师,能够让“青马学员”乐于接受教育内容,并以团干部的真切信仰与话语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信仰教育中,由具有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基础的团干部对信仰进行阐述,以权力意识和共同参与激发“青马学员”的自主意识;以父母、学校、政府三种客体的相信程度,来说明当下出现信仰危机的可能原因;以中国梦为切入点,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民族的伟大复兴;以西方宗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进行对比,说明中国式信仰的合理性;最后指出当下文化出现断层的原因,并希望通过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典来寻找自身的文化自信。

(三)高校青马工程的同伴教育途径

在同伴教育中,通过往届“青马学员”选举评出最受欢迎的三门课程,成为本期学员的必修课程,并加大课程的互动环节,让同学自身分享经验与心得,并由基层团委书记加以点评与指导,形成分享式的知识型授课。同时加开两门选修课程,实现学员的自主选择权。而每位基层团委书记在授课时,必须先表达自身的信仰。换言之,就是团干部到底应该相信的是什么,以自身的实际感悟来分享给学员。

团干部授课的形式获得学员认可,但授课内容的理论性与系统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并加强同伴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形成“青马学员”相互学习的氛围。同时进一步提升团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学习与深造,讨论并形成集体备课制度。

[参考文献]

[1] 杜弋鹏,张景华.未来发展的基石——北京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纪实[N].光明日报,2012-12-23(1).

[2] 杜兰晓,吕媛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43-47.

[3] 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S].中青发[2007]27号.

[4] 黄济鳌.从理性到信仰:西方自由观的转向——对奥古斯丁信仰自由观的一种解读[J].现代哲学,2010(3):67-72.

[5] 刘建军.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概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56-61.

[6]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马骨干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参考答案
骨干风采展示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
“青马工程”在高校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