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殖民语境下的新闻翻译

2014-03-25 19:39石子娟
关键词:后殖民话语语境

石子娟

陆定一先生指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政治性等特点。新闻不仅承担着大众传媒的任务,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产生以后,很快便成为一定阶级、政党及社会集团发展经济生产和从事政治斗争的舆论工具,成为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服务的舆论工具[1]。新闻翻译是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要了解世界更离不开新闻翻译。但是新闻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受到政府、意识形态、文化、权利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侧重研究权利差异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新闻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后殖民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对后殖民主义下了3个定义:一是独立后对欧洲前殖民地的研究,所跨越的历史时期大约是20世纪下半叶;二是对欧洲前殖民地和被殖民地化后的研究,这包括16世纪以后的现代时期;三是对所有的文化、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研究,这种观点主要侧重于政治和文化力量,跨越整个人类历史[2]。根据罗宾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后殖民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研究,而是扩展到了整个人类社会。本文拟采取第3种定义来探讨在当代后殖民语境中的新闻翻译。

一、后殖民理论研究

旅居巴黎的心理分析学家朗兹·范农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先驱人物。他发表的《黑皮肤,白面具》和《地球上受苦的人》对后殖民理论的兴起有着开创性的作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赛义德1978年发表的《东方主义》一书则是后殖民理论成熟的标志。《东方主义》首次把“殖民话语”作为研究对象,开辟了学术探讨的新领域。此后,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人对后殖民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后殖民话语批评侧重于分析新形势下的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第三世界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角色参与和政治参与、关于种族/文化/历史的“他者”的表述,揭露西方形而上学话语的局限性。后殖民理论不是在一种一成不变的话语秩序颠倒权利的平衡,而是试图重新界定文化象征的过程,是民族、文化或团体成为话语的“主体”和心理认同的对象[3]。

后殖民理论批评话语在西方学院机构里盛行之时,西方翻译界也开始了 “文化转向”。玛丽·斯内尔—霍恩比撰写文章,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的学者们抛弃他们“唯科学主义”态度,把文化(culture)而不是文本(text)作为翻译的单位(a translation unit),把文化纳入到翻译研究理论中来。一些翻译理论家们开始进行文化层面的翻译研究,并为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转向作了铺垫。后殖民翻译理论家们侧重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殖民主义霸权的历史共谋关系等等。比较有影响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家有:特贾思维莉·尼朗佳娜、道格拉斯·罗宾逊、劳伦斯·文努蒂、苏珊·巴斯内特和玛丽亚·铁木志科等。

传统翻译理论关注的是语言层面的 “对等”,而后殖民翻译研究则更强调影响翻译的外部因素。后殖民翻译理论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利斗争和权力运作[4]。在此视角之下,翻译成为了殖民化的工具,成为了第一世界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霸权的有效手段以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因此,翻译本质上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不平等对话的产物,是强势文化为维护其中心地位与弱势文化为了重建和发展本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氛围和政治形势、不同的权力关系和话语网络里面,进行的新的文化殖民与解殖民的杂合过程。

二、后殖民语境中的新闻翻译研究

后殖民时期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殖民主义形式的霸权,那就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不同于殖民时期的公开政治统治与经济掠夺,而是打着“人权、自由、民主”等幌子,从经济上、文化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蒂姆·奥沙利文等人的《传播与文化的关键概念》一书中指出“作为帝国主义普遍进程中的组成部分和结果,文化帝国主义是某些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得以向其他国家系统地推展其经济、政治与文化控制的方式……而推行的途径就是通过大众传媒。”[5]当前发达国家由于其政治和经济实力强大而占据着消息输出的主导权。作为强势文化的代言人,西方媒体往往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向外灌输,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则充满了偏见,甚至是恶意攻击。赛义德曾指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扮演着两个极端的角色,一个是富饶美丽、充满异国情调与神秘感的东方,一个是野蛮、落后、被妖魔化的东方。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崛起,西方对东方的偏见越来越根深蒂固,西方媒体对东方的报道也往往夹杂着一些固有的前见,刻意妖魔化东方。因此在进行新闻翻译时,我们要能够做到善于区分真伪,剔除一些偏激和不实的报道。

(一)后殖民语境中新闻翻译的选材

选材是进行新闻翻译的第一步。对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会有不同的报道,也会体现不同的立场与态度。在进行翻译题材的选择时,译者首先就要在众多的新闻题材中确定哪些题材可译,哪些题材不译。影响新闻选材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首要因素就是看原语新闻是否符合译入国的意识形态。

我国在2008年“3.14藏独事件”发生以后,西方各大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但大部分都是夸大其词,歪曲事实的负面报道。西方对西藏问题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他们将西藏视为推行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主、人权、民族自决等的反共堡垒。面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我国义正言辞地提出了抗议。同时也有选择性地翻译了一些国外媒体的新闻。那些以西方的意识形态为基础,歪曲事实、煽动藏独的报道不能作为选材对象。对原语新闻的选择要符合我国的意识形态,要能够成为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有力还击。《参考消息》在2008年4月5日发表了题为《一位外国专家眼中的西藏世界》的译文。原文作者艾瑞克·格兰奎斯特教授曾于2006年私人访问过西藏。他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西藏事件的看法和态度,指出西藏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安居乐业,达赖集团蓄意策划暴力事件,并谴责了西方媒体对此进行不实报道。《参考消息》站在中国政府的立场上选择了一篇符合我国意识形态的原文。原文展示了西藏事件的真实情况,揭露了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在后殖民语境中,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强势文化以自身意识形态为中心,对弱势文化进行欺凌,但是对那些充满不实报道、进行恶意诋毁、宣扬藏独的文章我们可以选择不译,而是翻译一些能够揭示事实真相,符合我国意识形态的文章。可见,通过新闻翻译的选材,弱势文化可以对强势文化进行抵制与有力的还击。

(二)后殖民语境中新闻翻译的策略:有选择的“编译”

编译,是翻译的一种,即运用增、减、编、述、并、改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变通翻译,从而达到准确、适当地报道该新闻内容的目的。新闻翻译是为了让以原语语言写成的新闻能进行二次传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语新闻进行删减,或者增加原语新闻中没有的背景或解释,以帮助译语读者顺利理解新闻。但是编译也体现着新闻的政治性。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差异,外电报道的角度和观点有很多与我们不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而要以我为主,将编译的内容作为素材,为“我”所用,切实准确维护我国利益[6]。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了抗震救灾行动,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快速投入救灾行动。西方媒体也迅速对发生在中国的灾情进行了报道。5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在地震救灾行动中显示人性面孔》的文章,部分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China shows a human face with earthquake rescue mission.

What a difference an earthquake makes.One minute,China is being roundly condemned for its appalling human rights record and its brutal suppression of the Tibetan people;the next,it is being showered with praise for its compassionate and well-disciplined response to the catastrophe in Sichuan.

Far from being a member of the remote and autocratic regime that is normally portrayed as governing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Wen Jiabao,China’s personable prime minister,has appeared repeatedly on television lending comfort and support to the survivors,making sure,as Caroline Flint might say,that Beijing is seen to be on the people’s side…

译文:中国在地震救灾行动中显示人性面孔。

一场地震带来了多大的不同。前一分钟,中国还在因为它的人权纪录受到谴责。但是后一分钟,它却由于对四川发生的灾难作出富有同情心和井井有条的反应而备受赞誉。

温家宝不断出现在电视上,向幸存者提供安慰和支持。这些举动让人确信,北京会同人民站在一起……

(《参考消息》2008年5月12日第一版)

从译文来看,《每日电讯报》的新闻对中国的抗震救灾行动进行了肯定,但原语新闻文本仍有许多带有偏见和指责的内容,因此新闻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这篇报道时进行了一些编译处理。如原文第一段中的一句话‘One minute,China is being roundly condemned for its appalling human rights record and its brutal suppression of the Tibetan people;’译文只对前半句进行了翻译,而后半句说到“中国对西藏人民的残酷镇压”是不实的报道,因此在译文中删去了这些内容。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有这样一些文字 ‘Far from being a member of the remote and autocratic regime that is normally portrayed as governing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指出温家宝总理是“统治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独裁政权”的一员,这是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恶意诋毁。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同,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充满了偏见与诋毁,单方面认定中国政权是独裁的政权。我国译者在翻译时必然要考虑到我国的政治立场,对西方媒体这些刻意诋毁的话语进行编译,只保留客观的报道。此外在原语文本中有大量的内容指责中国部分官员在2003年非典时期隐瞒疫情、北京对缅甸强热带风暴的救灾力度不够、中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态度不够坚定等等。这些都是对中国的片面不实报道,我们不可能在翻译过程中照搬全抄,因此对这些内容可以略去不译。

可见,中西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使新闻文本中存在不同、甚至是相抵触的话语逻辑。作为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编译活动从译入语文化出发,将新闻文本看作是特定国家利益、文化意识形态的载体,因此编译者不可能完全接受源语新闻文本的内涵意义,从而排斥占主导统治地位的立场[7]。

(三)后殖民语境中新闻翻译措辞的选择

在新闻翻译中,尤其是硬新闻翻译中,措辞的选择也极为重要。词的褒贬色彩、词的内涵和外延、词序的转换都可能体现出国家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如2001年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国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撞向中方战斗机,致使中方飞行员王伟驾驶的飞机坠毁,王伟跳伞后失踪。事发后,中国方面就此问题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要求美国政府就此事发表道歉声明。美方道歉信如下:

原文:‘Both President Bush and Secretary of State Powell have expressed their sincere regret over your missing pilot and aircraft.Please convey to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o the family of Polite Wang Wei that we are very sorry for their loss.’

‘We are very sorry that the entering of China’s air space and landing did not have verbal clearance.’

译文:“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对中方飞行员失踪和飞机坠毁都已表示了真诚的遗憾。请向中国人民和飞行员王伟的家属转达,我们对飞行员王伟的失踪和那架飞机的坠毁深表歉意。”

美方还对其飞机 “未经口头许可而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深表歉意”。(《人民日报》2001年4月12日第一版)

作为一个政治和军事大国,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个霸权主义国家,在道歉信的措辞上也表现出傲慢的态度。在美方致歉的措辞方面,中方原来的要求是“道歉”,用的英文词是“apologize”,但美方最后使用的词却是“sorry”。虽然“sorry”含有“抱歉”的意思,但其表示歉意的程度远不及 “apologize”。“apologize”是一个比较正式的词汇,表示对所犯的错误道歉,而“sorry”一词则非常大众化,除表示“抱歉”外也可表示“对某人的同情”。美国在措辞方面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特点。中方新闻翻译者在翻译这篇道歉信时就加强了“sorry”一词的语气,将其译为“深表歉意”,以符合中国人民的心理期待。

比如“台湾问题”这一术语,我们就应该翻译成“the question of Taiwan”而不是“the issue of Taiwan”,因为issue一词指的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而question一词指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必然会与祖国统一,所以用issue一词是不合适的,只能用question这个词。再如“钓鱼岛”我们应该翻译成“Diaoyu Island”而不是 “Senkaku Island”;“中国大陆” 应翻译成“China’s mainland”而不是“mainland China”;“台湾统一”我们就不能用“unification”一词,而应用“reunification”。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注意措辞的选择。

三、结语

后殖民语境中的新闻翻译明显地受到了意识形态、权利差异、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翻译并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纯粹的文字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话语中的改写、变形或再创造[8]。从后殖民主义角度来看,政治和经济的不平等使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产生了权力差异,翻译被看作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进行政治、经济及文化倾销的主要手段。作者希望通过研究揭示出新闻翻译其实包含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抗,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1]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13.

[2]Robinson Douglas.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3]张京媛.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5.

[4]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4).

[5]O’Sillivan T,Hartley J,Saunders D,et al.Key Concept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m,1994:73-74.

[6]张敏.浅谈国际新闻编译[C].//刘洪潮.怎样做新闻翻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78.

[7]马景秀.协商与抵抗:文化身份视角的新闻编译策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8]李霞.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猜你喜欢
后殖民话语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后殖民视角下《水浒传》登译本的文化习语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