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的辩证思考*

2014-03-25 17:11陈国富
关键词:自然界工业化文明

陈国富

(重庆市长寿区行政学校,重庆长寿401220)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发展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曾经指认:“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约束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马克思把人类看做是自然界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而非单纯的改造对象。对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恩格斯也认为:“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的交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交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3]因此,在自然界中绝不仅仅只有“斗争”,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应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4]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衣食之源,人类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脱离自然界提供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资料而存活下去。因此,人类必须像保护自己肌体一样保护自然界,而且,只有保护好自然界才能保护好人类的肌体。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出传统发展模式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会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带来诸如:水污染、空气与垃圾污染以及各工种工人劳动环境给健康带来的危害等环境问题。这正如恩格斯所警示我们的,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之所以会产生环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发展模式所导致的。自近代以来,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追求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为主要特征,追求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方式,通过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来不断增加产品数量。这种发展模式既是以“人类中心主义”或以“物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也是一种过度自然资源依托型的发展模式,并曾一度被尊奉为经济发展的范型而被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后发展国家所效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自然资源有限性的逐步显现,这种以粗放型和数量扩张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渐暴露。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人类社会陷入了不可持续的“恶性发展”状态。[5]因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类的活动就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所能允许和超载的限度。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这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既强调自然界的优先性和客观性,又强调通过对自然界的了解对自然界实行“统治”,要求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既斗争又合作。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我们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思想。人类是通过劳动同自然界发生作用并在劳动实践中从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6]。不过,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可以在自然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利用、改造自然,但人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还为实现生态代际公平提供了理论支撑。生态公平问题亦即当代人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尊重未来人的环境权利,保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代际间的共享性。生态文明建设中关注生态代际公平的实现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生态补偿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补偿既是生态安全、环境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是社会公平实现的必要机制之一。

二、辩证看待及妥善处理工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区域开发的两种生态后果:生态恶化与更好的生态环境

一般来说,工业开发可能导致如下两种生态后果:一是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形成一种新的并且可能是更好的生态环境。出现前一种现象正是人们反对工业开发的理由,而后一种工业开发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呈现则既是一种理想的生态文明形态,也正是新型工业化的理想向往。显然,过分单一地追求能源和资源的工业开发进程,这样的发展固然可以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也使当地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但必然会导致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恶化。由此观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因为工业开发进程中人们发展的方式不对;若能改变发展思路,找到恰当的开发发展方式,则工业开发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出场肯定是可以预期的。不过,事情的发展显然不会如此简单。以往的开发活动经验告诉人们,既得到发展又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现实中很难得以实现。这就需要人们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经过深思熟虑的理论研究和负责任的实践行动,再不断总结经验并适时作出调整,人们是可以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因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思路,在引进项目,建设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谨慎的论证,使新型工业化既能造福百姓又能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辩证看待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问题

发展工业安全及环保问题是绕不开的问题,而随着工业企业污染程度的提高,工业尤其重化工业发展带来的边际负效用也大大增加。当前国际重化工业产业之所以会转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环境因素,而且大多是出于保护环境方面的考量。不可否认,工业的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容易使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陡增。从资源承载力方面来看,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中的部分产业(如冶金、水泥、基础化工)一般是大运量、大吞吐量、高能耗、资源高消费的工业项目,生产排放的“三废”较多,其上下游产业也大都是能源和原材料消费大户,因而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所面临的难题就是土地制约、用水紧张、用电短缺、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交通运力紧张,甚而影响到城市公共服务等资源承载力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环境承载力方面看,与工业尤其是化工企业中(如天然气化工化纤企业、醋酸生产企业、氯丁橡胶生产企业、天然气制甲醇企业、水泥企业以及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产业规划和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等问题密切相关,这些企业都可能会给环境带来相当大的承载压力,这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也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与资金的支持,也就谈不上环境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因此,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处理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被看做是人类繁衍的核心。“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7]许多事实已表明,坐等自然界把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送上门来的人是没有的,人们会以各种方式向自然界索取,这个过程也就是自然生态发生改变的过程。不过,自然生态系统绝不是一触即溃的一盘散沙,它本身具有强大的自身调适和恢复能力。因为在任何有人居住的地方或在任何有人居住的环境下,为了满足居住者基本的生存需要,就必然会存在着对资源和环境的某种程度上的开发甚至破坏。诸如生活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的人们,为了生存而开荒种地,这就可能存在着破坏森林植被,甚至造成水土流失;紧靠江河湖泊等水域生存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垃圾和废水的随意排放,也必然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水体污染。而如果为了保护所谓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某一区域被限制发展或者不发展,那么当地的老百姓没有了最起码的发展机会,他们就只能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并且看不到致富的希望。当发达地区的人们享受着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富裕的现代化生活的同时,贫穷地区的人们却要被剥夺发展的权利,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不能说是公平的。由此观之,所谓保持“原生态”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不可取的,那只能会使当地的人民始终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因此,面对资源能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更大的现实处境,既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三、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破除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生态文明价值观认为,自然界不仅有外在价值,而且有其内在价值。自然的外在价值要求我们应当以及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而自然的内在价值则要求我们必须建设和保护自然。“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和爱护的大花园。”[8]由于受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而依赖过度消耗和浪费资源的低端发展方式依然是许多地方主导的发展方式,再加上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人们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对产值和速度的狂热追求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先致富后治污”的观念大行其道,甚至出现了“引污致富”的行为,造成了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自然资源的浪费十分凸显,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发展新型工业化应当摒弃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追求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方式的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篇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9]对于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如何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搞好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一方面,现代化以工业化为基础,如果没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长足发展,无论是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都将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甚至连人的生存健康都不能保证,发展经济也就失去了其原本意义。不过,工业化在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其边际负效用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城市的环境压力及安全风险极为凸显,甚而影响到区域生态文明的构建。因此,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只是作为国家富强、民生富裕的重要手段,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10]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指向。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区域的向心力、吸引力,而且更有助于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是受益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

(三)淘汰落后产能,走循环化发展道路,构建生态生产和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极为沉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因此,顺应构建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的要求,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既需要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也需要培育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循环化发展道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降低了长期以来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这既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积极追求绿色增长,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也需要尽一切努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从根本上为新的循环经济项目腾出环境容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改善环境质量。同时,积极培育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的模式迈进。

(四)推进制度创新的生态化,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当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各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采用新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形成产业的生态化;另一方面,要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问题上,市场往往失灵,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法律法规的制约、良好的监督处罚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等保障制度和机制。一是政府应当将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理念落实到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完善政策引导和扶持机制。不仅要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宏观政策来引导、扶持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而且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相关政策也要形成引导、扶持合力。二是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创造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环境法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不能让地方和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经济效益高于因法律制裁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三是要建立社会监督体系。通过环境保护组织的途径,将社会公众有效地组织起来,在环境保护的决策、立法、监督、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1]

总之,良好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既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必然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168.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8.

[5]靳铭.传统发展模式的超越与转换[J].广西社会科学,2003(10).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7]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8]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33.

[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2/19/c_114719718.htm[EB/OL].

[10]竞辉,田贵平.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生态文化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58.

[11]牛二耀.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启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

猜你喜欢
自然界工业化文明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漫说文明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例说“自然界的水”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