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都市皓光村蚕业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4-03-25 12:40王运凤罗其宏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宜都宜都市蚕农

王运凤 罗其宏

(1.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2.湖北省宜都市农业局 443300)

关于宜都市皓光村蚕业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王运凤1罗其宏2

(1.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2.湖北省宜都市农业局 443300)

通过对宜都市皓光村蚕业发展模式总结,及对宜都蚕业当前主要存在技术力量薄弱、桑园布局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能力弱等困扰发展的四大问题的分析,提出宜都市振兴蚕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皓光模式;稳中求进;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合作社

近几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外蚕茧市场持续低迷、茧价下跌、比较效益下降,部分地区蚕农生产积极性受挫,少数地方出现挖桑现象,桑园荒芜严重,蚕业发展陷入相对低谷。与此同时,宜都市高坝坝洲镇皓光村蚕桑生产基本保持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成为湖北蚕业发展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始终不负“湖北养蚕第一村”的美誉。深层次剖析“皓光模式”、总结皓光经验,对于破解蚕业发展难题、展望宜都蚕业远景、研究蚕业对策措施,具有借鉴作用。

1 高坝坝洲镇皓光村蚕桑生产现状与特点

1.1 规模化种植基础扎实

宜都市高坝坝洲镇皓光村位于清江北岸,紧临清江高坝洲水电站,由原来的皓光、枇杷溪、柏子堰三个小村合并而成,栽桑养蚕传统历史悠久。

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860户,3051人。该村所属的河滩地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虽易受水灾,但却适合桑树耐涝耐旱耐剪伐的生物学特性。自20世纪80年代初该村开始利用河滩地进行规模化种桑养蚕,到90年代,该村桑树达到投产盛期,亩平产鲜茧超过130kg,最高达到150kg,一度成为湖北省单产水平最高的村,生产出的“宜都丝”也颇负盛名。2012年末,该村实有耕地面积140.6hm2,其中桑园面积54.9hm2,基本连接成片,全部受益,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年发种2500张左右,规模效应得到较好发挥。

1.2 标准化生产氛围浓厚

皓光村养蚕户种桑养蚕经验丰富,具备较强的技术吸收应用与创新能力。以小蚕共育、小蚕薄膜覆盖育、病虫害统防统治、省力化栽桑养蚕、方格蔟和塑料折蔟营茧等实用技术在全村普及应用,蚕户栽桑养蚕水平不断提高。近两年,该村被纳入全省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范围,部分养蚕户自觉承担并圆满完成了省农业厅安排的新品种试验示范任务。

1.3 产业化发展思路清晰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推进“产业强村、一村多品”战略,加快发展蚕桑特色产业,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2012~2013年,市农业主管部门坚持以点带面,将皓光村确定为全市特色产业专业样板村,帮助确定了以发展蚕桑生产为重点,兼顾发展务工和其它产业的配套发展思路,安排技术人员常年进村以蚕桑产业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市、乡、村三级大力支持茧站建设、合作社培育、积极开展鲜茧加工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蚕桑产业良性发展。

1.4 合作化经营成效显著

近几年,通过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后,蚕农普遍反映劳动强度下降,工效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合作化经营显示强大威力。2008年3月,宜都市皓光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拥有茧灶3座。主要从事栽桑养蚕、蚕茧加工销售、开展与桑树种植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组织采购供应本社成员生产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等生产经营活动。该社积极倡导集约化生产,特别在蚕茧收购中执行最低保护价措施,维护了蚕农的切身利益,同时带来可观的利益回报。合作社拥有技术骨干7人,带动全村养蚕示范户35户。2012年,该社收购鲜茧115t;2013年收购、加工鲜茧148t,产值近400万元,创利税60万元。

2 宜都蚕桑生产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宜都蚕桑生产的现状

宜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全市面积1357km2,耕地面积1.58万hm2,辖1乡8镇1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127个村、8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万人。栽桑养蚕作为宜都市的传统产业,现有面积545.3hm2。尽管目前宜都蚕桑产业规模不大,但就部分贫困山区农民而言,始终是一条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

2.2 宜都蚕桑生产存在的问题

2.2.1 技术力量薄弱

栽桑养蚕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据宜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至少需要6名专业技术人员;而目前宜都市农业部门仅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养蚕季节难以满足蚕农的技术需求,同时也不利新品种、新技术、新药具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目前,大部分养殖户技术上主要依靠当地老养蚕户凭经验指导,往往因特殊气候条件、处理措施不当等导致栽桑养蚕病虫多发,给蚕农造成较大损失。

2.2.2 桑园布局分散

全市部分蚕区桑园零星分散,技术推广难度大。全市10个乡(镇)中有6个发展蚕桑产业,桑园面积最大的五眼泉镇有5个村养蚕,桑园面积173.3hm2;而桑园面积最小的潘家湾乡仅有3.3hm2;全市相对集中连片的桑园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0%左右。从村级的情况来看,桑园分布也十分零散,最大的村如王畈乡十三尖村,共有桑园25.6hm2,养蚕户 191个,2户之间最远距离相隔12km,供种、供药和技术培训十分困难,加上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落后,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还十分漫长。

2.2.3 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全市仅有2家蚕桑专业合作组织(皓光蚕桑专业合作社和市凤凰蚕桑协会),入社成员少,不能很好地将养蚕户组织起来。在阶段性和季节性病虫防治、公共区域回山消毒等方面难以做到步调一致,达不到省力化养蚕标准;在产品销售方面,目前大部分蚕农一直采用分散种养、分散管理、单家独户选择茧站销售鲜茧的方式,议价能力弱,蚕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特别是市场行情走低时容易出现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2.2.4 精深加工能力弱

目前全市共有粗加工茧灶5座,蚕茧加工仅限于初级加工,而无深加工企业,且规模偏小,只能向市场提供中间产品,附加值不够高,带动蚕农增收的能力偏弱。在现有加工企业中,对桑叶、桑椹、桑枝、蚕蛹、蚕蛾等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市内柑桔、茶业等特色产业相比,蚕桑产业链条没有得到有效延伸。

3 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建议

3.1 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普及推广实用技术

严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为重点,围绕改良品种、提升品质为目标,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样板示范、编发技术资料,提供信息、农资服务等多种形式,逐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对优质桑品种的推广。大力推广育71-1、农桑12、农桑14等优良新品种,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及时推广普及先进养蚕技术。全面推行小蚕共育、纸板方格蔟、省力化蚕台等先进养蚕设备和技术,扎实抓好蚕病统防统消,确保高产、优质、高效;推广“五季养蚕”(增养1季续春蚕),充分利用资源,扩大饲养规模。三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蚕农的培训、培养力度,创建蚕业科技示范户,努力建成一支业务过硬、保障有力的技术队伍,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重点乡要配备1名以上专职或兼职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四是加强与专业机构及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技术指导。

3.2 明确蚕桑产业定位,鼓励适度发展

充分审视桑蚕产业在宜都市特色产业发展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中的重要地位,坚持统筹规划,注重连片开发,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一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将蚕茧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交的税收按一定比例(建议不低于20%)返还企业,作为蚕桑风险金返利于蚕农或用于蚕桑产业发展备用金。二是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对相关农业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从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后续补助等项目资金中安排部分奖励资金,按售茧量的多少奖励养蚕大户(对年销售鲜茧600kg以上的大户,一次性奖励现金500~1000元)。三是支持连片开发蚕基地。对连片开发桑园面积3.3hm2以上并验收达标的养蚕户,由政府按每667m2桑园补贴资金100元。四是探索栽桑养蚕保险措施。积极探索将栽桑养蚕纳入政策性“三农”保险的办法和措施,增强农民发展蚕产业的信心,调动蚕农的积极性。

3.3 加快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建议市财政每年预算一部分资金用于扶持蚕业专业合作社,对新办的合作社适当补助一定的开办资金。二是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让合作社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三是实行产业政策倾斜,鼓励农村土地向养蚕大户和蚕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同时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管理。争取在今后1~2年内新组建3~5家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蚕农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以合作社名义申请相关项目和专业机构的定点技术扶持,从而为逐步实现蚕桑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打好基础。

3.4 开展蚕茧精深加工,发展蚕桑产业化经营

在蚕茧加工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组建较有竞争力的蚕茧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办法及营销网络,鼓励蚕茧加工企业参与到基地建设中,顺应茧丝绸行业发展趋势,形成整体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利用桑叶、桑椹、桑枝、蚕蛹、蚕蛾等蚕桑资源组织开展深加工,提高蚕茧生产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订单蚕业”,强力推行“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使企业和蚕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保护蚕农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宜都宜都市蚕农
躲雨
MIKE FLOOD软件的建模要点讨论——以宜都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为例
响水洞村的梦——湖北宜都“路民捆绑”织密交通致富幸福网
宜都市2015年度柑橘销售走势及特点
宜都市2015年部分橘农柑橘减产不减收带来的启示
《条例》颁布一周年 宜都行资模式迈进2.0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宜都资产处置羊年首拍
把握特点增兴趣 创新形式提效果——宜都市开展青年干部理论宣教的做法
新型工业化下宜都化工产业的转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