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的若干意见和修改建议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13年修订版为例

2014-03-25 11:27尹业香刘昊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错误道路

尹业香 刘昊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一、对“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意见和修改建议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价值取向要阐述清楚。该章第二节在“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内容上,对制度、道路及其价值取向的表述有些含糊。其具体表述为:“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世界历史上看,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欧洲许多国家、美国和日本走过的,而且走通了;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而且也走通了。十月革命前,俄国是欧洲的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苏联成了欧洲的第一强国、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一。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是最好的选择。”[1](P216)这段话是在阐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最好的选择,却用“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来论证,把道路和制度混为一谈。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始于1953年,党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才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再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是其中之一。改革开放前,理论界之所以把“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曾沿袭苏联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关。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指明计划与市场不是姓“资”、姓“社”的本质区别,解除了长期束缚人们认识这一理论的精神枷锁。

建议修改时,首先,进一步明确道路、制度的内涵和关系。在一定社会形态的各种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实现一定阶段的目标,有制度选择、道路选择,等等。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它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社会根本制度,二是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基本制度,三是受法律体系规范的治理模式和办事程序等。道路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通常是指实现目标的方式。在目标、道路、制度三者的关系中,目标是理想的结果,道路是达到目标的方式,制度是实现目标的保障。其次,阐明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价值取向。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其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点:其一,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其二,为了确立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一致性。

第二,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局限性提升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高度加以认识。如何认识我国“三大改造”的局限性,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全局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对此,教材中的阐述是:“中共中央原计划用18年的时间而实际上只用了7年的时间,社会主义改造就基本完成了。由于进展急促,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1](P231)这种认识虽然和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的精神一致,但这种认识还停留在我国拨乱反正刚刚完成,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起步之初的历史阶段。如果我们站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历史高度,反思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运动,一种曾被视为绝对纯粹和完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建立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于“三大改造”运动是快还是慢,是早还是迟,是用18年完成还是用7年完成,而是通过“三大改造”运动建立的这种纯粹的“公有制”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历史决议》认为我国“三大改造”主要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2](P801)的问题,是因为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远没有后来深刻。如果教材还固守这种认识,就有悖于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中央一系列文件精神。

建议修改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失误和偏差的原因进行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失误和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没有认识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3](P21)。在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公有化的程度方面,没有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准。正是这些重大理论认识上的模糊,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二、对“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意见和修改建议

第一,既要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阐明探索中所犯的错误。教材充分肯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方面的成就,一是理论方面的建树。[1](P256~264)然而,对探索中的错误却没有进行归纳总结。恩格斯曾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4](P432)成功经验和错误教训同样宝贵,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贝尔斯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过去我们多灾多难,党和国家经过许多波折,有些事情人们难以理解也不奇怪,但我们自己是有清醒估计的。”[5](P234~235)正确对待错误,首先要敢于面对错误,回避错误,就会一错再错。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要求一个政党包括它的主要领导人时时事事都正确是不现实的。

为此,建议修改时,可以吸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以下简称《党史二卷本》)的观点。*《党史二卷本》列举的原因如下:(1)党在全国范围执政的时间不长,对于如何治国理政和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经验;(2)党是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对党中央、毛泽东确定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及各项方针政策产生重大影响;(3)党的主要领导集体固然有责任,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存在着弊端。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第744~746页。这些观点对于教材编写组如何把握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过的错误是极为有益的。参与《党史二卷本》的组织和编写工作的张启华对此归纳了三条: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6](P743)在弄清错误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一般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即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分析客观原因,重点是分析当时环境、历史条件的作用;分析主观原因,就是要找出错误的思想根源。

第二,要对在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两个发展趋向”进行归纳。教材在第二节“探索中的曲折”中阐明,从1957年11月《人民日报》社论提出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拉开“大跃进”的序幕,到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从1958年1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纠正急剧膨胀起来的“左”倾错误,到1959年庐山会议中断纠正“左”倾错误;从1959年下半年继续跃进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到1962年“七千人大会”发扬民主,克服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严重困难;从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实施到“四清运动”的开展;从八届十中全会把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1](P242~246)这段历史事实教材阐述是清楚的,可对造成曲折的原因却没有提及。其原因不仅令一般人费解,就是被邓小平誉为“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的胡乔木也认为:这段历史“相当复杂,怎么理出一个头绪,很不容易。”[7](P6)而这部分内容又十分重要,胡绳在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初稿送审时,也认为:“如果这部分稿子站不住,就不必考虑全书的出版了。”[8](P6)由此可见,要把握好这部分内容,其难度确实非同一般。既然从事此研究的专家都认为把握这一探索中的曲折既是重要的也是极其困难的,教材理应帮助广大师生深化对这一探索中的曲折的认识。

建议教材修改时,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对此有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两个发展趋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时候都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但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过程中,而且往往共存于同一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全党有时这种趋向占上风,有时那种趋向占上风,或者不同趋向在不同领域同时并存。十年建设的成就和探索中积累的正确的东西,为后来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作了一定的准备。[8](P480~482)

三、对“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意见和修改建议

要按照中央新的精神全面评价华国锋的作用。教材中的评价是:“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在开展揭批‘四人帮’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P266)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当时党的重要人物。而如何看待华国锋在那一时期的作用,是一个绕不开的议题。当代人写当代史,尤其是客观地评价当代领袖人物,是一个极难而又高度敏感的话题。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精神为依据,统一认识是必要的。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对于华国锋的功过是非又有了新的认识。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与世长辞,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次日《人民日报》发布消息,中央已按照严格的程序给这位在党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的主要负责人做了新的结论。

建议教材修改时,首先,要对华国锋的历史性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在华国锋逝世后,《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的《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重要文章,文章指出:“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同志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职务。在此期间,他先后主持了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十一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他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拨乱反正,恢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经济建设等各项工作,揭发批判‘四人帮’的罪行,清查他们的帮派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他根据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开始复查、平反冤假错案,逐步为一部分干部落实政策。在他主持下,中央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为1976年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平反,为‘六十一人叛徒集团’等一批重大错案平反。”[9]因此,教材修改应在适当的地方反映这些新认识。其次,要对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进行再认识。教材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P251)诚然,这一认识和《历史决议》的精神是一致的,但《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重要文章指出:“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华国锋同志同‘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并提出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得到了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华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9]细读此文,我们不难发现这和教材沿用《历史决议》的表述是有区别的。具体而言:其一,指出了华国锋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粉碎和揭批“四人帮”两个方面;其二,阐明了起“决定性作用”的缘由。华国锋去世,无论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此文,还是《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无疑代表了党和人民对华国锋最新的权威评价。据此,教材应作相应的修改,避免在思想认识上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张启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所犯的错误[J].中共党史研究,2006(6).

[7]金冲及.胡乔木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J].中共党史研究,2012(5).

[8]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N].人民日报,2011-02-19.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错误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在错误中成长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