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新思路

2014-03-25 11:27姜莎莎
关键词:民族主义爱国爱国主义

姜莎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 德育教研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来说,“90后”青少年正处于容易冲动、容易为情绪所影响的阶段,他们激进、情绪化,因此,在现今形势下我们更应强化对他们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认识到的[1]。引导青少年辨析爱国与理性爱国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2]。

一、青少年非理性爱国的表现

首先,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层面上的冲动性。历史上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他们内心饱含着对祖国、对家园最根深蒂固的情感与依赖,青少年秉承这种思想成长,他们对爱国主义者及其爱国事迹有最为彻底的接受和认可。从情感层面来看,他们无疑是真诚的爱国者,我们不能去肆意浇灭他们的爱国热情。尽管方式或有所不当,但他们却是真诚的爱国者,这是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他们爱国主义情感层面上的冲动性,并清晰地看见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危害。否则,他们的爱国行为终不免带有盲目与冲动,并无实际意义,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者算计和利用[3]。

其次,青少年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之间无疑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然而,爱国主义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青少年的盲目爱国行为如果存在民族主义的极端化倾向,则不仅不利于国家的合理对外交际,对外政策的顺利实施,更不利于国内的团结稳定,不仅如此,还可能被有心人乘机利用,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民族主义存在不稳定因素与隐患。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通信手段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狭隘的民族主义呈现出井喷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少年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根本。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其固然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但极端的民族主义并不可取,这是爱国主义教育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

最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缺乏大局观念与时代认识。中国文化源头中必然包含与时俱进的思想,这也是现今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中所缺乏的。与时俱进,是时代性、开放性以及创新性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样应当与时俱进,教学工作者唯有在理解与时俱进思想,而非一味守旧的基础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能真正收获教育实效,这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样需要应对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在开展理性爱国精神教育的同时,必须突出其时代性,而非仅仅对古代爱国人物、爱国故事进行简单复制。与时俱进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结合社会实际,结合当下时事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继而以之指导我们的理性爱国行为。这就要求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必然是爱国主义、民族性以及各个民族相互尊重等诸多层面相统一的教育。

二、强化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层面升华至理性层面是理性爱国的基础。社会的飞速进步、时代的发展都要求我们不能局限在过往教条化、课程化、形式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当中。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促进青少年对理性爱国的认识,是现今社会形势下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践当中引导他们的爱国精神得以升华,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良好转变。除此之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更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爱国情感,继而树立理性、深刻、持久的理性爱国理念。

其次,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情、世情是理性爱国的前提。理性爱国是站在客观视角,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本国历史的审视分析,是在时代变化的基础上,出于本国现况与未来发展情况的考虑。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一切为世界瞩目,令世人赞叹,也无不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平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再加上目前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一些西方学者宣扬“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可以说,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是内忧和外患并存。审时度势,形成对国家形势和国际环境的理性认识,是理性爱国的前提。为此,理性爱国主义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使青少年以史为鉴;加强国情教育,使他们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加强国际形势教育,使他们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教育引导他们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既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探索建立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管理机制是理性爱国的关键。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舆论引导机制。舆论引导青少年的观念行为,理性爱国是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觉悟,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民族发展的必备信念。第二,建立行为管理机制。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依法爱国的理念,不参加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合理合法的政治诉求表达权利时,不应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三、避免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不当措施

首先,尊重爱国情怀,避免粗暴打压。在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教育过程中的不当措施,尤其是在容易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的特殊时期则更应注意方法,切不可仅仅通过强力压制的手段来杜绝盲目爱国行为。堵不如疏,压制性的措施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或许能够收效一时,然而对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并不能够让青少年真正理性地看待爱国精神。因此,对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辨别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青少年,应当在肯定其爱国精神的基础上,给予其充分的信任,继而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他们理性爱国。

其次,防患于未然,避免突击式教育。在现今教育过程当中,仍然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平日没有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直待出现问题与突发事件方开展突击式教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在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采取一定的临时措施,难以彻底实现教育目标,仅仅凭借突击式教育的效果,理性爱国主义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防患于未然,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平日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突击式教育,才能有效地实现理性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夏佳佳,李连萍.非理性爱国主义——从“愤青”说起[J].学理论,2011(6).

[2]周海,刘秀兰.放弃复仇体现理性爱国最高境界[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骆琼,吴翠珍.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1).

[4]张媛媛.理性爱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表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爱国爱国主义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