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后期伦理道德剧研究综述

2014-03-25 11:27杜萱
关键词:兴盛剧作伦理道德

杜萱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 科研处,山西 太原 030012)

一、元后期伦理道德剧分类研究

有关元后期伦理道德剧的分类,现有研究中,廖奔、刘彦君的《中国戏曲发展史》阐述比较模糊,只将秦简夫的《东堂老》划为伦理道德剧并做了具体分析,其后面章节则分别叙述了忠臣义士剧、具有社会意识的剧作、幽默讽刺剧、以女性为视角的剧作以及蓬勃发展的南戏如《琵琶记》等,认为这些剧作表面上表达的似乎都是独立的主题,但实际上都能具体反映一定的伦理道德,如忠臣义士剧就告诫大家要忠君爱国,《琵琶记》自古以来就是全忠全孝的道德范本。许金榜认为,应“从剧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①以宣传血统亲疏为主要内容,如无名氏《杀狗劝夫》;②以鼓吹孝悌之德为主要内容,如刘唐卿《降桑葚》;③以教子、治家为主要内容,如秦简夫《剪发待宾》;④以歌颂朋友信义为主要内容,如无名氏《替杀妻》”[1](P125)。罗锦堂在《现存元人杂剧的题材》中,将伦理道德剧分为社会剧(如《范张鸡黍》、《东堂老》、《张千替杀妻》等)和家庭剧(如《降桑葚》、《剪发待宾》、《陈母救子》等)。包晓华认为,“可将伦理道德剧分为三种:①仁爱孝悌剧,如《赵李让肥》;②正义守信剧,如《陈母救子》;③劝善戒恶剧,如《杀狗劝夫》。”[2]此外,王平提出,还可“按照剧作中主要人物的职业进行分类”[3],如《东堂老》就可以归入以描写商人为主的伦理道德剧。

二、元后期伦理道德剧兴盛原因研究

廖奔、刘彦君的《中国戏曲发展史》认为:“元代由于异族统治,社会风气混乱,传统的伦理道德信仰遭受冲击而倾斜,带来众多的社会问题。于是,剧作家们出来试图补天,创作了一批以伦理说教为主题的剧目。”[4](P283)王平也持有相同观点,认为在蒙古人统一中国后,他们的统治行为及思想给当时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价值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走向衰败,礼崩乐坏,人们的道德水准全面下降。这时,为了改变现状,统治者急需一批文人来创作戏剧戏曲,借此改变社会风气,于是伦理道德剧就应运而生了。许金榜认为,“之所以伦理道德剧兴盛,是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民众本身就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剧。”[1](P156)彭茵指出:“在元朝异族蒙古人一统中原后,使得我国一直都遵循的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破坏,而科举制度的取消,更使读书的文人百无一用。”[5]文人出仕无望,只能流落于勾栏瓦舍,从事民间文学创作,以此养家糊口。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时期,他们才有机会和下层人民频繁接触,切身体验百姓的喜怒哀乐,创作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剧作。包晓华在《透视元杂剧中的伦理道德剧》一文中认为:“受到异域文化冲击的元代文人,怀抱着落魄和寂寞,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传统道德的追求,于是以普通人生活为载体,以反映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为要旨的剧作在元代大量涌现。”[2]这些作品描写的都是市井民众,乡野村夫的日常生活。这些作品没有规模宏大的战争描写,也没有黑暗的官场政治斗争的描摹,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即通俗易懂、自然的平民化方式,对传统道德做了生动的阐释和宣扬。这对维系民族的传统道德,传承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跃忠在《元后期伦理道德剧兴盛原因新论》一文中,提出了“戏曲功能论”[6]。根据其理论,可将元后期伦理道德剧兴盛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戏剧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教化民众,净化民风,而我们知道,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古代知识分子在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下,早就形成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忧患意识,因此,在道德水准日益下降的元代后期,文人们责无旁贷地要拿起笔来,修复当时的道德风气,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伦理道德剧就应运而生了。第二,从政治角度来看,伦理道德剧的产生是为了顺应时势,满足当时统治者道德救亡的意图。从广义上说,伦理道德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人们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会政治、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中国的古代伦理道德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体系为基础的。它主要涵盖了忠义、孝悌、仁义、礼数、诚信、廉洁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能够维护国家和平、社会稳定,且为百姓所崇奉的思想,自然会被历朝历代统治者奉为治国的利器,尤其是在国力衰退时,统治者更会试图通过宣扬儒家的忠君、孝义等思想,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第三,从民俗角度看,元代后期伦理道德剧的兴盛,与此时民间的宗教、祭祀、迎神赛社等活动密切相关。元代后期,由于受到异族统治的影响,民间各类民俗活动蓬勃发展。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也为了能够养家糊口,文人自然就会大量创作与此相关的伦理道德剧。可以说,正是民俗活动的频繁,推动了伦理道德剧的发展。至今,以此习俗为依托的相关剧目,仍然活跃在各大舞台上,如《目连救母》、《芦林相会》等。第四,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政治统治,充分发挥戏剧的教化功能,自然就会要求文人从事创作,以此达到教育民众,收买人心的目的,于是大批伦理剧呼之欲出。因此,这时的伦理道德剧早已失去了其应有的淳朴、生动的美感,整体审美趋向由俗变雅。第五,从宗教信仰的角度看,元后期伦理道德剧的兴盛,与入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发展趋势密不可分。由于元代统治者注重武将,忽略文才,废除科举制度,这一特殊的文化政策,使得大多数知识分子失去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为了寻求心理安慰,摆脱苦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开始信仰宗教。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神仙道化剧开始盛行,与此同时,由于受到诸如太一教、全真教等教义的影响,知识分子也创作了一些宣扬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剧。

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有关元代后期伦理道德剧的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部分研究者对于伦理道德剧的分类和伦理道德剧的兴盛原因,都有全面的认识和分析,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元代后期伦理道德剧的研究还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如何看待伦理道德剧大量出现在南方,而不是北方,这个问题能否从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中探寻答案;第二,有关伦理道德剧的分类研究虽比较详细,但大部分研究者只是把目光集中在家庭伦理剧上,却很少关注反映社会的伦理剧,这样的分类是否全面?第三,如何正确看待伦理道德剧的影响,若认为其具有积极性,那么剧中所表现出的仁是否符合人性,是否是为了仁而压制人性呢?若认为其具有消极性,但它确实又起到了教化作用,可以提高元代日益下降的社会道德水准。因此,今后的相关研究,应该努力回应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2]包晓华.透视元杂剧中的伦理道德剧[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6).

[3]王平.论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

[4]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二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5]彭茵.纽结三纲重续——试论元代伦理道德剧[J].南京社会科学,2000(10).

[6]李跃忠.元后期伦理道德剧兴盛原因新论[J].襄樊学院学报,2010(6).

猜你喜欢
兴盛剧作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论教育在考据学兴盛中的作用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