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一萍
(南京晓庄学院 招生就业处,江苏 南京 211171)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维持社会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经济繁荣,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时代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出的要求,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
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约为72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约28万人。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日益增加,社会就业总量压力进一步加大,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从目前的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市场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由于供给与需求极不匹配,故而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我国将有646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为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做好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创业所必须的技术,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而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便成为高校今后努力的方向。要深入落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方针,以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部署的精神,引领和支持更多的大学生创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要深入开展全面性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建设一支合格的创业指导专业教师队伍,聘请富有丰富的创业经验的人士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公共服务,以引领更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并逐步提高毕业生的创业比例。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的相关培训,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比例和成功率。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学会做人,进而能创业经商,其实远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容易得多。该类培训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大学生所需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均可以轻松地从培训中获得。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培训,却存在种种问题,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创业教育而言,创业导师的选择至关重要。非专业的创业导师,不但可以毁掉一个原本能成功的创业项目,而且还会因其指导下某一创业项目的失败,给创业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创业学涵盖了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创业导师不仅需要有坚实的创业理论知识体系做支撑,亦且需要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大部分高校尚缺乏真正合格的创业培训指导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创业教育培训课程讲授任务的教师,大多只能由身处学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以及部分具有经济学理论知识背景的专任教师兼任。教师的非专业化,致使该课程归属不明,因此,相关院系不愿投入,而职能部门尤其是创业指导部门又力不从心。如此一来,该课程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课程内容的讲授,完全视相关任课教师自身素质和兴趣爱好而定,随意性大,故而其整体授课水平不高,效果不佳。除此之外,高校创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另一大难题,即缺乏相对统一的有针对性的教材。这一点,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培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虽然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但其所使用的教材水平参差不齐。据了解,我国部分985等重点高校所使用的创业教育培训课程教材,系从国外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商学院等进口原版教材后,再将其翻译成中文直接使用,另有部分拥有MBA、EMBA办学资格的高校,则将专业教材改头换面后出版使用,而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相关教材,则由其授课教师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再参考国外相关前沿理论后编撰而成。所有这些教材,均无法满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培训之需,加之现有教材过于侧重创业教育理论的讲授,缺失相关实践内容,故而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不仅缺乏应有的针对性,更因其内容过于艰深,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致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适得其反。
创业教育课程不仅仅只是要为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在一系列的创业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但现有高校教学设施安设的不尽合理,制约了其课堂创业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多数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媒体教室所安设的固定桌椅,不利于受训学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互动,使相关实践教学无法开展小组讨论和角色体验活动。专业化硬件设施和场地的缺失,以及由此而来的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缺失,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随着高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推进,高校原有的专业课程、主干课程课时数被大量压缩。受此影响,高校原有的创业教育培训课程无法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这一点,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表明得尤为明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培训课程课时数,根本无法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32学时,其课程安排只能见缝插针,经常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合并授课,且上课时间多集中在学期期末考试周前夕,致使许多学生为了主干课程的复习考试而无暇听讲。种种迹象表明,由于基本课时数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课实际上已处于边缘化境地。
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关键在教师。高素质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培育创业型人才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可以用自身拥有的创业精神去感染学生,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榜样,而且还可以将培训工作纳入自己日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时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对现有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更新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2]为弥补现有师资队伍力量的不足,普通高校已走出了一条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成功之路。其专职教师,多由本校富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充任,其兼职教师,则由相关知名校友和企业家兼任。但由于建校时间过短,社会影响力不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法复制这一模式。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一条内部挖潜的道路,即在本校内部精心挑选一批拥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优秀教师,组成一个合理的教师团队。团队强调集体研讨,分类备课。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一致的教材,以供教师统一使用。比如,可由部分教师撰写相关理论知识教案,部分教师则侧重于案例搜集,撰写相关实践活动教案。如此,既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专长,又能弥补因教师自身学识欠缺所带来的遗憾。需要指出的是,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需严格遵循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对此,可以教育部办公厅2012年8月1日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通知为重要依据。创业教育教材应尽可能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实践活动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入真实的创业小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创业教育教材还应设计相关的测试和练习环节,以便于学生自我测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不能一劳永逸,还需根据学生对教材的反馈,以及国家相关创业工作政策的调整,做出及时的修订,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相关创业知识。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由于个性、学养等原因,并非每个学生都适宜创业,且由于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构建适合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对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该课程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设。此层次的创业教育定位于创业启蒙教育,应力求通过提高全体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其拥有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养成一定的创业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相关基本知识点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与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充分的课堂互动中,体验创业的整个过程。在课程培训结束后,教师还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如相关问卷调查等,筛选出一批富有创业意识,且自身素质符合创业特质的学生,让其参加下一层次的专业性创业技能培训。其二,开设创业技能教育课程。该课程为选修课,旨在为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学生,传授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市场评估、创业团队组建、企业法律形态选择,以及如何利用法律保护企业并承担相关企业责任,如何预测启动资金,如何制定利润计划,如何判断企业能否生存,如何开办企业等。此层次的相关培训,其目的是使学生在通过一定的培训后,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初步撰写创业计划书,并具备参与学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其三,开设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该课程为进阶课程,旨在通过相关培训,使学生能撰写较为成熟的创业计划书,并能利用逼真的实训模拟软件,在互联网上全程真实地体验整个创业流程。该课程对主讲教师的要求较高。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设立创业基地,孵化基地,使想创业能创业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扶持下,能成功地走向创业,从而获得创业为他们所带来的乐趣。为此,培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以更好地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在此培训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不仅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与定位,分别实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更要注重创业教育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理论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既是地方高校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之需,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充分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进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当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使所有学生都去开办企业,而是以此为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拥有独立发展的意识和相应的专业能力。从这一层面而言,开展创业教育,就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齐文勃.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2]郭志平.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