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

2014-03-25 09:41卢忠耀张光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师生教学方法

卢忠耀 张光明

(长江大学 教务处,湖北 荆州 434023)

对于如何进行专业建设,研究者们从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关系,产学研合作,利益相关者,专业文化,中外专业建设比较研究等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此外,各类型各层次的高校,也对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新建专业的建设进行了丰富的实践。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如何进行专业建设提供了丰富思路。专业建设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对这一复杂性活动核心要素的认真观照;同时,如何激发专业建设作为一项整体活动的系统性的动力,也值得认真思考。

从专业的定义来看,周川认为,专业是由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通过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基本教育单位。专业有三大构成要素: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中的人。[1]卢晓东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学完专业所包含的全部课程,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2]冯向东则认为,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专业的定义中有两个关键概念:社会需求与学科基础。[3]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专业以学科基础、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为依据和目标导向,通过有逻辑有组织的课程体系完成培养人才的目标,沉浸于课程中教与学的主体在不断的对话中发展;此外,专业、课程是大学育人的基本平台,专业的运行与发展,是人有着特定目的的活动,需要合适的组织管理来实现。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形成、师生的教学投入、组织管理,共同构成专业建设的四个核心要素。本文将对以上四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并试图初步构建专业建设的动力体系。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培养何种人才,是大学首要考虑的问题。有关大学培养何种人才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息,其主要表现出四种取向:高深知识探索的取向,合格公民取向,职业准备取向和个体自主发展取向。当代大学试图在此四种取向中获得相对平衡,以满足各方面利益的需要。学科知识、公民素质要求、职业方向、个体兴趣等方面的多样性,使大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张,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也更为复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这一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难。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龙头作用,对专业所处内外部环境及资源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对各利益相关方(政府、学生、产业界等)需求明确、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定位主要关注点有三,一是培养人的层次,二是培养人的服务面向,三是人才培养特色。从现实情境出发,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能是有层次性的,人才的服务面向也可能会有不同,但如从因材施教角度考量,设定相对低层次的培养目标如能定位准确,在培养过程中做到“人有我优,人有我特”,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目标最初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一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纲领性文件上。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名称、课程结构、课程进度、考核评价方式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不仅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文件依据,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方案的文本清楚地反映出教学资源配给的实际情况,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细节直接反映和制约着专业建设水平;反之,专业建设活动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现实检验,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一般规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执行、修订完善,将随着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改革不断进行。

二、课程平台的形成与改进

专业教学以课程为基本单位和平台。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不同的教学行为,不同的评价方法,不同的教学资源满足度,或制约或丰富着教学过程。为着培养理想人才的目标,课程也在持续改进。课程平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二是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三是课程学习评价的合理化,四是课程资源投入的不断满足。

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最核心部分,其生成要考虑课程内容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其目的在于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结构的同时,较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安排,都应该考虑到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接受者的心理顺序,从知识更新、因材施教和精益求精的角度出发,在注重新课程开发的同时,加强课程组织及课程内容的更新。反映到教学文件与过程中,一是使用合适的教材或教学材料,二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课程教学大纲应该反映出认真的修订过程。

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教学方法是怎么教与学的问题。有关的教学方法,在中外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很多,相比在我国经常被批判的照本宣科的枯燥的讲授法,美国大学较习惯于使用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设计式等教学方法,但这也并不能说明讲授法不好,比如在英国大学课堂,参与式、讨论式等使用得相对较少,教师讲得比较多。课堂上教师先介绍主题,阐述有关的主流观点,再介绍与此相关的不同观点,然后讲解自己的研究及观点,最后提出一些待进一步思考研究的问题,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加以解释、评论和总结,之后辅之以大量的阅读材料和作业。英国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内容大于形式的讲授法,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学生能得到治学方法的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各种教学方法本身并不坏,关键在于如何加以合适运用。

课程学习评价的合理化。教学方法与课程学习评价相互联系,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学生参与要素不同,评价要素也不同。一门课程可使用的评价要素包括课堂参与(回答问题,踊跃提问,小组讨论,学生讲授)、课程论文、实验报告、阶段性的书面考试、期终考试等。课程评价体系的确立,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法作用的发挥程度。一般来讲,单纯以期末考试来评定学习结果,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反之,过程性评价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加大学习投入。

课程资源投入的不断满足。一般认为,课程的核心资源有教学场所、图书资料以及可利用的实验仪器设备等,但事实上,教师数量及质量,学生质量,更称得上是课程资源的重中之重。教师数量与质量,生源质量,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广度以及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师生比例,美国排名前十的著名大学一般控制在1:4~1:6之间,一般大学则控制在1:12~1:14之间[3],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合格要求是1:18。师生比过大,意味着教师对单个学生的关注减少,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机会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当然,师生能否便捷地获取需要的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实习基地能否满足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都是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重要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活动中人的投入

在整个专业教学活动中,课程硬件资源的投入固然重要,但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终极目标指向人的成长与自我实现。人的需要、动机、目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行为。如果没有教学活动参与者的热情与积极性,教学活动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上,除了外部刺激的作用外,个体价值观、自我概念、期望和抱负水平、归因方式、动机、情感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行为,但这些因素往往是难以测量的内隐变量,那么如何认识和评价教学过程呢?黑箱理论认为,黑箱是我们未知的世界,通过观察黑箱的输入输出变量,可以得出关于黑箱内部情况的推理。学习性投入理论认为,学生越是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各种学习和教育活动中,如研究学习,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想法,在具体情形和任务中应用其所学知识,学生的收获就越大。就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个体来说,鉴于许多心理因素变量对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无从把握,也难以测量,我们可以试图从对师生教学活动的行为投入趋向和行为过程及教学效果,来推理整个专业建设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界开展了美国“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SSE)调查项目。该项目强调学生在有效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性。该项目提出了有效教学实践的五项指标,分别是:学术挑战的水平,主动合作的学习,师生交流,丰富的教育经验,支持性的校园环境。从2009年开始,清华大学研究者牵头对NSSE题项进行修订,完成了汉化版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这为我国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导向和评价方式,也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再过分强调物的投入,而将关注点放在教学行为过程与目标的实现上。

四、专业建设管理的制度设计

虽然在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边界的模糊性,可能导致专业无法完全地界定为一个实体组织,但专业建设的过程,却实实在在是一群人有特定目的的活动,由此可以视专业建设是有组织的活动。在这一组织中,师生的权力、责任、利益,都应该以各种规章和制度加以规定,因此,合理地进行制度设计至关重要。

管理制度应合理发挥机制的作用。评价专业建设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关键是看制度能否利用合适的政策杠杆引导,能否合理运用导向、激励、约束、控制机制,激发师生的教学热情,稳定、强化、约束、调控师生的教学行为,使系统内耗小,运转动力强。现在很多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评价以科研业绩为导向,教师上课仅仅是完成工作量的需要,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对教师的晋升、奖励权重小,教师的工作重心可想而知。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目标,选读不同难度的课程,学校则根据课程难度和学分绩点颁发学位证书,学位分为荣誉学位和一般学位,荣誉学位又分为四级:甲等、乙等一级、乙等二级、丙等荣誉学位。这种制度安排,一方面体现了对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管理制度体系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环结构。进行制度设计时,相较于制度的灵活性,更要注意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封闭性。例如,学生上大学的直接目标是拿到毕业证书顺利毕业,一类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最终顺利毕业,另一类学生不努力,毕业时差学分,有的学校便为这类学生留有后门,如学生毕业时只要参加清考便最终得以通过。当学校以清考等方式留下变通通道时,学生的学习风气如何能好。

管理制度应着力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公平的竞争将会打破整个专业建设生态。教师职称评定中,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找评委拉关系的现象就不可避免,甚至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教师如果对学生的评价不严格不公正,必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的风气。

应赋予学生与教师各自的权利并使其相互制衡。教学过程是否真正有效(显性的或隐性的),师生是否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教学体验与个体发展,对此,只有参与教学活动的老师和学生才是最合适的评判者。除了显性的成绩,另一条评价途径是,赋予学生与教师各自的权利,并使其相互制衡、约束、促进,师生互评结果在学生和教师获取生涯利益(奖学金、奖教金、升职等)时,应作为核心指标对待。作为制度补丁,学生与教师也应享有相应的申诉的权利。

专业建设离不开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的推进和作用。专业建设会促生专业文化场,其包蕴在师生活动中,并持续对其施加影响。对专业建设效果进行评价与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使整个专业建设活动得以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1).

[2]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3]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4]张弛,张斌贤.美国大学与学院的生师比和班级规模[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师生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麻辣师生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