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楚宏
兼语句是汉语中特定的句法格式,结构杂糅是一种常见的语病。这两种性质不同的语法现象,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结构延伸,前者是结构的合法延伸,后者是结构的不合法延伸。当杂糅句的结构牵连出现在谓语部分时,就会使这性质不同的两种结构产生交集。由于人们对结构杂糅与兼语句式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分歧,因而常有将非杂糅看成杂糅、或将正常的兼语看成杂糅的现象。本文主要结合学界的一些批评实例,作一点评析与思考,以就教于方家。
杂糅句,即句子结构杂糅,也叫“粘连结构”,[1](P90)是将几种句法结构糅合在一起的病句。[2](P118)关于杂糅,马真先生已有详细论述,[3](P226-232)这里仅就与兼语结构有关的问题择要解说,主要涉及两种杂糅结构:
前后牵连,句子结构延伸,“本应分开说的两句话人为地糅在一起”,[3](P231)把前一句的后半句作后一句的前半句。例如:
(1)该疗法着重调治致病脏腑及其气血郁结,……同时逐步提高因长期缺乏睡眠所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通过调节中枢神经功能作用,激活并营养大脑神经核而奏效,迅速达到松弛状态,能有效地在短期内改善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从而达到从病源深处治疗顽固性失眠、神经衰弱症(抑郁症)目的。由专家亲自应诊,指导正确治疗。(《关爱失眠、神经衰弱症的健康》,文摘报2001年3月22日第7版)
(2)湖北中医学院新特中医院失眠科组织一批具有经验丰富的医护组合,且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医护人员,经过多年研究长期与国内外失眠症研究权威机构协作,交流,筛选出一系列名贵天然药物制剂,富含生物活性很高的多种有效物质,并含有18种氨基酸及锌等微量元素,能够……。(楚天都市报2001年7月19日第24版)
例(1)“逐步提高因长期缺乏睡眠所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是结构延伸造成的杂糅:是“逐步提高因长期缺乏睡眠所造成的免疫功能”(动宾)“因长期缺乏睡眠所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偏正)的糅合,“提高……功能”这个动宾结构已经完备,却在名词“功能”之后加上动词“下降”,延伸出另一个主谓结构来,这在整体上就形成发“动+宾+动(谓词)”的结构杂糅。可改作“逐步提高因长期缺乏睡眠所造成的渐趋下降的免疫功能”。另外,此例标题“关爱失眠、神经衰弱症的健康”应改作“关爱失眠、神经衰弱症患者的健康”。
例(2)中“具有经验丰富”和“富含生物活性很高”这两个结构也是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在动宾结构之后,添加一个形容词(谓词),也造成了动宾与主谓的糅合。前一个是“具有经验”(动宾)与“经验丰富”(主谓)的糅合,后一个是“富含生物活性”(动宾)和“生物活性很高”(主谓)的糅合。可分别改成“具有丰富经验”、“富含很高生物活性”。
还有一种动宾结构和同位结构的糅合,也比较常见。例如:
(3)等他知道后方医院在不远的松岩口,他带着医疗队和军区给他的那个翻译,那个矮矮胖胖的曾经是阜平县县长董越千同志,一块到了松岩口。(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断片》)
(4)当选为全国总工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学院副教授李燕杰,自三中全会以来,为广大青年做《精神文明与心灵美》等报告三百场。(光明日报1983-10-31(2))
(5)在数以万计的爬山大军中,有一位叫李铁刚老人颇为引人注目。(《乐在香山》,中国体育报1999年5月22日第3版)
这三例中打着重号的词语都是杂糅的环节。它们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边名词性结构的复指成分。即动宾短语与同位短语套合混杂在一起。修改办法是,在动宾结构后边加上“的”,使之成为定语,限定后边的名词。同时,例(4)中的顿号要去掉。
前后牵连的杂糅,有时是当断不断而造成的结构粘连,书面上是一种标点失误。例如“孰谓疾生疗而弥甚”(咸通二年《吴氏墓志》),“生(疾)”、“疗(病)”应是一前一后两件事(或一件事的不同阶段),而句中却将“生”与“疗”粘连在一起,造成语句艰涩,文义不通。这一句应断开为“孰谓疾生,疗而弥甚。”才能使前因后果明白畅达。[4](P169)
两种说法混杂,是结构混杂造成的,“两种格式各取一半掺杂糅合”。[3](P216)例如:
(6)正当李金玉陶醉在丰收将要到来之际,一场灾难却使果实没有了,果树也死了。(《打官司缘何无人败诉》,中国青年报1999年2月23日第7版)
(7)一个获得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他幸运地比第二名快了一秒钟冲线。(叶恩忠《人,不能轻易说不!》,中国体育报1999年6月18日第8版)
例(6)“正当陶醉在丰收将要到来之际”这个结构,是“正当……之际”和“在……之际”这两个结构的糅合。可改为“正当李金玉陶醉在丰收在望的喜悦之中的时候”,让“正当……时候”这个大介宾结构中包容“在……中”这个小介宾结构,就不存在杂糅的毛病了。
例(7)“一个获得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这个结构,是“一个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和“获得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这两个短语的糅合。即“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这个片断的前边,有两个词语可与之搭配:“一个”与之组合成偏正短语,“获得”与之组合成动宾短语。去掉动词“获得”即可。
有的结构混杂是因为句中某一个词语多重功能与多重意义造成的。例如:
(8)在乡下那段田园般的生活里,8岁的男孩张永财常常躺在牛背上,陶醉在编织着自己的五彩梦。(《4.8亿品牌的背后》,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17日第7版)
(9)当然,隆生保龄球馆在组织各种比赛是付出了相当的人力和财力的。但是他们也等到了丰硕的回报。(《隆生保龄球馆的生意经》,中国体育报1999年6月30日第3版)
“在”可以是介词(表处所)、动词(表存在)、副词(表正在)。例(8)“陶醉在编织着自己的五彩梦”这个结构中,“在”既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副词。即“陶醉在……自己的五彩梦中”(补充结构)与“在编织自己的五彩梦”(动宾结构)两个结构的糅合。有两种改法:一是让“在”只作介词出现,改作“陶醉在自己编织的五彩梦中”;二是让“在”只作副词(表“正在”)出现,改作“(他)陶醉着,在编织自己的五彩梦”。例(9)是“在组织各种比赛(中)”(介宾结构)和“在组织各种比赛”(动宾结构)的糅合。应在“各种比赛”后加上“中”,让其成为介词结构,原结构不存在“在”的副词“正在”义。
有的杂糅结构既是一种结构延伸,也是一种结构混杂。例如:
(10)国家队的十几名教练员渴望掌握知识,利用科研手段解决问题,而专家们同样希望与教练们融合在一起,了解训练情况,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服务。因此,当集体“会诊”方案一提出,大家立即赞同,并决定每周安排一次例会。(《泳池内外的几件新鲜事》,中国体育报2000年1月15日第1版)
例(10)中“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服务”不顺。要么说“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要么说“让理论为实践服务”。两个意思都说也行,但不能糅在一起说,要分开说:“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为实践服务。”
与杂糅句相似的是,兼语句式也是一种结构延伸。在“兼语式”的名称产生之前,“语法书上认为这种结构是:动+宾语+宾语补足语”。[5](P83)黎锦熙先生举例说:“工人请我报告”,“我”是“请”的对象宾语,宾语“我”之后的补足语“报告”,“简直是属于宾语的一种动作了”;“工人推举张同志作代表”,“作代表”是补足语,是对宾语“张同志”的一种说明。[6](P25-26)尽管“宾语补足语”的说法已成为历史,但对“兼语”后续成分的语法解说却仍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兼语句的名称,最先是由“语法小组”最先提出来的,原来也叫递谓式、递系式。[7][8](P395)所谓兼语,是说结构中有兼职的成分,前一个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后一个主谓结构的主语。[9](P210)兼语句是一种复杂谓语,句中有两个谓词性成分。就词序来看,兼语句多是“动+名+动”,如“请他过来”,“他”是兼职成分,既是“请”的宾语,又是“过来”的主语;也有“动+名+形”,[10]如“我劝大家冷静点”,“大家”是兼职成分,既是“劝”的宾语,又是“冷静”的主语。
学界对兼语句的认识与归纳有一个过程,随着汉语的发展,兼语句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根据句中第一个谓语动词的特点以及前后两个谓词之间的关系,可将兼语概括为以下几类:使令型、爱恨型、选认型、有无型、判定型、存在型、双宾型等。兼语句的下位分类说,有“~式”、“~句”等多种,我们取“~型”的说法。[11]
前一个谓语动词具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使、叫、让、请、派、号召”等。[2](P90)[12](P341)这是最典型的兼语句。如:
(1)你的一句话使我受益匪浅。
(2)我已经打发人去找他了。
(3)风吹雪花满天飞。[13](P112)
前一个谓语动词表示赞许、责怪等富于感情色彩的动词,“第二个谓语表示第一个谓语所由产生的原因”。[14](P42)[15]如:
(4)感谢他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
(5)他埋怨我没给他办成这件事。
(6)老通宝骂他多嘴。
(7)男工状告女上司厕所找人。
前一个谓语动词有选聘、称说等意义,兼语后头的动词多是“为、做、当、是”等。如:
(8)大家选他当代表。
(9)老夫妇给这个独生女儿起了个名字叫灵芝。
王力先生称这一类为“称号的递系式”,认为与使令型(“要求的递系式”)“在结构上极相近似”。所不同的是,使令型的第二个谓语所叙述的是一种具体行为;选认型的第二个谓语所表示的只是一种极抽象的引申意义。
(10)他们叫木匠做一张桌子。
(11)他们叫林黛玉做潇湘妃子。
例(10)的“做”是具体的行为,例(11)的“做”只是一种引申意义,比例(10)“做”字的意义空虚了许多。然而它们在结构关系上却是完全一致的。[16](P94)
前一个谓语动词是“有”“没有(无)”等,后边的谓词性词语述说兼语的情况。[17](P451)如:
(12)会场里有人在发表意见。
(13)没有人找你呀!
(14)桌子上有一本新杂志是谁的?
(15)有只狼跑过来了,你看见了没?
(五)判定型兼语句
第一个谓语动词是判断动词“是”,“是”的作用在于肯定“是”的宾语(兼语)。[17](P451)如:
(16)是他把事情弄糟了。
(17)是谁找我啊?
第一个谓语动词表示存在出现的状态,动词后常有动态助词“着、了”等,第二个动词述说兼语的情况。如:
(18)他家养了一只猫捉老鼠。
(19)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放出鸡来寻食吃。
(21)在要开发的时候,我自己又亲自跑向总司令部去,正要上楼,碰着了已经任命为湖北财政厅长的陈公博由楼上下来。(郭沫若《北伐途次(20)》)
(22)1984年夏天,沈阳的李市长坐着小车在市区的大街上疾驰。(乔迈《防爆厂的“爆破性”试验》,人民文学1987年第4期)
从句义上看,“存在型”与“有无型”可以合并为一类;[11]从动词的特殊性上看,将“存在型”从“有无型”中分立出来,更宜于观察句子的格式。[9](P237)
第一个谓语动词是可以带双宾语的动词,具有“授受”意义。“这实际上是一种双名受和‘兼语’的套合句型。”如:[9](P237)[18](P152)
(23)我借给他一杆毛笔写大字。
(24)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
如果将直接宾语用介词提前,或者直接宾语不出现,这类句子也可转化为单纯的兼语。如例(1)可改成“我把一杆毛笔借给他写字”,在一定语境中,“我借给他写字”也可以说。
第一个谓语动词是“买、雇、娶、领、需要、缺、剩”等,第一个动词的宾语(兼语)另有补充性谓词成分。[18](P155)如:
(25)他买了张凳子三条腿。
(26)他娶了个媳妇没文化。
这后一个谓语成分可以变换为名词的定语,如“他买了张凳子三条腿”,可以变成“他买了张三条腿(的)凳子”。[19](P235)史存直先生曾提到的一种“连环句”当属于这一类,如“我买了一本杂志缺两页”。[20]
以上八种,只是列举,不是严格的逻辑分类,可能出现相互包容的现象。比如,“他家养了一只猫捉老鼠”,与“他家有一只猫捉老鼠”都表存在,这两句中的后续谓语也有补充意味。名目排列得细一点,句式特征可能会更明显些,避免将正常的兼语句当成病句。
兼语句与杂糅句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现象,兼语句是正常的句法组合格式,杂糅句是不规范的句法组合形式。
前后牵连的杂糅句,也可能是谓语部分的延伸(也有不是谓语延伸的杂糅)。这些谓语延伸的杂糅句,与兼语句一样,也是句子谓语结构的延伸,句中也有兼职成分。所不同的是,兼语是正常延伸,杂糅是非正常延伸。兼语句的兼职成分合乎兼语句式的构句要求,杂糅句的兼职成分后续词语是影响表达的蛇足。例如:
(1)他娶了个媳妇没文化。(本文第二部分例(26))
(2)同时逐步提高因长期缺乏睡眠所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本文第一部分例(1))
这两个句子都是“动1+名+动2”结构,兼职的名词前后都有动词。如:
动1 + 名 + 动2
兼语: 娶 媳妇 没文化
杂糅:提高 免疫功能下降
例(1)是兼语结构,句中,“媳妇”既是“娶”的宾语,又是“没文化”的主语,第一个动词“娶”的宾语后边连带成分有补充兼语的作用,是兼语句的一种格式,类似的句子如“找了个对象挺能干、还需要几个人搬东西”等。[18](P155)例(2)是杂糅结构,看上去,“免疫功能”是“提高”的宾语,也是“下降”的主语;但这种组合明显不合理:后一个动词“下降”与前一个动词“提高”语义上相抵牾,更重要的是“提高”这一类动词不能进入相应的兼语格式。《语法修辞讲话》说,有些动词容许甚至要求它的宾语兼做第二个动词的主语。但决不是每个动词都能进入这种格式。[21](P139)
有些杂糅句与兼语句本无关系,只是硬性将两句话糅成一句话,或者本来一个简单句子可以说清楚的却扩展成了结构延伸的复杂句子。例如:
(3)经过三百多天的紧张战斗,老龙湾的水从山洞里流过出来了。我们安上了40千瓦的发电站发电了。
(4)(一个人)一句话不搭,抬起白玉般光洁的右臂伸出,嫩蒜似的食指和大拇指,只在蟒蛇头颈的一处有力地一捏。(风情1986年第1期第47页)
对于例(3),批评者说,这是个粘连结构。[1](P90)“发电站”既是动词“安”的宾语,又是动词“发电”的主语,在“40千瓦的发电站”之后加上逗号,改成两个句子说,就取消了这种“发电站”的不合格兼职功能,可改作:我们安上了40千瓦的发电站,(发电站)发电了。
对于例(4),批评者说,“白玉般光洁的右臂”既是“抬起”的宾语,又是“伸出”的主语,似乎是兼语。但由于“抬起”不含使令意义,不能带兼语,因此,使句子杂糅了。硬把“抬起白玉般光洁的右臂”和“白玉般光洁的右臂伸出”两句糅成了一句。改法是:将“伸出”后的逗号移到“右臂”后,说成“……抬起……右臂,伸出……食指和大拇指……”。[22](P284)
其实,这两个杂糅句中动词不能带兼语,也没有必要用前后牵连的句式表达。例(3)把本是两先后相继的事件(或一个事件的两个环节)重合在一起,造成了不应有的结构纠缠:应先说“安上了40千瓦的发电站”,后说“发电站发电了”;例(4)将一句话的两种说法糅合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要么说“抬起白玉般的右臂”,要么说“伸出白玉般的右臂”。
同是“动1+名+动2”结构,兼语句与谓语延伸杂糅句的句中停顿不同。一般来说,典型兼语句不能有句中停顿,即兼职成分之后不能停顿,书面上不能有逗号。如“打发人去找他”是个兼语句,一般不能说成“打发人,去找他”。
有些谓语延伸的杂糅句,由于缺少句中停顿,看上去与兼语句相仿,而又不符合兼语句的句式要求。前后牵连的杂糅句,多是不当取消句中停顿造成的:前一个分句结构已经完整,又让句尾的宾语作下一分句的开头,造成上下句结构牵连。例如:
(5)我们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是非常雄伟的。
“大桥”是前一分句的宾语,但作者又想让它作“是非常雄伟的”主语,把两个分句硬捏成一个,结果都不通顺了。如果补出句中停顿,将两句分开说,句子就自然顺畅了。例(5)可改成:“我们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这座大桥)是非常雄伟的。”再如:
(6)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互助友爱精神是共产主义新风格的体现。
“精神”是前一分句的宾语,这里本是句尾,作者又让它兼作后分句的主语,结果造成粘连杂糅的毛病。应将两句分开说:“我们应该学习……精神,这种精神是……”。[23](P185)
以上是句中应该停顿而未停顿而造成前后牵连,因而造成了一种病态的兼语句。有时,这种前后牵连并不以兼语的形式出现,也是句中应该停顿而没有停顿造成的。例如:
(7)煎药时最好用文火,防止很快熬干而药的成分还没有溶解出来会影响治疗。
批评者说,此句硬把两个句子“粘”在一起,“怎能不拖泥带水呢”。[1](P185)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只是批评者将此句失误的原因归咎为动词“防止”没有“越位”要求,不能带兼语,则显得比较牵强,不太落实。其实此句与兼语结构了无关系,只须在句中显示停顿即可。改作:“煎药时最好用文火,防止很快熬干而药的成分还没有溶解出来,(那样)会影响治疗。”
由于兼语与杂糅都是句法结构的延伸,哪些延伸合法哪些延伸不合法,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因而也存在着一些争议。比如,有学者认为,如果第一个动词不含使令意义,就不能带宾语,否则就会造成句式杂糅。[22](P283)最突出的问题是:非使令意义动词能否进入兼语句?事实上,使令动词能构成兼语句,非使令动词也能构成兼语句。不过要真正澄清这个问题也很难,比如,汉语中有哪些兼语句?如何确认各类兼语句(包括如何确认使令意义动词)?“由于情况复杂,不可能概括无余”,[14](P48)由于语义的模糊性,在现成的归类中麻烦也不少。
值得指出的是,典型的兼语式,兼语后面没有停顿,如“我请他看电影”;但也有一种兼语式,兼语后头可以有停顿,并且可以加上复指的字眼:
(8)他有个女儿在解放军。
例(8)可以改成“他有个女儿,她在解放军”。[7]不过,改句与原句的结构并不相同。原句结构是兼语句,改句是复句。
在句法结构的规范中,有一种扩大化倾向:在这些被误评的“杂糅句”中,有的是兼语而被看作杂糅,有的本不是兼语而被看作杂糅。
汉语语法组合灵活多变,有时“动+名+动”,本是正常的兼语句,却被看作结构杂糅的病句。下面以各家批评的材料为例按兼语分类评述。
例如:
(1)一股泉水吸引着过往的行人放慢了脚步。[1](P83)
有批评者说:“乍看起来,这句话也可以说是一个述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在了一起,前一个述宾结构的宾语同时是后一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因而是个兼语句。实际上,这不是兼语句,而是粘连现象!”是把“一股泉水吸引着过往的行人”与“行人放慢了脚步”这两句话硬“粘”在一起了。类似的“语病”还有:
(2)他能拯救人类的灵魂上升天国。
“拯救”也不能带兼语。[1](P85)其实这类句子并没有什么问题,“完全属于合乎人们语言规范的标准的兼语句。”[11]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就有这样的例句:
(3)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的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
这里的分歧主要在于“拯救、吸引”是否具有使令意义。“拯救”词义中就含有使令意义,指“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24](P1584)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在句中表使动的动词,只有少数纯粹表使动义(使、叫、让、要、令、打发),多数是进入一定的句法格式之后,才有使动义的,换句话说,是句式赋予了这些动词的使动义。[9](P238)如使令型兼语句的格式“V1+N+V2”,可以转换为“V1+N,使(叫、让)N+V2”。动词“吸引”就可以进入V1的位置:“吸引行人,使行人放慢了脚步”的格式。有学者将进入这种格式的动词的“隐含使动意味”概括为“导引、导成”意义。类似的用法如“招呼我上去、说服我早点结婚、介绍袁廷发和党委书记相见、召集一批回乡的高小毕业生开座谈会、服侍他吃药”等。[11]
对于兼语句,学界确有一个认识逐步清晰的过程。《语法修辞讲话》中“宾语牵连下文”的语病就是杂糅。《语法修辞讲话》在评析“宾语牵连下文”的语病时有以下一段话:
“有些动词,如‘使、让、劝’等,容许甚至要求它的宾语兼做第二个动词的主语。但决不是每个动词都能有这个格式,能有这个格式的还是比较少数。下面的句子里的动词都是不能有这个格式的,但是作者硬给它安上了这个格式。”[21](P139)
1979年再版时,《讲话》这部分删除了初版的两个句子:
(4)教育他们彻底了解及拥护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报)
(5)组织百多个会编席帽子的都动起手来。(书)
初版评改说,例(4)该改做“教育他们,使他们彻底了解……”。例(5)该改做“发动一百多个会编席帽子的,让他们都动起手来”。“组织”不但不能有牵连下文的格式,并且用在这里意思也不对。
再版之所以要删除以上二例,很可能是认为“教育”与“组织”这两个动词之后的宾语再出现动词,不属于“宾语牵连下文”的毛病。不难看出,“教育”“组织”都可以具有使令意义,这被删除的两个句子都可看作兼语句。丁声树先生将下例看成“兼语包含连动式”,句中就是用“教育”作兼语的第一个动词的。
(6)这个胜利用最现实的生活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限正确,具体地教育了全世界劳动人民应该如何朝着美好的生活前进。[13](P121)
(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以后,要组织大家认真学习,然后要引导大家认真读点书。(邓小平文选)
再版《讲话》中同一部分保留下来的几个句子仍值得重新审视。[21](P139)如:
(8)生产积极的工人害怕和不熟练的帮工共同作一件活会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任务不能完成。
(9)这种比价使棉农再也不愁棉价的跌落,大大地鼓舞了他们放手植棉。
(10)为照顾工人们不因紧张的劳动而损坏身体健康……
《讲话》的评改意见是:例(8)该改做“影响任务的完成”或“使任务不能完成”;例(9)该把“鼓舞”改作“鼓励”;例(10)该改做“为了照顾工人们的健康,不致紧张的劳动而受损害”。[21](P140)
按句式特点,这几个句子似可视为兼语句,与“使令型”相似。分解式如:
影响任务不能完成→影响任务,使任务不能完成
鼓舞他们放手植棉→鼓舞他们,让他们放手植棉
照顾工人们不因紧张劳动而损坏身体健康→照顾工人们,使工人们不因紧张劳动而损坏身体健康
应当承认,汉语讲究简洁,因而“影响、鼓舞、照顾”这些词,更多地是用于非兼语句中。但它们带兼语成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下边略举几例。
(11)老马心想,要是真的不排,那确实要影响任务不能完成。(唐克新《炭——献给教育过我的工人阶级的父辈》,人民文学1963年第5期)
(12)应抓紧整修匯道,组织力量把停留在伐区的木材早期运到流送河中,等待春水与洪水期放运。克服人等水,水来又无材料流送影响任务不能完成的脱节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办公厅编《林业法规汇编 第八辑》第79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60)
(13)也正是这种负债心理鼓舞我继续向前走。(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以下例句,除具体标明书刊出处者外,出处均同此例)
(14)我很明白你们在苦心筹划该如何照顾我们度过五月七号这一天。(李黎《悲怀书简》第127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下例也摘于再版《讲话》关于“宾语牵连下文”这个小节。[21](P139)
(15)况且《康熙字典》在清代已有几位学者批评它错误和缺点很多。
再版《讲话》评析说,例(1)该改做“批评过,指出很多错误和缺点”。[21](P140)
其实,这一例可归入“爱恨型”,“第二个谓语表示第一个谓语所由产生的原因”。[14](P42)例(15)的兼语可以分解如下:批评它错误和缺点很多→批评它,是因为它错误和缺点太多。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例如:
(16)有了点文化,又会写几个毛笔字,梁大牙就更加神气,连朱一刀和曲歪嘴等人都有点瞧不上眼了,经常批评他们“不动脑子,没有文化”,自己倒是“文化”得像个教书先生,有了一点文化就急急忙忙地想派上用场,连吓唬带商量,硬是把几个中队长的名字给改了。
(17)有人提议搞一场“敌人长着长耳朵”的宣传运动,但阿盖尔的首领马上站起来表示反对,批评他们无权通过约束各部落的立法,因为他们不是所有部落的政府——那个政府正在美洲,尽管他们最终会同它交战。
(18)我的同胞不信任他们,批评他们对克莱思或人类都毫不关心。我想也许我的同胞们错了。很高兴我能认识你,来自奎灵诺斯的坦尼斯。我当你是我的朋友。
“照顾”一词更值得注意。既可用于使令型,如上一部分例(14),又可用于爱恨型。如:
(19)秦老师惋惜地说,这是照顾你家在北京,只有这么一个名额啦。(张承志《北方的河》)
(20)他面带满足的笑容:“乡里刚给转了正式的,照顾我身体不好。”
上节例(14)更接近于使令型——“照顾我们,让我们度过五月七号这一天”;这里的例(19)(20)更接近于“爱恨型”——“照顾你,因为你家在北京”,“照顾我,因为我身体不好”。这也说明,句式确实可以促成兼语句的形成。
第一个动词为“是”的判定型兼语句,一般不会出现语病,也不会有什么不同意见。这里仅就中学教材课文一处对原文的修改,讨论一下关于兼宾动词宾语的两可性问题,是与判定型兼语句有关的问题。例如:
(21)如果你站立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见你的视线的是闪闪鳞光,像万千条银鱼在游动……(冯志纯《现代汉语(下)》第462页,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例(21)出自《天山景物记》,原句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改句使“碧水”成为宾语中心,从而使原来的病句成了规范的句子。[25]我们认为,改句与原句都是合法的句子,所不同的是表达风格,原句比较形象,改句比较平实。原句“是……碧水茫茫”,可看成兼语句,也可看成谓词性宾语句;改句则是名词性宾语句。判断词“是”,既可以带名词性宾语,也可以带谓词性宾语。再看下边两例。
(22)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29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以“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发表演讲,并在演讲开始时用汉语发表开场白,赢得在场一片掌声响起。(《专家解读朴槿惠清华演讲:提“韩国梦”与“中国梦”相通是亮点》,2013年6月29日人民网-国际频道)
(23)斯诺登在身份曝光后曾表示,想获得像冰岛这样保障互联网自由的国家庇护,但他周一与网民对答时,称当初选择到香港而非直接往冰岛,是担心冰岛可能无法承受美国政府的压力过大。(《冰岛证实斯诺登寻庇护 父劝返美受审 勿泄叛国机密》,2013年6月19日,http://bbs.runsky.com/thread-8895728-1-1.html)
对例(22),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一是看作杂糅句。例(22)的“赢得一片掌声响起”中,“掌声”既是“赢得”的宾语,又是“响起”的主语,可将第二个谓词“响起”删去,或改作“一片掌声响起”。二是不作病句看待,也不作兼语格式理解。动词“赢得”一般带名词性宾语,也可带谓词性宾语,主谓短语“一片掌声响起”作“赢得”的宾语。
例(23)是个杂糅句,当不会有争议。“冰岛可能无法承受美国政府的压力过大”这个谓词性结构是“担心”的宾语,这个结构中,“压力”既是“承受”的宾语,又是“过大”的主语,应将句尾的谓词“过大”删去。这是因为“压力过大”这个结构不能作“承受”的宾语,“承受”只能带名词性宾语。
“有无型”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不大会有什么分歧。不过,有些句子也并不那么简单。有学者批评过下边这个“有”字句:
(24)这时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有熊庆来、华罗庚、张宗燧、闵嗣鹤、吴文俊等等许多明星灿灿;还有新起的一代俊彦,陆启铿、万哲先、王元、越民义、吴方等等,如朝霞烂熳;还有后起之秀,陆汝钤、杨乐、张广厚等等已入北京大学求学。(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批评者认为“有……等等许多明星灿灿”这个结构不合理。批评者指出,汉语中,“等等”后面若还有中心名词,对前面若干个人或事物的总括(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单面的复指成分),而这个中心名词不能是主谓结构的词组。例(24)中,“明星”是位于“等等”后面的中心名词,它后面带上“灿灿”,就成了个主谓结构词组,全句就不通了。改正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让“明星”与“灿灿”对换位置;第二种是在“明星”之前加上表比况的动词,例如“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有熊庆来……等等,似明星灿灿。”就徐迟同志原文的整个结构来看,以第二种改法为宜,这样可以与后文构成排比句。[26](P146)
这个修改无疑是正确的,只是评析似可商榷。按兼语结构理解,“有……许多明星灿灿”不无合理之处。如“他有个弟弟很聪明”就是个合法句,“弟弟很聪明”也是个主谓结构。不同的是,“有……许多明星灿灿”中,兼语部分比较复杂,第二个谓语又太简短,只有一个形容词“灿灿”,整个句子有头重脚轻的毛病。下边一例也包含“有”字兼语结构。
(25)陈佩斯让朋友打听了一下美国治疗哮喘的情况,得知加州有好几家医院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很丰富。(《甘苦寸心知:朱时茂与陈佩斯30年的兄弟情》,幽默与笑话下半月刊2012年第3期第63页)
从结构上看,此例中,动词“得知”的宾语是一个兼语结构:“加州有好几家医院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很丰富”,属于“有无型”兼语结构。只是这个兼语结构有点特别,第二个谓词性词语比较复杂,是个主谓短语——“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很丰富”。即,“好几家医院”既是“有”的宾语,又是“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很丰富”的主语。
以上两个句子是否合法,还可以存疑。值得指出的是,仅凭句中第一个动词是否具有使令意义来断定是兼语还是杂糅,从而断定句子的正误,无疑是不太切合实际的。
有时“动+名+动”,既不是兼语也不是杂糅,却被看作杂糅。这些被误评的句子,有的不是病句,有的虽是病句,但不是杂糅。下面以各家批评的材料为例按结构分类进行评述。
有的句子既不是杂糅也不是兼语,而是多切分结构。例如:
“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上,价钱也不贵。”(张洁《挖荠菜》)
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挖荠菜》,是大纲里规定的基本篇目。其中有个句式杂揉的句子: 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上,价钱也不贵。句中的“整整齐齐”一词,是“码”(堆叠)的补语,有结构助词“得”做标志,它是补充说明动词谓语“码”的结果的。同时,它又从动作的方式方面去修饰另一动词谓语“摆”,是“摆”的状语,也有结构助词“地”做标志。这样一来,“整整齐齐”一词就成了身兼二职的“兼语”,它把上引例句中的一个动补句式和一个状动句式揉合(糅合)在一个句子里,犯了句式杂揉(杂糅)的语病,不合规范。要改好这个句子并不难,只要把句子里的“地”字改为“的”字,再在它的后边添上个逗号,句子就既通顺而又不损原意了。(王彦先《〈挖荠菜〉中的一个杂糅句子》,《语文知识》第54页,1995第1期)
这种批评是以句子结构的“二分法”(即结构层次分析法,或直接成分分析法)为依据的。汉语的句法结构中,除联合结构、兼语结构、连动结构外,一般结构只能采用二分法。而这个结构,不是联合、兼语、连动,却可以三分:
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上〉
于是,将其认定为“杂糅”。这种分析看起来言之凿凿,然而,人们却并不认可这种批评,不仅近年出版的散文选本没有改动(如张守贵主编的《中国当代名家哲理散文集萃》第166-168页,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就连一向以语言推敲近乎苛刻著称的中学语文教材也不见什么修改的动静。并不是因为是名家名作,人们不愿批评不敢批评,而是因为这个句子与人们的语感并无冲突。类似的结构还有,如:
(1)蚕哥哥,慈眉善目,俯首帖耳,一任人的摆弄。它所吃的是桑叶,农妇村姑勤勤谨谨地亲手摘了桑叶,揩得干干净净地来喂它。(中国科普研究所高士其基金管委会编撰《细菌的衣食住行》第206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一个瘦女人跑来帮她的忙,气得结结巴巴地嚷着,就像一只咯咯叫的母鸡似的。(左拉著,张宝霞,峻峰译《萌芽》第97页,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3)我被一阵铁器的撞击声惊醒,窗户纸已经发白了。一看,志春姐的被子已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炕头上。(都兰,曹景中,罗绍宏《志春姐》,《新秀》第63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4)
(4)“黄鱼灿”很少被穷苦农民顶过,他气得结结巴巴地说:“这地,这地自然是成辉的。识事的快给我乖乖地滚开!”(广州郊区棠下大队 广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村史编写组编《红太阳照亮了棠下》第43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7)
这些句子,都是“动1+得+形容词重叠式+地+动2”的格式,重叠的形容词,既可靠前,作动词1的补语;也可靠后,作动词2的状语。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这类句法结构,既可三分,其实也能二分!这是个多切分结构。如《挖荠菜》中的这个结构:
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上〉
也就是说,“整整齐齐”虽可作动词2的状语看待,其实并不是动词2的直接成分,是动词1与“整整齐齐”构成动补短语后再与动词2组合,是一个动补短语作状语的多层短语。原来这一类并没有结构杂糅的毛病,这个“动1+得+形容词重叠式+地+动2”的格式的第一层是偏正(状中)结构,第二层是动补(心补)结构。
既不是杂糅也不是兼语,而是插说语。例如:
(5)黄经理的副手,也就是后来的富翁之二严甸仲也是个敢作敢为的汉子。(《故事天地》第43期第14页)
(6)幸亏260年前荷兰国一位看门老头子,叫做列文虎克先生把它发现出来。(高士其《细菌的衣食住行》,引自《大学语文》第197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有学者认为这两例是“杂糅”的语病。下边是批评者的分析。
例(5)中,“富翁之二严甸仲”是第一个“是”的宾语,又是第二个“是”的主语,似乎成了兼语。但“是”只表判断,不含有使令意义,不能带兼语,因而此例犯了把“……也就是后来的富翁之二严甸仲”和“后来的富翁之二严甸仲也是个敢作敢为的汉子”两句硬揉(糅)成一句的毛病。改法有二:可在“……严甸仲”后边加个逗号,使成两个分句,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宾语省略;或删去“也就是”三字,让同位词组“黄经理的副手,后来的富翁之二严甸仲”作全句的主语。例(6)中,“叫做”不含使令意义,因此,在一个句子中,它的宾语不能同时做后边动词的主语。此例将“叫做列文虎克先生”和“列文虎克先生把它发现出来”两句混成一句了。有两种改法:可在“列文虎克先生”后加一个逗号,使成两个分句;也可在“列文虎克先生”后加一个“的”字,让“荷兰国一位看门老头子,叫做列文虎克先生的”作主语。[22](P286)
这个分析明显存在着批评不实之处。且不说这两例读起来意思上是明白无误的,仅从结构上看,这两句也是合乎语法的。这两个句子包含有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语中的插说语。例(5)的“也就是后来的富翁之二严甸仲”,例(6)的“叫做列文虎克先生”都是插在句中“表达某种附加意思”的插说语。[12](P331)下边两例加点部分是表注解性插说,不是兼语的谓语:
(7)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
(8)在这本《山塘古诗词》收录的作者中有帝王康熙、乾隆,有历代著名诗人如白居易、范成大、文徵明、唐寅、张凤翼、王穉登、汪琬、沈德潜、毕沅、石韫玉、舒位、赵翼、曹仁虎、王昶、黄景仁、陈维崧、姚承绪、姚燮、顾禄、袁学澜、俞樾、曾朴、柳亚子、陈去病、金松岑、高旭、李根源、范广宪等,也有词坛名家如纳兰性德、郑文焯、吴梅等,群星灿灿。更有许多诗人名不见经传,乃至贫家才女、佛门释子以及佚名作者,他们的作品同样亦熠熠闪光。(徐文高,等编注《山塘古诗词》第1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王力先生在解释兼语式(递系式)时说,递系式中包含有两次“连系”(两个主谓结构),“两个连系可以紧缩为一个句子”。例如“我叫他马上来”,“我叫他”是第一次连系,“他马上来”是第二次连系,这个句子是两次连系(即两个主谓结构)的紧缩。[10]这种说法不一定合理,但也说明兼语句与紧缩句不无关联。复句的紧缩与兼语的紧缩完全不同,分界是清楚的。有些被指为杂糅的兼语句,其实既不是杂糅也不是兼语,而是复句的压缩形式。例如:
(9)屋子时显得很平静,灯光映着粉红色窗帘在晚风中微微掀动。(《雨花》1986年第2期第36页)
(10)此刻,前面发出清脆的一响惊醒了她!(《中华传奇》1986年第3期第6页)
批评者认为,例(9)中“映着”不含使令意义,而“窗帘”既是“映着”的宾语又是“掀动”的主语,这就犯了把“灯光映着粉红色窗帘”、“粉红色窗帘在晚风中微微掀动”两句糅成一句的毛病。改法是:可在“……窗帘”后加上一个逗号,也可在“灯光映着”后加上一个“的”字。[22](P285)例(10)可简缩成“……发出……一响惊醒了她”。“一响”成了“发出”的宾语和“惊醒”的主语,似乎是兼语,但“发出”不含使令意义,不能成为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因而此例也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此例是把“前面发出清脆的一响”和“清脆的一响惊醒了她”硬糅成了一句。有两种改法:一是在“……一响”后加上逗号,使一句成两个分句,让后一分句“惊醒”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宾语“清脆的一响”省;一是在“发出”后加个“的”字,“一响”作全句的主语。[22](P283)
我们觉得,这两个句子没有问题:
屋子时显得很平静,灯光映着粉红色窗帘(,)在晚风中微微掀动。
此刻,前面发出清脆的一响(,)惊醒了她!
以上两例,批评者也认为可加逗号。其实这个逗号在书面上是可有可无的。不错,逗号,表示句中停顿,也可表示分句间的停顿。但书面上没有逗号的地方,朗读上不一定就没有停顿,否则,就无法理解名词连用的非主谓句与紧缩复句了。前者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还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后者如:“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11)玛丽安妮指一下地上的两个皮箱是她的。(译著《女杀手之吻》第94页)
批评者说,此例是把“指一下地上的两个皮箱”、“地上的两个皮箱是她的”两句糅成了一句。在“动+名+是+名”这类结构中,如果“动+名”所构成的词组不能作主语的话,那么,除表心理活动、感知、以及“证明”、“说”之类能带主谓词组作宾语的动词可以带“名+是+名”组句之外,其他动词(如“走”、“指”、“接”、“写”……)是不能带“名+是+名”组句的,否则就会造成句式杂糅。可在“是她的”前边添上“示意”之类的词语。[22](P287)
例(3)可能顺畅度低一点。批评者没有采用加逗号的改法,实际上也可以在句中加逗号,改作:“玛丽安妮指一下地上的两个皮箱,(说皮箱)是她的。”后一个分句主语承前一个分句宾语省。虽然添加逗号后仍有语义空白需要填充,但我们觉得,在一定的对话语境中,这一句不添加相应的词语表达也基本是清楚的。
既不是杂糅也不是兼语,而是用词不当。例如:
(12)找出下列句中加“·”的词是介词还是动词。(胡瑞芹《现代汉语语法》第104页)
批评者说,此例可简缩成:“找出……词是介词还是动词”。其中“……词”是“找出”的宾语,又是“是……还……”的主语,似乎成了兼语。然而“找出”却不含使令意义,不能成为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因而此例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实际上它就是把“找出下列加‘·’的词”和“下列加‘·’的词是介词还是动词”两句硬糅成了一句。改法是,可改“找出”为“说明”,让“说明”带主谓结构“……词是……还是……”为宾语;或删去“找出”。[22](P283)
此例确实存在一定的语病,但不是杂糅,而是动宾搭配不当。加点的词很明确,无须“找出”。去掉“找出”,或者将“找出”改成“说明”句子就顺了。还可将“找出”改为“指出”。“指出”与“说明”一样,都可带谓词性宾语。
动词“不乏”表示肯定意义,与“有”重合连用时,可以带兼语结构。由于“不乏”用法的复杂性,也会造成语病,包括前后结构牵连的毛病。
“不乏”,动词,“不缺少,表示有相当数量:不乏其人、不乏其例”。(《现汉》第6版)值得一提的是,“不乏”是用否定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肯定性的意义:它是对负面意义的否定:“缺少”,即不够,“不缺少”,不是不够!——“表示有相当的数量”。
“不乏”与后续词语组合的谓词性结构,既可作短语成分,也可作句子的谓语。例如:
(1)陆续写出一批在今天读来仍不乏真知灼见的理论文章。
(2)法国对以色列新政府的纲领采取了慎重而又不乏期待的态度。
(3)在这些导游人员中,不乏学历高深者。
(4)他的性格中不乏西北人特有的直爽。
(5)秋阳之中不乏几分宜人的恬静。
例(1)“在今天读来仍不乏真知灼见”,例(2)“慎重而又不乏期待”都是句子的定语。例(3)至例(5),是用“不乏……”结构作谓语的句子。所谓“不乏”句,是指以“不乏……”作谓语(以“不乏”作谓语中心)的句子。
一般来说,在“不乏”句中,动词“不乏”之后多是名词性宾语,如例(3)的“学历高深者”,例(4)的“西北人特有的直爽”,例(5)的“几分宜人的恬静”。例(4)(5)的宾语中心语本是形容词“直爽”与“恬静”,而在句中已成为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中心语。谓词的述谓性受到抑制,而转化为名词的指称性功能,即传统所说的谓词性词语的名物化用法。再如:
(6)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从来就不乏爱。
(7)荒诞中不乏启迪,调侃中透露着洒脱。
(8)嬉笑中却绝不乏慈祥。
(9)忽儿现实,充分显示了她的知识、记忆力和思想的敏锐性,且不乏幽默。
(10)打破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话,作家虽然崇高,也不乏伟大,但细细想来,有点无奈,有点忧伤,还有几分清醒。
这几例作宾语的都是谓词,但仍是名词性宾语。有的是动词,如例(6)的“爱”,例(7)的“启迪”;有的是形容词,如例(8)的“慈祥”,例(9)的“幽默”,例(10)的“伟大”。
如前所述,动词“不乏”表示的是肯定性意义,因此,当后续宾语是谓词性词语时,这个谓词性宾语的述谓性就会被有所激活,或者说,造句者关注的重心本不在动词“不乏”而在动词之后的谓词性宾语上。这样一来,动词“不乏”的带宾功能有所淡化,但语义功能得到明显加强,“不乏”主要表示委婉肯定意思。“不乏”之后的宾语更趋于谓词的述谓性。例如:
(11)这又是一个个性极强的女孩子,聪明、好动,又不乏调皮。
(12)他们外表粗鄙却不乏善良,幽默而不乏真诚,即使耍点小聪明、存点小心眼也无大过。
(13)在壮阔宏博中突现人物,泼墨豪放而不乏细腻精致,成功借鉴戏曲写意手法用于记实载体之中,使之成为一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话剧。
(14)这里的人们粗犷豁达,也不乏灵敏聪慧。
(15)实践中由优变劣的企业不乏存在。
(16)本刊现任主编曾经问我能否给《读书》写一篇谈谈行文失检之类的问题的稿子,因此就在手头的现成材料里抄几段寄给《读书》,以践宿诺。其中不乏冷饭新炒,理合声明。
(17)他对抗战期间所谓“大后方”的种种情况知之甚详,特别是关于当时美国对华政策和美国派驻在重庆的军政人物之间在政策上的矛盾,不乏深入了解。
(18)对此,人们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其中不乏认定此举无异于“拔苗助长”。
(19)其中不乏花一笔钱就能买个响亮的牌子,然后坐地收银,那还讲不讲质价相符了?
这几例也是谓词性词语作宾语,但这些宾语的指称性较弱,述谓性较强。有的是形容词性的,如例(11)的“调皮”,例(12)的“善良”,例(13)的“细腻精致”,例(14)的“灵敏聪慧”;有的是动词性的,如例(15)的“存在”,例(16)的“冷饭热炒”,例(17)的“深入了解”,例(18)的“认定此举无异于‘拔苗助长’”,例(19)的“花一笔钱就能买个响亮的牌子,然后坐地收银”。例(19)结构更复杂,“不乏”的宾语是个复句结构,其述谓功能更强。
由于“不乏”带宾功能的弱化,这就带来了两种变化。一是“不乏”可能与“有”同义叠加,二是“不乏”后续结构述谓功能的强化,而出现谓语结构的延伸。这后一种变化也与前一种变化密切相关。
“不乏+有”事实上有两种组合方式:一是“不乏+(有X+名)”,如:不乏有志青年、不乏有得之见、不乏有害气体、不乏有天赋的球员、不乏有生活气息的情节(不乏其人、不乏其事、);二是“(不乏有+名)”,如:不乏有那么一点隔阂、不乏有像范仲淹那样由忧国忧民而忧君的仁人志士。后一种结构中,“不乏”与“有”互为羡余成分。如“不乏有那么一点隔阂”是一种羡余说法,要么说“不乏那么一点隔阂”,要么说“有那么一点隔阂”。再如:
(20)即使在封建社会,仍不乏有以天下为己任、敢于为民请命的官吏,留下了一篇篇“独步清流”、“出污泥而不染”的尚廉佳话。
(21)那里的眼镜品牌上千种,批发价也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不乏还有很多名牌,如精工、暴龙、依视路、雷朋、奔驰、保时捷、古驰等。(潘洁《洋品牌眼镜被曝价格垄断》,国际金融报2013年7月25日第2版)
例(20)是“不乏”与“有”的邻近性重合。例(21)的叠加很特别,也更有意思,“不乏”与“有”之间不仅重合,还插入了一个递进性副词“还”,这似乎从另一侧面表明,“不乏”与“有”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是重复多余:在“不乏还有……”中它们各有分工,“不乏”表肯定,“还”表递进,“有”表存在。
在动词“不乏”与动词“有”重合用法中,出现了一种与“有无型”兼语句相同的句法格式,即“不乏有”的宾语同时是另一个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
(22)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首大乐曲中,不乏有人在弹奏着不和谐的音调。
(23)目击这一切的人,全都噤声地看着眼前这华丽辉煌的光影之乱舞,其中也不乏有人是纯粹抱着“美与善之间本就毫无关连”的心态,兴味盎然地观赏着这幅凄美的景象。
(24)在布朗胥百克公爵旗下的军官当中,不乏有人亟欲回避与莱因哈特一派之间的全面冲突。
(25)这一类人,在根本上是以对“文人”这一城堡的断然舍弃为前提的。他们中间,虽然也不乏有人发表“挣够了钱再回来”的宣言,但届时能不能脱身本来就是未定之数,至少需要到时候才能证明,所以现在可以略去不计。)
(26)这段附言加得很好,因为苏菲亚在中国近代及“五四”前后影响弥深,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前驱者之中不乏有人以苏菲亚自命,如秋瑾等皆是;故而苏菲亚的勇烈行为,对于中国早期妇女解放运动有过一定的启蒙作用,但暗杀作为一种盲动行为,并不能撼动盘根错节的专制统治。
(27)他的这些活动,尽管伴以蛊惑人心的言词蒙骗了一些岛内同胞,但也不乏有人看到它对祖国统一的危险性,看到它对两岸关系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害。
一般用法之外,“不乏”偶有处于正误交界地带的另类用法:或接近于不规范用法,或接近于常规用法。例如:
(28)竟出租给了小商贩,当了宿舍兼仓库,这种情况在北京其他小区也不乏见。
(29)的确,若不是慕将军决定修路而在格尔木河西畔从骆驼上卸下六顶帐篷,就不乏有这座柴达木新城格尔木。
(30)眼下,各地都在召开人大、政协两会,如果我们的代表与委员都能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多一些质疑的精神,多一点监督的勇气,那么各级领导与部门承诺与践诺的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因此,类似旧报重读式的看似温柔却不乏严厉的追问不妨再多一些。(尹于世《不妨多一些旧报重读式的追问》,文摘报2014年1月16日第1版)
例(28)例(29)是语义上的问题,更接近于不规范。根据句义,例(28)的“不乏见”是“不少见”的意思,这是以字释词,望文生义,“乏”有“缺少”的意思,于是将“不乏”误解成“不少”。例(29)将“不乏有”用成了“没有”、“不会有”的否定性意思,这也是一种误用。如前所述,“不乏”是用否定形式表达的委婉肯定,“不乏”没有否定的意思。
例(30)是结构上的问题,也许不能算很地道的语病。“不乏”所在的句子是个主谓句:
类似旧报重读式的看似温柔却不乏严厉的追问 || 不妨再多一些
主语部分是个多重偏正短语:
(类似旧报重读式的)(看似温柔却不乏严厉的)追问
请看靠近中心语的定中结构:
(看似温柔却不乏严厉的)追问
这样分析,这个句子基本是通顺的,只是读来多少有些拗口。原来,“不乏……”似有歧义:在定语部分,“看似温柔却不乏严厉”,“不乏严厉”与“温柔”形成对比,即“温柔却也严厉”;同时定中结构中又隐含动宾关系,表示“不乏……追问”的意思。这后一种理解虽可以忽略,但由于“不乏”常带名词性宾语,人们在试读中,难免会将“不乏严厉的追问”看成一个直接组合,或者说,“不乏……追问”的动宾关系多少会干扰人们对“不乏严厉”这个结构的认同。
总之,在当前的汉语规范中,人们对杂糅句的规范存在着两种误判:一是将正常的兼语看成杂糅,二是将既非兼语也非杂糅结构也看成杂糅。两种误判中,既有将正判为误的,也有将此类错误判为彼类错误的,还有正误难辨的中介现象。不过,杂糅句与兼语句之间所存在的瓜葛,还主要是因人们认识差异而造成的一些意见分歧。
参考文献:
[1]郭德润.汉语常见句型的用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姚美玲.唐代墓志词汇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7]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四)[J].中国语文,1952(10).
[8]陈亚川、郑懿德.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9]吴竞存、梁伯枢.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10]陈建民.论兼语式和一些有关句子分析法的问题[J].中国语文,1960(3).
[11]崔应贤、盛永生.简论“兼语式”的范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3).
[12]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3]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4]吕冀平.复杂谓语[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8.
[15]史有为.混沌性:“我喜欢他老实”[J].汉语学习,1988(2).
[1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7]刘月华、潘文娱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18]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9]江天.现代汉语语法通解[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
[20]史存直.论递交式和兼语式[J].中国语文,1953(03).
[21]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22]曾福生.语句正误辨[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3]张静.语言的学习和运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24]张寿康、林杏光.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5]曹石珠.词语的锤炼与语言事实的选择——从冯志纯《现代汉语》说起[J],怀化师专学报,1998(4).
[26]韦一心.对《哥德巴赫猜想》中几个句子的评改意见[A].北京市语言学会编.语文知识丛刊(1)[C].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