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孤独感研究

2014-03-25 08:49张丽美
关键词:文科生独生子女思维

张丽美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孤独感是当前大学生中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之一,研究大学生孤独感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可为避免或减少诸如此类的不良行为,提供经验教训和实践案例,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更有利于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本次调查以贵州省四所省直高校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3份,有效率为96.6%。在有效问卷中,感到自身在大学期间孤独的问卷为55份。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经常(或一直)感到孤独的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占样本数的11.5%(在课题设计上,已设定偶感孤独者不属于孤独者群体)。为避免问卷调查的缺陷,在问卷调查结束后,笔者还对感到孤独的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入访谈,以深入了解其心理动态。

一、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统计调查发现,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孤独感受所学专业、地域、与父母生活的时间长短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

(一)非文科生孤独感相对较强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在55个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孤独者群体中,文科学生只有5个,占比9%;其他50人分属理科、工科、农科等专业,占比91%。在深入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文科生思维活跃,情绪容易转移,非文科生所从事活动的专业性强,而且长期的学习训练导致其思维方向感太强,不易转移注意力,故其不擅长排解不良情绪。可见,孤独感与个体的思维习惯或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有人说知识决定命运,也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此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此说法改为:思维决定情绪。从孤独样本的专业分布来看,文科生的孤独感程度明显低于非文科生的孤独感程度;从孤独者的数量分布来看,文科生大大少于非文科生。可以从学生思维和专业学习方式剖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非文科生,尤其是工科、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学生,长期学习定律化的知识,与机械或实验室等无情绪反应的对象打交道,其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模式化程度,远远高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1],相应的,他们思维的模式化程度也比较高。文科生的学习内容虽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但是文科教育讲究博大精深,然后才是专业研究,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多强调的是博,因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模式化思维相比活跃性思维,前者更易陷入某种极端,在遭遇某种困境时,不如后者那么洒脱。就如孤独体验,活跃思维的人会直接用其他情绪去掩盖或者抑制其增长,有意或无意地排解孤独体验,因而不易长期或经常有孤独感体验。

(二)地域差异感会导致产生孤独感

出生并成长于农村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明显强于成长于城镇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55个孤独样本中,出生并成长于农村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有38人,占比69.1%;其中出生在西部农村的有27人,占比49.1%。

大学一般设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而贵州省省直大学均设在省会贵阳市。相比农村来说,贵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要发达得多。这样一个直观的环境影像,对于第一次接触并在此生活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学生来说,视觉冲击力以及文化不适性是比较大的。来自落后地区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虽然自小生活在农村或小城镇,但一直是家庭关注的重点,其各方面需求都能从家人那里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这种氛围里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一旦进入经济发达的城市,独自开始自己的生活时,便会发现自己其实很普通,甚至不如其他同学。现实中的普通与曾经的优越感之间形成的落差,使他们感到羞愤、失望、自卑,无所适从,孤独难耐。另一方面,十几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众星捧月式的生活环境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亲人对自己的科举式洗脑:上了大学后,能闯出一番事业,光耀门庭,改变或改善家庭境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逐步认识到,社会竞争激烈,就业难,周边的同学都是自己隐性的竞争对手,而自己的能力并未超出他们。这样的希望和反差,会加重他们的思想压力,而多年来,在家长的庇佑下,他们已经习惯了凡事均有人替他们出头,面对压力,他们不会排解也无力排解。过度自尊与过度自卑的矛盾心理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他们难以融入大学生活,难以接受现实。这正是其孤独感强的重要原因。

(三)留守独生子女大学生孤独感程度较重

在访谈中,孤独感强的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成长中有一个共同特征:父母常年不在身边。60%的访谈对象的父母一直在外省(市)谋生,其一年与父母见面的次数不超过3次。35%的访谈对象的父母工作繁忙,朝九晚五,一天中很少有时间与他们沟通交流。可见,在90后独生子女孤独者群体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的缺位是普遍现象。调查小组深入调查了这一群体对自小陪伴他们成长的长辈对其情感的评价,对此,55人中有46人选择了“毫无原则的关爱”。毫无原则的关爱换一句话说就是溺爱,更直白一点说就是放任不管。而关于对“自己做错事后,长辈对自己的态度”,55人中有34人选择了“吼骂”。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人的习性,即价值观、处事能力、处事方式等,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慢慢内化而成的,其中监管人的言行举止对其的影响最大。不论是毫无原则的关爱,还是管教孩子时简单的吼骂,都难以使孩子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更无法培养其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调查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在遭遇挫折或阻碍时,有46人选择的处理方式为“吵骂”与“放弃”。

这群父母角色缺位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发泄其负面情绪时,2/3的人选择爆发或忍受并不再接触曾经给其造成伤害的媒介。选择爆发的孤独者,其爆发力会波及周围的人,并给人留下危险的印象,他人为了自保,也会选择不与其交往。这就无形中将自己孤立起来,增强了自己的孤独感强度。而选择忍受并不再接触曾经给其造成伤害的媒介的孤独者,就像一只乌龟在面临威胁时躲进龟壳一样。较之前一种人,这是主动隔离人群,更加重了自己的孤独感。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缺失,是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会排解孤独的重要因素。

二、孤独感的社会特征

调查统计发现,感到孤独的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中,弱孤独感者往往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感到孤独的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当其临近毕业时,其孤独感往往表现得更加明显。

(一)弱孤独感者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有助于思维发展,广泛的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见识,提高人们的处事能力。调查发现,孤独感强度较弱者喜欢阅读人物传记,农村独生子女大学生少有阅读习惯,其平时主要浏览一些消遣娱乐性书籍,如武侠、言情等;从文学作品储备量来看,文科独生子女大学生远高于非文科独生子女大学生,城镇独生子女大学生远高于农村独生子女大学生。由此可见,孤独感强度与阅读习惯成负相关关系。这与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同:在弱孤独感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有89.34%的人喜欢阅读,而孤独感强的独生子女大学生(55人的孤独者群体)中,只有4%的人喜欢阅读。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等人文书籍,具有明显的排解孤独的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增强人们转移思维的活力,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二)孤独感在临近毕业时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55个感到孤独的被调查学生中,大一的独生子女大学生6人,占比10.9%;大二的独生子女大学生11人,占比20%;大三的独生子女大学生15人,占比27.3%;大四的独生子女大学生23人,占比41.8%。由此看来,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其年级的升高呈正比,即随着年级的升高,感到孤独的人数逐步增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年级越高,其就业压力则越大。在访谈中,问及就业、生活压力等容易导致孤独感变强的因素时,大一的6个独生子女大学生还沉浸在结束了三年的苦闷高中生活后的放松中,对就业压力的感知并不明显;大二的1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自由的大学生活后,开始与自己周围成绩或其他方面比较强的同学进行对比,对比后的落差往往使他们很烦闷,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懒散或无能,而是选择到网吧去消遣,玩不用思考的游戏,看电影等,而一旦他们回到现实中,这种无力感便会更加强烈,于是他们继续选择网络消遣以逃避,如此恶性循环,终至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大三的学生开始有了直接的就业的压力,开始明白一旦毕业后,自己直接面临的便是何处安身的问题[2],他们认为经济问题并不是最大的压力,实在无钱用时可以向父母开口,但是这种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事情,使他们倍感苦恼(自尊心难以忍受毕业后向他人要钱用);大四的学生则直接面临就业的压力。在找工作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多种挫折,有的同学甚至是出生以来第一次面对别人对自己的直接拒绝或者否定。与此同时,学校里有同学却找到了如愿的工作。这样的差距,让他们觉得大千世界,无他们的安生之地,父母供自己学了四年大学知识,自己却没有立足社会之能。这样的挫败感,使这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尤为强烈。即使在采访中,他们也难以抑制自己对社会的抱怨,以及对自己过往生活的懊悔。就业失意带来的强烈不安和挫败感,是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高年级孤独感最强的主要原因。

就业压力导致孤独者增多,这说明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减压的重要性。针对这个问题,调查小组采访了几所高校的一些就业指导人员,包括就业指导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他们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偏重于如何择业、如何签订劳动合同等,却忽视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减压,即求职中和求职失败后的心理调适。

孤独感本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心理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就是针对大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疾病而设置的课程。目前,贵州省部分省直高校虽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已经开设该课程的学校,实行的是一百多人合班上课的方式,所授内容也只是心理健康常用知识,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影响不大,效果不是很明显;并且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只在大一开设,大二后就不再开设。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所面对的压力源比较少,自然也就意识不到这种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到大四,其压力源不断增多,当学生真切意识到这种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学校偏又不再开设这门课,致使该课程的开设偏离学生实际需求,形同虚设。另外,当前不少高校有关此方面课程的专业师资极度匮乏,即使已经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基本上都是随便找一些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之类的老师来充任授课教师。此种状况的存在,十分不利于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所有这一切,都加深了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中孤独者群体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毛雪松,于心美.中国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研究,2013(2).

[2]陈卓,李清富,王乔.浅析“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6).

猜你喜欢
文科生独生子女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文科生的科学传播之旅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