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2014-03-25 08:49陶丽萍
关键词:巴人资源文化

陶丽萍

(武汉轻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巴文化”是古代巴人在长江三峡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经过数千年的生息繁衍,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丰富的、原生态的文化资源,诸如宗教、建筑、歌舞、服饰、手工艺、饮食和生产方式等,既与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保留有自身的独特民族性、地域性。在全球文化趋同性不断增强和打造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大背景下,富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巴文化,不仅能够满足多元化文化消费的需求,而且是发展长江三峡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极具文化、经济、社会和审美等多重价值。

一、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的基本内涵

巴文化起源于鄂西清江流域,主要位于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远古巴人多居楚之边鄙,“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啙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1](P97)因此,祭鬼祀神的巫术活动盛行。与之相伴,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事鬼神的宗教职业者——“梯玛”。在巴人的祭祀、驱鬼、求雨、婚嫁、治病、请愿、还愿、求子嗣、解纠纷、占卜、丧葬等活动中,全部都必须有“梯玛”的参与,呈现出浓重的巫文化色彩。在祭神活动中,他们常常载歌载舞以迎神降神,“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2](P65)伴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巴文化不断与周边其它民族进行文化融合与交流,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合多元文化,同时又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加之特定的山区环境和水居生活,以及巴人的“白虎”图腾崇拜,造就了巴文化自然淳朴、勇猛强悍、率直豪放、外露的独特风貌。具体包含以下方面:

(一)宗教文化

巴人经历过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巫术信仰阶段,逐渐发展为多神崇拜,其中以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

图腾崇拜是一种维系和发展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远古巴人是一个以多种动物为图腾崇拜的民族。由于三峡地区盛产“白虎”与“蛇”二物,巴人“白虎”、“巴蛇”的崇拜之风尤为盛行。巴人素以“白虎”为图腾信仰,将“白虎”作为宗族族徽,表达其对勇猛、力量和仁义的追崇。作为一种图腾信仰,白虎在巴人的文学艺术创作,乃至各方面的现实生活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如《向王天子显圣》、《廪君化白虎》等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便反映了远古巴人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

祖先崇拜在巴地也十分盛行。在土王祠、三抚宫、八部神庙、向王庙里均供奉着巴族的祖先神灵,而普通人家则主要供奉家庭祖先灵位。

此外,还信奉与自然、劳动、生活相关的各种“万物神灵”,如土地神、梅山神(狩猎神)、五谷神、四官神(牲畜保护神)、张五郎(猎神)等,[3]表达出一种独特的宗教崇拜心理。

(二)独特习俗

在巴地民间,与盛行的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相关联,衍生出繁杂多样的民间习俗。如生育习俗有送祝米、打喜等;婚俗有哭嫁、坐十友席、陪十姊妹、拦车马、升号匾、抢床等;丧礼有跳丧、踩丧、散花、送烟蒿、回灵等。[4]

(三)居住文化

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相适应,巴人在建筑上形成了中国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集中体现了巴人的创造与生活智慧。

巴文化是一种山地文化,巴人所选住址追求与环境结合,他们因势而建,架木成居,俗称“吊脚楼”。巴人的“吊脚楼”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营造技术,大都巧妙借助自然,随机相宜排列,或依山顺势,层叠而上;或沿沟环谷,生动活泼;或绕弯淄脊,错落有致;或雄居山腰,气势壮观,表现出极强的动感。而且,檐壁、栏杆上雕梁画栋,具有很高的绘画与雕刻艺术价值。代表性建筑有唐崖土司皇城、土司城、大水井遗址、彭家寨、土家族山寨、鱼木寨等。

(四)歌舞文化

依山傍水,崇尚巫鬼的巴人,特别能歌善舞。他们“以歌言情叙事、教诲应酬、抑恶扬善”,[4]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民歌内容丰富多彩,从生老病死到喜怒哀乐几乎都成为歌唱的内容,可谓无事不可歌。且民歌种类多样,有仪式歌、时政歌、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和儿歌六大类。[5]

巴人歌唱时喜边唱边跳,舞姿优美独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内容上主要有三类:一是反映日常劳动与生活的舞蹈,如表现原古先民生活与民俗的《茅古斯》;二是表现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如祭祀神灵的《摆手舞》,丧葬仪式上的《撒尔嗬》;三是反映节令习俗的舞蹈,如《跳马武》等。

此外,巴人的戏剧和曲艺也十分丰富。其戏剧整体上简单粗陋,但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剧目繁多、唱法独特,有茅古斯、柳子戏、傩堂戏、荆河戏、秀山花灯戏、酉剧、南戏、土地戏、包谷灯戏和堂戏。[6]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堂戏”。巴人曲艺以“南曲”最为出名。另外还有花灯、鄂西竹琴、利川小曲、三棒鼓、满堂音、恩施扬琴、渔鼓和五峰吹锣鼓等。[6]

(五)饮食文化

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富饶的土地,巴人形成了以粗粮为主食、以各种野生动植物原材料为菜肴、喜酸辣、爱茶酒、独具特色的原生态饮食文化。巴人主要以本地生产的各种粗粮为主食,如玉米、土豆、红薯等。著名习俗有吃蓑衣饭、社饭。

巴人饮食具有喜酸嗜辣的特点。他们常将各种蔬菜制成酸菜,将猎捕、渔猎的各种野禽、野兽、鱼等荤食进行腌制、烟熏。长江三峡地区还盛产茶叶,品质独特,制作精良,形成了巴人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特别是喝四道茶、油场茶、罐罐茶的习俗尤具特色。此外,巴人的酿酒技术非常精良,主要有苞谷酒、糯米酒和砸酒,具有浓郁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

二、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长江三峡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总体上巴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与利用起步晚,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活力不强,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

(一)整体宏观规划与投入缺失

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对巴文化资源总体价值的整体把握,没有及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巴文化产业布局、产业重点进行科学规划,保护与利用规划相对滞后;“一些地方仍然习惯于孤立地发展旅游,且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林业、文化产业等缺乏有效联结,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建立,产业联动不够”;[7]缺乏行业和地区的统筹规划与合作,文化资源未能实现有效整合,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文化市场无序、甚至恶性竞争现象层出不穷。

(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不高,产业链较短

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歌舞表演娱乐或浅层次的旅游景点开发等方式上,对巴文化缺乏深度挖掘。相关的文化产品亦较单一,经营分散,方式单一,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缺乏后端产业链的延伸,没有形成相应的巴文化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强。

(三)产品市场运作乏力,集约化程度不高

没有确立并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运作体制、机制,各地在对外宣传推广上往往各自为政,手段落后,产品知名度较低,依旧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门”的粗放型经营阶段,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规模大、实力强的文化企业较少,特别是缺少大型主导性文化企业团体。部分文化单位的性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企不分、企事不分,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8]

(四)体制、机制性障碍明显

文化、旅游与建设、环保、农业等其它部门之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存在职责不清,管理交叉的问题。多方面行政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影响了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协同发展。此外,资本投入渠道狭窄,企业经营机制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产业市场发育迟缓,品牌影响力较低。

(五)公众参与度不高

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起步较晚,大多停留在小范围的精英群体内,当地普通居民和社会力量的公共参与度明显偏低。而且,在目前开发利用的文化产品项目中,资源共享方式普遍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展示,缺乏受众与文化项目的良性互动与体验,趣味性与感染力不强。

三、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一)物质类巴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

1、原生态遗址开发模式

又分为遗址集群模式和历史文化街区模式。

遗址集群模式。遗址主要指考古发现的巴人居住地或与生活相关的种种遗迹。在三峡地区分布有大量的远古巴人文化遗址,其中以长江沿岸的夷陵区、秭归县、宜都市最为集中。代表性的遗址主要有宜昌的中堡岛、路家河、白庙子;秭归的朝天嘴、鲢鱼山;宜都的红花套、石板、城背溪。可因地制宜,对这些分散的遗址进行“借景”式开发,即借助长江三峡地区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进行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开发。以宜都红花套遗址为例。红花套东、西、南为长江、清江环抱,环境优美,区域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著名的“柑桔之乡”。巴文化遗存即坐落在长江沿岸的西陵峡出口处(约30公里处),留存有大量原始泥片贴塑的陶器、石器、丰富的动物残骨以及房屋基址。可以直接对遗址区进行整体保护,并仿建观赏性房屋建筑,陈列相关历史器物,建设富有远古遗韵的遗址类“博物馆”。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即对巴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保护,尽量原汁原味地恢复古建筑、古街区和名胜,同时将鲜活的民间文化内容注入期间,通过商业化运作,打造成为集文化展示、演艺欣赏、购物休闲和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化民族特色街区,实现文化资源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如可以龙潭河山水作为自然生态背景,以展示、体验土家族生活、文化为核心,对彭家寨土家吊脚楼建筑群和原汁原味土家族风情文化进行整体保护,分别建设诗意田园观光区、土家生活体验区,巴楚文化寻根区,打造融汇田园观光、购物美食、科考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中国土家民俗村寨。[3]使其成为巴土民间艺术的传习地与风俗民情的展示点。

2、专题特色旅游模式

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巴文化在田野、山乡等原生态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保存完善。可根据三峡地区巴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等不同特色进行统一规划,在深度挖掘利用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谋求错位发展,分区域开发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游、民俗风情体验游、体育竞技游、农家乐等系列专题旅游,打造特色精品旅游。如依托清江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在宜都市和长阳县内,对清江沿岸大水井、鱼木寨、土司城、坪坝营、水杉王、龙船调、摆手舞、女儿会等古村落遗址、各种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进行系列开发,打造清江文化特色。还可建设巴文化记忆广场,打造融传统巴人建筑、园林、饮食、歌舞、服饰、工艺品展示和营销于一体的特色民族文化空间,整体展示巴文化。

3、物化产品开发模式

为保证正常生产和生活需要,古代巴人创造了大量的生产、建筑、饮食、服装、手工业等物质文化。在三峡地区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这些文化延续发展至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保存价值,具有较大的物化产品开发空间。

对于巴文化资源的物化产品开发,可围绕商品的生产、加工、演示、表演、文化交流、出售、饮食等内容,开发传统工艺品、旅游产品、文艺产品和土特产品等系列地方特色产品。如对土家人独特的手工技艺进行开发,生产布艺、织锦、刺绣、挑花、绣花、印染、制陶、剪纸、奇石雕刻、木雕、藤竹编织等产品;将饮食文化打造成各种土家特色佳肴和风味特产;进行艺术创新,将土家风土人情、自然风光进行展示、音像录制和教学,打造富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二)非物质类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1、主题公园模式

即以各类巴文化为主题,有机融合其它相关系列配套项目,采用人工方式,聚合巴族民族风情、民间艺术或民族建筑于一园,从不同角度展示巴族文化,创建民俗风情类、缩微景观类、动物景观类、主题游乐园等个性化、多样化的主题公园,[9]如动物景观类、民俗风情类。

动物景观类:巴人崇拜“白虎”图腾,可以此图腾为主题,在白虎聚居之地,开发白虎动物森林公园。以白虎的原生态生活观察为主,将白虎相关的故事、传说以文字、图片、雕塑、绘画、演出等形式表现出来,把整个公园打造成为巴族图腾文化展示园。

民俗风情类:巴人“尚巫”,可将“巫”文化作为主题,从禀君传说展示、场景模拟、祭祀表演、角色体验四个方面,全面展示巴族宗教活动和祭祀仪式。

2、数字化博物馆模式

即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建设以收藏、展示、教育、研究和修复为主,集交流、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现代数字博物馆,加强对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包括手稿、照片、影像、音乐、艺术图片等的技术保护。[7]

巴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博物馆开发,应首先将分散的各类巴文化遗产、遗存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存储、数据化统计、分析,建立一个包含平面数字影视、三维影视、数字声音、视频、元数据的多媒体数据资源库,并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展示,实现资源共享。此外,还可以对数字化博物馆进行实体博物馆馆内展示与网络相结合的线上、线下共时宣传,让更多的民众认知、理解、热爱巴文化。

3、演艺展示模式

即将巴族神秘的历史传说、英雄故事、重大事件、优秀歌舞与三峡美丽的自然风光、特色遗存等元素巧妙融合,并与影视、出版、音像、演艺等行业结合,运用大量现代化、高科技的舞台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采取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将其形象表现出来。通过对巴土歌舞的创新开发、全面包装和系统宣传,展示巴文化的独特韵味和魅力。如《印象·下里巴人》将巴人流传下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舞进行汇编整理,运用高科技影视制作技术,打造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场景,再通过项目包装、市场化运作,全面推向市场。

4、节庆会展模式

节庆是特定地区风情民俗的精华凝聚。可以民俗文化的展示为特色,通过举办各种大型活动、节庆旅游与会展,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内涵,宣传遗产拥有地的特色文化,打造地区特色品牌与形象,包括民俗节庆活动、婚俗与民俗表演、体育比赛、各类博览会活动等。如举办“三峡茶王茶艺大赛暨农村生态旅游节”及“女儿会”、“四月八”、“六月六”、“牛王节”等文化艺术节;创办“摆手舞大赛”、“清江巴土博览会”等比赛或会展活动,展现巴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热情。

四、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一)加强巴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利用

对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工作。按照分级保护的原则,制定巴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实施传承人资助计划,对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加强巴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实行有计划的活态性整体性保护。加强对巴文化民间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制定相关工艺产业化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建立文化遗产资料库或展示研究中心,落实和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巴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7]

(二)从点线面三方面打造巴文化特色产品

根据巴文化的多元化特点,从点线面入手,充分挖掘巴文化符号,把零散的、有特色的、真正有价值的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项目运作等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培育有影响力的巴文化精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8]

首先应从巴文化独具特色的图腾崇拜、巫鬼活动、歌舞表演、建筑风格、饮食习惯、传统手工制品等各个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其丰富的个性内涵和文化象征意义,打造巴文化精品。如民俗文化村、生态风情园,以及“夷水丽川”等大型土家风情歌舞,使巴土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逐步整合,[8]大放异彩。

其次,按照“同系统文化统一化,历史顺序纵向排列”的原则,全面整理三峡地区的巴文化资源。将属于同一子文化系统的丰富内容统一在一起,再按照其发展与传承的历史顺序排列起来,分别打造成图腾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手工技艺文化等,形成条理清晰、特色鲜明的子文化线;同时对巴文化相关品牌进行产业链延伸,从市场前向和后向双向发展,形成系统完善的线。

再次,从面入手,打造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圈”。即根据各个历史遗存区域的文化特征,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风俗民情和社会发展情况,打造地区差异化的巴族风情。如将秭归朝天嘴遗址、鲢鱼山和宜昌路家河遗址连成一线,形成巴楚风俗民情展示特色圈;以宜昌中堡岛遗址和白庙子遗址为主体,打造以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欣赏为主的生态风情园;以宜都为核心将巴文化、柑桔文化与长江、清江等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巴文化农家乐体验特色圈;围绕当阳艺术季家湖创建娱乐休闲购物为主的巴楚远古古镇特色圈。

(三)优化资源结构,促进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其由文化力不断向经济力发展,但同时也要考虑文化产品的特性。目前,根据鄂西巴土文化保护利用的现状,应高度重视优化资源结构,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巴文化产业开发的新亮点,以丰厚的旅游资源为产业开发的突破点,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巴土家服饰产品、工艺产品;结合民族风情走廊建设大力提倡修建吊脚楼风格的建筑,发展休闲娱乐业;结合农村文明新村的建设大力推介生态园式的“农家乐”;结合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大力推行演唱巴土民族歌曲、舞蹈和民族服饰,使文化产业发展由单一的资源型呈现式向制造型、创意型多元再造式转变和发展,[8]并以点带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

资源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的聚集、整合、延伸密切相关。[8]因此,可根据巴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从不同方向构建产业链,如旅游产业链、演艺产业链、出版印刷产业链、服饰产业链、传媒产业链和体育产业链等。如可以将巴文化精彩的传说故事、传统的宗教祭祀活动、大量的地方歌谣等文化内容进行研究总结,编辑成册,出版发行;对巴地传统的歌舞艺术,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音像制品;以巴地神秘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风俗民情为内容,以三峡优美的自然山水为背景,进行影视创作;以巴土歌舞为载体打造特色体育项目——巴渝舞;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巴土文化会展,如大型巴土歌舞晚会、巴土工艺产品展销会、巴土民族服饰博览等,从而推动产业的联动发展,实现三峡区域经济的转型与提升。

(四)坚持市场化运作,走精品品牌发展之路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打破巴土文化单一性服务和相对分散的地域布局的状况,依据市场、资源、营销等要素进行产业整合,按照企业化经营与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增长速度快、人才集聚度高、市场能力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龙头文化企业,在重大项目实施、推进自主创新、企业项目融资、发展空间拓展、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有所突破,成为区域性的行业龙头,整体提升巴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此外,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打破单打独斗的行业运作模式,采取“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企业运作和全社会参与”方式,[10]通过广告、新闻、营销推广、公共关系、会展、节庆、文化交流、会议及其它各种人际及终端传播等多种渠道向全社会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品牌推广与更新工作,使之产生良好的市场效应和品牌效应,[8]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及其相关支柱性产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对巴土文化资源实施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要注意坚持可持续发展意识,体现人文情怀,防止生产性破坏,努力保留和完善巴土文化的独特传统风格。

(五)健全与完善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各项机制

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要深入挖掘巴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不同的市场和资源,通过规范管理,完善机制,在保护传承巴文化的基础上,寻找文化创新的结合点,实现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制定符合实际、起点较高且具可操作性的《巴文化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明确区域文化发展目标,加强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完善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市场体系。结合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巴文化特点,建立健全文化要素和产品市场,优化产业结构,以文化创意、音乐制作、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化会展、数字内容等为重点,[11]打造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巴文化产业集群。

再次,创新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开发机制。打破巴文化布局零散、城乡差异较大、整体效益不强的局面,形成利益共享、协调发展、效益叠加、城乡与区域文化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最后,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巴文化保护利用的领导机制,建立相关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依法对巴文化保护开发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盗版、侵权等行为。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合理适度开发利用巴文化资源的同时,要加强监管,防止对文化遗产内涵的随意改编和滥用以及过度的商业开发。

(六)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种民间融资渠道

首先,加大政府投入,通过专项开发资金、项目补贴、贷款贴息、补充资本等多种方式,加强巴文化保护与利用项目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巴文化领域的文化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技术推广;推进资源区域整合,实现项目化操作,提高巴文化项目的影响力。

其次,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公用事业拨款、贷款、发行奖券等。[12]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扶持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相关企业,对经济效益好、文化影响力大、有开发前景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再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民间融资。依据巴文化资源的不同类型,采用独资、合作或合资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推行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革,并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按产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征收,用于巴文化产品的开发、宣传、人才培训,以进一步促进巴文化产业的持续开发和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地理志(卷八)[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孔颖达.尚书·商书·伊训[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4]邓欣.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县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

[5]姜钧.多彩的民歌艺术[J].戏剧之家,2012(11).

[6]熊晓辉等.土家族土司音乐源流考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1).

[7]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Z].2012-06-27.

[8]陶丽萍等.鄂西土家民族歌舞文化发展及其产业化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0(12)).

[9]陈波.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主题体现与文脉的结合——以阳逻长江大桥北岸桥头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2012(2).

[10]陈真.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社会主义论坛,2008(1).

[11]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Z].2009-07-22.

[12]李锐.论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2).

猜你喜欢
巴人资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英勇善战的巴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英勇善战的巴人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