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维亮
(长江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注重学生成绩的教学考核目标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转型的要求、教师和教学管理目标的变化不再是简单地要求教师规范执行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但其实践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20世纪上半叶随着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教学科学化运动提出了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论,但我国在应用教育体制下,有效教学的实践活动十分有限。随着素质教育和课改的进行,有效教学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开展了有效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有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动力源,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导向和控制的作用。有效教学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目标,而是多元目标,且不同的教学对象的教学目标不同,如大中小幼儿教育的目标就不一样。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对有效教学目标的研究还不是很清晰,[1]基本上是一种以评价体系为基础的无差异的教学目标,这种无差别的目标不仅难以达成有效教学目标,也影响了有效教学实践的开展,使有效教学活动的难度加大。
教学基础条件差异大。有效教学是在一定的基础条件下开展的。由于不同教学单位教学设施不一样,如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非现代化教学设备差异性,还由于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脏乱的教学环境和不良的学习风气的不同,教学对象个体的差异,测评的时间期限不确定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使有效教学的评价严重失真,成为有效教学实践困难的主因。
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对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偏爱有加,如吴艳茹提出包含五条一级指标和二十七条二级指标,以及对每一个二级指标进行四个层次水平的定性描述,[2]许华琼提出基于有效教学评价原则和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变量而提出评价有效教学的五条标准等。[3]通过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师教学的结果过程、和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目的、过程、效果和特色方面,这固然是较科学的。但由于评价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差异化的教学基础条件,应用的局限是肯定的。因为教学的基础条件不同,教与学的联系形式不一样,教学效果也就不同。所以,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在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的有效性,无论是归因为教师品质、技能,还是归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是片面的,评价的结果是不公平的。有效教学的评价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教学的基础条件,不能客观公正的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有效教学的成果,成为影响有效教学开展中较突出的问题。
有效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差。中国应试教育管理,过份强调规范化教学,这在一定时期是有效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工具和手段的改进,无弹性的规范教学制度制约了有效教学的开展。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和风格难以形成,有效教学的形式被固化,如教师教学的形式、方法和策略等灵活性差,反而使教学的效率更加低下,使有效教学流于形式,推进困难,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有效教学实践可操作性差。有效教学的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环境,是有效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二是有效教学实施环节,是教与学结合,产生有效教学结果的关键;三是有效教学的评价和反馈。当前有效教学过份强调了有效教学实施环节,本没有问题,却不能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教学的完整内容。[4]因为忽视了有效教学的基础约束条件的负面影响,且有效教学结果的评价也不尽科学,导致有效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差,应用和适用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脱离,实践的可操作性不强,应用缓慢。
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有效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教学方法、手段、技能和知识的传导,用最好的实施路径和策略,降低学生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目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管理只关注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忽视了其他因素,使教师的教学压力过大,不能正常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对有效教学活动认识的局限性。对有效教学活动认识的局限制约了有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是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认识的局限。虽然部分研究者认同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5]但它是局部的理解,忽视了有效教学是在特定的对象和环境下开展的。二是对有效教学整个系统认识不充分,强调了有效教学的实施环节,忽视了有效教学实践的基础要件和管理服务评价的整体性。三是教学管理者过份注重某一具体学时内的有效教学的评价,忽视了有效教学的累积性评价。
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一是学生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基础素质上存在差异;二是学生心理机制不同,爱好兴趣的变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被动性学习与主动性学习的不同;三是学生年龄和学习阶段的差异,如小学初中和大学的差异,同一年级不同年龄的差异;四是学生对学习效用的认识;还有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程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都会直接影响有效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学生对象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有效教学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制约因素。
教学环境的差异性。不同学校的投资主体不同,投资规模不同,教学环境呈多样性。不同的教学环境对有效教学目标的生成影响很大: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风气,会成为促进学习的动力,有益于有效教学目标的生成;不好的教学环境,较差的学习风气,会阻碍、制约有效教学目标的生成。不同的教学环境用相同的管理与评价方法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另一重要制约因素。
教学设施的差异性。教学设施的差异性直接影响有效教学目标的生成。较好的教学设施有助于教师节约授课时间,如板书工具、音像设施等;反之,较差的教学设施就成了制约有效教学的要件,如同一教师,不同的教学设施,相同的教学对象,其有效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教学评价时间区间的差异性。有效教学的时间区间对有效教学目标生成的影响往往被忽视。其实,有效教学考核评价的时间区间对有效教学的效果影响较大。同样的基础条件和考核标准,不同的评价时间区间,评价应该有区别,短期的考核一般效果明显不公,中长期考核才能显现出效果。但实践中,现有的考核主要是以半学期为单位时间区间,更多的是局限于一个课时的评价,科学性不强,使有效教学实践受到制约。
教学内容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对有效教学实践的制约在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学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接受和掌握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一样,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使有效教学的效果出现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同样的标准考核评价也会使考核不公,进而影响有效教学的开展。
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差异性。不同的学校对有效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认识水平不同,对有效教学的支持服务不同,直接影响有效教学的效果。良好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会提高教师有效教学活动过程的效率,反之会降低和制约有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正确认识有效教学的内涵和有效教学的整体系统性。一是大多都认同的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是局部的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有效教学应该是以特定的对象和环境为基础,以学生有效知识的生成和增长为目标,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技术,通过教学主体的控制和引导,高效率达成教学目标。它要求有效教学的实践活动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时效、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差异性;要在相同的基础条件下,对有效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才能使有效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二是有效教学完整的系统应包括有效教学的基础环境、有效教学实施环节和有效教学的评价反馈三个部分,它包括组织教学,制定标准,进行有效教学的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反馈,修正教学标准,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也要求教师依据评价的结果进行自我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和技术,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等内容。三是有效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自身的学识、技能、方法、投入的心智等是影响有效教学结果的核心要素,但教师并不是决定有效教学目标的唯一要素。所以,在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教学基础设施、教学服务和管理等其他要素的协同作用,才能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教学实践。
有效教学实践活动要充分重视教学的基础约束要件。在以往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通常忽视了有效教学的基础约束要件,重点是考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结果的有效性,评价标准的适用性不强,使有效教学开展缓慢。因此,有效教学管理服务应充分考虑教学的基础约束要件,注重对学习环境的创设,改善有效教学基础条件,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评价,不能强制推行统一标准,应依据不同教学的层次和条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可行的评价标准,有序推进,调动教师的热情和动力,使有效教学实践活动顺利推进。
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教学对象现实和长远的需要。有效教学的实践活动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大学等不同的学习层次的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不能只有一个相同的目标,而且不同阶段应该有所不同,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来确定,要符合现实和长远的需要,体现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发挥教师在有效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灵活性。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当有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评时间和方法确定后,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灵活性,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化教学,不能过份强调规范化,如果一言一行的规范,会使教师的创新性发挥受限,反而影响教学的效果。让教师用适宜的方法和技巧传授适宜的教学内容,对学生适度的引领,使教与学和谐平衡。
全员参与有效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服务管理。有效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教师活动,而是教、学和管理三位一体全员参与的活动。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的配合,更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优质的教学服务,才能真正的做好有效教学。只强调教,而不注重学,更不注重教师的需求和发展,不顾客观要求的有效教学,是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
参考文献:
[1]周小蓬.有效教学的法则与证验[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吴艳茹,闫广芬.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与校际比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
[3]许华琼,胡中锋.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及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8).
[4]葛军.把握三个基本环节,实现有效教学[J].教育探索,2010(12).
[5]范蔚,叶波.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