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银 黄晓坚
(1.玉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广西教育厅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进行了有效探索。其中,在2013年开始实施高校辅导员赴区外高校跟班学习培训方式,制定《广西高校辅导员赴区外高校跟班学习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经先后推荐2批次46名广西区内高校辅导员骨干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厦门等地高校进行跟班学习,获得较多关注。
跟班学习是指下级机关单位的业务骨干被派到上级机关事业单位学习业务,增长才干,提高本领的一种制度。[1]最开始实施跟班学习培训方式的是政府机关部门,从各地开展的情况来看,此种培训方式取得一定成效,是机关单位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其他行业也纷纷引进跟班学习方式,以对人才进行专门培训。如湖南省卫生厅于2011年在湖南省全省护理管理干部培训班中将培训成员分派到优秀医院和先进工作科室进行跟班学习,2012年3~6月海南省5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天津进行跟班学习。广西教育厅将跟班学习培训方式引入高校,并根据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际进行了完善和创新,搭建了广西区内外高校辅导员学习交流平台,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有效探索。
针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的跟班学习培训,因其不同的培训群体和培训目的,与其他系统的跟班学习相比有其特殊内涵。第一个特殊内涵是,以提升跟班学习主体的工作实操水平为目的,即受训辅导员通过与跟班学习的优秀辅导员及优秀辅导员群体在具体工作实际操作中进行沟通交流来实现受训辅导员学习能力及工作能力的提升;派出高校和接收高校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高校间友好合作、互动交流的关系。因此,在跟班学习培训方式中,能更好地发挥受训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工作中主动地学习接收高校的优秀工作经验和理念,提升自己的工作实操水平;接收高校的优秀辅导员和优秀辅导员群体也会在具体的沟通交流中拓展自身工作思路和方法。这也正体现了跟班学习的第二个特殊内涵,即跟班学习培训不仅实现了高校辅导员的培训目标,还加强了高校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了双方高校的共赢,双方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得到了科学发展。
在教思政[2014]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个方面。[2]教育部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规定既重视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注重辅导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丰富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内涵,也为辅导员队伍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明了方向。跟班学习培训方式是对高校辅导员的培养途径的均衡拓展,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有效尝试。
一直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都很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努力推动着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不仅完善了辅导员相关制度建设,还通过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培养途径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如岗前培训、业务学习、短期培训班、进修班、实地考察、座谈研讨、学术研究、学历提升等。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得到普遍提升。但是从目前的辅导员培养方式看,也存在着“重理论说教、轻实践锻炼”、“短期培训多、长期培训少”的失衡现象。[3]在新形势下,如何从实践层面提升辅导员队伍工作实操水平,广西教育厅试行的跟班学习培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失衡现象,通过为期3个月的跟班学习,增加对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实操水平。
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从2004年的4万多人增加到2014年的12.7万人,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了初级、中级、高级三级界定,对辅导员在不同职业功能上应具备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不同级别辅导员的工作年限进行了大致框定。而在《办法》中,跟班学习受训辅导员的推荐条件中明确规定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三年以上,工作业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者优先)、综合评价良好。”[4]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辅导员已是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于《标准》中规范的九大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均有涉及和了解,并已经形成基本的工作理念和稳定的工作方式,甚至达到中级能力标准。将他们定为培训对象,一是可以通过跟班学习让其接受其他优秀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避免形成思维盲区或者工作定势;二是可以促使其对自身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进行对照并形成全面的认识,明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通过交流学习提升自我,从而实现辅导员自身的渐进性职业发展。
高校辅导员跟班学习培训,是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辅导员培养培训和锻炼机制、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为出发点,实施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要实施好这一系统工程,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和辅导员进行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一是拓宽接收高校的范围。目前,笔者所处的广西教育厅实施的跟班学习培训方式正处于探索阶段。教育厅和区内各高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慎重选择了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校进行签约协议,派出了两批辅导员骨干到这些高校进行跟班学习。这8所高校均属于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随着培训的深入发展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求加大,签约接收高校的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应注重区域性,逐渐选择一些中西部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当然,跟班学习的派出高校和接收高校也可以是同一区域或同一省市的不同类型的高校,实现区域之中的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是拓宽派出高校的范围。对于派出高校而言,应站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辅导员跟班学习对辅导员培训体系及辅导员发展体系的重要意义,做好辅导员跟班学习的理论研究、方案设计、具体实施、总结推广等各项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在遴选派出高校时应注重整体性规划,从综合型高校到专业型高校,从省属重点高校到普通院校,从本科院校到高职高专院校,从公办高校到民办高校,让更多的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进来,均衡培训各类型高校的辅导员,从而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拓宽受训辅导员的范围。目前参加辅导员跟班学习的受训辅导员为“专职从事学生工作三年以上的”辅导员骨干,即对照《标准》达到中级辅导员标准的辅导员骨干。这一层级辅导员参加跟班学习,主要是对其个人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理念的提升,多属于实践层面。如果在受训辅导员遴选方面,考虑将高级辅导员纳入受训辅导员行列,着重从学生工作理念、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整体性宏观角度对其进行培训,那么这类型辅导员经过一定时间的跟班学习,在学成后回来能够从宏观上对所属高校辅导员队伍进行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理念更新,从而使所属高校学生工作获得全面提升,产生的实效会更大。
《办法》对跟班学习的实效单列一章“管理和考核”进行评价,对于受训辅导员、派出高校和接收高校均提出了具体管理和评价要求。但跟班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产生实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想对跟班学习的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受训辅导员学习的具体内容、归来后的实际工作进行动态评价,逐步完善跟班学习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过程中可采取定期考核和即时考核相结合、考察与督导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述职、谈话、评议、访谈等考核形式,力争客观、公正、全面地考察受训辅导员的具体表现和工作实效,防止考核的片面性。考核结果认定上力求客观、公正、准确,并进行认证、颁发相应培训证书,以后作为辅导员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对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跟班学习培训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是对辅导员多元化培训体系的有效探索,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和辅导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跟班学习培训方式的过程中,必将提高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旻.高职院校开展干部跟班学习刍议[J].学理论,2013(10).
[2]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EB/OL].http://www.lyun.edu.cn/xgc/2...2014-04-24.
[3]王祖瑞.从辅导员挂职锻炼经历解析高校辅导员多元化培养路径[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4]广西高校辅导员赴区外高校跟班学习管理办法(试行)[EB/OL].http://www jcyk.myclub2.com/news...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