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替换或舍弃
——英语习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2014-03-25 08:38胡良玉
关键词:源语习语译者

胡良玉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在传统意义上接近于“形象”,但比“形象”更抽象,是“想象力重新建造出来的感性形象”[1](P1038)。意象是“说写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勾引起听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2]。由于生存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民族往往各具独特的文化意象,包括动物意象、植物意象、色彩意象、数字意象等,这些意象具有相对固定的文化寓意。“文化意象作为记录文化的语言符号,是一个民族生命或某一共同体、某种生活方式的历史沉淀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它往往充满了鲜明的想象力、意象性。”[3]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民族语言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意象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不少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和翻译工作者撰文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问题,如舒奇志《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4];孙桂英《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及其翻译策略》[3]。本文将以英语习语为切入点,分析英汉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

一、恰当处理文化意象的重要性

习语是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表达式,有着结构的稳定性和语义的统一性等特征。英语习语来自宗教、历史、习俗、神话、文学作品等,具有特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许多习语含有鲜明而生动的文化意象,比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指灾难、麻烦或祸根的根源)、sour grapes(酸葡萄)、David and Goliath(以弱胜强),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严重挫折)等,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有的习语有缘可查,有的习语却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把其中的文化意象与习语的整体含义联系起来。在习语翻译的过程中,能否恰当地处理文化意象,既关系到读者对源语的理解,又关系到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既要在忠实于源语的确切含义的前提下,形象、生动地传达原文意思,又要确保所译习语通顺易懂、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力求让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等值的反应,即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5]比如,a black sheep如果直译为“黑色的羊”,虽然保留了源语中“羊”的形象,却无法传达出该习语的独特语义“败类”,此时只有把它翻译为汉语成语“害群之马”,才能实现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成功对接,创造出等效翻译。

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意象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4]英语习语中的文化意象能否在汉语读者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翻译方法。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还必须考虑源语意象所蕴涵的文化特征,同时兼顾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习惯。恰当地翻译和传递文化意象是翻译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等效翻译,以促进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二、习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保留、替换与舍弃

(一)文化意象的保留

由于人类所生活的世界具有共通性,更由于人的感知与思维具有共通性,操不同语言的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也就具有共通性,这就使得不同语言会有相同或高度相似的文化意象。有些英语习语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在内涵上与某个汉语成语高度相似,我们只需直译过来,就能比较完整地保存源语的表达方式和意象,同时又不妨碍汉语读者的理解,比如a 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golden age(黄金时代)、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这样的译文保留了源语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意象,无论是在字面上还是在内涵上都成功传递出源语的信息。

文化意象的保留既可如上文所说的那样全部保留,也可以在保留的同时进行意象的增减。比如“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这一习语以提喻手法表达“人手多,工作变轻松”之意,与汉语成语“众人拾柴火焰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们可以用后者翻译前者,在保留“人手多”这个形象的同时增加“拾柴”、“火焰”等形象,但是两者所传达的语义是一致的。再如,“to burn one’s boats”与汉语的“破釜沉舟”在文化意象和语义上都比较接近,前者源于凯撒大帝下令焚舟的故事,后者源于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两者均表示“自断退路、志在必胜”之意,虽然意象不同,但寓意相同,可谓最自然贴切的翻译。

(二)文化意象的替换

有的英语习语与某个汉语成语的语义相同或十分相近,但所用比喻形象不同,这时不妨套用汉语成语,用汉语读者所熟悉的文化意象替换源语中的文化意象。比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本义“一石二鸟”,与汉语成语“一箭双雕”语义相同,我们不妨用“一箭双雕”替换其文化意象,这样更便于汉语读者的理解。“the apple of one’s eye”出自《圣经》,字面意义为“眼中的苹果”,实际意义是“心爱之物”,可以替换为“掌上明珠”。在语义相同或十分相近的前提下,替换文化意象虽然丢失了源语的文化意蕴,但是译文的表达方式更符合译入语读者的习惯,所传递的信息更易为译入语读者理解,可以再现源语所具备的语言效果,因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方法。

(三)文化意象的舍弃

有的英语习语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译者如果拘泥于源语的文化意象,可能导致译入语读者不理解甚至误解。比如有人将“I’m with you till the cows come home”译为“我会和你在一起,直到奶牛们都回到家”。这样的译文着实让人费解。其实,习语“till the cows come home”的本义是“很长时间;永远”,它所包含的文化意象难以被汉语读者所理解,而要解释清楚这个意义的来龙去脉又颇费篇幅,这时不妨舍弃源语中的文化意象,直接取其本义“永远”。又如,“to eat one’s words”如果照字面意义译为“食言”,表面上保留了源语的意象和结构,实际上完全无法传递出“收回前言,承认错误”之意。在译入语中缺乏相应的文化意象,而保留源语意象又无法再现源语的意义和内涵的情况下,译者不妨舍弃源语中的文化意象及其相应的民族性和直观性,直接还原源语的本义,以避免译入语读者的不解或误解。

三、文化意象的灵活处理

对于特定习语中的文化意象,既可以采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加以处理,又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在倡导异化翻译的背景下,不少译者主张将“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直译为“一石二鸟”,而不是替换为汉语意象“一箭双雕”,这样就保留了源语的文化意象,输入了异国情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从而增进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有的时候,保留文化意象可能会令译入语读者觉得陌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表达式可能会被广泛采用,从而成为译入语中富有表现力的固定成分,比如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to show one’s cards(摊牌)等。

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习语的语境,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在忠实与通顺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源语中的形象、文化内涵、神韵与译入语的文化意象和表达习惯,力求最大限度地传递源语的信息。比如歌手Clyde Mcphatter的歌曲I’llloveyoutillthecowscomehome是一首抒情歌曲,其中的习语“till the cows come home”既可以译为“永远,一辈子”,又可以译为“地老天荒”,其中文化意象的舍弃不会影响歌词涵义,因此是可行的。

四、结语

习语中的文化意象凝聚了一个民族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加以保留、替换或舍弃。译者需要兼顾源语中的文化意蕴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依据语境需要灵活处理习语中的文化意象,尽可能传递出源语中的语义信息。

参考文献:

[1]周笃文.中外文化辞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1.

[2]王莹.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孙桂英.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及其翻译策略[J].学术交流,2011(11).

[4]舒奇志.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

[5]李晓东.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意象处理[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源语习语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