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龙,欧理平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重庆 400054)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当前实际运行来看,本科毕业论文仍然存在着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受着废除与续存的舆论煎熬。”[1]由此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理论上,研究者广泛关注,且已达成重要共识;实践中,主管部门和高校高度重视,纷纷出台管理办法;而运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依旧存在。尤其随着又一个“失业季”的到来,毕业论文制度安排乃至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都遭受着更加严厉的问责。①据《中国教育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大深层次问题:一是高校教育质量不尽人意,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质量问题;二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失调,以及高等教育内部专业、学科设置失调的结构问题。详见: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7-24/5079422.shtml。
这是一个典型的制度悖论,相对完善的制度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问题何在,值得深究。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已入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地方院校会计学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以下基于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的实践,在厘清毕业论文与专业实习关系的基础上,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目标设定、实现困境进行了论证,最终提出提升论文质量的若干对策建议。
作为本科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课”和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毕业论文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向工作岗位过渡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基于此,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起来的做法已成惯例,理论研究中很少有质疑。比如,我院的教学安排是,将毕业实习嵌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第8学期8周后结束实习,专注论文撰写。
此种安排设计的初衷在于:实习与论文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结合实习意向确定论文选题,结合实习中发现的问题确定论文提纲和研究内容,结合论文的撰写进一步做好实习工作。但上述目标很难达成,原因在于:一是时间上的不协调。如我院规定,“各二级学院应在第7学期期末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其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的题目、课题内容、课题任务要求、主要参考文献、工作计划表)”,此时,多数同学可能还没有落实实习单位。二是实习过程难以深入,不足以支撑研究所需。多数同学的实习实际上是体验式,甚至是打杂式的,难以真正参与单位运作,遑论经营管理,即便能够发现一定问题,也谈不上研究。事实上,毕业实习非但没有促进论文写作,反倒起了相反的作用:第8学期是择业黄金期,不少同学忙于应聘或准备各类考试,无暇顾及论文;普遍“就业难”的背景下,毕业论文被给予的空间和时间进一步被择业所挤压,所剩无几,质量难有保障。
本科毕业论文是基于一定目标之上的教学行为或师生互动过程,如何定位本科毕业论文,绝非轻易之事[2]。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有序性、集合性和相关性的共性,决定了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结构必须与大系统和外部环境相匹配。本科教育的诸要素——学科、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理念、学术氛围、社会环境等,无不对本科论文子系统的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鉴于创新的时代意义,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一度非常关注,并将毕业论文视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3];甚至“期望毕业论文实现对四年所学知识的全面升华,期望不同层次本科院校所有学生的论文都能标新立异,提出新问题,或解决他人之未解决”,这既脱离了本科教育的现实,又背离了《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和《学位条例》授予学士学位条件之一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规定[2],无异“揠苗助长”,事倍功半。高校本科论文所遭受的质疑和指责,多半由此而生。可见,毕业论文的目标设定,需要审慎分析适时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社会需求,准确定位,不可随波逐流、盲目拔高、妄谈“创新”。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子系统,毕业论文的目标设定与功能实现必然依赖于整体系统的功能发挥,并受外部(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系统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专业实习和教学实践环节、教学理念、监控体系等。其中,课程设置的目标、教学理念和考核方式等,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具备了“创造性学习”的基础。毕业设计应该是学生既有的创新能力的系统训练与提升,而非“从零开始”的学习与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是毕业论文目标实现的最后防线。
基于上述环境分析以及学生能力和诉求的差异化,本科论文目标设定应该区分对待,分设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严格限定在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基本技能的初步培养与实践,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初步养成;发展目标可以定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在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并将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限定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理顺会计、审计、内部控制等理论和实践的正确关系,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掌握撰写达到相应水平的学术论文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既能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又符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符合《高等教育法》和《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可资借鉴。
现实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制度是否具备了良好的配套措施和制度环境,组织和人员是否得力,等等。概括起来,核心的问题无非两个:一个是激励机制是否有效,另一个是约束机制是否有力。
从激励机制来看,由于毕业论文答辩处于毕业前的最后阶段,此时,绝大多数同学已经签订工作合同,学校的评优评奖基本上也已尘埃落定,学生参加论文答辩的诉求基本上限于毕业,拿学位,论文成绩的好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考核评价应有的激励功能严重缺失,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时间精力投入不够。加之学院一贯以来通过率极高的传统,不及格的威慑力几乎荡然无存,论文质量更加难以保障——指导老师催得紧,学生做得就认真些,若是指导老师松懈,学生就更加不当回事了。
从约束机制来看,当前毕业论文考核采用五级计分制,教务处对优秀和及格两类要进行重点检查。由此,成绩多集中分布于“良好”和“中等”两个等级。虽然学校也对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做了适时的监控,但学校层面的检查以“抽查”方式进行,抽查名单出来后临时准备照样可以过关,监督的效力大打折扣;加之学生自身和指导老师在认知态度、知识结构和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制约,特别是“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冲突的情况下,指导老师往往因为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放松管理”[1],毕业论文质量受到严重冲击。
基于两个层次的目标定位以及当前的实现困境,有必要做以下方面的调整。
保障毕业论文质量,需要同时解决激励不足和约束不力的困境,而时间安排又是二者的前提。可尝试将毕业论文工作整体前移一个学期,即第6学期初期开始启动,第7学期期末结束。调整的目的,一是与毕业实习和择业错开时间,二是便于实施激励和约束;同时,在毕业实习之前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初步研究能力的训练,还能够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提升自己,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单位和就业方向,增进毕业实习的功效。
然而,毕业论文时间调整必然涉及相关规则的现实和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应调整,难度较大,推进的具体思路尚需审慎论证。国内已有类似的探索,如黑龙江大学探索“分批答辩,适当提前”的策略,即满足学生合理的个性化需求(考研、就业等),又不放松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集美大学的实践效果也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希望毕业论文(设计)能提前到第七学期进行修读,提前修读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升,且更有助于用人单位的接收[4]。
将原来的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缩减为三级(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合格”论文满足基本目标即可;“优秀”论文要实现发展目标。
激励机制旨在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优秀论文比例不做严格限制,但其产生过程需要接受严格监督;另一方面,给予优秀论文的学生一定物质奖励,同时与第8学期评奖、评优、保研、入党和推荐工作相挂钩,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部分奖项(比如优秀毕业生)可以将其设定为必要条件。
约束机制旨在保障毕业论文基本目标的达成。一是严把选题关。科学立题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3]。开题报告完成后,学生上交纸质版开题报告,由院校组织答辩或组织专家对学生选题情况进行审核,甄别明显过时或无研究价值选题,并逐步建立选题“黑名单”和“白名单”。鉴于该环节的重要性,学校应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监督,目前我校实施的教务处备案制,效果不够理想。二是严把答辩关。建议毕业设计答辩实行末尾淘汰制——每组答辩的后10%的学生可以进行集中式二次答辩,答辩组成员由各组组长组成,以严格把握毕业设计的质量[5]。三是严把结果关。建立学校层面的本科毕业论文数据库以便检查监督,同时也便于学生选题和了解指导老师的论文指导情况,通过问责制和声誉机制督促学生和指导老师树立责任心和荣誉感。
[1]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 -47.
[2]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9(2):101-106.
[3]彭秀英.立题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2012(3):77 -78.
[4]邱吉福,黄玉清.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前的实践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92-96.
[5]冯莉媚.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点探究——基于浙江省高校毕业设计的抽查结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