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刘杰
禅宗文化是安庆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人文资源之一,发展以禅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可谓得天独厚。近年来,安庆市提出了“文化安庆”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在这一背景下,独具魅力的安庆禅宗文化资源日益受到关注,安庆禅宗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大有可为。
皖江地区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禅宗发展史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堪称禅宗的“祖庭圣地”。南朝初年,菩提达摩不远千里来到东土,其禅法的种子得以传播,首先不能不提到立雪断臂、求道至诚的二祖慧可大师。公元574年,接受了达摩衣钵的慧可携四卷《楞伽经》南下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境内)、狮子山(今安徽太湖县境内)遁迹修禅多年,并在此传衣钵与三祖僧璨,故狮子山、司空山成为二祖的道场。僧璨于皖公山(今潜山天柱山)传四祖道信,道信于黄梅双峰传五祖弘忍,弘忍又在黄梅传六祖惠能,在100余年里禅宗衣钵传五代,最终实现达摩所愿——“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皖江佛教的发展于隋唐时期出现了第一次高峰,形成了以司空山、狮子山、天柱山等“皖山”地区为基地、以禅文化为特质的佛教文化传播中心[1]。由于慧可的高深学行,把印度禅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禅宗思想,从而使禅宗在中国得以弘扬,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著名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指出,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今天的发展。二祖慧可是中国禅宗的始祖,司空山是中国禅宗第一山。慧可一生弟子不少,其中对皖江佛教和中国禅宗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后来被尊为禅宗三祖的僧璨。僧璨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他传承了慧可禅法,更在于他培养了禅宗四祖道信[1]。皖山东南麓的余脉,如太湖四面山、白云山,潜山太平山,桐城投子山,枞阳浮山,都是高僧会集之地,寺院林立,海地寺、太平寺、投子寺、华严寺在禅宗史上都曾经赫赫有名。浮山在佛教禅宗史上的地位显赫,在东南亚等华人圈中影响深远。北宋年间,浮山华严寺主持法远禅师佛教是曹洞宗第七代祖师,为第一代开山禅师,其“因棋说法”,令欧阳修叹服,传为千古佳话。从唐代开始,太湖县白云山的海会寺就是一个禅宗丛林,北宋时期,白云守端禅师入住白云山海会寺后,就成为一个大禅宗道场。后来法远禅师将法演、义青禅师送到这个大道场,两位禅师终于成为一代高僧,分别在我国临济宗和曹洞宗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宋代时期安庆地域在禅宗发展上居于中心地位。此外,安庆也是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的故里。“天下名山僧占多”,禅风佛韵深深印迹于皖山皖水之间,安庆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叶茂根深,在中国佛教禅宗史上具有显要的地位。
近年来,安庆市十分重视禅宗文化旅游业发展,以二祖寺、三祖寺等禅宗祖庭为开发龙头,在发展禅宗文化旅游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司空山有“中华禅宗第一山”“二祖圣地”之誉,目前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进行了整体规划,突出禅宗文化主题,着力打造成为国际禅修中心、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几年相继修复了二祖禅刹、二祖洞、三祖洞、太白书堂、上院禅堂、大殿、斋堂等一大批禅宗文化遗迹与殿宇,二祖无相寺下院大雄宝殿与二祖道场等工程也有望年内竣工,“中华禅宗第一山”将重现。二祖禅堂位于太湖县城西北80公里的狮子山上,是中国佛教禅宗母土。20世纪90年代初,赵朴初先生亲自主持了二祖禅堂的修复工作,2001年10月二祖禅堂修复竣工,了却了赵朴初先生“愿于空后能成住,不负当年立雪人”的心愿。目前,狮子山禅宗文化园正在规划建设中。随着天柱山旅游事业的不断兴盛和古皖禅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禅宗祖庭三祖寺修复工程得以启动。一期工程于2005年开始实施,首期修建的广场、牌坊、放生池已于2006年竣工。二期工程已于2012年6月6日正式开工,按明清建筑风格修建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等,以再现当年寺院的恢宏气象,让千年名寺重放光芒。桐城投子山投子寺是唐代大同禅师的开山道场,也是宋代禅宗曹洞宗第十一世义青的道场。对于中国禅宗的一座著名道场,近年来桐城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投子寺进行了修复。2012年8月,占地约2千多亩,投资约3亿元的桐城投子山文化园开工建设,这一具有丰富自然、人文景观的禅宗名山将会焕发新的光彩。法远禅师道场所在地“中国第一文山”浮山目前已开发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历史名寺华严寺、金谷禅寺、会圣禅寺、张公岩寺等已修复或正在修复,浮山佛教日益兴盛。其他还有许多禅宗寺庙遍布安庆各地,近年来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复或重建,如太湖县的海会寺、西风禅寺,潜山县的太平寺,宿松县的白崖禅寺、五祖禅林以及小孤山的启秀寺,宜秀区大龙山风景区的圆照寺、灵山寺、龙泉寺、源浦寺等。
安庆是中国禅宗发祥和发展之地,打造“禅宗圣地”旅游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安庆市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明确提出,以二祖寺、三祖寺等禅宗祖庭为基地,建设禅宗文化广场和二祖、三祖朝拜圣地,形成特色禅宗文化旅游区。近年来,安庆依托“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禅宗祖庭二祖禅堂、三祖寺以及西风禅寺、晋佛图寺、迎江寺等禅宗文化资源优势,融佛教文化、山水文化于一体,逐渐形成了佛教文化、禅宗访祖、修心参禅的地域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禅宗文化圣地。随着禅宗文化旅游景区及寺庙的建设,“禅宗寻根”旅游线路的推广,“禅宗之祖”旅游形象的宣传,“禅宗圣地”旅游品牌得以不断强化,来安庆进行禅宗访祖寻根的海内外游客逐年增加。
三祖寺连续20年举办了弥陀圣诞佛七共修法会,成为远近闻名的佛门盛事,国内也少有寺院能连续多年举行像佛七法会这样的大型活动。2005年,三祖禅寺举办了建寺1 500周年盛大庆典,各地高僧大德、知名学者、社会名流以及海内外宾朋云集古刹,共襄这一佛门千年盛典。2010年,二祖寺举行下院大雄宝殿及僧寮奠基仪式,不仅邀请了全国各大门派的得道高僧亲临法会,而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还特邀少林寺武僧团在现场奉献了精彩的武术表演。近年来为挖掘整理研究以《信心铭》为代表的禅宗思想文化,三祖寺多次召开禅文化研讨会。2007年,岳西县召开了司空山二祖禅宗文化研究座谈会,省内外众多宗教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对二祖禅宗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层次探讨。尤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12月“皖江禅宗文化研究会”正式在安庆成立,由三祖禅寺住持宽容法师任会长。这一研究和弘扬安庆禅宗文化的平台,将充分发掘利用这座禅文化宝藏,打造禅宗文化品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安庆禅宗文化旅游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与厚重的禅宗文化旅游资源禀赋还不相称,与禅文化这个国际品牌相比、与国内其他省市的开发力度和成果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规划不明确。2011年印发的《安庆市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虽对禅宗文化旅游有所提及,但较笼统、模糊,不具全局、长远发展的指导意义。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旅游开发项目相比,对禅宗文化旅游开发的投入较少,因此安庆的禅宗渊源和历史可说的多,但经看的少,现有禅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利用层次较低,建筑标准、档次、品味不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差。三是宣传营销力度不够。安庆虽然在中华禅宗发展史上地位显赫,但与广东、湖北等地相比,对安庆“禅宗圣地”特质宣传造势不够,没有将之放在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加以考量,致使安庆禅宗祖庭影响力较弱,地域特色不明显,认同度不高。
我国的宗教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宗教文化旅游热[2]。安庆禅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是一块尚未精心雕琢、开发利用的人文瑰宝。安庆区域本身有良好的旅游基础,这也为发展独具特色的禅宗旅游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3]。
安庆禅宗文化资源多且分散,近年来虽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利用,但各自为政,力度不大,影响较小,因此,高起点编制《安庆禅宗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势在必行。市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指导、协调和联络各级旅游部门、宗教管理部门、文化部门、规划部门,开展区域整合和深度联合的项目策划与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打造安庆区域旅游品牌、开发建设中国禅宗文化走廊”构想付诸实施。构想中将中国佛教禅宗第一山——司空山、二祖禅堂、山谷寺(三祖寺)、西风洞(五祖洞)、赵朴初公园、世太史第等景点串联起来,凸显“八个第一”品牌 (“中国禅宗第一人”——二祖慧可、“中国佛教禅宗第一山”——司空山、“中国禅宗第一塔”——立化塔、“中国第一禅湖”——花亭湖、“禅宗第一自然碑林”——山谷碑林、“中国第一佛教文化公园”——赵朴初文化公园、“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万里长江第一奇景”——小孤山),构筑安庆旅游的禅宗走廊,形成具有皖西南特色的“禅宗之脉”佛教文化旅游带。这一规划将安庆的禅宗、山水、文化相结合,以奇山秀水为魂,以禅宗文化为魄,多维度、多层次地阐释中国禅宗文化走廊这一主题,逐步满足国际社会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对挖掘禅宗文化的客观需求,支撑中国禅宗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把禅宗文化推向世界。当前像广东四会、江西宜春、湖北黄梅等禅宗祖庭所在地,都在加快禅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且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其经验值得借鉴。
安庆市作为中国禅宗文化旅游联盟成员之一,与其他10个城市一起积极参与联盟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禅宗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在区域合作上,以二祖寺、三祖寺等祖庭为平台,前向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达摩老祖”扩展,后向黄梅四祖寺、五祖寺、广东南华寺等其他禅宗名寺,进而向“四大佛教名山”扩展,积极构建禅宗文化无障碍旅游合作区,不断加强区域旅游市场的融合,进行精品旅游线路对接,努力形成“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合作互赢”的大旅游格局。有业内人士提出,如果将二祖寺、三祖寺、四祖寺、五祖寺串联起来,打造一个真正的“大别山禅宗文化之旅”,那么,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个共赢的局面。同时在产品延伸上,借助安庆禅宗品牌影响力,以禅宗文化旅游为起始点,逐步“拉伸”、扩大其产品的外延,着力做好旅游与宗教、文化、体育等方面结合的文章,积极发展修学朝圣、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特色购物等旅游新业态,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全市旅游经济发展。
在宣传内容上,凸显“八个第一”,强化“禅宗圣地”“禅宗之祖”品牌特质;在宣传形式上,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如邀请中央媒体记者进行大规模的采访活动,拍摄 “慧可传奇”“僧璨大师”等相关影视剧,进一步扩大影响。如2010年由五省八市媒体组成的 “禅宗文化神州行”,2013年中央媒体的 “祖庭行”等采访活动就是非常好的宣传机会。同时,通过组织禅宗文化艺术节、禅宗学术论坛、申办世界佛学大会、进行禅茶品种开发、禅文化杂志发行等多种形式,传播禅宗知识,弘扬禅宗文化,进而打响禅宗文化旅游这张“名牌”。在营销品牌上,对禅宗文化旅游要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推出安庆禅宗寻根之旅、大别山禅宗文化之旅、佛教禅宗文化学习之旅等一系列禅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把安庆建成“佛教访祖、禅宗寻根”之地。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开发佛教生活体验型旅游产品、感官体验型旅游产品、养生体验型旅游产品、禅宗探秘考察系列旅游产品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组团赴全国各大城市及周边地区进行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博览会,进一步办好禅宗文化旅游节、主题庙会等旅游节会,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先开发湖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周边省市的客源市场,适时开发日本、韩国等国际客源市场。
困扰禅宗文化旅游开发的难题之一就是资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第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整合生态工程、水土保持、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按一定比例向重点禅宗文化旅游项目倾斜,用于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及环境恢复等建设,充分发挥各类项目资金对禅宗文化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由以政府招商为主体逐步转为以市场招商为主体,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招商引资机制,不断扩大投融资渠道,实现社会资本向旅游业的聚集。
[1]李霞.论皖江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曹绘嶷.剖析我国的宗教旅游热[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3]王迎春.安庆禅宗文化流传与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