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与“干预生活”小说①
——以须一瓜的《义薄云天》为例

2014-03-25 07:29龙厚雄
关键词:小猫咪蔷薇小说

龙厚雄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王蒙等人的小说就以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干预生活”小说,其中以《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为代表。在随后的政治运动中,“干预生活”小说也和其他具有个性的作品一样遭到批判而销声匿迹。20世纪八十年代后的新时期文学里出现过类似于“干预生活”小说的“当代政治小说”,也未能发展成主流文学而逐渐消失。其实“干预生活小说”突破了小说只准歌颂、不准揭露或暴露问题的禁区,加强了文学反应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意义。[1]当代女作家须一瓜的中篇小说《义薄云天》主题是民众对见义勇为英雄的冷漠和伤害这个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男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博爱与奉献精神则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体现了“干预生活”小说关注社会问题的特点;其各个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表明“干预生活”小说在当今社会的回归。

一、关注社会也是小说应该担负的责任

须一瓜的《义薄云天》发表后受到广泛的关注,不少选刊放在醒目的位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直面英雄见义勇为以及民众对英雄的冷漠和伤害这个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小说讲述一位离婚的北方男子管小健,在妹妹管小丽的推荐下来到厦门某公司供职。公司为他租住了一间民房作为歇身之地。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傍晚,富有爱心的管小健正为他可怜的流浪猫喂食物,突然听到不远处“抢劫啊——救命啊——”的喊叫声,管小健就奋不顾身的冲向事发地,追赶抢劫女士物品的歹徒。在与歹徒搏斗时因寡不敌众,距胜利一步之遥时被歹徒的同伙刺中四刀,躺在公交车站附近的血泊中。此时周围的人群没有施以援手,不少看客只是对此事指指点点,甚至有人议论他“傻”。好不容易等来了警察。在派出所,管小健一口咬定自己是为自己而负的伤,对见义勇为只字不提。一个无尚光荣事情在这样夭折了。当妹妹管小丽知道事件实情后,要哥哥必须去派出所重新更正自己的证词,讨回公道。于是借助媒体的力量,他们先后寻找到目击者和当事人也就是被害人萧蔷薇。媒体“有话直说”栏目整版刊载管小健见义勇为的经过以及当事人萧蔷薇对管小健不闻不问的评论后,在当地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报纸铺天盖地的谴责使萧蔷薇是坐不住了。她来到报社,要求报社澄清事实,为她恢复名誉。于是便有了报社记者的追踪采访报道,终于弄清事件的原委。原来当事人并非有意推脱责任,而是当事人先是在追赶歹徒时因穿高跟鞋追赶歹徒而崴伤了脚,不能行走,故在很长一段时间没去看望管小健;脚好后当事人也来医院准备慰问英雄,但民警说管小健是因为自己的事而负伤,与该事件无关。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作用下,当事人萧蔷薇选择了“少一事”,便没去看望管小健。小说的结尾则出人意料。萧蔷薇竟然以崇拜英雄的名义与管小健“相好”了,并且急速升温。就在管小健获得“见义勇为”称号的同时,萧蔷薇与管小健举行了隆重而简洁的结婚仪式。其实萧蔷薇和管小健的闪婚是有她自己目的的:可以为萧蔷薇带来许多实在的好处,比如正面临中考的儿子可以在升学成绩上加20分;听说该政策不会变,在高考时还可能加分。故事背后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引人思考。

该篇小说的发表引发了人们对小说的功能、作用和价值的思考。对于这些问题,有各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小说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是一种消遣而已,这是对小说功用的见解之一;一种看法认为,小说就是从小处说,应该说的是小说注重细节的描写,细节决定小说成败。在这些认识主导下,小说关注社会问题的功能有所减弱,小说家放弃社会责任,越来越为追逐利益而走向迎合世俗,把小说变成单纯的娱乐工具。[2]尤其近些年的小说中社会功能越来越弱,有的小说作者放弃社会责任,越来越走向迎合世俗而追逐利益,把小说变成单纯的娱乐工具,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须一瓜的《义薄云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涉及的是当今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一些社会弊端,诸如见义勇为者在受到歹徒的围攻乃至受伤后,围观人群那种冷漠;围观人群和当事人萧蔷薇的那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理及行为;萧蔷薇与管小健的结婚其实是在利用管小健等。这样的社会问题,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关注,作家更应该关注。《义薄云天》的发表再次引起读者对此类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如何解决这类社会问题的思考,体现出“干预生活小说”揭露社会问题、鞭挞腐朽、落后现象,引发人们关注,并思考解决办法。

小说不仅是用来消遣的,也应该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赋予小说一定的社会意义,可能净化社会,教化公众,美化生活。如果阅读小说把消遣放在第一位,而忽视其他功能,那是得了芝麻而丢了西瓜。[3]从小说阅读心理说来,读者可以获得一种对社会不正常、不健康现象的愤慨之情的渲泻,也是可以净化情绪的。早在上世纪初,“问题小说”直视人生,改造社会,教化青年,起到不可替代作用。毛泽东的《讲话》更是加强文学的社会功能。20世纪五十年代王蒙等的“干预生活”小说,赵树理等的“问题小说”以及关于“中间人物”等系列关注社会生活的小说,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广大读者称颂。文学必须有担当,必须关注社会问题,揭露社会弊端,引起读者思考,然后寻求解决办法。小说反映社会不仅仅是称颂,还可以是揭露,是讽刺。须一瓜的《义薄云天》体现了这种担当,为广大读者所称颂。

小说只是直面社会问题,揭示、讽刺社会的丑陋那是远远不够的,小说也需要探索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义薄云天》的探索就是我们应该用爱心去解决此类社会问题。它体现在男主人公管小健所具有的博爱与奉献精神上。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反反复复出现,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管小健对流浪猫的关爱。心理学者认为,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对小动物都非常的关爱,至少这个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并且会以物及人,在生活中出现对人的关爱,具有仁爱之心。文本中管小健关爱猫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记忆深刻:寻觅(有吃的吗?),担心(小猫咪怎么样了),关注天气(天气凉了,担心小猫咪受冻),甚至把自己前妻所织的旧毛裤找来为小猫咪取暖。在见义勇为故事发生前,管小健就是在给小猫咪们喂食。见义勇为事件后,管小健住院时担心小猫咪因为天气冷会“不好过”,便叮嘱朋友照顾好小猫咪。当小记者讲看到流浪猫的尾巴似乎被什么人砍断后,管小健神情恍惚乃至伤心致极。即便是在自己的婚宴上,他也不忘让妹妹管小丽把吃剩下的丰富的“清蒸鱼”打包带回去给小猫咪吃,并告诉它们“我结婚了”。作者从管小健对流浪猫的关注,到对流浪猫及四个小猫咪的疼爱,再到婚礼结束后吩咐管小丽为小猫咪带上食物的描写,一步步让读者全方位的了解管小健对猫的关爱。一个人能够对小动物如此的关心,那你能怀疑他的爱心吗?那么他对萧蔷薇的见义勇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管小健所具有的博爱与奉献精神使小说升华。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义薄云天》塑造了管小健、萧蔷薇、管小丽、房东老陈等个性鲜明的人物群象。第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就是男主人公管小健。管小健给读者印象深刻的除了见义勇为且否认自己是见义勇为外,就是对猫的关爱。上文已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萧蔷薇是一个强悍的小市民形象。她对于报纸上的“一面之词”反应极为强烈,找到报社,一连串激烈的严辞,一口气反复骂了二三十个胡说八道!她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如报纸所说的“没有良心”,自己也到过医院,想感谢见义勇为之人,只是警察对她说管小健的受伤与她无关,警察的讯问记录让她明白“他不是为我,是为他自己”,她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后来才“不了了之”。萧蔷薇还口口声声说“政府里有我家的人”,并且强烈要求为自己“恢复名誉”,也要在报纸上用同样篇幅刊登文章,并且要同样大的标题。她的言行使人很自然的想到当下流行“我爸是李刚”事件中的霸道人物。如果说管小健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形象的话,那么萧蔷薇则是作者想否定的人物形象。在事件中,本来萧蔷薇是希望看望并感谢管小健的,而且有具体的行动,只是管小健在派出所的证词使得萧蔷薇最终没去看望管小健。当媒体介入后,这时萧蔷薇不得不站出来,不得不为自己辩解。从“真话,良心话”里,透露出萧蔷薇的心灵历程。萧蔷薇与管小健的结合看起来是喜事,其实是萧蔷薇对管小健的利用。

管小健的妹妹管小丽始终是以强硬高大的形象出现的。作为妹妹,管小丽“从小就脑子灵,小嘴甜,八面乖巧,漂亮干净,到哪里都人见人爱。”虽然妹妹小他几岁,但一直是妹妹保护管小健。在小学阶段如此,参加工作后也没有改变。即便是见义勇为事件发生后,一直是管小丽拿主意,包括到派出所去更改口供,对媒体反映情况,解决医药费问题。管小丽是一位大姐姐或者说妈妈或者说是领导的形象。

房东老陈虽然在文本中笔墨不多,但也是形象鲜明的人物之一。在整个事件中,房东老陈都是事件的目击者之一。当记者熊能四调查时追问当天情景,并要求提供那天与他一起目睹的工人时,老陈的语言让人苦笑不得,同时颇有典型性。“你问他。他比我看得清楚。我有他的电话――不过,你不要说他是在我家天台上看到的,更不能说我和他一起看到的。你答应我,我才给你电话。”十足的小市民嘴脸。面对是是非非,老陈总是难免畏首畏脚,也想说真话,总有那么一些顾虑。这样,老陈那种小市民胆小怕事的性格被描写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周永胜,江胜清.略论方方小说的两大创作题材及其特色[J].当代文坛,2003(4).

[2]洪治钢,欧阳光明.革命与人性的双重质询——论方方的长篇小说《武昌城》[J].当代作家评论,2011(05).

[3]龙厚雄.人物及其人物群像的展示——细读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J].小说评论,2012(6).

猜你喜欢
小猫咪蔷薇小说
蔷薇满架,好眠一夏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可爱的小猫咪
两只小猫咪
花开恣意是蔷薇
教你画一只小猫咪
可爱的小猫咪
蔷薇白发抄
野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