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策略研究

2014-03-25 07:12林良盛
关键词:专业化队伍辅导员

林良盛

(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指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培养,使其掌握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提高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并使其全面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1](P101~108)无论是从大学发展视角,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还是从社会分工的层面看,辅导员专业化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以及社会分工的必然趋势。[2](P19~20)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本质上有益于推动队伍建设与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从其目的来看,辅导员专业化,有助于提升队伍专业技能,提升辅导员的学术地位。从其过程来看,辅导员专业化,为队伍提供了专门的教育培训,有利于优化其知识能力结构,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从其发展方向来看,有利于引导辅导员将其作为长期从事的职业,提升自身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从其工作要求来看,辅导员不断学习与创新,探索研究新形势,掌握新规律和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有利于增强其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状况及成因分析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党中央和国家强调了辅导员的职责与功能,明确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方向。2004年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辅导员的重要性、编制、责任、待遇等问题。2005年教育部颁发《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2006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和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3]但从实践探索层面看,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虽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但整体推动力度不够,缺乏规划性和规范性,实效性有待提高。一方面,各级部门和高校开展了一些专业学科的探讨,做了不少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尝试,但很多高校并未将辅导员专业按其他学科专业的要求进行规划,部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只停留于口头和文件上。另一方面,各级部门和高校虽然组织实施了系列辅导员工作相关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但存在时间、人员不固定等问题,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不足,未能满足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需求。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问题成因,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思想重视不够导致支持保障不足。很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不够,对学生工作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不少学校并未落实“辅导员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的政策,没有将辅导员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重视不够。第二,职业归属感较弱导致队伍不稳定。据调查,90.8%的辅导员表示热爱本职工作,但愿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仅占31.6%,不想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占66.3%。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不高,队伍归属感不强,导致队伍流动性大,直接影响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第三,培训体系不健全导致专业水平不高。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受到多种世界观、价值观的冲击和各种问题的困扰,这需要辅导员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专业的工作技巧,拥有全面的工作能力,但大多数辅导员并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学生工作相关的专业背景,在一定层面上,常以个人的处世之道处理学生问题,学校也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急功近利现象,未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以促进队伍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第四,专业化认识不足导致工作探索不深入。辅导员专业化在于其专业学科发展,提升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但目前很多学校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组织安排几场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上,并没有深入研究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专业学科与队伍发展方向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深层次的实践探索。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策略

确立组织愿景,激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动力。共同的组织愿景,能凝聚并引领不同个性的人,一起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既是目标又是过程,其重在实现专业自主,提升社会地位。一方面,要确立其专业学科,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确立若干发展方向,如党建工作、社会工作、学生心理等,或在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二级学科中,设立学生事务管理、职业发展教育等方向,培养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争取更多学科资源支持。另一方面,要设立独立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系列和职务晋升制度,明确辅导员为思政教育学科等相关学科专业技术职务的通道。[4](P143~146)

突破思维定势,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转型。思维定势是组织或个人对新事物认识的制约因素。长期以来,辅导员工作的角色和内涵没有根据形势发展而转变。结合专业化发展实质,辅导员队伍需要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第一,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将传统的管教思维转向对学生成长的引导服务思路上来;第二,从灌输型向互动型转变,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深层次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第三,从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有意识有规划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推动工作发展;第四,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改变按经验办事,凭感觉决策的习惯,形成以专业理论分析问题、专业方法处理问题、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

强化学习观念,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学习观念是实现自我超越,提升水平能力的重要因素。辅导员专业化就要鼓励辅导员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学习观念,以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学生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辅导员应将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进行知识能力的自我更新。同时,辅导员的学习必须贯穿于队伍的发展和工作运行的全过程中,不能把学习、生活和工作分割开来,要养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理念。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要通过创造学习条件,改善辅导员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推动全员化学习。

完善激励机制,健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保障体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保障与激励机制。要设立工作研究专项基金,以支持辅导员培训、工作实践和专业学科发展,设立辅导员专项课题,加强理论研究和规律探索,促进成员理论水平的提升和团队的智力储备,推进队伍专业化研究。要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从人员和待遇上为辅导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以维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应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学习和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对辅导员组织实施学历教育,加强基地培养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专题培训,注重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的交叉融合,以推进团队功能模块的工作实践探索。应完善辅导员奖励制度,以专业要求作为其考核、评优及提拔任用的重要指标,以推动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刚,等.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学民.教师职业发展与培训[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林良盛.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沿革与功能演化[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4).

[4]曲建武,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际[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专业化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