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03-25 06:18
关键词:外贸校企院校

徐 军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愈加关注,且这些关注开始更加注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系统考量。为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重要位置[1]。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素养教育的属性

(一)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要体现其技能型人才的“高端性”,就不能简单地采用“知识+技能”的形式,片面强调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将高职教育异化为“技能培训中心”。正如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所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绝不是‘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2]。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3]。因此,高职教育不能仅以纯粹的“技能”培养为目标,它应立足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系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职业素养教育,聚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系统培养和提高,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支撑,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和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保障

职业素养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需要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保证其职业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正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4]。职业素养教育不能只是高职院校自编自导的“独角戏”,它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引入行业、企业要素的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保障,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首先,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紧密互动,学校能够更加明确地掌握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其次,职业素养教育是学校、社会、企业多元要素共同投入的过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拥有的主要是“专业要素”,而企业则更多的拥有“职业要素”。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两种要素的整合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三)“全程融入”是高职职业素养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

全程融入的职业素养教育是指围绕着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素养教育有效融入至高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在体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在专业的土壤中逐渐形成和提高,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客观规律决定了职业素养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与专业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全过程。此外,从实践角度看,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学制大多为三年制,在较短的时限内,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训任务繁重,职业素养教育在实践中难以自成体系,独立于专业教育教学之外进行,客观上要求职业素养教育必须通过有效的载体系统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

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功利主义,导致职业素养教育严重“失位”

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决定的[5]。然而,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理念狭隘地理解为“技能培养之上”、“就业率至上”,导致其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过度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系统培养,将职业教育变成了纯粹的“就业能力教育”。从根本上讲,这是一些高职院校误读“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理念,盲目追求就业率的功利主义表现。这种严重偏离高职育人目标的现象持续存在,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教育在一些高职院校“失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进而造成高职教育失去了其育人的本真。因此,进一步深化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转变育人观念,重视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已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导致职业素养教育难以形成有效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1]。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在设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过度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体系化,而忽视了职业教育所需的应用性和灵活性,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到位、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解构、重构不彻底。这导致职业素养教育因缺少有效的形式和载体而难以真正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如在一些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仅局限在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一些人文或思想教育类讲座等层面进行,使职业素养教育长期处于“附赠品”的地位,导致职业素养教育难以系统化、体系化,制约了职业素养教育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支撑效用的发挥。

(三)校企合作机制不成熟,导致职业素养教育缺少外部支持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有效的校企互动机制,亦是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保障和基础。由于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之间的不对称、国内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校企合作缺少体制保障、高职院校自觉意识不强等原因,使得校企合作在一些高职院校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出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职业素养教育也因缺少来自行业、企业的支持,而陷入了高校 “一个人的精彩”的尴尬局面。

(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缓慢,使职业素养教育缺少有力保障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以引进其它高校的研究生为主。他们虽然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从事高职教育的热情,但由于其普遍缺乏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经历,对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体验不足,对相关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认知不透,使得他们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难以真正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任。此外,少数教师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将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仅仅定位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认为职业素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或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所应承担的工作。诸如此类的认识,造成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不愿积极承担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任务。

(五)职业素养教育质量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定位不明确,以及高校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导致职业素养教育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不完善,使职业素养教育缺少科学的导向和客观的激励,对职业素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六)社会环境中“负能量”因素给职业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社会上存在着 “金钱至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一些“负能量”思想。这些“负能量”思想正在以不同形式向高校浸染,对少数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给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外贸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首批示范高职院校)现有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三个常设外贸类专业。近年来,围绕着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外贸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一)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夯实职业素养教育基础

1.成立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

2009年,通过与相关企业、行业组织及有关政府部门之间充分商讨,并经缜密论证后,我校成立了“外贸类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来自学校的专家和专业带头人,以及来自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为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使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外贸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的作用能够得到持续有效发挥,经委员们共同商讨、审核后,我校制定了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外贸类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章程》,有效保障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运行和持续完善,客观上使学校与各方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联动合作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为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2.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引导企业(行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

为形成专业与企业 (行业)岗位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专业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我校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课课程标准的等形式,引导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到了外贸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过程之中。校企双方围绕着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剖析外贸企业(行业)相关岗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确定了对应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标准。我校以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为抓手,促进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行业)所需三方面有效统一,整体提高了外贸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针对性。

3.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职业素养的“职业”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不仅需要来自行业、企业的智力支持,还需要企业提供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作物质保障。近年来,我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上,先后在中外运、中远、奇瑞、美的、安徽威能等二十多家企业中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外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在现实职业环境得到系统的培养、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提高外贸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1.实行“2+0.5+0.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成了校内、校外两个阶段。校内阶段即学生在校1-4学期,此阶段外贸类专业学生主要任务是修完理论课程和校内实训课程。校外阶段由两个“0.5”构成,分别指学生于第五学期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赴各相关企业进行教学顶岗实习,第六学期是学生在人才市场按照双向选择原则,进入企业进行毕业(就业)顶岗实习。实践证明,“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而且也是职业素养教育充分整合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将职业素养教育延伸至行业、企业之中的有效模式。

2.深化专业课教学改革

专业课教学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载体,不断深化专业课教学改革,是持续提升外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自2008年以来,我校从外贸类专业中分别遴选了4-5门专业核心课程,并成立由校内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业务骨干组成的若干课程改革小组,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国际结算》、《报关报检实务》、《进出口单证实务》等课程组。各课程组在对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和资质管理》(GB/T28158-2011)中相关外贸岗位的职业资质标准,确定了各门专业课知识、技能与素养目标,并将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整合在若干个学习任务模块中,再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实施课程教学,促进了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

其次,实施“课证融合”改革。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提高“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的效果,我校对行业内的职业资格证书择优选择,先后申请、设立了外贸单证员、国际货运代理、外贸业务员、报关员等多个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培点。“课证融合”改革的实践中,我校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与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的教学接轨,以职业资格认证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这对学生的学习和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可以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促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加努力地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引导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再次,实行“双语”教学改革。鉴于外贸类业务岗位都对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我校先后在 《国际贸易函电》、《国际商务谈判》、《进出口单证实务》等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施了“双语”教学改革,在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部分组成:

校内实训方面,我校与行业、企业专家充分交流、论证,以学习任务(外贸业务)流程化、实训教学情境化理念对校内实训教学进行了系统设计,并依托情景化实训室(如报关报检模拟业务大厅、进出口单证缮制工作室、进出口贸易模拟公司等),深化校内实训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了原来“课堂教学+机房操作”的实训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校内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指向性。

在校外实训教学中,即“2+0.5+0.5”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学顶岗实习环节,我校创造性地实施了“轮岗制”实训模式。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该专业所对应的主要有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外贸业务员五个职业岗位。经过与企业之间充分商讨后,我校在拟定教学顶岗实习计划时,要求企业在为期五个月的教学实习期内,对学生实习岗位进行每月一次的轮换,保证学生能够在每个岗位“轮训”一遍。此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在行业、职业的系统认识,还能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更加全面的提升。

(三)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近年来,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导师制”、“走出去,引进来”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队伍,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导师制”:和国内其它高职院校一样,我校外贸类专业的教师大都是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到学校,从事高职教育工作。他们一方面缺少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经历,另一方面缺乏从事高职教育的工作经验,短期内很难适应并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为此,我校从2009年开始,对每批新近的专业教师实施“导师制”培养,即安排有着丰富教学工作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作为其导师,全程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系统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几年的实践证明,此举对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走出去”:我校一方面积极争取经费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各种专业培训,帮助专业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作用,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历,增强他们对外贸行业的系统认识。近三年来,我校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赴企业顶岗挂职已累计超过50余人次,使教学团队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整体提高。

“引进来”:为适应外贸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要求,近几年我校引进教师的方式是,一方面继续从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作用,争取企业支持,为我校推荐企业业务骨干、行业专家,以兼职的形式加入我校教学队伍,从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此举不仅增进了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还整体优化了我校的师资队伍结构。

(四)搭建职业生涯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知识经济背景下,良好的职业素养包含了职业人对自己职业生涯科学规划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我校在外贸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了一个职业生涯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如我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一门从学生入学至毕业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并按计划于每个学期分别设置了专业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就业指导等模块,分别由从事外贸专业教学的专兼职教师,以及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领域的教师承担相应模块的教学和指导任务。此举不仅丰富了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还有利于学生从职业生涯发展视角认识自己的专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进而提高了学生自我提升职业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校企互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是一个面向社会、充分开放的运行体系。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注重与企业文化之间的有效互动,以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质,为职业素养教育营造有益氛围。

1.紧密联系职业素养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学生的业余活动,它更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和提高的重要土壤。近年来,我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了诸如学习行业模范、“英文秀”话剧表演、英语演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设计大赛、外贸综合技能大赛、商务形象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旨在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我校还尽力邀请行业、企业人员来现场作嘉宾或评委,他们会从企业视角建议、指导我校如何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多地融入一些企业文化元素,以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实际效用。

此外,我校还积争取校企合作企业支持,组织外贸专业的学生参加一些企业文化活动 (如公司的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增强学生与企业间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以便于今后更好地融入企业。

2.加强校企互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

近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增加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改善力度,不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同时,学校还鼓励各专业在校内积极推广合作企业的CI系统,如设立“芜湖港班”等一系列企业冠名班、争取企业捐助,颁发企业冠名奖学金、将企业的“6S”管理标准引进到班级管理之中等,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为职业素养教育营造了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

3.积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推进第二课堂建设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校园文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我校每年都会邀请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和优秀校友来学校为学生开设各类讲座,其主题涉及到企业管理、外贸专业知识、外贸行业发展动态、外贸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认识社会和职业的视角。此外,我校还邀请一些专家教授为学生开设文学、美学等人文素养类讲座,以提高外贸类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

(六)构建职业素养教育质量评价、反馈体系,促进职业素养教育健康发展

构建科学的职业素养教育质量评价、反馈体系,客观上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外贸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中,我校逐渐探索、构建了一套职业素养教育质量评价反馈体系。该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借助“课证融合”的改革措施,建立了以外贸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来系统考核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制度。二是建立毕业生就业回访制度,即通过对毕业生主要的实习和就业单位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从人才需求角度,搜集企业对学校职业素养教育质量的评价信息和意见反馈。三是借助麦可思对毕业生职业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观测所采集的多项指标,对职业素养教育的指向性和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1年9月.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28).

[4]陈建民.关注企业利益 推进校企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

[5]程淮中.财经职业素养教育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外贸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