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公示语言翻译提升策略
——以长沙市主要旅游景区公示语为例

2014-03-25 05:19:09李白清
关键词:外国游客译者译文

杨 慧,李白清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接受美学视域下公示语言翻译提升策略
——以长沙市主要旅游景区公示语为例

杨 慧,李白清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长沙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失误现象目前主要体现在语言翻译失误和语用翻译失误两大方面,而造成这些翻译失误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因素、专业队伍水平欠缺和标牌制作者粗心大意等。文章结合长沙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实例,探讨了接受美学理论对旅游公示语翻译实践的启示。作者认为,接受美学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指导作用在于确定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礼貌性原则、传递源语言文化为中心的原则和保护性原则。

接受美学;公示语;汉英翻译

随着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很多旅游景点的公示语也逐渐改成了中英文双语书写。长沙市作为湖南省会城市,正朝着展示“快乐长沙,宜游圣地”的城市形象奋进,根据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在旅游基础设施上突出标准化建设,打造旅游发展品牌。然而,目前长沙市主要旅游景区公示语译文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在很大程度上有损城市形象。公示语翻译不当产生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影响一个城市、地区的形象和对外交流,同时会给外国游客带来诸多不便。

一、长沙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失误

(一)语言翻译失误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收集了长沙市各大景区共计两百余条英文公示语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语言翻译失误是占据各大景区的最主要问题,此外,还有语用翻译失误。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存在诸多词汇、语法及句法特征方面的结构差异,译者如果对此没有充分的了解又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往往就会导致语言翻译失误。

1.译名不统一

译名不统一是长沙市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比如“橘子洲”几个字的翻译在景区入口处的宣传板上是“Orange Island”,而在景区里面的导览图上又是另一种翻译“Tangerine Island”,景区里面的指示牌上还有“Orange Islet”的用法,有一处指示牌更是直接使用了拼音“JUZIZHOU”。又如各大景区的导游图上“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分别采用了“Place where you are”“The place you are standing”和“You are here”三种译文。译名不统一反映出城市相关部门缺乏统一管理的问题。任何一处知名的旅游景点都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就是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尤其是在面向外国游客时还充当着传递我国文化的作用,因此这些鱼目混珠的公示语译名有损城市形象,亟待统一。

2.拼写错误

拼写问题通常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其实很容易避免。开福寺景区平面图上有两处“放生池”,其中一处翻译为“Release Pond”,而另一处的译名竟然是“Release Rond”。而在岳麓山景区一商店的公示牌上,竟然将“毛泽东纪念品”错误地译为了“Ma Zedong Souvenirs”。这种单词拼写错误在各大景区都不胜枚举。此外,单词大小写也经常混乱。烈士公园有一公示语为“讲究公共卫生,请勿乱扔垃圾。Pay Attention To Public Health And No littering,Please.”按照规范,专有名词应该是除介词与冠词以外其余单词首字母大写,因此这里的“to”和“and”都不应大写。

3.语法问题

公示语的英译应符合英语语法的要求。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翻译质量差,有损景区甚至是城市形象。例如:橘子洲景区一处公示语为:“花草造福人,人人护花草。Please protect flowers and grass for benefit to you.”在英语当中没有“for benefit to someone”这种搭配,只有“for the benefit of someone”,因此符合语法规则的翻译应该是“Please protect flowers and grass for the benefit of you.”又如,天心阁有一处公示语“珍惜生命,攀爬危险。The value of life,climbing is dangerous.”译文前半句使用了短语,后半句又是一个句子,而且中间没有任何表明逻辑关系的连接词,不符合句子构成法则。而且“value”构成的名词短语意思是“生命的价值”,应该使用动词。考虑前后句之间的联系,建议译成“Climbing Is Dangerous.”

4.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由于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影响而造成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使用带有中文词汇、语法和表达习惯的英语的一种语言现象。尽管有的中式英语已经成为标准英文词组,如“long time no see”,大部分中式英语还是会给外国读者造成理解障碍,应该加以改进。橘子洲景区就存在多处表意不清的中式英语。比如,“禁止自由垂钓”被翻译成了“Prohibiting the free fishing.”这里的“free”的意思其实是“免费的”,因此外国游客看到这样的翻译,肯定会感到困惑。难道可以“non-free(收费)钓鱼”吗?其实中文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此处禁止钓鱼”,因此可以采用英文里对应的表达“No fishing”以示警告。另一处“湖边行走,注意安全”的公示语被译成了“Lake walk.Pay attention to safety.”带有十分明显的中文使用习惯。正确的表达应该是“Be careful while walking by the lakeside.”

5.用词不当

同一个中文意思往往对应很多英文单词,但这些英语单词的具体含义及用法其实是有区别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英语单词。比如,橘子洲和岳麓山风景区所有的垃圾箱“不可回收”那一栏统统译为“Unreducible”,而“可回收”那一栏译名为“Recyclable”,其实“Unreducible”指的是化学上不可还原的,或数学上不可简化的,跟“不可回收”相差甚远,正确的翻译应该是“Unrecyclable”。

(二)语用翻译失误

所谓语用翻译失误,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使用者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背景、语言使用规则缺乏了解,直接把自己的语言翻译成目的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该遵循的交际规则,结果往往导致源语言在目的语文化中失去作用,因语用迁移而在交际活动中造成误解,障碍或冲突,影响交际效果的一种语言现象。

1.逐字翻译

逐字翻译,也称直译,通常指从源语文本到目的语文本的逐字逐句地转换,而没有考虑或传达原文本的意义。机器翻译往往会出现逐字翻译的问题,造成译文晦涩难懂,令外国游客难以理解。烈士公园有多处公示语直译成了中式英文,令人费解。比如“成人小孩一律票价:10元”被翻译成了“Become person's kid all ticket price:¥10元”,显然就是直接按照中文译过去的,带有十分明显的机器翻译痕迹。完全不符合英语表达,而且还不伦不类地保留了中文货币单位“元”,令人啼笑皆非。此外,还有一种滥用拼音的问题。比如“枕江亭”被直接翻译成了“Zhen Jiang Ting”,这样的翻译无疑是不能为外国游客所理解的,应该翻译成“Zhen Jiang Pavilion”,或者可以进一步解释,“枕江”就是“临江”的意思,因此可以直接译成“Riverside Pavilion”。

2.语气过硬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公示语的翻译问题,还有语气过硬的问题也经常出现。对于强制性的公示语,中国人常使用“请勿”“禁止”字样,但翻译成英文,应该适当地转换成更礼貌委婉的语气。比如说烈士公园游乐中心游客须知上的说明“严禁站立”被翻译成了“Standing is strictly forbidden.”虽然意思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了,但外国游客看了难免会感觉不舒服,会有一种语气太强硬的感觉。因此,在翻译公示语时应尽可能避免措辞强硬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如果换成“Please do not stand.”用一种委婉的劝诫口吻,既达到了同样的宣传效果,也不会引起游客的反感。

二、公示语翻译失误的原因

(一)文化因素

翻译不只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贾文波说过,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各自旅游文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语言的文化因素制约着语言的使用。汉语和英语的使用者各自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不同,所以跨文化的翻译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英语旅游文献大都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通达,具有一种朴实自然之美,不像汉语那样追求四言八句,讲究工整对仗、言辞华美。因而,旅游英译不比文学翻译,它只是一种大众读物,读者对象多为国外普通游客,其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1]。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具有高度的文化意识并了解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在翻译时选择的恰当的翻译策略,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

(二)标牌制作者粗心大意

旅游景区公示语标牌在与游客见面之前都将经过排版印刷制作,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不懂英语或不够细致,很容易造成拼写错误、大小写混淆、英文字母或单词间隔错误,缺少或滥用标点等之类的错误,不仅给人一种翻译质量差、不负责任的感觉,有时还会导致句意理解混乱,给外国游客造成一定的交际障碍。比如天心阁的导览图上有一个“太平军魂石雕Stone Statues of TaiPing Neavenly Kindom Army”的双语公示语,简单的七个单词中竟有一处大小写错误和两处拼写错误,“Taiping”被写成了“TaiPing”,“Heavenly”被写成了“Neavenly”,“Kigdom”被写成了“Kindom”,失误之多几乎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而这又是一处包含了中国文化信息的公示语,对于外国读者而言本来就有一定的理解困难,这几处明显的粗心大意导致的失误无疑会给他们的理解造成更大的障碍。

(三)专业队伍水平欠缺

1.缺乏权威机构指导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很多大城市已经展开各项双语公示语纠错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放眼全国,仍然有很多旅游城市还未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公示语译文质量进行规范和管理,也没有出台相关条例来规范公示语的翻译。很多城市旅游景点管理处通过翻译公司或自由译者,甚至是通过机器翻译来获得公示语英语译文,没有经过专业的机构来进行翻译和校对,产生了很多粗制滥造的译文。公示语翻译既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有必要对公示语翻译工作从译写标准、译员资质、管理体制、监控和修正机制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力争做到有章可循、按章执行,最终净化城市公示语环境[2]。

2.译者缺乏职业素养

造成公示语翻译失误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译者翻译水平不过关,尤其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译者的翻译功底与专业素质对于公示语的质量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旅游公示语的译者们需要了解英、汉语的表达形式以及句子结构方面的诸多差异,熟悉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还需要对源语和目的语都有较强的语言操纵能力,掌握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及相互转换的规律技巧,这是准确理解原文并翻译到位的基本前提。还有一点不容忽视,译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根据翻译文本的特点采取正确的翻译方法,而且要通过正确的翻译流程给予质量保证。“译”只是整个翻译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译者还应该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工作,比如了解翻译目的,熟悉翻译文本类型,译后还应该进行检查和修改,从而减少翻译失误,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译文。

三、接受美学视域下公示语翻译原则

接受美学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于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接受美学理论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侧重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度,强调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而公示语翻译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其目的是使读者理解,因此它是充分考虑读者感受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读者的接受度,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因为读者从来不会被动地接收目标文本,甚至可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重建目标文本。因此,译者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读者,用恰到好处的语言重现原作的精神。当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对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审美偏好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翻译公示语时应注重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礼貌性原则、传递源语言文化为中心的原则和保护性原则。

(一)读者为中心的原则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读者在阅读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期待视野”,即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形成的一定的接受能力。一旦译文与目标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产生共鸣,译文就很容易被读者接受,反之则会破坏读者的审美情趣,导致读者产生怀疑、不解甚至是排斥。因此在翻译公示语时必须把握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中外文化间的差异,尊重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否则,将给他们带来不愉快的感受。旅游景区的公示语可能只是游客在经过时快速地一瞥,因此必须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我们一定要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语表达,这样的翻译读者的接受度会更高。

烈士公园内的一句公示语“请勿在树林内悬挂吊床,攀枝折花”,原来被翻译为“Don't stung up some hammocks among the tree.Don't damage the tree and flowers.”这句话是按照中文习惯进行翻译的,很容易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但不能让外国游客产生同样的反应,难以外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现在原来的公示语牌上重新贴上了新的译文 “No hanging of hammocks or picking of flowers in the woods.”在英语习惯中,经常使用“No+doing”表示禁止某种行为,因此,新的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不仅简练,而且非常准确规范。

每个游客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都不一样,因此对公示语的接受度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在翻译时应以目标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和尊重大众游客的文化和品味水平,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不要使用生僻难懂的词汇和复杂冗长的句式,力求简单明了,让游客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立刻理解。公示语译文一般都语言简练,只呈现目标读者最想知道的关键信息。例如橘子洲的一句公示语“水深危险,请勿戏水。Caution:deep water.”译文只用了简单的三个单词就将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了。又如“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Keep off the grass.”中文原文语言优美,行文讲究押韵,句式较长。翻译成英文后,简单明了地传递了信息。总而言之,英语公示语都比较重视语言的简洁、意思的明了和句式的固定化,这也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重功能、讲实用的审美心理[3]。

(二)礼貌性原则

接受美学强调应该关注文本与读者的关系,旅游景区英文公示语的读者是外国游客,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采用他们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气,语气温和礼貌,避免使用强硬词,营造一种快乐随意的气氛,让游客感到身心愉悦。英语公示语中就很少使用“Don't”一词来表示“禁止”的意思,因为语气太生硬。在翻译时应按照目标读者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适当改译。在语气措词方面,开福寺和岳麓书院作为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两处旅游景区,都采用了语气温和礼貌的公示语翻译,比如,开福寺有一处公示语“佛门清净境地,攀跃实不敬。It's not proper to sport in the Buddhist temple.”译文用劝诫的语气,娓娓道来,引导游客自觉地遵守景区规则。岳麓书院里面的公示语大都采用十分礼貌委婉的语气。“文明参观,请勿触摸。Please be gentle,and do not touch.”“一花一草一木,且看且爱且护。Please take care of each flower,grass and tree.”游客看到这样的公示语,自然会觉得心情舒畅,也会自觉地按照公示语的指示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传递源语言文化为中心的原则

很多外国游客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渴求心理前来旅游,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注重以传递源语言文化为中心,对于人文历史景观,更加要详细介绍说明,满足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喜欢引用典故或是诗句来增加其文化底蕴,译者在翻译时可以适当保留这一美学价值来吸引外国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岳麓山上著名的爱晚亭指示牌上的中文介绍只是简单说明了爱晚亭建于何时,形状大小如何,并未说明该亭名字的由来。这是因为对于我们国内的游客来说已经十分清楚“爱晚亭”取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但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这一文化信息是空缺的。该公示语的英文译文为“It was renamed the Autumn-Admiring Pavilion,which alludes to Du Mu's lines‘I stop,just conquered by the woods in later autumn, when maple leaves are more crimson than flowers in February.’”译者巧妙地补充了源文的文化信息,赋予了这座亭子浓厚的文化底蕴,也让外国游客了解了其名字的由来,有助于唤起国外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吸引他们领略华夏文明的醇厚魅力。

(四)保护性原则

对于一些明显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甚至包含落后的文化信息的旅游公示语,应遵循保护性原则,选择不译。有些汉语公示语只是写给中国人自己看的公示语,如“禁止随地吐痰”、“禁止乱写乱画”等,如果译出来会有损我国公民的形象,可以考虑不设此类公示语,或者不将此类公示语译成英语[4]。岳麓山上“遵德守礼,文明旅游——不随地吐痰”以及烈士公园“此处严禁大小便”的公示语完全是针对本国游客以往表现出的不雅行为而设置的,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落后,不文明的一面。类似的标语在旅游景点偶尔可见,用以提醒游客注意个人素质。这样的标语如果译成英文,外国游客看到后会感到滑稽可笑,不但无益于交际反而有损城市和国家形象,因此大都采取“不译”的策略。

四、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对于公示语翻译的重要启示就是译者要转换视角,注意以读者为中心,在翻译中把握读者的能动性。根据接受理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让读者接受。因此译者要重视目标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需求,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中文旅游公示语讲究对仗工整,注重韵律,而英语语言则逻辑清楚,语言简练。因此在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运用接受美学理论,考虑目标读者的不同期待视野,迎合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情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遵从英语的习惯,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公示语译文简单明了,直指主题。

[1]贾文波.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J].上海科技翻译, 2003(1):20-22.

[2]李增垠.二十年来的国内公示语英译研究综述[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37-242.

[3]王李岩.从美学角度看公示语的英文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188-190.

[4]李玉良,于巧峰.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原则[J].上海翻译,2008 (1):42-45.

On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Examples in Changsha's Scenic Spots

YANG Hui,LI Bai-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12,China)

The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errors in Changsha's scenic spots mainly reflect in two aspects:the linguistic translation error and pragmatic error,whose causes include cultural factors,standard of professional teams and carelessness of sign maker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reception aesthetic theory on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translation examples of public signs in Changsha's major scenic spots.According to the author,under the guidance of reception aesthetic theory,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must be based on four principles:readers-oriented principle,politeness principle,source culture transmission-oriented principle and protection principle.

reception aesthetics;tourism signs;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H085.3

A

1672-934X(2014)06-0144-05

2014-10-05

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基金项目(2014zzts117)

杨 慧(1990-),女,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白清(1962-),男,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句法学、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外国游客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水利经济(2020年3期)2020-02-22 11:38:33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税收征纳(2019年7期)2019-07-30 06:58:24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外国游客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外语学刊(2010年2期)2010-01-22 03:31:09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