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晖 李朝前 江勇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80)
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期刊编辑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同时,编辑要应对高强度的编审工作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承受着潜在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多重压之下,期刊编辑容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生理和心理状态令人担忧,从而直接影响到期刊的稳定发展。笔者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的亚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和解决办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编辑职业来说更是如此。很多编辑常常觉得身心疲惫、力不从心、做事没有活力,有时是咬牙挺着坚持工作,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即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生理和心理方面。
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质,需要他们长期伏案专心于文字工作,这些职业特点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编辑健康可能会受到损害。
第一,眼睛劳累、视力受损。编辑工作就是长期反复收稿、审读、加工、校对、处理稿件的过程,需要长时间面对稿件,包括纸质版稿件和电子版稿件,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编辑更多地在计算机上处理稿件。长时间面对计算机除了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辐射外,还会引起眼睛疲劳,原因是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减少,并且屏幕闪烁的强光比自然光对眼睛的刺激更大[1]。计算机显示器长期对眼的刺激,易出现眼部不适感,表现为眼睛酸胀、干涩,视力模糊甚至下降,以至产生近视、眼干、眼炎、眼底病变等,直接影响着编辑的视力健康和工作效率。
第二,颈椎腰椎超负荷。编辑长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稿件或浏览信息,长时间保持统一姿势,使肩部肌肉经常处于不协调的紧张状态下,颈部周围的软组织容易受到拉抻,劳损,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同时发生慢性劳损[2],久而久之会对颈椎腰椎造成积累性损伤,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椎间盘突出症和退行性病变,颈椎病又常常带来很多不适的临床表现,如脖子僵硬、肩背部沉重,严重者还会发展为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编辑工作者的正常办公和生活质量[3]。
第三,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编辑人员常常从早到晚像被钉子钉住了似地坐在办公桌前不离开,这样久坐不动缺乏锻炼,会危害人的健康,在生理上则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疼等,身体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也减少而易出现便秘,还有可能出现心血管功能失凋,如心悸、心律不齐、心脏功能紊乱、血脂异常、消化道疾病等,降低了生活质量。
为了赶稿,编辑人员经常加班,顾不上吃饭。双休日加班、工作日熬夜,以及三餐不规律对编辑工作者来说都是家常便饭。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有研究指出,饮食不规律更会导致食管运动和协调障碍,也会增加胃的负担,对胃黏膜产生物理或化学损伤,引发慢性胃炎,这是中国人群发生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4]。
编辑心理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躁的不良情绪和职业倦怠问题,不仅影响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严重影响到其日常生活。
第一,紧张焦躁。编辑工作是一项十分考验耐心的复杂工作,从前期策划、约稿、审稿、编稿,到后期编排、总校、付印等环节,都要求编辑做到严谨细致,这一系列枯燥单调的基本环节是编辑工作最重要的保证。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直接影响期刊质量,而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也就是说,期刊编辑工作与期刊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要求期刊编辑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长期精神高度集中,特别是期刊加急出版、节假日熬夜加班的紧张工作状态、评刊审刊中编辑担心刊物排名靠后,就更容易产生紧张焦躁情绪。这种焦躁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就会越积越多,甚至恶性循环,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最终损害健康。
第二,职业倦怠。期刊编辑工作枯燥单调、专业性强,需要很好的耐心和注意力长时间高度集中,这种工作性质使编辑普遍感到紧张和疲劳。常年面对枯燥的文字、符号和图表,专注于大量科技学术论文,机械重复性的编辑加工,加上较之其他科研人员待遇低下,晋职晋级常常受挫,评刊未获奖等,让科技期刊编辑感觉自己付出的劳动未得到回报,久而久之会慢慢失去激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对本职工作感到乏味、压抑、厌倦而产生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应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时的一种应激反应,表现为一系列心理与生理综合征[5],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以消极、否定或无动于衷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职业倦怠的最大危害则是消磨编辑身上的朝气和进取心,降低其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阻碍其人生价值的实现,进而影响其从事的编辑工作。
针对期刊编辑呈现出的几种生理亚健康问题,编辑个人要予以重视,主要可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一是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加班或不加班,让大家在8小时之外能得到有效的休息,并形成良性循环;二是用眼适度,工作一段时间,一般来说1个小时左右,起来走动走动,让眼睛离开电脑,远眺一会儿或者做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得到片刻休息,让编辑在视觉疲劳之余能有效得到缓解;三是保持正确坐姿,减轻颈椎腰椎的不当压力,每天在工作间隙定时做广播体操,做几个俯卧撑、弯几下腰,周期性地活动颈部腰部,防止脊椎变形,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在增强体质的同时,编辑也要积极调整心态,注重心理问题疏导,排解消极负面情绪,保持良好心情,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当有痛苦时,要找朋友倾诉,请他们开导,通过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还可以转移心理压力;增加兴趣爱好,学会读书赏乐,运动旅游,减轻心理压力,从容生活;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解脱,多和同事说说笑话,工余间隙和同事聊聊天,放松一下紧张情绪;学会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理顺自己的心态;学会笑对挫折,幽默人生,大度看世界。
每年定期做一次全面健康体检,是保障科技期刊编辑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体检,编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明确了解,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效预防职业疾病的发生。健康体检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重视健康体检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编辑工作者的幸福感不仅来源于物质层面,而且来源于精神层面,营造温馨、和谐、积极、乐观、奋进的期刊编辑氛围至关重要。一个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不仅包括让人感觉舒适的客观条件,而且包括一个团队良好的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这种奋进向上、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工作,期刊编辑可以获得奋斗的动力和快乐。
参考文献:
[1]李东.期刊编辑亚健康状态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14(1).
[2]柳清.试析颈椎病常见防治办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3(4).
[3]林素蕊.颈椎病的防治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0(28).
[4]周晓彬,汪求真,张超英,等.中国人群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20).
[5]郑红翠,蓝华.编辑主体职业倦怠与自我调适[J].继续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