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中心卫生院 陕西 铜川 727017)
龋病是儿童口腔常见病,儿童口腔卫生状况与龋的发生直接相关[1]。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乳牙龋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都会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加强对乳牙龋齿的预防保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发达国家儿童患龋率呈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患龋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儿童患龋率虽有所下降,但众多学者报告的各地儿童患龋率高低不一且差异较大[3-5]。为了了解铜川市儿童乳牙的患龋情况,更好的指导并开展龋病的防治工作,本文作者于2013年7月对815名5-7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铜川市印台区四所乡镇小学的5-7岁儿童815名(到调查之月在当地居住达到6个月以上)。
1.2 口腔检查的方法:调查标准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6],并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检查方法[7-8],用平面口镜和探针在便携式照明灯的光源下,对受试者进行检查。调查当日即对调查表格进行检查,编号,调查指标为乳牙的患龋率及乳牙的龋失补牙数及其构成比。龋病的诊断标准为:使用探针探及牙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
1.3 问卷调查:调查人员为具有1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口腔医生,并经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8。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等等;②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的次数,几岁开始刷牙,刷牙的方法,等等。
1.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患龋率比较采用X2检验,龋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1 人口统计学资料:调查四所乡镇小学5-7岁儿童815人,其中,男童430人,占52.76%,女童385人,占47.24%;5岁组170人,占20.86%,6岁组330人,占40.49%,7岁组315人,占38.65%。
2.2 患龋率和龋均:815名受检儿童的患龋率为63.56%,龋均为2.64。其中,男童患龋率为65.35%,女童为61.56%,不同性别的患龋率(X2=1.258,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患龋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10.467,P<0.05)。男童乳牙龋均为2.83,女童为2.43,龋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906,P<0.05)。5岁儿童龋均为2.18,6岁为2.85,7岁为2.67,5、6岁儿童的龋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481,P<0.05),6、7岁儿童的龋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432,P>0.05)(表1)。
表1
2.3 龋,失,补的构成情况:815名受检儿童的龋,失,补构成比分别为93.36%,4.65%,1.99%。(表2)
表2
2.4 日刷牙次数与儿童乳牙患龋率密切相关:日刷牙次数增加显著降低了乳牙的患龋率,不同日刷牙次数组之间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X2=40.784,P<0.05)。其中,每日刷牙<1次者患龋率为73.76%,每日刷牙1次者患龋率为59.84%,每日刷牙≥2次者患龋率为32.43%,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9.14%(调查人数815人,合格答卷808人)。
3.1 调查结果显示,铜川市乡镇小学5-7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3.56%,低于程睿波[9]报道的沈阳市3-6岁儿童患龋率71.29%,黄明辉[10]报道的桂林市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72.22%,却高于周春泉[11]报道的武汉市东湖区3-6岁儿童患龋率61.8%。从各年龄组来看,5岁组,6岁组,7岁组的患龋率分别为52.94%,66.06%,66.07%,分别低于宋开茂[12]报道的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53.85%,段多默[13]报道的6岁乳牙患龋率89.05%,姜全春[14]报道的7岁儿童乳牙患龋率85.7%,但是,与公文[15]报道的陕西省一年级小学生乳牙患龋率56.71%,相比而言,却高出很多,因此,结果堪忧。
3.2 以往的研究显示,儿童龋病患病状况与口腔健康知、信、行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呈相关关系[16-17]。现在,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儿童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含糖食物的摄入量明显增加;刷牙方法不正确或刷牙的次数达不到每天两次;父母对儿童乳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龋齿不治疗,不干预;等等都是乳牙患龋率高的原因。国内很多学者也进行了龋病相关因素的研究,黄薇等[18]在分析6-7岁儿童患龋情况时发现含糖食物消费多的儿童患龋率高,魏丽敏等[17]发现了3-6岁儿童的龋均与每天刷牙次数,吃甜食次数有关。本调查结果显示,刷牙次数增加能显著降低乳牙的患龋率,每日刷牙1次者患龋率(73.76%)是每日刷牙2次者患龋率(32.43%)的2.27倍。因此,尽量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形成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龋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 总之,乳牙龋病有患龋率高,发病早,范围广,发展快,自觉症状不明显等特点,龋病不仅可影响咀嚼功能,引起局部的感染和疼痛,还可以影响恒牙的发育,对儿童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19]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0%,其中,城、乡分别为61.9%和70.2%,患病儿童的牙齿中97%为未经治疗的龋坏牙齿[20]。鉴于调查结果,应积极推行定期口腔检查,倡导窝沟封闭,并加强对其家长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乳牙的重要性,理解龋病防治措施实行的必要性,督导儿童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1] 卞有金.口腔卫生项目管理.口腔预防医学与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0-160
[2] 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83
[3] 程睿波,张晓芳,张颖,等.沈阳市53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6,6(15):596-600
[4] 黄明辉.126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1):116-117
[5] 周春泉,梅银蛾,卢秀兰,等.623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21(9):573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4th ed.Geneva:WHO,1997
[7]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
[8] 卞有金.预防口腔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
[9] 程睿波,张晓芳,张颖,等.沈阳市53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6,6(15):596-600
[10] 黄明辉.126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1):116-117
[11] 周春泉,梅银娥,卢秀兰,等.623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报道[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21,(9):573
[12] 宋开茂,于国玺,张帆,等.西安市412名3-5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21(2):101-102
[13] 段多默,尚林娟,沈舒宁,等.西安市2829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率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21(11):641-643
[14] 姜全春,刘怡杰,王萌,等.大连市开发区7-9岁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11,28(6):760-765
[15] 公文,李刚,郭静,等.陕西省一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12,1(33):104-106
[16] 张颖,刘璐,程睿波,等.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差异[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1):67-69
[17] 魏丽敏,王剑锋.饮食、口腔卫生习惯、父母口腔卫生知识与乳牙龋齿的关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8),467-469
[18] 黄薇,江汉,台保军,等.社会行为危险因素与儿童龋病的关系初探[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6):343-344
[19]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20] 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