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民医院供应科 河南沈丘 461000
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的分析
李慧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民医院供应科 河南沈丘 461000
目的:对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统计医院加强消毒供应管理工作前后阶段手术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结果:加强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之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未加强管理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避免医院感染现象的频频发生,加强医院消毒供应管理,做好感染控制预防工作,已是必然的趋势。
消毒供应;医院感染预防;应用
医院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自医院内部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因素出在医院自身,例如医护人员的消毒不严格、操作不规范等,均有可能致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而医院感染的发生,容易导致医患纠纷,影响医院信誉,因此,重视医院感染问题,做好消毒供应工作,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也是每个医院的职责所在。
1.1 一般资料
统计2013年7月~2013年12月医院手术治疗发生感染的患者资料,再统计2014年1月~2014年6月加强消毒供应管理加强阶段在医院手术治疗发生感染的患者资料,将两个阶段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比。
1.2 方法
医院2013年7月~2013年12月对于医院感染预防未严格干预,只同平常工作一样操作,但发现医院感染现象比较严重,对医院造成了不良影响,鉴于此特点,医院开始提高重视,于2014年1月~2014年6月制定规范的院内感染防范措施,并加强消毒供应管理,具体如下:
⑴加强消毒供应制度的全面落实。为保证在日常工作中,每位医务人员均能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先要制定完善的消毒供应制度,并通过宣传管理,使消毒供应制度落实到位。相关制度主要包括有:科室工作检查制度、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岗位职责制度等,通过各制度的落实,为消毒供应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1]。
⑵严格执行规范化消毒供应流程。消毒供应流程的规范性,是保证医院感染防控的有效手段,消毒供应流程主要为:严格执行医疗产品的清洗→严把产品包装质量→加强产品灭菌→重视无菌物品的无菌存放→严格检查产品无菌质量并提供临床应用。此外,消毒供应工作中,详细划分无菌物品的存放区、去污区、包装区等,保证每位区域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固定,避免交叉感染。
⑶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监督管理。做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促进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的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首先,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所用无菌无品,于采购环节加强审核管理,例如对产品生产资源、生产环境、消毒标准的严格检查,采购入库时严格验收,保证产品卫生质量。其次,对于再生物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与器具,于使用过程中严格监督消毒、灭菌处理,针对不规范操作的行为及时提出并加强管理,最好采用奖惩制度,避免不认真消毒的现象发生。再次,从医疗物品的使用、回收、清洗、灭菌、无菌储存、临床应用这一循环过程,均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防止交叉感染问题[2]。
⑷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控制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控制意识,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医院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知识培训教育、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强化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等有效措施,使医务人员意识到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于日常工作中做好恪尽职守。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X2)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3年7月~2013年12月医院手术治疗患者共1782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36例,感染发生率2.02%;2014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手术治疗患者共1814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5例,感染发生率0.28%;两个阶段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加强医院消毒供应管理后,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属于供应无菌产品、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消毒供应工作质量的高低对整个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患者身体健康均起着影响作用,因此,医院也十分重视消毒供应工作的开展。根据本次研究可见,医院在2013年间的消毒供应工作并不是十分理想,院内感染发生率也比较高。为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我院于2014年加强了消毒供应管理,通过完善制度、严控消毒供应流程、加强监督、提高医院人员感染防控意识等多种有效措施,大幅提高了消毒供应水平,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医院应提高重视,通过加强消毒供应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张远玲.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6(6):92-93.
[2]赵友媛,等.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器应用效果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3):624-625.
R187
B
1009-6019(2014)10-03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