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
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外二科 四川成都 6100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研究
吴刚
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外二科 四川成都 610000
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骨髓间之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比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6%,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安全率为96.9%,对照组安全率为95.5%,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可明显缓解病情,并发症较少,并促进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值得推荐。
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药治疗
股骨头坏死这种疾病主要有酒精性、创伤性和激素性这三类,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在早期主要为股骨头负重区发生,而骨小梁的结构出现损伤,若长期不能给予彻底治疗,没有完全修复,会出现持续损伤,使股骨头的结构出现改变,变形和塌陷[1]。患者会有髋关节的严重疼痛,活动受限以及短缩性的跛行等现象。而且该疾病对髋关节造成严重的劈坏,使其出现退行性病变,病程长,致残率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体的干细胞,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可对软骨、肌腱、脂肪、神经元等进行分化[2]。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采取不同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身体症状和功能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32例患者,年龄范围:32-64岁,平均年龄为: (49.6±6.8)岁,男性22例,女性10例。对照组22例患者,年龄范围:30-66岁,平均年龄为:(50.1±5.7)岁,男性14例,女性8例。两组患者没有基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该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谷内循环有腔室性质,而当骨髓中的组织液、脂肪细胞和正常造血组织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会增大体积,从而增高髓腔中的内压力,造成微循环的障碍和静脉血流的瘀滞,使骨髓细胞和骨细胞出现死亡,因此要使封闭骨腔室得到开放,给予髓芯减压术,使股骨头髓腔的水肿得到减轻,并对减压针道的周围血管进行刺激,使骨坏死得到延缓。在此基础上经过减压道给予硬膜外导管的置入,并注入患者本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使骨内高压得到改善,还可促进骨微循环的障碍,营造良好环境。治疗后观察患者的髋关节和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
1.2.2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中医药的治疗,经坐浴、外敷、灌肠和口服给药,并采取针灸、推拿等方法的常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身体症状的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1.4 治疗标准显效:患者关节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化解,关节功能评分得到明显提高;有效:其关节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关节的功能评分虽有提高但并不明显;无效:疼痛症状和关节功能的评分都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63.6%,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安全性
实验组1例患者有感染症状,安全率为96.9%,对照组有1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心跳加速的现象,安全率为95.5%,经过相应处理后身体都恢复正常,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都较高,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股骨头坏死这种疾病的患者,骨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得到数量上的减少,活性也有所抑制[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落成细胞,该细胞的来源充足,有较强的增值分化能力,取材方便,有利于骨折愈合。随着各方面医学技术的发展,股骨头坏死患者可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中采取髓芯钻孔加压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在手术中采取微创切口,关节囊没有遭到破坏,因此不会对股骨头的残余供血造成不良影响[4]。而且该种治疗方法为生长因子的良好载体,使该细胞通过成骨因子作用达到良好的组织分化,从而促使身体关节的良好恢复[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该种治疗方法安全性高,但是治疗时间长,且疗效并不显著,治疗有效率为63.6%,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通过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况,发现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都较高,实验组安全率为96.9%,对照组安全率为95.5%,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已经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采集技术方面,要对细节问题给予进一步的改进,已经该细胞的修复和量化等问题都需要继续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股骨头患者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可使病情得到缓解,减轻疼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1]李志锐,王玉,陈继凤,张莉,卢世璧,董纪元.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评估[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3,24(15):103-104.
[2]程明,戴闽,祝荫,程细高,范红先,刘虎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体外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2(19):109-110.
[3]崔大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股骨头坏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2,31(19):92.
[4]刘长安,王江泳,张卫平,步建立.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34(33): 133-134.
R684
B
1009-6019(2014)10-0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