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针剂混合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2014-03-24 00:01:16张丽明季健萍徐伟志
当代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节段腰椎间盘比例

张丽明 季健萍 徐伟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传统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够理想,需要新的适用的方法提高疗效,使患者免受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2011 年10 月-2013 年3 月我院在国内首先采用多种准字号中药注射液混合后深刺到致病间盘节段两侧椎间孔旁,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对51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该项目疗效良好,具有针刺、药物和经络三者协同作用,是传统的针炙疗法和现代注射治疗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5 例中,男341 例,女174 例,最小年龄18~69 岁,25~45 岁,占85%。病程7 d~15 年。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临床表现、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确定。经诊断,304 例患者,腰痛伴一侧下肢痛、麻,比例为59.0%;45 例患者腰痛伴双侧下肢痛、麻比例为8.7%;162 例患者单纯一侧下肢痛,比例为31.4%;4 例患者单纯腰痛,比例为0.7%;353 例患者L3~S1椎旁有压痛、叩痛,比例为71%;131 例患者脊柱侧弯,比例为25.4%;390 例患者直腿抬高实验<70°,比例为75.7%;92 例患者趾伸肌实验减弱,比例为37.3%;124 例患者跟腱反射减弱,比例为24%。

本组病例经过CT检查464 例:(1)L3、L4,L4、L5和L5、S13个节段椎间盘膨出154 例,占33.3%。(2)L3、L4和L5、S1两个节段膨出,L4、L5节段突出186 例,占40%。(3)L3、L4,L4、L5节段膨出,L5、S1节段突出47 例,占10.2%。(4)L4、L5节段突出61 例,占13.1%。(5)L3、L4节段突出3 例,占0.6%。(6)L5、S1节段突出13 例,占2.8%。经过手术治疗后复发26 例,占5.05%。另有25例,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病程短,发病时间未超过1 个月,患者均不愿花钱做辅助检查,占4.85%。

1.3 材料与方法 选用中药注射液:夏天无注射液(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黄瑞香注射液(山西康意制药有限公司)。

药物配方:夏天无注射液2 ml+黄瑞香注射液2 ml+10%葡萄糖注射液6 ml(或生理盐水6 ml)混合液做穴位注射用。

穴位选择:主穴经过全面询问患者,详细的体格检查,然后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确定出那个节段椎间盘突出后成为致病节段,选定该节段两侧的夹脊穴做主穴。配穴:一侧或两侧下肢环跳穴,秩边穴,承扶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或阿是穴等。

治疗方法:主穴:每侧抽取混合液4 ml,注入两侧的夹脊穴内,1 次/d。配穴注射:每天选2 个穴位,每侧注射混合液1 ml连续注射10 d为1 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可注射2~3 个疗程,但要注射3 个疗程者,注射治疗20 d后,应间隔5~7 d,再作第3 个疗程治疗[1]。

中药热敷治疗,每天穴位注射后做中药热敷1 次。选用以下中药:白芍20 g,川芎15 g,肉桂10 g,小茴香10 g,荆芥15 g,麻黄20 g,当归15 g,独活20 g,防风15 g,干姜10 g,制川乌20 g,红花15 g,泽兰15 g,丁香10 g,放入1 个布袋中,然后用蒸锅蒸透(每次约蒸30 ml左右);然后用毛巾包裹中药袋,放在注射穴位上热敷,每次敷20 ml左右[2]。

治疗经过:约80%左右患者,注射后3 d,患者反映疼痛,麻木等症状,较治疗前加重,4~5 d后恢复到治疗前程度,8~9 d自觉痛麻症状减轻,停针1 个月后疗效达最佳状态,约20%患者,治疗过程中无症状加重,但最终疗效欠佳或无效者在此类患者中。

1.4 疗效判断 根据胡有谷所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即优:临床症状和体检正常;良好:临床症状和体检基本正常,但活动较多时,下肢仍有隐痛和麻木,不适;好转:临床症状和体症减轻,活动时痛麻加重;无效:症状和体症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疗效判断:优247 例(47.9%),良好127 例(24.7%),好转26例(14.8%),无效65 例(12.6%)。总有效率为87.4%。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广泛接受的理论是突出物刺激,压迫神经根袖,硬膜周围的脂肪组织,产生水肿,充血和粘连等炎症,才引起腰腿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3]。如果突出物单纯压迫神经根,专家认为按压迫的程度仅表现为麻木或麻痹,而无疼痛的症状[4]。

本研究为临床应用研究,密切结合基础理论,解决社区常见的问题。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以质优价廉的中药制剂为切入点,将临床与基础,理论与实际,经济与疗效相结合,符合社区防治结合医疗模式的运作。通过临床实践,在国内首次研究多种混合中药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研究选题较新颖,具先进性和实用性,具有应用前景。

混合中药针剂深刺病变节段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口服肌注或者静脉注射相比,由于途径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选择注射穴位部位不同,也会有不同结果,我们把具有活血化於功能的中药注射液混合后注射在突出物各节段的夹脊穴上,实际上非常接近病灶,这样既能使药物直接作用在炎症病变部位,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消除炎症,治愈疾病,该项目具有针刺、药物和经络三者协同作用,是传统的针炙疗法和现代注射治疗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药混合液做穴位注射治疗,此法具有药物、针刺和经络的三者协同作用[5]。本研究采用疗法,重点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中药注射液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注射部位。本研究要求选择的中药,必须符合3 个基本条件:(1)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作用。(2)使用的中药对心脑血管和肝肾等重要器官无副作用。(3)文献中无重大过敏反应的报道[6-7]。本研究采用中药针剂混合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期间,利用湿度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及时缓解患者注射时的疼痛不适,另外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注射药物的扩散、吸收,总有效率为87.4%,临床疗效显著[8]。

[1]于泉,潘志军.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J].中国骨伤,2003,16(4):253-254.

[2]李晓声.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2):122.

[3]张国祥,易湘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定位探讨[J].中国骨伤,2001,14(2):116-117.

[4]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129.

[5]唐开军,林玉春,龚义胜,等.神经根阻滞加牵拉坐骨神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伤,2002,15(2):85.

[6]鲁玉来,蔡钦林,孙永华,等.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0.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8]林永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7):101-102.

猜你喜欢
节段腰椎间盘比例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人体比例知多少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54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4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2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