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等
[摘要]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阿立哌唑组各40例,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87.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2,P>0.05)。两组治疗2周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同一时间点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可用于一线临床用药。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齐拉西酮;阿立哌唑
[中图分类号] R97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070-03
近些年来精神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多负担[1]。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策略,并且主要治疗作用发生在前4周[2-3],医学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精神类药物的研究工作并且经过潜心研究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给精神病患者带来了希望[4]。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是两种已经用于临床应用的新型非典型类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报道表明,相对于传统精神类药物,其具有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开始作为一线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应用;但是关于两者间在疗效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比较的研究较少[5]。为了了解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本文探讨比较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6];年龄18~60岁;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7]评分≥60分,入院前1周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1个月内未用长效抗精神病药物;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及药物依赖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阿立哌唑组各40例,齐拉西酮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0~54岁,平均(30.6±7.2)岁。阿立哌唑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9~55岁,平均(31.3±7.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齐拉西酮组给予齐拉西酮(辉瑞制药有限公司(Pfizer,NYSE:PFE)生产的胶囊制剂,20 mg/粒),开始口服20 mg,2次/d,与食物同服,1周后加到有效治疗量120~160 mg/d,平均(80.1±10.1) mg/d,分两次与食物同服。阿立哌唑组给予阿立哌唑(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片剂,5 mg/片),起始剂量为5~10 mg/d,1周后加到有效治疗量20~30 mg/d,平均(15.1±4.6) mg/d,晨起顿服。治疗期间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两组均不可与其他的抗精神病药物、抗狂躁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一起服用,但是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用苯二氮 类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等对症治疗。8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定
1.3.1 临床疗效的评定 采用PANSS评价临床疗效。评定方法:由1名主治医师或2名五年资住院医师与评定患者交谈评定时间范围内的表现,交谈时间一般为45 min~1 h,先就一个比较中性的题目与患者交谈5~10 min,以便观察患者讲话和回答的方式,再针对各种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提出具体问题,采用标准的临床精神检查评定症状。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怪异行为、阳性思维形式障碍;阴性症状包括:情感平淡或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或社交缺乏、注意障碍。根据各症状的程度按0、1、2、3、4、5打分,0=无,1=可疑,2=轻度,3=中度,4=重度,5=极重。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2、4、6、8周末分别进行一次评定。治疗第8周末依据PANSS减分率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痊愈:PANSS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为50%~74%;有效:减分率为25%~49%;无效:减分率<2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第4、8周末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检测,肝功能检测和心电图检测各1次。
1.3.2 不良反应的评定 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价不良反应。评定方法:评定员为经过量表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对每项症状作三方面的评定:严重程度、症状和药物的关系及采取的措施。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齐拉西酮组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阿立哌唑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2,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两组治疗2周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同一时间点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3例(7.5%)、激越6例(15.0%)、头昏2例(5.0%)、体重增加2(5.0%)、心动过速6例(15.0%)、静坐不能3例(7.5%),均不严重。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1例(2.5%)、焦虑6例(15.0%)、头痛2例(5.0%)、恶心5例(12.5%)、静坐不能4例(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均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治疗效果。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仅在治疗用药早期多有体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直至结束后不良反应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大多数患者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仍有少数的不良反应症状不会自动消失,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进行处理。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大致相同,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药效越明显,因此,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而快速的效果。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程度较轻且不会影响分裂症患者的身体健康,大部分不良症状仅会在治疗用药早期有表现,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直至结束后不良反应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无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特殊治疗,其中可能会有少数的不良反应症状要经过处理后才会消失,但均未出现影响治疗和身体健康的状况,这说明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8-10]。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均是起效快、不良反应症状较小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11],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惹症状更具有优势[12],因此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这两种药物在应用期开始的时候就会产生依从性,患者的治疗情绪相对提高,生活质量和认知状态明显转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愈。
综上所述,应用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自觉地坚持服用药物,配合医生治疗,提高了治愈的成功率,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13]。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这两种药物给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让这些患者更快更早地得到治愈,回到温暖的家庭中,回到和谐的社会中,因此,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这两种药物适合作为一线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晓志,宓为峰,邹连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耐药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7):496-497.
[2] Agid O,Kapur S,Arenovich T,et al.Delayed-onset hypothesis of antipsychotic action:a hypothesis tested and rejected[J].Arch Gen Psychiatry,2003,60(12):1228-1235.
[3] Leucht S,Busch R,Hamann J,et al.Early-oneset hypothesis of antipsychotic drugaction:a hypothesis tested,confirmed and extended[J].Biol Psychiatry,2005,57(12):1543-1549.
[4] 苏伟,李建华,杨剑虹,等.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随机开放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6):345-348.
[5] 宋乐鸥.喹硫平与利培酮精神分裂症3个月随访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6(19):10-12.
[6] 陈彦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7] 何燕玲,张明园.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353-355.
[8] Cltromel L,Volacka J,Czobor P,et al.Efficacy of ziprasidone against hostility in schizophrenia:post hoc analysis of randomized,open-label study date[J].J Clin Psychiatry,2006,67(4):638-642.
[9] 严俊,张鸿燕,舒良,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8, 41(2):81-84.
[10] 崔开艳,刘兰芬,杨丽敏.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体重、血糖、血脂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1):7-9.
[11] 李红英,王瑞文,文胜慧,等.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的选择及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12(3):250-252.
[12] 梁英,苏允爱,黄继忠,等.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262-267.
[13] 刘叶红,万爱华,王丽娜,等.门诊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70-172.
(收稿日期:2013-11-08 本文编辑:郭静娟)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3例(7.5%)、激越6例(15.0%)、头昏2例(5.0%)、体重增加2(5.0%)、心动过速6例(15.0%)、静坐不能3例(7.5%),均不严重。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1例(2.5%)、焦虑6例(15.0%)、头痛2例(5.0%)、恶心5例(12.5%)、静坐不能4例(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均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治疗效果。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仅在治疗用药早期多有体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直至结束后不良反应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大多数患者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仍有少数的不良反应症状不会自动消失,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进行处理。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大致相同,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药效越明显,因此,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而快速的效果。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程度较轻且不会影响分裂症患者的身体健康,大部分不良症状仅会在治疗用药早期有表现,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直至结束后不良反应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无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特殊治疗,其中可能会有少数的不良反应症状要经过处理后才会消失,但均未出现影响治疗和身体健康的状况,这说明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8-10]。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均是起效快、不良反应症状较小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11],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惹症状更具有优势[12],因此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这两种药物在应用期开始的时候就会产生依从性,患者的治疗情绪相对提高,生活质量和认知状态明显转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愈。
综上所述,应用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自觉地坚持服用药物,配合医生治疗,提高了治愈的成功率,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13]。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这两种药物给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让这些患者更快更早地得到治愈,回到温暖的家庭中,回到和谐的社会中,因此,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这两种药物适合作为一线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晓志,宓为峰,邹连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耐药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7):496-497.
[2] Agid O,Kapur S,Arenovich T,et al.Delayed-onset hypothesis of antipsychotic action:a hypothesis tested and rejected[J].Arch Gen Psychiatry,2003,60(12):1228-1235.
[3] Leucht S,Busch R,Hamann J,et al.Early-oneset hypothesis of antipsychotic drugaction:a hypothesis tested,confirmed and extended[J].Biol Psychiatry,2005,57(12):1543-1549.
[4] 苏伟,李建华,杨剑虹,等.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随机开放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6):345-348.
[5] 宋乐鸥.喹硫平与利培酮精神分裂症3个月随访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6(19):10-12.
[6] 陈彦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7] 何燕玲,张明园.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353-355.
[8] Cltromel L,Volacka J,Czobor P,et al.Efficacy of ziprasidone against hostility in schizophrenia:post hoc analysis of randomized,open-label study date[J].J Clin Psychiatry,2006,67(4):638-642.
[9] 严俊,张鸿燕,舒良,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8, 41(2):81-84.
[10] 崔开艳,刘兰芬,杨丽敏.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体重、血糖、血脂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1):7-9.
[11] 李红英,王瑞文,文胜慧,等.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的选择及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12(3):250-252.
[12] 梁英,苏允爱,黄继忠,等.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262-267.
[13] 刘叶红,万爱华,王丽娜,等.门诊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70-172.
(收稿日期:2013-11-08 本文编辑:郭静娟)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3例(7.5%)、激越6例(15.0%)、头昏2例(5.0%)、体重增加2(5.0%)、心动过速6例(15.0%)、静坐不能3例(7.5%),均不严重。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1例(2.5%)、焦虑6例(15.0%)、头痛2例(5.0%)、恶心5例(12.5%)、静坐不能4例(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均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治疗效果。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仅在治疗用药早期多有体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直至结束后不良反应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大多数患者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仍有少数的不良反应症状不会自动消失,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进行处理。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大致相同,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药效越明显,因此,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而快速的效果。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程度较轻且不会影响分裂症患者的身体健康,大部分不良症状仅会在治疗用药早期有表现,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直至结束后不良反应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无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特殊治疗,其中可能会有少数的不良反应症状要经过处理后才会消失,但均未出现影响治疗和身体健康的状况,这说明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8-10]。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均是起效快、不良反应症状较小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11],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惹症状更具有优势[12],因此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这两种药物在应用期开始的时候就会产生依从性,患者的治疗情绪相对提高,生活质量和认知状态明显转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愈。
综上所述,应用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自觉地坚持服用药物,配合医生治疗,提高了治愈的成功率,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13]。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这两种药物给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让这些患者更快更早地得到治愈,回到温暖的家庭中,回到和谐的社会中,因此,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这两种药物适合作为一线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晓志,宓为峰,邹连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耐药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7):496-497.
[2] Agid O,Kapur S,Arenovich T,et al.Delayed-onset hypothesis of antipsychotic action:a hypothesis tested and rejected[J].Arch Gen Psychiatry,2003,60(12):1228-1235.
[3] Leucht S,Busch R,Hamann J,et al.Early-oneset hypothesis of antipsychotic drugaction:a hypothesis tested,confirmed and extended[J].Biol Psychiatry,2005,57(12):1543-1549.
[4] 苏伟,李建华,杨剑虹,等.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随机开放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6):345-348.
[5] 宋乐鸥.喹硫平与利培酮精神分裂症3个月随访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6(19):10-12.
[6] 陈彦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7] 何燕玲,张明园.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353-355.
[8] Cltromel L,Volacka J,Czobor P,et al.Efficacy of ziprasidone against hostility in schizophrenia:post hoc analysis of randomized,open-label study date[J].J Clin Psychiatry,2006,67(4):638-642.
[9] 严俊,张鸿燕,舒良,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8, 41(2):81-84.
[10] 崔开艳,刘兰芬,杨丽敏.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体重、血糖、血脂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1):7-9.
[11] 李红英,王瑞文,文胜慧,等.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的选择及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12(3):250-252.
[12] 梁英,苏允爱,黄继忠,等.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262-267.
[13] 刘叶红,万爱华,王丽娜,等.门诊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70-172.
(收稿日期:2013-11-08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