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尚超 倪鹏飞
国家人才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建议
◎ 文/刘尚超 倪鹏飞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经济体意识到人才对于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巨大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才流动的范围和速度也呈指数型增长,相比于物质资料或金融财富,人才资源成为21世纪更宝贵、更紧缺的国家资源。因此,如何定位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保留人才、利用人才已经成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
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强国均已着手规划并实施人才战略,积极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对人才国际竞争力定性和定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从而在国际人才竞争角逐之中占领高地。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因此,制定出一个全面准确、结构合理、数据可靠的人才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毫无疑问有助于客观、定量地分析我国人才竞争力现状,提出进一步提升人才竞争力的政策方针,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规划。
1.基本内涵
人才问题研究的核心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再是传统的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与普通劳动力,而是存在于人体具有经济价值的熟练技能、广泛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健康等多种质量因素之和,即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人才是拥有较多人力资本的劳动者,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与健康价值的总和。具体是指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同时也包括虽没有大学以上学历,但实际拥有相当技能的人;人才国际竞争力(Talent Global Competitiveness,TGC)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一个国家拥有较多人力资本的群体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创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宏观环境条件下的创富与创新能力。
2. 理论框架
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应涵盖人才数量、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人才培养、人才制度、人才产出(创新成果)6个方面(见表),其中前5项为解释性(投入)指标,最后一项为显示性(产出)指标;且每个方面都由两个具体指标进行测度。
表 国家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人才数量这一组指标涵盖了人才的存量与流量,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数量在较大程度内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人才的存量规模,而净移民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才的流动和配置流量。
(2)文化素质是人才竞争力的核心,其中成年识字率代表国民整体的基本素质,而每百万人中从事研究和技术人才数量则反映出了人才素质的结构,即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占劳动力的比重。
(3)健康素质是人才竞争力的保障,在此类指标中用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量来估算人才总体的医疗、健康水平,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测度人才发挥竞争力的时限与可持续性。人才数量、文化素质以及健康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人才的3个维度,而人才培养则事关未来人才竞争力的发展与潜力。
(4)人才培养是人才梯队建设与人才可持续性竞争力的体现,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衡量了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资金的支持力度,高等教育指数则通过评估大学的综合教育水平判断人才培养的土壤是否肥沃。
(5)人才制度是指国家对于人尽其才、各展其能所提供的各方面支持、保障和鼓励。资金与人口流动限制和劳动力市场规制都从市场自由度方面评价人才制度以及人才环境是否足够灵活、宽松和自由。
(6)人才产出作为人才国际竞争力的产出指标,主要涵盖每万人发表在科技刊物上论文数以及居民专利申请数。这两个指标分别从科学理论以及实践应用两方面评价人才竞争力的产出和成果,具有互补、校准的作用。
3.测度方法
笔者将全球GDP排名前100位的样本国家作为 分析样 本,采 用源自 于 世界 银 行WDI(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EF(World Economic Forum,世界经济论坛)出版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等数据库的数据,在运用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等多种趋势方法补齐数据后,采用阀值法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对10个人才投入方面指标的数据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赋权加总最后得出我国各分项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指数和排名。最后再将所得结果与人才产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我国人才竞争力2010年度世界排名第15位,并具有规模大、增长快、水平低、效率差的显著特点。同时此结果在人才竞争力产出指标,即论文与专利数量中也得到了印证。
1.人才数量:人才存量优势明显,但流失严重
我国的人才规模在全球的优势比较明显,不仅位次上雄踞世界第一,且数量庞大,增量较大,在该指标上的持续竞争优势明显。我国2010年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人数达到4300万,超过美国与欧盟的总和。但我国作为人才存量大国,同时也是人才流失大国,在100个国家中位居第97位,与发达经济体作为人才净流入大国形成鲜明对比。
2.文化素质:国民整体素质一般,高素质人才少
从百万人中从事研发的研究和技术人才数量看,我国此项指标的数量表现与我国人才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符,位居全球第46位,大约每百万人中有1600人从事研究和技术工作,略低于世界平均值1671。从成年识字率来看,我国2010年成年识字率为94.2%,虽然数据相对较高,但排名仅为全球第44位。
3.健康素质:水平尚可,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从出生时预期寿命的比较看,我国平均预期寿命为73岁,高于世界平均值69岁,同时我国也在金砖国家中排位最靠前,位居全球第52位。从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量看,我国在该指标的表现与预期寿命的位次一样,也位居全球第52位,平均每千人拥有1.415个医生,略高于全球平均值1.40。
4.人才培养:投入较少,高等教育重数量轻质量
从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看,2010年我国位居全球第73位,教育支出占GDP总额的3.6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5.03%。高等教育指数由各国大学排名计算合成得出,我国在所有分享指标中此项指标表现最好,位居全球第3位,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巨大的高校数量而非出众的高校质量。
5.人才制度:人才流动与激励受到桎梏
从资金与人口流动限制看,我国2010年指数为2.19,远低于世界平均值4.52,仅居于世界第89位,也是发达经济体和金砖五国中排名最为靠后的国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规制指数表现一般,位于全球第67位,指数仅为5.56,同样低于世界6.23的平均值,在金砖国家中排倒数第2,离排名第1、第7的美国和日本差距明显。
6.人才产出:总量巨大,但人均数量不足、成果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在每百万人发表在科技刊物上论文数量的国家比较中位次比较靠后,每百万人仅有1.5篇左右,不到世界平均值4.16篇的一半。说明我国论文的发表量不仅高水平较少,而且论文的人均指标也相对较低。我国每万人居民专利申请数从2009年1.71骤升至2010年的2.19,高于同年世界平均值1.53,并且与欧盟1.45、俄罗斯2.0的水平较为接近,但与全球排名第2和第3的日本、美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1.重视人才战略,将人才发展事业置于国家安全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
(1)加快实施国家人才安全战略,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将人才作为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制定国家人才安全战略。
(2)深化对党管人才原则的理解和把握,从中央到各级地方党委要高度重视人才,进一步推进优秀人才集聚,加速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3)将人才竞争力提升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
(4)推动国家发展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支撑转变。
2.推动人才科学引进,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
(1)发挥特色制度优势,推进人才科学引进,全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梯队。
(2)提高对国外引进人才对祖国发展贡献的认可,注重并确保人才的个人发展与国家进步紧密结合。
(3)构建交流渠道与机制,充分了解高端人才对科研条件、物质待遇的诉求,适度满足高端人才提出的合理诉求。
3.强化人才创新培养,重塑成才选才理念
(1)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增加人才培养投入。
(2)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本理念。鼓励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回归教学课堂,使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政策导向。
(3)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基于应用适才选拔,支持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多主体协调共融的新型培养模式。
(4)建立面向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才突破格局,同时要着眼长远,培育战略型人才。
4.营造高品质创新创业的人才制度环境,加大人才激励力度
(1)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加大对优秀人才的物质与荣誉奖励,更好地激励人才热情,发挥人才潜力。
(2)整合各类人才计划,突出人才计划的高端引领作用,切实扭转人才资助“唯学历论”、“唯海归论”和“唯资历论”的不合理人才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同时在人才引进中从仅仅注重货币待遇转向货币待遇和后续配套待遇并重,最大程度地消除人才发挥才干的后顾之忧。
(3)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全面配套的经费支持、政策支持与服务支持。对于杰出人才,要继续大力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支持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对于优秀青年人才,参照《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提供用于开展自主选题研究的配套经费,增强经费及科研活动的自主支配权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编辑: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