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吴传清 万庆
在改革创新中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 文/吴传清 万庆
汉江是长江中游北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支流展延至河南、四川、重庆、甘肃。流域范围涉及6省市的21个地(市)区、79个县(市),流域面积达15.9万平方公里。因地处我国中纬度的腹心地带,汉江流域历来在全国版图中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汉江生态经济带”开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国家发改委在今年5月12日发布的《201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开展汉江生态经济带前期研究工作,旨在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战略层面谋划汉江流域开放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方案。
1.国家发展战略视域中的汉江流域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汉江流域涵括3大主体功能区类型。上游的秦巴山地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主体部分,承担着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功能,大部分地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局部地区禁止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下游的江汉平原属于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的重要组成单元,肩负建设优质水稻、油菜和水产品产业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重要任务,大部分地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武汉、孝感、仙桃、潜江、天门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长江中游地区的一部分,功能定位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以及汽车、钢铁基地,区域性的信息产业、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和物流中心。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汉江流域内的丹江口、郧县等42个县(市、区)属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肩负着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
汉江流域内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担负国家战略水资源跨区域统筹利用的重要使命。因此,汉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极为重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省级发展战略视域中的汉江流域
(1)从湖北省来看,在“两圈两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战略体系中,汉江流域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发展轴线。在“一主两副、两纵两横”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汉江流域内的武汉市是全省主中心城市,襄阳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且分别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和襄十随(襄阳、十堰、随州)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三区七带”农业战略格局中,下游江汉平原综合农业发展区位居“三区”之首,全流域重点建设内容完全覆盖优质水稻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优质林特产业带、生猪产业带、水产养殖带等7大优势产业带。在“四屏两带一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上游秦巴山区属4大生态屏障之一,汉江流域属两条水土保持带之一,而“一区”则专指江汉平原湖泊湿地生态区。
(2)从陕西省来看,在陕西省总体发展战略体系中,流域内的汉中、安康是“加快陕南循环发展”的主体。在“一核四极两轴”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汉中是“四极”中的重要一极。在“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秦巴山地是其中一块重要生态屏障,汉丹江则是其中的一条生态安全带。在“五区十八基地”农业战略格局中,汉中盆地和秦巴山地均被划入5大农业发展区之中,分别重点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双低”油菜产业基地、畜产品产业基地、中药材产业基地、林特产品产业基地和优质茶叶产业基地。
1.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以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着力构建一套系统、合理的跨省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系。
(1)设立跨省水资源环境管理机构。由国家水利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垂直管理,统一行使全流域水资源初始配置权和水环境管理权,使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管理深度融合,强有力地开展全流域污染监测预警、事故应急处理和治理,严格执行重大环保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2)联合申报、实施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由陕西省和湖北省牵头、联合其他4省市,或由新成立的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机构组织申报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并统一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统筹推进全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3)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水源地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不能仅涉及调水区和受水区两方,还应包括实际影响区。对于汉江流域,考虑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中下游地区的实际影响,应将中下游地区也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内。
2.生态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产业生态化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内容。实施产业生态化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推进农业的生态化改造。以搞好循环农业试点示范为重点,改变传统农业的物质交换方式,建立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体系;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有效控制农药施用量,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农村居民以沼气利用为重点的新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推动工业的生态化转型。以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加快装备制造、精品钢材、新型建材等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高的生态工业体系。
(3)赋予服务业生态内涵。着力培育、壮大与正在兴起的生态经济高度契合的现代服务业,如生态文化旅游、绿色商贸和生态物流等产业,从而引导服务业内涵发生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生态城镇带建设与新型城镇化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打造汉江生态城镇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1)优化城镇规模结构,促进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行差异化的城镇发展战略,增强武汉、襄阳和汉中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功能互补。
(2)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改善城镇资源环境承载状况。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先”的原则,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环境整治和社会综合治理、生态空间保护和生产、生活空间高效利用,逐步提高城镇空间利用效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3)倡导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将信息化融入城镇化建设中,创建智慧城镇、智慧社区和智慧交通。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方式。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构建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城镇产业结构、能源体系、公共交通体系和城建经济。
1.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和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汉江流域各县(市、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研究和制订汉江生态经济带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严格组织实施并做好监督考评。对目录中的禁止类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环保、公安消防、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鹏程万里
杨进才/绘
2.投融资制度建设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金融支持政策,发挥政府信用和协调功能,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加大对生态经济相关产业的信用贷款等多元化信贷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外政府、民间组织以无偿援助项目等形式参与流域生态建设。建立流域性融资平台,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开发和产业发展。
3.流域合作制度建设
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分工协作,形成流域联动发展格局。构建流域合作目标机制,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3大主体共同协商设定流域合作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完善流域合作运行机制,建立专门机构和平台,加强汉江流域政府间、企业间的沟通、协调;重视非政府组织建设,发挥其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竞争秩序、促进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编制跨省域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总体规划,为全流域协作发展提供纲领性指导。健全流域合作保障机制,包括激励与约束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4.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完善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按照“科学论证、分类把握”的原则合理选择评价指标,研究明确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区域类型,设定不同的考评指标。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偏重生态指标,农产品主产区要偏重农业经济指标,重点开发区域要偏重结构效益指标,贫困地区要偏重民生指标。
5.人才集聚制度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选用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探索建立资源共享、长短结合、投入多元的培训机制。以项目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深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选贤用能、规范管理;引导企业积极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重视优秀拔尖人才,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对在政务管理、企业经营、科技创新、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各种物质奖励和荣誉。
(作者单位:吴传清,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万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