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叶
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浙江 东阳 322100
新生儿PICC管的应用及护理
朱叶
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浙江 东阳 322100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管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液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了患儿因长期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相比,该操作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不易脱管等优点,从而减轻了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压力。留置PICC管如果护理不当,会给患儿带来痛苦。自我院开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一年来,已成功进行PICC置管术25例,在精心护理下,无并发症发生,在新生儿PICC管护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收集患儿25例,其中早产儿20例。全部病例均出生后28天内。男婴17例,女婴8例,诊断为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例,新生儿湿肺3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新生儿窒息5例,新生儿黄疸3例,新生儿硬肿症2例。23例行右侧肘静脉置管,2例因右侧肘静脉置管失败行左侧肘静脉置管。置管时间最短7天,最长30天。期间,根据病情需要及置管时间的长短使用口服氟康唑(隔日一次)预防真菌感染。
一、操作如下:遵医嘱使用与患儿匹配的PICC管。操作前了解患儿的凝血机制,患儿家属签知情同意书。选择穿刺的静脉,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末选头静脉。我科常规行右侧上肢贵要静脉穿刺置管。按需要准备药物(100ml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2500单位0.8ml备用),根据PICC管操作指南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置管。操作过程严格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
二、常规护理:(1)PICC管穿刺成功后,立即行胸片检查,确定导管头的位置。要求导管头位于胸5、6椎体水平,即上腔静脉水平。穿刺成功后行导管固定,严防导管脱出。并对穿刺部位加压固定防止出血,适当限制PICC置管侧肢体活动。(2)输液接管前先用碘伏棉棒消毒肝素帽,抽回血,然后缓慢推注生理盐水5~10ml,确认导管通畅,方可进行常规输液。(3)输液结束后,必须用稀释肝素盐水10ml脉冲冲管并正压封管,每次必须使用大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4)输脂肪乳等高粘药物后立即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再输其他液体。可用PICC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和输液泵给药,严禁用PICC管进行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禁忌用PICC管行抽血检查、输血治疗,不能在同侧肢体上采血。(5)加强置管处皮肤护理,置管24小时内更换无菌敷贴一次,以后每星期更换贴膜,注意无菌操作,同时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血或渗液,如果发现穿刺点有渗血、敷贴有潮湿或污染需立即更换。(6)每周更换肝素帽2次。每周更换一次正压接头。(7)换药过程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要求操作。(8)换药时要观察及记录导管刻度,严防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或导管滑出。每班测量双上臂周长,以防皮下血肿等情况出现。(9)每日观察用PICC管输液的流速并做好记录,如发现流速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10)如有血栓形成,可用10ml注射器轻柔回抽或遵医嘱使用尿激酶。(11)特殊情况如PICC管脱出或缩进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进行妥善处理,而不能擅自插入。如出现渗血渗液、感染、堵管等情况,应遵医嘱行拔管处理并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
使用PICC管后,我科护理工作强度明显减轻,对比科内未行PICC置管的护理工作,其他患儿因输液等需要,常常每1~2天行穿刺一次,因患儿不能合作,穿刺处血管细,有时每天要多部位穿刺,这样极大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及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患儿痛苦及损伤,而平时因多部位穿刺,患儿家属出于对小孩的爱护,并对医疗护理的不理解,常常引起不满意,从而增加医患矛盾。PICC管的应用,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只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及护理常规,并发症出现的机会较少。但PICC置管相对平时护理来说,操作难度相对较高。护理人员平时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经过反复练习,同时在同事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此项工作。
总之,应用PICC管有效降低了临床护理工作强度,是护理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也给患儿创造了方便,既保护了血管,又保证了临床药物的及时应用。但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护理PICC管,才是使用PICC管的安全保障。
R473.2
B
1009-6019(2014)11-02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