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钢医院 云南 安宁 650301
一例脑梗死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蔡文艺周彦
云南昆钢医院 云南 安宁 6503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与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近年来,由于老年脑梗死及瘫痪患者的增多,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差、抗生素的长时间使用、开放性气道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加等因素增加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会。本文结合1例脑梗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其体会如下:
脑梗;多重耐药;护理;体会
患者,男性,72岁,11月前突发不能言语伴肢体活动障碍,在其它医院住院至今,经患者家属要求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期间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合并舌后坠,半年前行气管切开(未使用呼吸机),因患者不能自行咯痰,行气管插管,鼻饲管进食,多次并发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及低蛋白血症。同时因长期卧床合并压疮,化验室细菌培养检出克雷伯氏菌感染。
2.1 及时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患者入院后,及时建立"患者入院评估记录单、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记录单、管道脱落评估及圧疮评估及护理计划"等,根据各项评分,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如:床头悬挂"跌倒"、"圧疮"警示标志、各种管道标示清楚,固定妥当,并采取相关的预防及治疗和护理措施。
2.2 实行隔离措施
患者已明确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积极落实隔离措施[1],尽量安排其住单间,做好隔离标示,注明隔离方式,目的及注意事项,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60-65°,室内通风换气3-4/d,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舒适。
2.3 严格执行手卫生
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护理诊疗技术的过程中,或者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摘掉手套后,或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及由污染区转入清洁区操作,都应执行手卫生。手上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应可使用手消夜进行手部的消毒,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感染他人,为了保证手的清洁和消毒,我们在洗手池的上方贴洗手示意图,以推广"七步洗手法",在治疗车及各病房放置速干手消液,让医务人员养成自觉手卫生的习惯。
2.4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尽早正确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在对患者行吸痰、静脉输液、气切口的护理等,物品专人专用,严格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污染给患者带来危险[2]。
2.5 医院感染上报
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及医务科,给予高度重视,启动多重耐药菌管理机制。
2.6 严格探视制度
为切断通过病人家属传播的途径,在探视上做到定时间、定人数,进入病室时穿隔离服,戴帽子、口罩,床旁备手消毒剂,并告知家属接触病人前后都要进行手卫生。
2.7 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适当摇高床头,给病人扣背,完成晨、晚间护理 ,漱口、梳头、剪指(趾)甲,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帮助患者床上擦浴,出汗多时,及时擦洗,更换干净衣裤。保持大便通畅,协助其在床上排便,并协助患者做好肢体主动、被动训练。
2.8 营养护理
患者不能正常进食,为防止脏器功能的衰退,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维持胃肠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繁殖细菌和毒素移位等,所以肠内营养支持尤为重要[3],我们采取连续性注入"能全力、蔬菜汁、骨头汤"等。
体会 及时对脑梗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和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减少肺部感染,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做好临床中的细节管理,避免隐患发生,让患者得到适当、及时、安全的护理,是医护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1]姚勇军,刘风琴.浅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预防与控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09:1559-1560.
[2]赵红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09,22:2023.
[3]任晓蕾,王晓旋,李玉珍.肠内营养支持概述[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04:47-50+60.
R472
B
1009-6019(2014)12-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