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修成,张澍军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解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机理
元修成,张澍军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的一种内在心理机制,包括动力、发生、运行、调节与反馈等环节。同时也是一定的外在机理,包括教化、约制、引导、奖惩等内容。外在机理与内在机理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维系。我们要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党执政的需要,依据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内外机理,加强对大学政治认同的教育,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养成。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要明确目标、构建内容、探索途径、搭建载体、评估效果。
大学生;政治认同;内在机理;外在机理;政治认同教育
大学生政治认同关系到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1]把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具体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从事公共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2],它表明人们对其所处的政治体系的自觉接受、支持和服从,政治认同一般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等方面的认同。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政治体系合法性的一种主观认知和归属。在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体现为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大学生政治认同关系着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影响着政治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动力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动力是指引导、激发和驱使个体接受、认同某种政治形态、政治价值或政治制度的力量和源泉,是个体政治认同的内在根据。需要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需要具有“天然必然性”[3]。政治认同是大学生表现出的一种合目的性的认识活动,是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和完成的,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作为内在的必然性、作为需要而存在。”[4]个体只有接受、认同政治体系的基本规范,才能够融入社会,才能享有政治体系给予社会成员的福利和权利,才会有归属感、安全感,才能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接纳与尊重,实现自身精神的需要,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需要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动力。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发生
政治认同的发生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是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作用的强度,政治认同的形成与政治体系的制约、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密不可分,但这种作用具有两面性,如果方法得当会引发大学生的共鸣,如方法不得当则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二是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与大学生需要的契合度。政治体系与大学生利益需求的契合度越高、一致性越大,其被接受程度越大、认同度越高。三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发生,是人所处的政治体系“对人的感官系统产生刺激,引起人的大脑的注意、观察、思考,继而形成相应的观念形态”[5]。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产生是在其已有观念和意识基础上,有目的、主动地、选择性地接受某种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的过程。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运行
政治认同的运行,包括认知、选择、整合、内化等既相互连接又依次递进的环节。认知是大学生对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的感觉、解读、认识、记忆过程。选择是大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利益,在认知基础上对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所作的判断和选择。整合是指大学生将经过选择进入大脑的零星信息进行加工、统合,或者使其与已有的价值观念进行相互衔接、重构,从而打破原有的思想观念形成新的思想观念,或者使原有的思想观念得以丰富、升华的过程。内化是指经过加工整合,大学生将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转化为新的认知结构,并融入情感、心理和态度,对已经选择的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产生由衷的接受和认同,并使之成为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和坚定理想信念,这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境界。
(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调节与反馈
大学生政治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环境、个体成长、政治发展进程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一些不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认同会被削弱,一些渗透力强的政治价值、意识形态会导致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进而形成了对政治认同的调节。同时,这种调节会以信息传播的手段反馈给现存的政治体系,二者形成信息的交互。大学生接受、认可了某种政治体系后,会按照该价值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的结果是否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肯定、赞赏、鼓励,会形成一种信号,反馈到主体那里,从而去强化对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的认同;反之,去改变、修正已形成的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政治制度认识,产生新的政治认同,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化
教化,“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把一定的教育内容、行为准则转化给对象的过程。教化按字面解释是教育和感化,就是教人如何做人”[6]。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而言,教化就是通过理论灌输、舆论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实现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同。其中,理论灌输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向大学生讲解我国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和政治制度的有关理论,使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国情和现实发展状况,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各种思想文化激荡,对大学生群体影响深远,注重教化能够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与巩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约制
约制是指用强制性手段,促使社会成员接受一定政治体系和意识形态,并按其观念、价值规范行事的过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约制主要是通过规定和批判来实现。规定是指利用法律的方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依靠组织、命令、条例、规范等手段,通过权威使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和政治制度得到大学生群体的接受和认同,并被贯彻、执行。批判则是指国家通过对反政治体系的意识形态、理论宣传进行揭露、批评,使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意识的侵蚀和影响,最终达到对现存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和政治制度的认同。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20多年的市场经济建设,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多元文化时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引导是指统治阶级利用自身的权威,或者通过充分展示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和政治制度的说服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引导社会成员自发地接受、认同本国的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实际上就是国家有关部门有序开展对指导大学生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的指导,使大学生群体形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成就的认知,从而产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亲近、认可和接受。
(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奖惩
奖惩就是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或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按照政治体系的规范、要求行事,或者避免、抑制违背政治体系规范、要求的行为,从而促进政治认同形成的方法。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而言,奖励主要是通过物质奖赏、精神鼓励来激发大学生群体的荣誉感,强化政治认同。惩罚则是通过压力使大学生群体形成政治认同。“人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7]在外界的压力之下,主体即使不认同某种政治价值、政治实体、政治工具或政治制度,但是为了不脱离群体或者不成为嫌恶的对象,也会被动顺从群体的意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为,最终达到认同的目的。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定位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形成和巩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大学生群体应该承担起党在新时期赋予青年的历史任务,做到拥护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养成和维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同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传播者。大学生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宣传、解读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知行合一。第四,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8]。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建构
我们要着眼于党长期执政的需要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状况的具体实际,一是在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注重在理论阐释方面的说服力、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基本政治信念。二是在国际比较视野中,充分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资源,使大学生由内心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觉意识,进而产生强烈的自信精神,从根本上实现政治认同。三是要在政治认同教育的结构上科学设计,体现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要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政治制度认同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统筹兼顾。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途径探索
首先,我们要拓展理论教育途径。理论教育的宗旨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培养造就千万思想政治觉悟高、具有坚定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9]要探索多渠道教育和多途径管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第二,要拓展实践教育途径。要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探索建立对口单位和实践基地建设,发掘社会上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对某些重大问题的认知。第三,拓展隐性途径。政治认同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要遵循“最高的价值是最普遍的价值”的基本原理,注重将意识形态的最高价值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最普遍价值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10],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政治认同。
(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载体搭建
要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就要推动教育载体和平台的建设与创新。第一,管理载体的搭建。要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专职教育和管理队伍,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政工队伍等主力军的教育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师、典型人物、校园管理等队伍的作用,实现政治认同教育的全方位进入学生的管理工作中。第二,教学载体的搭建,要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注重政治认同教育在各个教学模块中的实现,将政治认同教育作为教学评价与考核的重要内容。第三,媒介载体的搭建。我们的政治认同教育也要紧紧抓住传播媒介变化的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新的教育载体和平台。针对学生使用手机、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媒介,加强对学生信息传播的监测,引导学生的舆论走向。
[1]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2] 王成兵.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J].社会主义研究,1996(1):8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5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8.
[5] 李淑梅.意识形态与人的社会认同[J].学习与探索,2005(5):22.
[6] 张澍军,王立仁.论德育过程的内化机制[J]. 社会科学战线,2003 (2):133-13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8]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 2013-05-0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 htm.
[9] 张澍军,齐晓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34.
[10] A.S. Reber.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An Essay on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50.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秦卫波]
2014-08-24
G641
A
1001-6201(2014)06-02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