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汉英文化意象与翻译策略

2014-03-23 08:30
关键词:源语译语汉英

董 成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汉英文化意象与翻译策略

董 成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文化意象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代表各个民族文化的特殊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同一喻体、不同喻义”和“同一喻义、不同喻体”以及“意象空缺”的差异,经常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误。通过文化意象的移植、套译、重塑、直译加补偿和意译等五种翻译策略,译者能够有效地传递文化意象所承载的语义内涵和文化信息。

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象;文化信息;翻译策略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制约,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来反映它。汉英两种语言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里,它们反应的是具有各自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往往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打上特定民族文化的烙印,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1]。文化意象作为各民族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一朵奇葩而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是在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中国和欧美国家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中,经常会出现因文化意象的差异而导致的障碍和冲突。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活动,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植和对接的过程。译者始终要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跨文化交际服务为目的,克服因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各种障碍,在再现源语的语义信息(sementic message)和文体风格的同时,准确地传递源语的文化信息(cultural message)。为此,译者应当深入了解源语和译语之间文化意象的差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正确地处理好因文化意象的差异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就翻译标准和效果而言,文化意象的传递应实现信息传真和功能对等,让译语读者从译文所获得的信息和联想与源语读者从原文所获得的信息和联想等同或大体相同。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文化意象的含义与表现形式、汉英文化意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以及汉英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加以研究。

一、文化意象的含义与表现形式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意”中之“象”,或含“意”之“象”,是某种可以间接地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意念或抽象的画面[2]。“意象”包含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二者相辅相成。“意”是指审美者的心意,“象”是指形象或物象,“意”是无形的,而“象”是有形的。“意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是审美者的心意、情意与形象或物象的统一,是写作者在借物抒情,把想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读者通过写作者的作品读出其中的意象之美感,获得美的感染和享受。

文化意象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构成其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信仰和早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这些文化意象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语言和文学作品里,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3]。有些文化意象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名个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意象都能够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

文化意象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来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体现特定文化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含有大量的意象,如汉语文化中的梅、竹、松、烟雨、楼台、龙、凤、喜鹊、鸳鸯等,英语文化中的玫瑰、橡树、橄榄树、城堡、狮子、夜莺、猫头鹰、云雀等,这些意象首先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的情感表达和审美心理的需要,人们借助这些意象进行抒情、叹物、咏志。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头或书面的反复述说,使得这些事物超越题材而上升为凝聚了特殊含义及情感氛围的意象[4]。

汉英文化意象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下面就从植物、动物、习语、典故、数字及色彩等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用植物表达文化意象

在许多语言中,人们都有用植物来表达某种比喻、借代或象征意义的习惯。人们不仅触景生情,而且借物抒情。不同的植物因其属性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象。如在汉语言文化中,牡丹以其雍容华贵、芳香浓郁的特性而被作为吉祥富贵、幸福繁荣的象征;梅花以其傲霜斗雪、迎春吐艳的特性而被作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象征;兰花以其素洁淡雅、幽香清逸的特性而被作为孤傲高雅、坚贞不屈的象征;竹子以其中空有节、高峻挺拔的特性而被作为虚心若谷、刚正不阿的象征;菊花以其凌霜耐寒、清香飘逸的特性而被作为素雅坚贞、淡泊名利的象征。在英美语言文化中,人们把“olive branch”(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把“daffodil”(黄水仙)作为春天和欢乐的象征,把“tulip”(郁金香)作为美好、爱情和胜利的象征。

(二)用动物表达文化意象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与动物的生存与发展始终密切相关,人类对动物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文学创作者们在小说、诗歌、寓言等各种文学作品中对多种动物进行了形象描写,并依据动物的习性和外貌等特征赋予了它们一些比喻、象征和联想意义,创造了许多意象词语,其中有的是某种实有的或传说中的飞禽走兽,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龙作为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和幸运与成功的标志,有“真龙天子”、“望子成龙”、“龙的传人”等许多比喻用法;把凤作为吉祥如意、美丽和珍贵的象征,有“龙凤呈祥”、“凤毛麟角”等比喻形式;把喜鹊作为喜庆和喜事的象征,有“喜鹊叫,好事到”、“鹊桥相会”的说法。在英美语言文化中,人们把“beaver”(河狸)比喻为“工作勤奋的人”,把“oyster”(牡蛎)比喻为“沉默寡言的人”,用“rabbit”(兔子)、“chicken”(小鸡)或“pigeon”(鸽子)来形容某人胆小,用“bat”(蝙蝠)来形容凶恶、丑陋。

(三)用数字表达文化意象

人们对各自语言中许多数字的音、形、义产生联想,赋予它们各种特定的文化意象。如在汉语言文化中,人们用“六”来比喻“顺”、“长寿”(有“六六大顺”之说),用“八”(因与“发”谐音)来象征“发财”、“生意兴隆”,用“九” (因与“久”同音)来象征“永久”。在英美语言文化中,尤其是在信奉基督教的群体中,认为“thirteen”(13)是一个很不吉利的数字,而“seven”(7)和“seventeen”(17)则是英语中人们颇为喜欢的数字,如在一些游戏场所常有“777”的标志,作为大吉大利的代名词,还有一种饮料品牌叫“7-up”(译为“七喜”);英美人常用“seventeen”来形容青春、妙龄,用“sweet seventeen”来指妙龄少女。

(四)用习语、典故表达文化意象

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谚语和典故,其中许多都带有某种文化意象,如汉语中的“画蛇添足”、“叶公好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英语中的“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里的“蛇足”、“叶公”、“龙”、“臭皮匠”、“诸葛亮”、“Rome”和“Homer”都已具有了比喻或引申的含义,成为各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特定的文化意象。

(五)用色彩表达文化意象

“颜色文化”也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人们把“红色”看作喜庆、吉祥、好运、革命和进步的象征,用“红”字组词表达了许多特定的文化意象,如“红火”、“走红运”、“红色恋人”、“祖国山河一片红”等;“绿色”表示“生机勃勃”,“黄色”表示富贵、威严,“蓝色”表示沉着、祥和,“紫色”表示高贵、祥瑞。而在英美语言文化中,“red” (红色)表示残暴、流血,“yellow” (黄色)表示愉悦、欢庆,“blue” (蓝色)表示忧郁、黄色、下流,“green”(绿色)表示嫉妒、缺乏经验。

此外,人们还常用某些人物、事物、自然现象来表达文化意象,如中英两国分别用“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来代表各自历史文化中不畏家庭阻碍至死不渝的恋人,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都用类似“海枯石烂”一类的意象来表达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汉英文化意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虽然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均有大量的文化意象表达法,其中也不乏共性和巧合之处,但由于两个民族在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历史渊源和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每个民族在表达情感时所采用的表现方式及其所体现的文化意象又不尽相同。一方面,许多植物、动物、数字和色彩等词语在一种文化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只有字面意义,并无任何联想意义[5]。如与汉语中的“牡丹”、“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相对应的词语“peony”(牡丹)、“plum blosom”(梅花)、“orchid”(兰花)、“bamboo”(竹子)和“chrysanthemum”(菊花)则仅仅是植物名称而已,通常并不带有任何文化意象。因此,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在表达同一联想意义时,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喻体和语言形式,如汉语用“拦路虎”来形容摆在眼前的困难,而英语却说“a lion in the way”(拦路狮);汉语用“猫哭老鼠”来形容“假慈悲”,而英语却说“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眼泪)。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同一喻义、不同喻体的文化意象,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往往也找不到、甚至根本不存在,如汉语言文化中的“姜太公钓鱼”、“二百五”、“懒婆娘的裹脚”在英语中就很难找到意义相同的文化意象。

另一方面,汉英两个民族对于同一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喻义或联想意义。例如:同样是“狗”,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人们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就不同。中国人对狗的鄙视和不良看法(尽管随着养狗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看法也在逐渐转变)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在语言里,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走狗”、“丧家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全都是贬义的;而在英美语言文化中,人们对“狗”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却截然不同,英美人把狗视为人类的良友,说某人幸运时说他是个“lucky dog”,说人总有出头之日时就用“Every dog has his day”,不但自己爱狗,要求别人也爱时,就说“Love me,love my dog”。

导致汉英文化意象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的。

(一)历史文化带来的意象差异

汉英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其中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以及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文化意象的差异。汉语中的许多神话、典故和习语中的人物、事物或事件所承载的中国历史文化意象对中国人来说都很熟悉,但对外国人来说却不知所云,如“东施效颦”、“班门弄斧”、“此地无银三百两”、“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同样,英语中也有许多带有特定文化意象的神话、典故和习语对中国人来说会感到很陌生,如“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祸之源),“a Gordian knot” (戈尔迪之结,难题),“an apple of discord”(斗争之源,祸根),“take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进退维谷,左右两难)等。英语中的历史文化意象除了源自希腊神话和《圣经》外,相当一部分都产生于英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留下了罗马人征服、条顿人征服和诺曼底人征服以及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许多印记。

(二)地理环境带来的意象差异

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对其文化的形成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于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水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鱼是主要的水产类食物,因此鱼和海被赋予了许多文化意象,如“as mute as a fish”(像鱼一样默不作声,噤若寒蝉),“The sea has fish for every man.”(大海里有的是鱼,比喻机会人人都有),“Life is compared to a voyage.”(人生如同航海)。而中国虽然有几千公里的海岸线,但大多数省份地处内陆,山川纵横,平原辽阔,是个农业大国,因此有关山川和农业的文化意象则比比皆是,如“人山人海”,“面朝黄土背朝天”,“百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等。对英国人来说,西风是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风,受到英国人的普遍欢迎,甚至赞美,如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而对中国人来说,西风则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干燥的风,象征着严寒,中国人对西风并无好感(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古道西风瘦马”影射了西风所带来的凄凉),而更多的人则喜欢东风,有“东风送暖”之说。

(三)风俗习惯带来的意象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传递着不同的风俗文化信息。中国人大多以米饭为传统主食,每餐不管吃什么都叫“吃饭”,所以因“米”和“饭”而产生不少带有文化意象的俗语,如“生米煮成熟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英美人多以面包为主食,辅以牛奶、黄油和奶酪,所以“面包”、“牛奶”、“黄油”和“奶酪”出现在许多英语习语中,如“Cheese and bread make the cheeks red.”(奶酪加面包,使人面色好),“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泼掉的牛奶哭也收不回),“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面包落地总是涂了黄油的那一面着地,近似汉语的“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中国的“牛文化”和英国的“马文化”也值得一提。作为传统的农业国,中国世代的牛耕生活在汉语中积累了许多与牛相关的表达法,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如“老黄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而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许多与这一风俗相关的表达法,如“talk horse”(吹牛),“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

三、汉英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汉英两种语言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各自形成了许多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尽管汉语和英语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常常会有相通之处,甚至有一些不约而同的巧合,但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联想、所赋予的意象却可能截然不同。“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6]。正是由于隐含在语言背后的文化上的差异,经常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误。因此,汉英文化意象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跨越语言层面,在两种不同的认知语境中进行认知推理的跨文化交际过程[7]。

翻译带有文化意象的语句,既要尽可能传达源语的语义信息,又要传达源语的文化信息,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灵活、审慎地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一)移植法

移植法是直接复制源语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即在源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译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保持一致,或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力求保留源语的形象、比喻和修辞手法,突出“异国情调”, 如把“纸老虎”译为“paper tiger”,把“丢脸”译为“lose face”,把“arm to the teeth”译为“武装到牙齿”都成功地移植了源语的文化意象。采用这种译法,有助于译语读者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为译语语言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二)套译法

套译法是运用译语中固有的意象表达法来翻译源语的文化意象,较多适用于习语、谚语的翻译。在采用移植法难以忠实通顺地传达源语的文化意象时,译者可以选用译语中意义上最贴近、读者或观众更为熟悉也更易于接受的文化意象来替代。采用这种译法的前提是,源语中的文化意象词语和译语中的文化意象词语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而且有相同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通过套用译语中的意象词语,能使译语的读者对译文信息的理解及欣赏与源语读者对原文信息的理解及欣赏达到等同或近似的程度,如把“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译为“浑水摸鱼”,把“to kick over the ladder”译为“过河拆桥”,把“缘木求鱼”译为“to seek a hare in a hen nest”,均较好地再现了源语文化意象的内涵。

(三)重塑法

重塑法近似于套译法,但又不象套译法那样从译语中找到约定俗成、信息对等的文化意象搬来就用,而是结合原文的思想内容、借用译语的某种意象并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反复推敲对比而重新塑造文化意象的过程,因此它更加富有创造性。如英文电影片名“Waterloo Bridge”的译法《魂断蓝桥》,就进行了意象重塑,译者巧妙地借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蓝桥”(相传此地为唐朝书生菲航与仙女云英相遇之处),与原片名中的“桥”相对应,再加上“魂断”二字,预示出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这要比直译成《滑铁卢桥》效果好得多[8]。译者有效地规避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知识的缺乏而引起的迷惑,假如直译为《滑铁卢桥》,恐怕大多数观众都会误以为是一部与拿破仑相关的战争题材影片,或记录该桥建筑的纪录片。同样,将美国影片“Forest Gump”译为《阿甘正传》,也是一个意象重塑的精彩范例。意象重塑能够及时有效地让读者或观众产生联想,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四)直译加补偿

为了便于译语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原文所涉及的文化意象,有时在直译或音译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地通过补译(即文内补偿)或加注(即文外补偿)的手法,提供必要的补充或背景信息。例如:

The crafty enemy was ready to launch a new attack while holding out the olive branch. 狡猾的敌人,一边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讲和,一边在准备发动新的进攻。

译者通过进行文内补偿的手法补译了“表示愿意讲和”,点明了原文意象词语“holding out the olive branch”背后的内涵意义。

(五)意译法

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表达上的悬殊,使得许多带有文化意象的词语无法用移植、套译、重构甚至直译加补偿等方法进行翻译,勉强使用的话,只会产生风格不符、晦涩难懂甚至意象扭曲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在忠实原文的精神实质的前提下,用意译法根据上下文传达原文意象所包含的真正含义,译成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语言。例如:

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少年们不邀请鲍勃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a wet blanket”(湿毯子)这一英语俗语的本意是指发生火灾时人们用湿毯子来扑灭火苗的习惯,逐渐引申为“泼冷水的人”、“扫兴的人”。译者舍弃了原文的意象,采用了意译法译出了它的引申含义。

四、结 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作为各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文化意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文化意象的翻译时,究竟是采用移植法、套译法,抑或是重塑法、直译加补偿法还是意译法,主要取决于具体的语境、读者对象和特定的翻译目的。但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不能忽视文化意象的“文化信息承载—传递功能,意义的转换必须包含语言文化信息所包含的尽可能完整的内容和特色”[9]。

对于一个成功的译者而言,双文化能力往往要比双语能力更为重要。因此,译者不仅要精通汉英两种语言,更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不断地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在翻译实践中,要吃透源语文化意象所承载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把握源语作者的写作和表达意图,尊重和顺应译语文化,尽量消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存在误解而导致的交际障碍,使译语与源语在信息和功能上达到等同的效果,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架起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1] 郑莉. 汉英文化意象对比研究[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8(9):230.

[2] 成复旺. 中国美学范畴词典[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72-73.

[3] 李占喜,何自然. 从关联域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亏损[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40-41.

[4] 成滢. 从译介学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几种文化意象[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3.

[5] 李晓燕. 英汉文化意象比较及翻译[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9):31.

[6] 王佐良. 翻译:思想与试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 蔡瑞珍. 关联性视角中的文化意象与翻译策略[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7):76.

[8] 李成. 从中西文化的重构与转换视角解析电影片名的翻译[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1):82.

[9] 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47.

[责任编辑:张树武]

O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Imag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NG C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Cultural images form a special set of symbols generated under a given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presenting the culture of each nationality.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ere exist som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ame metaphorical forms,but different metaphorical meanings”,“same metaphorical meanings,but different metaphorical forms” and the “absence of images”,which often result in failur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suc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s transplanting,matching,remodeling,literal plus compens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the translator can effectively transmit the semantic connotations and cultural messages of the cultural imag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Images;Cultural Messages;Translation Strategies

2014-08-12

教育部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TS2142)。

董成(1960-),男,吉林梨树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H059

A

1001-6201(2014)06-0146-05

猜你喜欢
源语译语汉英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