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芹
摘要: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有整体性、生命性、主体间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构建这样的课堂,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特点;构建意义
课堂有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要素构成,课堂中的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信息载体在不同的环境中相互联系着,具有多元互动作用。课堂生态不同于自然生态,在课堂生态中,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课堂生态中的每個元素都无时不在变动,难以预料,比如:课堂时间的分配、师生关系、课程的进度都影响着生态课堂的构建。
生态课堂是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的课堂,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个性、需要和各种各样能力的鲜活的生命个体;生态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最优化、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由发展;生态课堂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不仅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以及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要关注课堂的生成,而不是仅强调预设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新的观点、想法,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的过程,是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特点
从课堂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一学的活动,它包含了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各个要素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变化。各种因子之间都具有复杂性,变化性,相互依赖性,某个微不足道的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改变,甚至影响其它某些因素的存在。因此,各个要素之间要在动态平衡中发展,不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和谐。这也使英语生态课堂表现出自己内在的特征。与传统英语课堂相比,英语生态课堂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生命性、主体间性、可持续发展性。
(一)整体性
生态课堂中,教师、学生、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每个生态要素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各个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各个要素之间和谐发展,才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和谐状态。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成是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
(二)生命性
崇尚生命是英语生态课堂的基础,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师生生命的发展,在生态课堂中,不仅仅要看到高高在上的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
在教师的心中,尊重、敬畏学生的生命,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在课堂上,教师把学生视为完整意义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抛弃功利主义,关爱学生,相信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性,塑造学生优秀的性格。在生态课堂中,生命比成绩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是命令而是商量,不是批评而是赏识,不是挖苦而是宽容……学生也会因此而喜欢上学习。
(三)主体间性
英语生态课堂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师生之间彼此互相尊重,教学过程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合作、沟通的过程。教师要抛弃“教师中心论”的影响,革除霸占课堂的习性,教师在课堂中的“前台”地位“隐退,,到组织者、策划者的角色。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中享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并适当的给学生以激励,推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式的学习。
(四)可持续发展性
英语生态课堂中各个要素都是发展变化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输出存在着平衡、失衡的状态,课堂教学要促进生态主体处于不断进步之中,使学生的发展状态有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不断地进步,在离开教师以后也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二、构建生态课堂的意义
1.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当今社会两大主题。和谐与生态本质上是一致的,世界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与保护环境的问题上,人类应该重新审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以保护生态环境。课堂是一个包含教师、学生、环境的微型生态系统,有别与自然系统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各生态因子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研究英语生态课堂的社会需要。
2.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个性、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人的潜能是不断开发的,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人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借用考试不断刺激学生,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导致学生怕学、厌学。从古到今,考试一直存在着,只要有教育的存在,就不可能避免考试,因为它有积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我们不反对考试,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所以我们认为,不能通过考试去激励学生学习,我们要构建生态课堂,通过课堂来研究生命发展的内涵。
在生态课堂上,教师要归还学生作为人的各种权利:尊严权、话语权、学习权、学习的自由和快乐、学习的空间。由于学生个性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决定了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张扬学生的个性,允许差异,宽容善待学生。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由始至终的落脚点都是培养人,培养适应社会、适应世界并能影响社会、影响世界的人。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活学生生命的灵性,使灵性的生命绽放出绚丽多姿的神采。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著.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