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范性初探

2014-03-22 16:05高红张喜田张伟光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师范课件课堂

高红 张喜田 张伟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这种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思想就是系统思想。所谓系统,就是指由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一个事物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高一层次系统的一个要素或一个部分。系统观点的显著特征,是整体性、集合性、目的性、相关性、最优化性。把现代教育技术与高师教育的师范性结合起来,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用系统思想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范性,就要把高师教育视为一个系统,来说明其需求和欲达到的目的。

教育技术师范性教师一、我们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

狭义上说,现代教育技术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围绕计算机及计算机相关的硬件设备及网络资源,结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的软件,并将这些媒体素材,结合教育思想,做成教学课件,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觉器官,以增加教学效果的一切教育技术手段。

广义上说,现代教育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手段来传递教育内容的新的教育方式,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技术系统。

二、教师在课堂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备能力

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如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软件。

2.会使用六大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处理软件,将媒体素材处理成能符合自己课堂教学内容的素材,还要学会与处理媒体素材相关联的各种处理软件。

3.熟练使用媒体素材集成软件,将已经处理好的媒体素材,结合师范类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手段,做成课件。

4.学会使用播放课件的硬件设备,如投影、电视等。

5.具有一定的网络技术基础,能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素材资源,最好学会使用远程教育手段,并能够维护本校的计算机服务器。

三、师范性

1.师范

“师范”最早出现于汉朝扬雄编著的《扬子法言》:“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师范性

师范性,是师范教育所特有的,在教育系统体系种占主导地位的,并结合社会历史发展和科学发展,包括一切教育方法手段,具有悠久历史和长远未来的师范类教育所特有的性质。

(1)师范教育的目标。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师范教育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但是师范教育不能只讲基础性,不讲先进性,更不能成为现行教育中弊端的尾巴,而应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

(2)师范性的落后性。师范教育无非是重复中学里那些老掉牙的东西,和现代化无缘,和创造发明无关,与现代教育技术严重脱节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乃至形成全民族的创新意识,理应成为师范教育的目标之一,才是师范性的灵魂。

(3)师范性的传统性。就是韩愈在师说里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

(4)师范性是先进性和基础性的统一。创新意识是一切高等学校都必需遵循的方向,而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范性,则应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体现先进性和基础性的统一。

四、师范性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统一

1.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思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方面,是没有时间学习深造;另一方面,是想学习深造却找不到机会及正规的培训部门,所以很多教师依然采取粉笔、黑板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喜欢为了准备一堂课而付出太多的时间,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是不学,越是不用,越是不用,越是不学。但还是有教师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去参加讲课大赛,多数是为了评奖。

(2)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问题。从上述第二大点论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同时具备上述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而产生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能力的问题,地域之间,知识层次之间,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认知程度之间的差别,计算机能力基础差,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之上的任何应用,必然会差。

(3)很少有同时具有师范性思维和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现有的媒体资源,远远跟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教学改革需求,而教师在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并不是需要一堂课的课件,而是想根据自己实际教学的需要,找到一些更细腻的“基件”(所谓基件,可比喻为盖楼的砖瓦,如果砖瓦的形式越多,那么使用起来就更灵活,就能盖出各种形状的建筑物),所以基件越丰富、细腻,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越灵活,越能制作出符合自己创意的课件,并减少了制作这些媒体素材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

目前很多共享的媒体资源,存在着很多问题:

问题1:制作这些媒体资源的制作者,很少是教师出身,基本都是软件公司设计的资源,他们做出来的媒体素材,不能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结合在媒体素材中,得不到使用者的认可,多数都被抛弃。

问题2:共享的媒体素材,没有形成系统体系,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只有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课程,相对完善一些。

问题3:共享媒体素材的网站建设,处于萌芽状态,需要将其丰富,并及时更新。

2.解决师范性与现代教育技术脱节的问题

师范性有其合理的成份(如教育课程与教育实习),但致命的弱点是缺乏先进性,没有创新意识。如何转化为教育形态,这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师范性严格统一的必然过程,也是必然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教育形态的转换而采取的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学生知道如何去获取新的知识,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基础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基础教学内容,除了板书之外的教学手段,就是要求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将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进行拓展。而课件的制作,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最终体现,教师利用已经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将基础教学内容完善处理,形成规模,形成系统,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展示,要求教师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性,而不是课堂基础教学的主体。endprint

(2)注意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人文教育,突出师范性。

第一层次:在教材内容之外,从现实中寻找结合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制作并找到一些素材,将学科知识反映到现实中来,但这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善于发掘。

第二层次:在学科发展史的层面上,激励学生的科学精神、为人类做贡献的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找到一些视频素材,添加到所讲课程的知识历史中。

第三层次,在科学哲学和价值观的层面上,进行世界观的教育。各门学科都以自身的哲学观点渗透于课程教材之中,挖掘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这需要教师将自己的人生原则和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纯之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教师自己的内心世界,完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第四层次:在人格培养的层面上,发展学生完善的个性。科学品质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批判、科学实验、逻辑证明等科学方法的学习,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习惯、有效的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己的科研精神,在课堂上给与充分的介绍,锻炼学生的完美人格和科学素养。

第五层次:在科学美学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它可起到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制作的课件,需要一种美学的渗透,给学生展现出来的课堂内容,完全包含着艺术手段和美学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精美素养。

第六层次:在课堂文化的层面,正面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课堂是一小社会,课堂文化是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而要产生激动人心的课堂文化,要求教师必须大量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够构建理想中的课堂,从而产生预计的课堂文化。

(3)将传统和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加以整合。教育观念更新是前提。很多教师观念更新慢,思想惯性大,我们的老师重智力开发、轻素质提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重解题技巧训练、轻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认为,不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可以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何必多此一举呢?

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的实施举步维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以开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完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能够转变了 教师的教育观念,实现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拓展和丰富信息来源,改变落后闭塞的办学方式,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推进网络建设。网络建设是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的有力保证,网络建设的完善,实现了资源共享,真正让设备、资源走进课堂,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能够极大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建设好教育资源库。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努力建好教育资源库,配齐教育教学软件和管理软件,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第四,强化管理,努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软件、硬件建设,仅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要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开展,使现代教育教学设施发挥最大效益,管理是关键。

五、师范性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统一的目的和意义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与师范性完美的统一,唯一的目的就是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为此,我们不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结合师范教育的师范性,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文化观念和科学技术,指导基础教育的改革,培养年轻一代教师,迎接未来世纪的挑战。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范课件课堂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