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儿科,山东 青岛 266071)
近年来早产儿出生比例逐渐增大,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其预后、存活的质量以及生长发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对其照护水平体现了新生儿科的水平[1]。我院新生儿科在早产儿出NICU转母婴同室、父母与专业护士共同看护时,对新生儿父母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2年1—12月,选择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及其家庭120例。入选标准[2]:①早产儿,胎龄28~36周,无需氧气支持,排除多胎、先天畸形和有严重并发症病儿;②父母,第一次为人父母,年龄大于18周岁,可熟练读写中文,愿意合作。排除有精神病史、吸毒史和单亲家庭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60个早产儿、60对父母)。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包括肺炎、低糖血症、低钙血症、心肌损害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对照组父母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父母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即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由专业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口头讲授、操作示范、床边指导及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2-5]。①住院期间:早产儿出NICU转母婴同室后,安排其父母陪伴早产儿,由专业护士结合早产儿的表现对父母进行宣教,包括心理支持、喂养指导、日常护理、预防感染、生长发育知识、常见问题识别与处理、用药知识;以视频形式进行智力护理训练,包括婴儿认知、行为、运动训练;出院后喂养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包括听力筛查、定期预防接种、健康体检等,并将早产儿及其父母介绍给儿童保健科。②随访:早产儿出生后每月电话随访,结合儿童保健科查体及评价结果了解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并给予卫生、饮食、营养等方面的个体化指导。
评价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父母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体质量、患病率、听力筛查、按时体检、按时接种情况,父母掌握生长发育知识、常见问题识别与处理情况。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观察组父母住院期间护理知识包括喂养恐惧、正确喂养、日常护理、预防感染、生长发育知识、常见问题识别与处理、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72~22.11,P<0.05)。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观察组早产儿母乳喂养率、体质量、听力筛查、按时体检、按时接种情况高于对照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父母掌握生长发育知识、常见问题识别与处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14~19.18,P<0.05)。见表1、2。
表1 两组住院期间父母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60,例)
表2两组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各指标观察结果比较(n=60,例)
5643504547214534605360596065855
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易并发各种严重疾病,其出生1个月内,面临着体温、喂养、感染的难题需要特殊的护理,同时病儿出院后在家中也需进行长期的护理。培训和教育父母正确养育早产儿,可改善早产儿疾病的预后,降低患病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住院期间与出院后进行积极护理有助于早产儿健康发展[6-8],其中护士对父母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住院期间,由专业护士教会父母对早产儿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早产儿得到精心护理,安全度过此期;出院后对父母进行电话随访,帮助早产儿父母掌握相关知识,针对各阶段早产儿进行个体化的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父母住院期间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观察组早产儿母乳喂养率、体质量、听力筛查、按时体检、按时接种情况高于对照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父母掌握生长发育知识、常见问题识别与处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对早产儿父母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以消除父母的抑郁、焦虑情绪;可以提高父母对早产儿生长发育轨迹的认知,认识到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适应性和抵抗力差、护理难度大,父母的健康行为可以帮助早产儿健康成长;可以增强护理技巧,包括为早产儿更换尿布、查看脐部是否愈合、黄疸是否消退、大小便及全身皮肤情况[5]、进行腹部按摩以增强早产儿消化吸收功能;了解早产儿生长发育知识及常见病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等,从而做好早产儿日常护理,合理喂养,保证早产儿体质量增长及疾病治愈;出院后延续健康教育,提高父母对早产儿异常情况的识别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降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及运动、智力、体格发育落后发生率,帮助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对早产儿父母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和改变父母的健康行为,保证早产儿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洪敏,李海英,张萍,等.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近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 齐鲁医学杂志, 2011,26(5):454-456.
[2]柯淑兰,万光明.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25(21):53-54.
[3]陈晓春,潘迎洁,鲁萍,等. 对出院后早产儿家长延续健康教育的探讨[J]. 护理与康复, 2008,7(8):629-630.
[4]THOYRE S. Living with illness techniques for feeding preterm infant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2003,103(9):69,71,73.
[5]DYER J A. Newborn skin care[J]. Semin Perinatol, 2013,37(1):3-7.
[6]FEELEY N, WAITZER E, SHERRARD K, et al. Fathers’ perceptions of the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their involvement with their newborn hospitalised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13,22(3-4):521-530.
[7]LUBECK P, TSCHETTER L, MENNENGA H. Team-based learning: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maternal-newborn nursing care[J]. 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13,52(2):112-115.
[8]MCANULTY G, DUFFY F H, KOSTA S, et al. School-age effects of the newborn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al care and assessment program for preterm infants with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preliminary findings[J]. BMC Pediatrics, 2013,1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