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教学创新研究

2014-03-22 02:19王兴国龙军峰罗劲松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职业教学模式

王兴国,龙军峰,罗劲松

(重庆理工大学 1.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学生处;3.招就处,重庆 40005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教学创新研究

王兴国1,龙军峰2,罗劲松3

(重庆理工大学 1.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学生处;3.招就处,重庆 40005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课程设置目的是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兴趣、价值观与能力倾向,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教学适采用点面结合、活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大学生对未来职业认识与实践的效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许多毕业生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无法找到工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整体形势比较严峻,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当前所有大学生都能满意就业。但从另一方面看,当前许多大学生由于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没有充分了解自我,没有明确未来职业对自身能力的要求,导致自身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缺失,许多学生在工作后频繁跳槽。这种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学生职业不稳定的现象让我们再一次清醒的看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刻不容缓。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诸多困难亟待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构建适合高校自身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国外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许多国外的学生是从小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他们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基础,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职业发展能力,在大学阶段他们自我职业规划的意识、合理的职业规划发展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认识和了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强化。相对来说,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发展极不平衡,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薄弱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学生家长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都没有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进入大学教育前的许多学生根本不了解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同时,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学生基本上都是依照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分科的倾向,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倾向,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基本上不了解,仅凭高考成绩和专业的热门程度来进行筛选,而忽视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1]99-101。正是由于大学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使得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很薄弱。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条件不完善

当前,许多高校虽然都开始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现实是重视有余,投入不足;场地、机构、师资等硬件条件,观念、体系、机制等软件条件都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2]102。现在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来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再加上学校专门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费用相对不低,能够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当前体制下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与当前的需求不相匹配。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足

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国内有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很多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并没有非常强的学生工作经历和背景。但事实上,高校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事就业工作的一线辅导员,他们本身要承担大量的日常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使无法摆脱这些日常事务而全身心地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因此,研究成果可直接供高校进行复制应用的并不是很多,这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构建

由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学生已经确定专业后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就应该在充分认识当前社会现状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来进行构建。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机构

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由就业管理部门牵头,协同教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共同来组织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图1所示,由就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课程建设和实施教学,同时就业管理部门需和教务部门、人事部门等进行沟通,完成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事宜的协调。就业管理部门还应下设职业生涯咨询中心,接待学生个体日常咨询。

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机构

如图1所示,就业管理部门总体负责,指导并组建教研室,教研室组织具体教学。咨询中心负责测评和个案咨询,同时和教研室进行交互,随时将测评结果、咨询中的问题和建议反馈到教研室。咨询中心还应与社会培训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将最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果引入到学校,并给教研室提供参考。目前国内并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序列的职称,如果职称没法纳入学校人事部门管理,那么队伍的稳定性就无法保证,没有稳定的师资,这项工作的开展就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性质

由于大学前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因此现阶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我,提升意识,明确大学生活中应该重点提升的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学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该课程为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自我知识、对职业世界的认识等。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知识的讲授,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测评软件等辅助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倾向等,同时对职业世界有清晰的认识,并由此确立大学学习中需要着重提高的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从大一到大四全程化开设,2个学分,36个学时。大学一年级重点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学生进行自我兴趣、价值观和能力的探索;大学二年级进行职业世界的探索,通过授课、生涯人物访谈,让学生了解专业,探索未来工作世界;大学三年级通过团队辅导、讲座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同时加强创业教育;大学四年级重点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的讲解。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体系

(续表1)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的探讨

要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效果,应采用小班教学,而且最好是打破建制班来进行。但由于当前的师资有限,要在大学中实施全程化的小班教学困难很大。而如果单纯地采用大班教学,效果很差,很容易变成说教式的授课,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为此,找到适合的教学方式,将直接决定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首先应该送一部分教师参加培训,如GCDF培训TTT培训等,比如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通过邀请北森培训公司来重庆市进行的专场培训,就为重庆市高校培养了一批师资。高校通过他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中心,让他们在学校进行点上的教育,在校内培训一部分辅导员和一批学生骨干,尤其是培养一部分适合做团队辅导和实际操作的骨干。再把这一部分培训好的辅导员和学生骨干放到各个班级中,通过他们在全校学生中进行面上的教育。如图2所示:

图2 采用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图

(二)低讲高辅的教学模式

所谓 “低讲高辅”,就是在低年级中实施讲授,高年级中实施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低年级主要通过讲授和课后作业的方式来完成,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陌生,而且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更多一些,因此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在低年级的讲授中,要着重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法、课堂展示法、角色扮演法等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要让他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由于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已基本上具有了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基础,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差异性较大,对于未来的选择和定位也开始趋向分散,传统的讲授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要着重做好辅导,重视个体的咨询[3]103。

(三)活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正是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普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不太相同,因此,采用活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在第一课堂进行一部分的理论知识讲授之外,采取活动导向的形式,把更多的内容放在课外第二课堂中,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第一,采用以调研测评类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比如我们可以从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调查入手,针对入学新生,以新生最关心的 “专业”为切入口,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认识、在大学阶段的初步规划以及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的认识程度,通过问卷了解入校新生的生涯规划意识状况,调查结果作为开展教学的参考依据[4]144-147。通过使用北森、网络学堂等专业测评工具,组织学生进行测评,教师从专业化的角度对每位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与指导,提供测评的个性化服务。学生通过测评,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倾向、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认知,全面深入地了解自我,进而建立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档案。从新生入校开始,为每位同学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档案,档案贯穿学生的几年大学生涯,用于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大学期间成长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科学地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选择和管理,确立自身职业发展目标,将目标付诸实践并在平时的积累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第二,采用以竞赛类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比如学校举办校—院—班等各种类别的 “我的未来我做主”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要求所有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知识提交作品,让学生在大赛中通过环境探索、自我分析、生涯决策三个环节的结合,系统掌握生涯规划的步骤,学会生涯规划的技巧和方法,从而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从而促进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采用以体验类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职业大讲台系列讲座;组织生涯规划沙龙;邀请校内外专家、校友资源等与同学分享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开展 “生涯人物访谈”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职业成功人士。通过这些活动,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容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和决策,能使学生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涯,提高对未来择业的针对性。

第四,采用以素质拓展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求知欲望的驱使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5]80-82。比如通过开展 “破冰游戏”“团队建设”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强化个人素质拓展,增进团队精神的建立,从而科学合理的帮助学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第五,采用 “一对一”咨询类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代表与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现场进行 “一对一”咨询教学。咨询类活动的教学,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中更容易解决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更利于教师对课堂授课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了配合做好咨询类活动的教学活动,学校还应该在课外开展好职业生涯挂牌咨询活动,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咨询服务,扩大个体咨询的受益面和个体咨询服务质量,帮助更多学生解决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惑,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当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各高校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肯定会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其他普通课程教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自我,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通过对工作世界的探索,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它是一种通过内在的自我探索,从而促使自己行动的一门课程。而普通课程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掌握技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能够用大众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来进行。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国内外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合适的教学模式是确立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真正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当前提升综合素质、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进行落实。

[1]刘甜甜,张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

[2]姬扬,张志,何瑛.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4).

[3]尹妮.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4(6).

[4]王兴国,张聚华,王麒凯,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张迎,罗轩萍.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3(9).

[6]程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测度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责任编辑:庆 来]

G643

A

1674-3652(2014)06-0131-04

2014-09-20

王兴国,男,重庆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职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爱的职业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